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短視頻 > 微視頻課題

微視頻課題

發布時間:2020-08-28 03:50:44

1、紀實類微視頻選題價值取向有哪些重要參考?

這張參考紙套,我覺得只要你根據他的選題標准還有價值取向就可以判定了。

2、微型課題的什麼是微型課題?

「微型課題研究」也稱做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即時梳理、篩選和提煉,使之成為一個課題,並展開扎實的研究。研究的著眼點主要關注於教育教學細節,研究內容是教育教學實踐中碰到的真問題、實問題、小問題,研究的周期短,見效較快。微型課題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過程、有實效」 基本特徵,以「問題即課題、對策即研究、收獲即成果」為基本理念。 微型課題研究目標定位為「收獲先進的教育理念,蘊積靈動的教育智慧」。要求教師把研究過程中的感悟、體會記錄下來,撰寫教學隨筆和教學反思等。

3、如何做微型課題

如何做微型課題
一、什麼是微型課題研究?

1.微型課題的「微」

①切口小;

②耗費少(人員少);

③效果好。

2.倡導的「三同」理念(為降低科研的門檻)

「三同」有兩種表述:一是「問題即課題,教研即科研,效果即成果」 的理念; 另一種是「教學即研究,教師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長」的理念。

3.是一種不拘一格的自發研究行為

4.微型課題研究優勢在哪裡

二、如何做微型課題研究?(基本步驟)

1.選擇研究問題

案例:「分組合本」作文訓練實踐研究,

結論:我們自身參與的教育教學實踐很豐富,可以從成功的教育經驗中選題;可以從遇到困難問題中選題;可以從有爭議的問題中選題;可以從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中選題。

這里介紹一個選題技巧:尋找未開墾的「處女地」

案例:「重點中學建立教科室的實踐研究」

結論:善於發現新問題是選題的基礎。到人們沒有涉足的地方去開墾「處女地」,這樣的選題,有可能成「拓荒之作」。如果你提出了新見解,寫人所未寫,言人所未言,就可能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2.擬好研究課題

擬題要注意的兩點:一是形式上常會以「研究、初探、探究」等字眼為特徵,一般不用疑問句式,也不用敘事文章的標題;二是內容上一般要包含研究范圍、研究途徑、研究結果、研究狀態等,或其中部分內容。

掌握微型課題標題的基本結構:

研究范圍+研究主題+研究結果(或狀態)+研究

結論:短語中心語的限制越多,課題切口或角度就會越小。

3.設計研究方案

包括:問題的產生,課題的界定,研究的現狀,研究的思路,預期的成果,完成的措施。

4實施行動研究

案例: 「初中生英語預習低效改進策略的研究」,

提出具體的改進策略,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那麼,要提高初中生英語預習效率,可以採取哪些方法、措施和策略(這里需要實踐,需要歸納):

講究科學的研究方法 (綜合運用各種研究方法)

5.提煉研究成果

明確成果提煉的意義:

如何歸納?說到底是:解決了什麼問題,採取了什麼措施,取得了什麼效果。

6.撰寫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是課題成果的集中體現,要認真寫好微型課題的研究報告。 一個結題報告的研究成果,應當包括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兩個部分。

案例分析:泰州市大浦小學《把美好的世界獻給孩子——構建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的研究報告,除了陳述了實踐成果外,對理論成果也做了很好的概述。他們不僅概述了「智慧課堂」立體化的基本特徵,而且就部分學科「智慧課堂」的教學模式做了說明。該校數學學科「智慧課堂」的教學模式,概括為四個教學步驟。《中國教育報》對這一模式做了介紹。

小結:

1. 搞微型課題研究,就是要引領教師進入一種研究的狀態,養成一種研究、思考的習慣。

2. 教師要搞好微型課題研究,必須不斷地學習教育理論,更新教育理念。

3.要捍衛教師的職業尊嚴,實現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4、微型課題研究的特點是什麼?進行微課題研究有幾個具體步驟

微型課題研究具有以下四個特徵:
1.以典型案例研究為工具。典型案例研究指通過教師對教學情境下出現的典型事件(往往是偶發問題)做綜合性、現象性探究,通過對案例的合理性解釋和改進意義建構,實現問題的解決。對於典型案例研究而言,典型案例不一定是連貫的,它需要教師敏銳、細致的觀察,更多受到教師主觀因素的影響。
2.以教學問題為中心的具體問題為對象。課題研究的是教育、教學、教育拓展等方面的具體問題,以教學中的問題為中心,包括教學以外的涉及學生身心發展所有問題的研究。不過,相對於理論研究和宏觀課題研究而言,微型課題研究在於分析和探究那些當前教學實際中出現的能夠引起教師和學生發展,教育和教學的優化、變革的具體問題。微型課題研究之微型就是教育情境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現象,是教師和學生在日常生活、課堂教學、綜合實踐等活動中發生過或正在進行的事件。它是真實的,情境性的。
3.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成為研究主體。微型案例研究特別關注教師自身的認識、觀念。教師是微型課題研究的實踐者,又是研究的策劃人、負責人。在研究中,教師作為研究主體應該充分體現其自主性。在理論研究和宏觀課題研究中,教師往往作為被研究者僅僅是實踐者,為那些專門搞教育研究的人員提供信息,而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反思自己的發展。在微型課題研究中,教師作為主體,得到了更多反思、提升、甚至重建自身經驗的時機。在某種意義上,無論是個人微型課題研究還是小組微型課題研究,都是教師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過程。
4.結題追求問題解決,採用案例概括性歸納法。微型課題研究獲得結論成果的方式是從具體的教育現象、事件中概括、歸納。微型課題研究重視日常教學實際,包括教學實際中的過程,也包括教學實際中師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表現和轉變。這種研究,通過對教學問題的分析研究讓問題在分析研究的過程中自然呈現它的解決方案,追求其實際應用價值。從結論來看,微型課題研究的結論既有細致的現象、事件描述,有基於現象、事件的邏輯分析,真實地呈現教育教學過程,又在各種教學場景中透視種種現象、事件,把問題的因由展示出來,反饋於實際教學而顯出微型課題研究的獨特魅力。

微課題研究步驟
微型課題,研究的時間短,涉及到的人員少,但是還是課題研究,還得遵循常規課題管理的基本套路。
一是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與大課題研究近似,要經歷選題——論證——制定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成果提煉——成果推廣。
不同之處,形式簡單。如開題,學校開一個會,主要研究人員朗讀研究方案,部署研究工作,就可以了。課題常規活動,滲透在常規的教育教學之中,對檔案資料也沒有那樣嚴密的要求,也不需要填報年度報表這些,課題結束的時候,學校組織驗收,檢查課題研究的效果。然後就是申報評獎。

5、生活中怎樣利用微視頻創新?

可以利用微視頻拍攝一些生活當中的日常,或者是你的興趣愛好,這些都算是創新。

與微視頻課題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