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瓜插接技術視頻
去CCTV7農業頻道找,那裡應該有
2、西瓜稼接技術
1.嫁接技術
(1)育好兩苗 所謂兩苗,即砧木苗和接穗苗。一般砧木採用葫蘆(蒲瓜)為好,接穗西瓜品種按市場需要而定。播種期視計劃上市時間來推算,一般嫁接瓜比對照非嫁接瓜約推遲半個月成熟。具體措施: 1)種子處理。葫蘆種子先浸入殺菌葯液中48小時,待吸足水分後播種; 2)培植好營養土。選擇砂粘適中的較肥沃的土壤,澆施一定量的腐熟人糞尿並加適量鈣鎂磷肥或小量的進口復合肥配製成營養土,濕度以手捏成塊,落下能散為度; 3)做好營養缽,播下葫蘆種子,覆蓋好泥土和缽間縫隙土; 4)播種西瓜種子。當葫蘆小部分開始出苗,約播後5~6天再播西瓜種子,播前也要用殺菌液浸種24小時,然後撒播在砂性偏強的較肥沃土壤上,覆上薄土和搭架蓋好薄膜。播後要加強管理,嚴格掌握膜內溫度,防止高溫燒苗。 (2)嫁接時間 嫁接時間掌握在葫蘆心葉達到5分硬幣大小,而西瓜心葉達到1分硬幣的三分之一大小時進行。如果氣溫高,葫蘆心葉已到而西瓜心葉未到上述標准時,可摘除葫蘆心葉等待。(3)嫁接方法與技術西瓜嫁接方法有多種,但最理想的是半劈接法,技術簡便,操作容易,成活率高。採用該法,嫁接前要搭好大棚,棚高以人在棚內能操作為度。嫁接時嚴防通風,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如晴熱強光天氣棚外蓋上遮陽網。具體方法是:用刮鬍須刀片將葫蘆心葉切除,縱向對半劈開胚軸約1.5厘米深,再將西瓜苗去除
根部,留胚軸1.5厘米並削成刀口形,插入葫蘆切口處,並使兩者皮層緊密結合,再用事先准備好的干麥葉(鮮小麥葉曬干),輕輕紮好,然後將營養缽排列在大棚內平地上,缽間縫隙用土填實,搭好小棚架蓋上薄膜,再用麻袋蓋在小棚上嚴格遮光,大棚外蓋上遮陽網就完成了整個嫁接過程。 (4)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是決定嫁接苗成活率高低的關鍵。西瓜嫁接後,接穗已經失去由土壤供水供肥條件,僅依靠兩苗細胞滲透作用供水,如遇高溫或強光,瓜苗即嚴重失水枯萎而死亡。此時期要求棚內溫度控制在22~25℃,相對濕度90%左右。一般接後3~4天嚴格遮光。隨著時間的推移,遮光程度相應減少,一般接後5~6天傷口基本癒合,13~15天恢復正常生長,此後再經過煉苗3~5天便可移栽大田。如遇砧木頂端抽生枝葉,應及時去除。育苗期間為了防止爛根,可取硫酸銅50克,碳酸氫銨200克拌勻後放在尼龍袋裡悶12小時再沖水50千克澆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大田栽培要點 嫁接西瓜大田栽培技術基本上與常規栽培相同,但嫁接瓜根系發達,生長勢強,要充分發揮單株優勢,一般每畝大田以栽種230~250株為宜,即行距4米,株距0.7米。在栽種時注意嫁接部位一定要離地面3厘米以上,以避免病菌從地面侵入。此外,根據嫁接瓜的生長優勢,在第18~20節之間所結的瓜單瓜最大,產量最高。為安排優勢節位結瓜,碰到陰雨天氣要進行人工授粉和套袋來提高結果率。 參考資料:www.wusport.cn 上海加華國術館
3、西瓜如何嫁接
(1)砧木的選擇
砧木常用南瓜和葫蘆。葫蘆砧木親和力強,成活率高,抗枯萎病,而且對危害根的根結線蟲、黃守瓜等有一定的抗性,雌花出現較早,對西瓜品質無不良影響。南瓜砧抗枯萎病最強,生長勢強,促進早熟,提高產量。
(2)播種期的確定
主要取決於砧木種類和嫁接方法。以葫蘆作砧木,採用頂插法和劈接法,以第一片真葉開展期為宜,即葫蘆砧比接穗一般早播5~6天;如用靠接法,葫蘆砧需比接穗晚播4~6天。南瓜作砧木,嫁接適宜苗齡較小,採用頂插法和劈接法以顯真葉為宜,南瓜砧木需比接穗早播3~4天;而採用靠接法以子葉期為宜,南瓜砧一般需比接穗晚播3~4天。
(3)砧木和接穗的培育
①種子處理南瓜砧木種子在浸種前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浸泡30~60分鍾,用清水充分洗凈後,在室溫下浸種8~10小時,在25~28℃下催芽。當胚根長出3~4毫米時即可播種。葫蘆砧木由於種子種皮較厚,種子萌發較慢,出苗不齊,可用70℃熱水不斷攪拌燙種10~15分鍾,而後在常溫下浸種24~36小時,每天早晚搓洗一次,取出在25~30℃下催芽。接穗西瓜可用55℃熱水浸種15分鍾,在室溫下浸種8~10小時,取出洗凈在30℃左右下催芽,一般2晝夜後大部分種子即可出芽。
②播種砧木播種,若採用離土嫁接,可在播種或苗床中撒播,播種密度每平方米1500~2000粒種子;若不離土嫁接,則應在營養缽中點播每缽平放一粒種子。接穗西瓜一般採用撒播,最好播種在育苗盤中,有利提高土溫,便於移動,調整位置。但大面積嫁接還應播種在苗床上,播種密度以出苗後子葉不相互重疊為宜,每平方米播種2000粒。播種前,澆足底水,把種子均勻撒播在上面,然後覆1~1.5厘米厚營養土,蓋上地膜。保持溫度在25~28℃。當幼苗有50%以上出土時揭去地膜,逐漸通風降溫。當苗出齊後控制溫度白天在20~25℃,夜間不低於18℃,盡量控制澆水。嫁接前1~2天,適當通風,以提高抗逆性。砧木嫁接前1~2天嚴格控制澆水,以免嫁接時胚軸劈裂,降低成活率。接穗苗為防止病害可噴一次75%百菌清800~1000倍液。
(4)嫁接
西瓜嫁接常用方法是頂插法、劈接法和靠接法。
①頂插法先把砧木苗的生長點用刀片剔除,然後用一根與接穗下胚軸粗度相近的竹簽在砧木去除生長點的切口向下戳一個深約1厘米的斜孔,深度不穿破下胚軸表皮,然後插入砧木孔中,使砧木與接穗切面相吻合。同時使砧木與接穗子葉呈「十字形」,用夾子固定。嫁接適期,砧木剛展開一片真葉,接穗為剛展開子葉苗。
②劈接法先去掉砧木生長點,用刀片從子葉中間一側向下劈開,深約1~1.5厘米,然後將接穗從子葉向下胚軸兩面各削麵長1~1.5厘米,呈楔形,將削好接穗插入砧木楔口,使砧木與接穗表面平整對齊,用夾子固定。嫁接適期,砧木具有一片真葉,接穗子葉展開。
③靠接法這種接法要求砧木、接穗苗大小相近。先將砧木生長點去掉,在砧木下胚軸上端靠近子葉0.5~1厘米處用刀片成45°角向下削一刀,深及胚軸的1/3~1/2,長約1厘米。然後在接穗的相應部位向上呈45°斜削一刀,深達胚軸1/2~2/3,長約1厘米。然後把砧木和接穗自上而下把舌狀切口相吻合嵌入,用嫁接夾子固定好。嫁接後將砧木與接穗連根一起栽植到營養缽中,二者相距1厘米,以便成活後切除接穗接部以下胚軸。
(5)嫁接苗的管理
同黃瓜嫁接苗的培育管理。
4、西瓜架接技術視頻
用的是遮罩吧,比較難弄 要研究蠻久 急也急不來的
5、求視頻:西瓜插接法課件
植物組織培養 嫁接育苗技術 無籽西瓜無籽西瓜嫁接育苗成活率低,癒合速度採用插接法,砧木要比接穗早3-5天播種,用靠接法接穗要比砧木早7 10天
6、西瓜嫁接技術 和嫁接後管理
嫁接後的管理 從嫁接到成活約需10天左右,這個期間必須做好保濕、保溫、遮光、放風和除萌等項工作。 1.保濕。為了促進介面癒合,嫁接後2~3天內,棚室要密封,棚內濕度要達到飽合狀態。2~3天後濕度達到90%~95%。 2.保溫。為了促進介面癒合,嫁接後2~3天內棚內溫度白天保持28~30℃,夜間15~18℃。2~3天後,逐漸將小拱棚開口,白天保持28℃,夜間不低於15℃,超過35℃或低於10℃都會影響成活率。1周後嫁接苗基本癒合,溫度白天25~28℃,夜間13~14℃。10天後同普通苗床管理。 3.遮光。嫁接後2~3天內,棚室要全部密封,小拱棚加覆蓋物,避免陽光直射苗床,防止嫁接苗萎蔫。3天後早、晚可見散射光和側光,在嫁接苗不萎蔫的情況下適當延長見光時間。1周後開始放風煉苗,放風口由小到大,逐漸加大通風量,晴天中午光照強,必須用草苫遮光。如果棚內溫度不夠,也可隔苫遮光。 4.斷根。放風後1~2天,如果嫁接苗不萎蔫,接穗便可斷根,在介面下1.0cm和缽面處各切一刀。斷根前1~2天將苗床澆足水。斷根後中午仍要遮光1~2天。 5.除萌。嫁接苗在苗床生長期間,砧木仍有側芽萌發,如不及時摘除會影響接穗生長,因此,要及時除掉砧木上的萌芽,但不要損傷接穗和子葉。
7、西瓜架接栽培技術
1、育苗時間。中熟品種因其生長期長,應提前到12月底至元月初育苗,早熟品種元月中下旬育苗。
2、採用嫁接育苗。西瓜嫁接育苗,不僅可以解決連作瓜苗易發生枯萎病的問題,而且由於砧木根系發達,前期生長迅速,有利於早熟豐產。嫁接砧木主要有葫蘆、南瓜等(各有優缺點),以葫蘆砧應用得最為普遍。嫁接方法為插接或靠接。
3、培育大苗。要培育苗齡為30-40天,具有3-4片真葉的健壯大苗。根據條件可選擇在溫室或大棚內採用火炕溫床、釀熱溫床、電熱溫床育苗。要確保苗期床溫,抗禦寒流低溫危害。
三、大棚准備。大棚要求採用"三膜一苫"栽培模式,要求大棚具有較強的保溫能力。適宜的大棚規格為:棚長60米左右,棚內寬15米,棚頂高2.4米。北面設風障擋風保溫。
選用無滴大棚膜扣大棚,以降低棚內空氣濕度,防止水滴。可於定植前半月扣膜烤地,提高地溫。
四、整地
1、配方施肥。中等肥力的地塊,底肥每100平方米的參考配方施肥量為優質有機肥0.5立方米,復合肥15-20千克、餅肥20-30千克、硼肥150克左右,鋅肥150克,鈣鎂磷肥20-30千克。有機肥要用充分腐熟的純雞糞或豬糞,鉀肥要用硫酸鉀,不能用氯化鉀。施用方法:接行距開寬1米、深30厘米的溝,將全部糞肥和70%的化肥分層施入溝內、與土混勻,澆水沉實,剩餘的化肥在定植時穴施。
2、做壠。在施肥溝上面起80厘米寬、高15-20厘米的高壠、壠中間開一條12-15厘米寬的淺溝,作灌水溝(軟管滴灌可不開溝,將打孔的軟管擺放在壠中間),蓋1米寬地膜。
五、定植。大棚內最低氣溫穩定在5℃以上,平均氣溫15℃以上,選晴天上午定植西瓜苗。定植密度:早熟品種採取吊蔓栽培,大行距1.1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畝栽1400株左右。中熟品種爬地栽培,大行距3.5米,株距40厘米,畝栽500株左右。定植時澆足定植水,栽後及時加蓋小拱棚及草苫。
六、田間管理
1、溫度管理。定植後白天棚溫控制在30-32℃,夜間最低氣溫不低於16℃。緩苗後棚溫可稍低,白天20-25℃,夜間最低氣溫不低於15℃。進入開花結果期,棚溫可適當提高,白天25-28℃,夜間最低不低於17℃。坐瓜後,天氣變暖通風量加大,夜間氣溫較高時,也必須通風。白天棚溫控制在30℃左右,夜間為15-20℃,晝夜溫差10-15℃,以利西瓜生長。
2、通風管理。西瓜緩苗期間棚溫比較低,一般不通風,緩苗後開始通風。低溫期要從上部通風口放風,嚴禁扒開膜邊從兩邊通風。高溫期僅靠上部通風口降不下溫度,再打開中部通風口加強通風。因放地面風容易引起病害。
3、肥水管理。通常西瓜苗定植前造足底墒,定植時又澆足定植水後,緩苗期間不再需要澆水。緩苗後瓜苗開始甩蔓時澆一水,促瓜生長,之後到結瓜前不再澆水。澆水量不能過大,防止因澆水而導致地溫低、空氣濕度大。採用膜下暗灌或軟管滴灌,可有效控制空氣濕度,防止病害發生。結瓜後,當田間大多數植株上的幼瓜長到拳頭大小時,開始澆水,以後3-4天澆1次水,明灌與暗灌相結合。採收前7天停止澆水。
4、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時,一般只在甩蔓初期結合澆水每株施尿素5克左右,在株旁穴施。坐瓜後結合澆水追第2次肥,每株施三元復合肥20克左右,順水沖施。當瓜長到碗口大小時,進行第3次追肥,此次追肥以氮肥為主,同時葉面噴0.3%磷酸二氫鉀液1次。
5、整枝。大棚西瓜整枝以二蔓或三蔓為主,去除其餘側蔓,摘除卷須。吊蔓栽培採用二蔓整枝,當蔓長50-60厘米時,將主蔓用繩吊起,側蔓爬地。
6、留瓜授粉。大棚西瓜選主蔓11-15節,第2雌花坐瓜,每天上午6-10時人工授粉並作標記。授粉7天後,若生長正常,說明瓜已坐穩,可肥水猛攻,促果實膨大。當瓜重0.5千克時,掛盤懸掛果實。
六、病蟲害防治。大棚西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與白粉病,主要蟲害是蚜蟲。要加強棚內溫濕度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棚內濕度,縮短莖葉結露時間,減少病菌侵入。選用高效低毒農葯,使用霧化程度高的葯械,少用水劑,多用粉塵劑和煙劑,避免施葯頻率過高、用葯量過大的傾向。
七、採收上市。大棚西瓜早上市,價格高,效益好。應按照授粉標記,准確判斷西瓜成熟期,確保質量,力爭早上市。
請採納。
8、西瓜苗嫁接技術劈接視頻教程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可以去優·酷視頻裡面找相關的視頻做參考。對你有用哦。
9、西瓜嫁接詳細技術
西瓜嫁接技術:
一、砧木的選擇
西瓜嫁接栽培技術是利用同科的葫蘆、瓠子、南瓜、冬瓜等具有抗土壤傳染病害特性的植物作砧木,以無籽西瓜苗或枝條為接穗,進行嫁接育苗,成活後移栽到田間的一種栽培方法。生產上 以超豐F1葫蘆為理想砧木。
二、嫁接時間
最好選擇天氣睛朗,日光強的上午或下午,在大棚溫室時散射光或遮光條件下嫁接最合適。
三、嫁接的方法與技術
插接法也稱頂接 把葫蘆種提前6-8天用營養缽育苗,再播西瓜種,待西瓜子葉展開,砧木出現第一片真葉時為嫁接適期。選擇大小適宜的砧木,用刀片削除生長點,用竹簽由頂部插一楔孔,深度約1.0厘米,再取瓜苗,在子葉下部1.5厘米處用刀片斜切一楔形面,長度大致與孔的深度相同,然後將其插入砧木的孔中,嫁接完畢。該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需固定物介面,但嫁接技術要求較高,對苗齡要求嚴格,葫蘆苗從第一片真葉展開至完全展平,西瓜苗從子葉展開至第一片真葉展開為嫁接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