導航:首頁 > 短視頻 > 科普微視頻

科普微視頻

發布時間:2020-09-04 01:19:43

1、關於如何拍攝科普微電影的問題。

建議你到網路的會聲會影貼吧去學習了解。裡面有好多素材,也可以學習到視頻後期技術。

2、2018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展演活動在哪舉行?

科技部、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辦的2018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展演活動6月28日在揚州舉行,這也是中央文明委2018年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活動之一。

科技部部長、黨組書記王志剛對本次活動高度重視,對獲獎優秀作品充分肯定,要求做好優秀作品的宣傳推介。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賀德方司長介紹,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活動得到了各地、有關部門的積極響應,共收到中央、國務院部門、地方(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推薦和社會機構、個人自薦的381部作品。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對推薦和自薦的微視頻作品進行了形式審查、網路評選,組織專家進行了獨立評審,評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製作的《黑洞》等100部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

賀德方說,100部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內容豐富,取材廣泛,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突出了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通俗性,是集成了中國科普微視頻的精華之作,展現了中國科普微視頻領域的創作水平,代表了中國科普微視頻作品的創作方向,是科學傳播的有益創新與可貴探索,是科技領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為廣大公眾奉獻了豐富的精神產品,搭建了良好平台。這些作品拉近了公眾與科學的距離,激發了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受到了公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對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予以高度評價,並呼籲更多科學家參與科普視頻的創作與製作。優秀科普微視頻製作者的代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苟利軍研究員表示,將帶領他的團隊持續進行科學可視化、通俗化的探索和創新,為廣大公眾奉獻更多優秀的科普微視頻作品。

2018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展演活動由科技日報社、科技部機關服務中心、中央新影集團、揚州市人民政府承辦,據主辦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及展演活動今後將每年舉辦。

揚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揚表示,「揚州將以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契機,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理念,不斷夯實科技創新載體,著力推動重點實驗室建設,全面深化與大院大所合作,加速集聚創業創新人才,全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科創名城。」陳揚現場代表揚州市政府表示,期盼科普微視頻大賽展演活動能夠永久落戶揚州,揚州將與主辦方一道不斷拓展活動影響力,打造一流的科普盛會、文化盛會、友誼盛會,努力推動中國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事業邁向新台階。

來源:中國新聞網

3、科普科幻作文大賽自主招生有用嗎

問:科普科幻作文大賽自主招生有用嗎?
答:這個還是有點用的,可以適當加分。

4、大吉成長記的相關榮譽

1.《大吉成長記》獲得了2013 「海淀區文化發展百萬專項資金支持」;
2.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2015年第二屆中國嬰幼兒發展論壇」上,《大吉成長記》榮獲「中國早期教育科技創新獎」;
3.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2015年第二屆中國嬰幼兒發展論壇」上,《大吉成長記》榮獲「關愛嬰幼兒發展社會責任獎」。
4.大吉成長記入圍2015互聯網+科普峰會
2015年11月18日,由中國科協和騰訊公司聯合舉辦的2015「互聯網+科普」峰會在釣魚台國賓館開幕。三六三教育出品的大吉成長記「科普微視頻:衣服不能放在電暖氣上」成功入圍峰會,視頻點擊量突破300萬,同時大吉成長記與騰訊簽訂了科普教育合同,兩家企業攜手將長期給中國科協提供科普教育視頻。

5、科普微視頻:腸胃不好不宜吃什麼

腸胃不好的人平時要注意:1.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2.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6、內容以科普知識為主的網站有哪些?

科學松鼠會
果殼網
煎蛋

7、科普作文大賽自主招生至少要幾等獎

您好,我們為您提供自主招生認可的12類競賽活動:
一.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1.競賽時間:每年4月10日前為省級組織階段;每年4月10日至8月為全國賽事組織階段;每年8月下旬到年底為總結階段。
2.競賽方式:提交作品
3.大賽內容:大賽主要內容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意競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競賽、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比賽、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比賽等。
4.比賽特點:提交科技創新作品,可以是科技發明、程序設計、科學調查等,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醫學、農學、生物學、工學等領域。(華夏鯤鵬教育)
二.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
1.競賽時間:省級競賽每年5月,全國競賽每年7月;
2.競賽方式:團體參賽,現場比賽。
3.競賽內容: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 、機器人創意比賽 、 機器人足球比賽、 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 、 RIC機器人創新挑戰賽;
4.競賽特點:機器人競賽是軟體和硬體的結合,既要學習機器人編程,也要學習機器人硬體的組裝和改裝。尤其到了國賽階段對軟體和硬體的要求都較高。
三.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1.競賽時間:每年10月中旬省賽初賽,11月中旬省賽復賽,次年8月全國決賽;
2.競賽方式:個人參賽,現場編寫程序。(華夏鯤鵬教育)
3.競賽內容:計算機編程;
4.競賽特點:競賽分普及組和提高組,但報名對初高中並無限制,因此初中生也可參加提高組競賽;省級競賽獲獎者通過選拔參加全國競賽。
四.全國物理學奧林匹克競賽
1.競賽時間:每年9月上旬預賽,9月中下旬復賽(筆試+實驗),10月底全國決賽。
2.競賽方式:個人參賽,筆試+實驗
3.競賽內容:競賽物理(華夏鯤鵬教育)
4.競賽特點:競賽內容包含高中物理和大學物理的部分內容,復賽和全國決賽包括筆試和實驗兩部分。
五.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
1.競賽時間:每年7月省級聯賽第一試;每年9月省級聯賽第二試;每年12月為冬令營全國決賽;
2.競賽方式:個人參賽,省級聯賽為筆試,全國決賽為筆試+實驗。
3.競賽內容:競賽化學,參考化學競賽大綱。
4.競賽特點:競賽內容涵蓋較廣泛,省賽只有筆試,國賽含筆試和實驗兩部分。
六.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1.競賽時間:每年9月為省賽你的初賽試和復賽,12月為冬令營(全國決賽);
2.競賽方式:個人參賽(華夏鯤鵬教育)
3.競賽內容:初賽不超出高中新課標規定的內容,發賽增加課標外知識;
4.競賽特點:復賽和全國決賽內容範圍和深度,遠高於高考難度;
七.全國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
1.競賽時間:每年5月省級聯賽,含初賽和復賽;每年8月為全國決賽,包括筆試和實驗兩部分;
2.競賽方式:個人參賽;
3.競賽內容:包含高中生物和大學生物學部分內容;
4.競賽特點:參賽人數相對較少,聯賽只有筆試沒有實驗;
八.全國中小學生電腦作品製作活動(華夏鯤鵬教育)
1.競賽時間:每年3月省內評選;每年4月全國評選;每年暑期全國評比入圍者面試。
2.競賽方式:個人參賽,提交作品評比,現場面試評選全國獎。
3.競賽內容:高中生可提交下列類別作品:電腦藝術設計、電腦動畫(二維)、電腦動畫(三維)、「健康教育」專項動畫、網頁設計、計算機程序設計、「校訊通」專項手機動漫、3D創意設計(創新未來設計)、3D創意設計(創新三維設計)、微視頻;
4.競賽特點:涵蓋門類較多,基本上是藝術設計和技術的結合。全國獎需要通過面試才能產生。(華夏鯤鵬教育)
九.丘成桐中學數學獎
1.競賽時間:每年9月1日前提交報告;
2.競賽方式:同一學校3人組隊參賽(由一名老師帶隊),在網上注冊,選取數學問題進行研究,形成論文,提交評選;
3.競賽內容:研究范圍涵蓋基礎數學與應用數學的所有領域,例如:
·基礎研究:包括代數、幾何、概率、統計、分析等。
·工程應用:包括計算機、互聯網、通訊、信息及數碼科技等。
·商業應用:包括經濟、金融、物流、管理、決策、運籌學、交通運輸等。
· 科學應用:包括醫葯、物理、化學、生物、環境及健康問題。
·創新設計:包括圖形設計、游戲等。(華夏鯤鵬教育)
· 精算學(針對「保險精算師大獎」而獨立設置)
4.競賽特點:本競賽是一個開放式的數學研究性活動,參賽者對數學問題進行研究並形成研究報告,對報告進行評比。獎項包括分區賽入圍獎和全國總決賽金、銀、銅、優勝獎,並有獎金。分區入圍獎以答辯形式評選,全國決賽以英文答辯方式評選。
十.新概念作文大賽
1.競賽時間:每年4月開始啟動。
2.競賽方式:個人參賽,投稿評定,設一二三等獎;3.競賽內容:以徵文形式徵稿,不限內容、題材、體裁,字數5000字以下。
4.競賽特點:分A/B/C三組

8、微課程的分類有哪些

微課程是一套以微視頻為核心,輔之以相應的教學資源與學習支持的學習資源。微課程可以單獨講解一個知識點,這個知識點可以是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可以是生活中的科普知識或社會文化,可以是在職學習、考試培訓等。

按課堂教學方法分類

根據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的分類總結,同時也為便於一線教師對微課分類的理解和實踐開發的可操作性,微課程可以劃分為五類,分別為知識講授型、解題演算型、實驗演示型、角色扮演型、學習活動型。

(1)知識講授型

主要用於課程要點講授、重難點分析等,表現形式以教師授課視頻為主,適用於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如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這是最常見、最主要的一種微課程類型。

(2)解題演算型

主要用於對典型例題及習題進行講解,演算過程分析、邏輯推理等,表現形式以電子白板、手寫板演示講解為主。

(3)實驗演示型

主要是對實驗過程演示和重難點講解,
可以是教師在實驗室操作實驗的現場視頻,也可以是利用網路虛擬實驗動畫加教師旁述講解,適用於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在實驗類課程中較為常見。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或通過現代教學手段,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

值得注意的是,一節微課程作品一般只對應於某一種微課程類型,但也可以同時屬於二種或二種以上的微課程類型的組合,其分類不是唯一的,應該保留一定的開放性。同時,由於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不斷發展,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不斷創新,微課程類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

1.3.2 按微課程製作技術分類

(1)高清攝像機實景拍攝型

這類微課程的製作最為復雜,一般要求由專業化公司進行製作。製作工具要採用高清攝像機,教師在演播室以講授某個知識點內容為主,結合屏幕演示、板書、教學用具等活動完成的課堂教學,對教學過程高清標準的攝像,拍攝完畢後對視頻進行專業化的後期製作,添加視頻特效及字幕,結合與課程相關的背景資料可以進行必要的編輯和美化。實景拍攝型微課程可借鑒微電影拍攝模式,由學校組成微課程研發團隊,對課程內容進行情景劇設計策劃,撰寫腳本,選擇導演、演員、場地進行拍攝,經過製片人後期視頻剪輯製作,最終形成微課程。此類微課程中教師會全景出現並貫穿始終,教師是整個視頻的主角。

(2)虛擬模擬二維、三維動畫型

虛擬模擬二維、三維動畫型微課程是利用計算機進行動畫的設計、創作與製作,產生真實的立體場景與動畫,可以使人的視覺產生新的沖擊,動畫以其形象直觀、表現力豐富的特點不僅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書本上的知識,深受師生的喜愛,給人一種身臨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覺。這類微課程的製作採用專門動畫軟體進行開發,教師本人一般不出現在畫面中。這種類型微課程由設計者按照課程教學內容在計算機中首先建立一個虛擬的世界,並按照要表現的對象的形狀尺寸建立模型以及場景,再根據要求設定模型的運動軌跡、虛擬攝影機的運動和其它動畫參數,然後按要求為模型賦上特定的材質,並打上燈光,生成最後的微課程視頻。

三維動畫技術模擬真實物體的方式使其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由於其精確性、真實性和無限的可操作性,目前被廣泛應用於教育領域。在微課程製作方面,這種類型的微課程能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受到了眾多學生的歡迎。關於虛擬模擬二維、三維動畫型微課程在教學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的三個方面。

第一,虛擬模擬二維、三維動畫型微課程可以提供事物的具體形象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學生的思維發展要經歷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過程,而他們要學習的知識大多是已有的經驗知識,不能親身體會知識發現的過程,更不能獲得一些事物的具體形象,而三維動畫正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使學生從事物的具體形象上升到抽象邏輯思維。

第二,虛擬模擬二維、三維動畫型微課程可以再現實驗情景。在自然科學的教學中,教學常常始於實驗現象、過程以分析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由於實驗本身或現實條件的限制,真實實驗情境的再現受到很多局限:有的實驗時間跨度很長或稍縱即逝,實驗現象不易觀察;有的實驗條件過於苛刻或實驗設備過於昂貴難以完成;有的實驗過程的發生和進行不便控制,變化細節和內在的變化規律不一定能直觀地看到。產生於科學思維的理想實驗、理想模型、科學想像等在現實中不可能做到,僅通過言語表述難以溝通表達等,這些都會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利用三維教學動畫的「虛擬真實性」可以彌補這些方面的不足,實現替代性體驗。

第三,虛擬模擬二維、三維動畫型微課程可以將抽象概念、規則具體化。基本概念、規則的學習會對後續學習的順利進行與否產生較大影響。但是,概念、規則又常常是以定義的方式呈現,抽象程度較高,學習者在學習中往往感到困難。三維動畫微課程可針對學生理解上可能產生的誤區進行設計,將定義描述以可視化的方式表現,直觀地表現現象與抽象規律間的聯系,採用各種動畫表現手法逐步引導學習者從現象中抽象出內在規律,幫助學習者突破思維上的難點,引導學習者的思維往更深層次發展。

(3)觸摸一體機PPT演示加真人拍攝型

這類微課程的製做需要在配備觸摸一體機的專用教室或錄播室里進行,視頻記錄工具為高清攝像機。製作時一般由教師站在觸摸一體機前進行教學內容講解,觸摸一體機同步播放課程PPT,教師可對PPT的播放進行控制。觸摸一體機PPT演示加真人拍攝型微課程與實景拍攝型微課程製作過程基本一致,也需要進行後期視頻剪輯製作,最終形成微課程,這類微課程中教師會全景出現並貫穿始終,教師是整個視頻的主角。

(4)電腦屏幕錄制型

這類微課程的製作相對簡單,教師稍加培訓就可以掌握,錄制時一般由教師本人獨立完成。電腦屏幕錄制型微課程製作首先要選定教學主題,搜集教學材料和多媒體素材,製作PPT課件,然後在電腦屏幕上打開錄屏軟體,帶好耳麥,調整好話筒的位置和音量,教師對照要PPT課件進行講解,調整好PPT界面和錄屏界面的位置後,進行錄制。教師在錄制時按照教案,一邊演示幻燈片放映或對其進行各種操作,一邊講解。電腦屏幕錄制型微課程在錄制時可以選擇是否錄制教師本人的頭像。錄制完畢後,對錄制的微課程視頻用後期視頻編輯軟體進行適當的編輯和美化。由於這類微課程視頻主要呈現教師的PPT課件,PPT課件的製作水平決定了微課程的質量,教師一定要製作精美的PPT課件上多下功夫。

(5)可汗學院(手寫板)型

這類微課程的製作相對簡單,由教師通過手寫板和畫圖工具對教學過程進行講解演示,並使用屏幕錄像軟體錄制。教師稍加培訓就可以掌握,錄制時一般由教師本人獨立完成。製作時首先針對微課主題,進行詳細的教學設計,形成教案;其次安裝手寫板、麥克風等工具,使用手寫板和繪圖工具,對教學過程進行演示;第三步,通過屏幕錄像軟體錄制教學過程並配音;第四步,可以進行必要的編輯和美化。這類微課程中教師一般不出現在視頻中。

(6)數字故事型

數字故事型微課程就由數字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發布為視頻而產生的課程。數字故事是用數字化的方式表達故事,以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媒體元素,創造可視化故事的過程。數字故事作品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被眾多一線教師採用,在學習、製作過程中,教師不僅能學會常用的教學軟體的使用藉以能夠提升自身信息技術素養,同時可以將教學故事的可視化用以表達教學內容與知識點。數字故事型微課程主要用於學校的德育工作、課堂教學情境創設、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高級思維能力培養中。數字故事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在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數字故事型微課程由教師自己製作,通常使用PPT軟體進行製作,根據自己當前的教學目標,設計故事主線,並收集和加工相關的圖片、視頻、音樂、動畫等素材,按照講述故事的形式製成3
~5分鍾的PPT課件,用然後把PPT課件發布為視頻而形成的一種微課程形式。

9、科普微視頻:吃生薑會增加患肝癌風險嗎

雖然生薑中含有的黃樟素確實是致癌物質,但是普通人正常用量的食用生薑並沒有致病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過量食用以及食用壞姜都會對人體健康有較大危害。

研究發現,生薑中含有一種叫做黃樟素的致癌物質,其又稱黃樟毒素、黃樟腦,是一種無色或微黃色的液體,易溶於乙醇,是許多食用天然精油的主要成分。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研究顯示,黃樟素可引起肝癌,在小鼠的飼料中添加0.04%~1%的黃樟素150天到2年,可誘導小鼠產生肝癌。

並且,黃樟素經過代謝轉化為活性致癌物的過程,目前已經比較清楚:黃樟素在小鼠體內首先代謝為苯乙醇形式,接著被激活轉化為乙酸鹽或硫酸鹽,成為最終的致癌物。黃樟素如果與氧化劑結合,就會生成更強致癌活性的環氧黃樟素。

因此,在美國不再允許黃樟素作為食物添加劑。歐盟專家委員會2年以前也決定,在歐盟范圍內會進一步降低黃樟素的允許劑量,以減少對人體的危害。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正在啟動制定的《食用香料使用准則》中規定,黃樟素在食品和飲料中最大限量為1毫克/千克。

吃壞的生薑會增加健康風險

與科普微視頻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