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短視頻 > 西瓜小拱棚視頻科技苑

西瓜小拱棚視頻科技苑

發布時間:2020-08-21 15:52:20

1、西瓜小拱棚栽培如何做畦和種植?

(1)寬高畦畦面寬3.2~3.6米,畦溝寬30厘米左右,瓜苗栽在瓜畦的兩邊,瓜苗伸蔓後,兩行瓜蔓向畦內對爬。小拱棚扣蓋於兩相鄰瓜行上,一棚可覆蓋兩行瓜苗。(2)低畦由澆水畦和爬蔓畦兩部分構成。澆水畦也叫瓜行畦,寬50厘米左右,每畦栽兩行瓜苗,兩行瓜苗伸蔓後分別向相反的方向爬行。爬蔓畦位於澆水畦的兩側,畦寬1.5~1.8米。小拱棚扣蓋在澆水畦上,一棚可覆蓋兩行瓜苗。(3)壟畦由壟背、澆水溝和爬蔓畦三部分構成。①壟背也叫瓜行畦,一般寬30~50厘米,上栽兩行瓜苗。伸蔓後,相鄰兩行瓜蔓分別伸向相反的方向。②澆水溝開於壟背兩側,寬25~30厘米。③爬蔓畦位於澆水溝外,寬1.3~1.5米。小拱棚扣蓋在瓜行畦上,一棚可覆蓋單行或兩行瓜苗。

2、西瓜小拱棚栽培時如何管理棚內溫度?

北方地區以密閉、保溫、促進西瓜生長發育為重點。一般在定植後5天內不通風,以提高土溫和棚內氣溫,促進緩苗。此後根據天氣情況,逐漸開始通風,保持棚內最高溫度不大於30~35℃,最低溫度不小於12℃,溫度過高、過低都不利雌花的分化形成。當晴天中午棚溫超過30℃時,要及時通風降溫,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揭棚膜通風,開始先揭一頭換氣,天暖後再兩頭對流;另一種是從棚南側逐漸打開邊膜放風,也可在南側膜上每隔2米挖10厘米見方的通風孔。通風應掌握循序漸進,逐步適應的原則防止冷風閃苗。遇有寒流時還要加蓋草苫保溫防寒。當外界氣溫穩定至18℃以上時,可將棚膜晝夜打開。在開花前1周左右,瓜蔓上有15片葉、外界最低氣溫在12℃以上時,即可考慮撤去小拱棚。
南方地區的西瓜小拱棚栽培可採用1米以上的跨度,全生育期蓋棚以克服梅雨對坐果的不利影響。在定植後第1周為加強保溫,促進緩苗,一般不進行揭棚通風。此後根據天氣和溫度情況,白天揭開棚膜通風,夜晚覆蓋棚膜保溫,並隨天氣漸暖由小到大增加揭膜通風的幅度,但在開花坐果期間,要注意利用拱棚頂膜的遮雨作用,保證授粉和坐果。

3、西瓜小拱棚栽培時如何定植?

(1)定植期的確定西瓜小拱棚栽培為達到早熟目的,應採取設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溫室內的加溫苗床育大苗及早定植。當棚內氣溫穩定於15℃以上時,可開始定植。由於早春氣溫不穩定,因此在倒春寒經常出現的地區,也可待外界氣溫穩定於10℃以上時再開始定植。一般雙膜覆蓋栽培定植期可較露地提早15~20天;雙膜覆蓋加草苫可較露地提早30天左右。(2)定植方法定植前一天按株距劃出定植穴的中心位置,用打孔器在定植穴的位置打孔挖定植穴。打孔器可以購買,也可自製。自製打孔器時先用薄鐵皮製成圓筒形,其下端刀刃處磨利,然後其上端固定在「T」形的木把上,便於操作。打孔器圓筒規格應比營養缽的規格(直徑和高度)略大一些。栽苗時先將定植穴澆滿水,將瓜苗帶土坨順水輕輕放入定植穴內(用塑料營養缽育苗的應輕輕將營養缽脫下),待水滲下後,用手將定植穴四周的土扣松將苗輕輕圍住,切忌按壓瓜苗土坨上面或擠壓土坨,以免把土坨擠碎,造成瓜苗斷根死苗。這樣栽苗速度快,苗周位置較低保墒好,膜面干凈,透光好,成活率高。
由於小拱棚西瓜栽培時外界氣溫尚低,因此,栽苗時一定要選一段晴好天氣的早期栽苗,栽苗當天要晴好無風,栽苗時速度要快,並做到隨栽隨蓋棚。

4、西瓜小拱棚栽培如何整地施肥?

(1)整地西瓜小拱棚栽培以早熟為主要目標,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鬆的沙壤土為好,同時最好採用嫁接育苗栽培。地塊確定後要及時進行冬前深耕,以利冬季凍垡,加速深層土壤的熟化。在南方稻作地區,更需將瓜行內15厘米左右深的表土挖出放於瓜行兩側,再深挖15厘米左右翻於溝內,以加厚活土層,改良土壤理化結構。勞力不足時也可待春季再平整做畦。(2)施肥西瓜小拱棚栽培的基肥施用量可適當減少,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配合適量的磷鉀肥,盡量不施或少施氮素化肥。施肥方法有三,可因地制宜採用。第一種是全園撒施、耕翻入土混勻。第二種是沿瓜行開溝集中施肥,70%施於20厘米以上的熟土層。第三種是將全部有機肥與部分化肥全園撒施,耕翻混入土壤,沿瓜行開約30厘米深的施肥溝集中施剩餘的化肥。每667米2可施基肥1000千克,磷酸二銨20~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

5、西瓜保護地栽培怎樣建造小拱棚設施?

小拱棚栽培結構簡單,建設成本低,早熟效果較好。小拱棚由拱棚架和塑料薄膜組成。拱架材料多用竹片、竹竿、樹枝或有一定強度和韌性的桿材。扣棚用膜一般為0.04~0.08毫米厚度的聚乙烯薄膜。小拱棚形式一般為拱圓形,高度約50厘米左右,跨度約80~120厘米,長度有十多米到數十米。小拱棚行向通常為南北向,順瓜畦扣棚。

建棚前先整地、施肥、作畦,在畦面上每隔60~90厘米用拱架材料插一個拱,並保持所有拱架上下、左右整齊一致。定植前一周扣棚,以提高地溫,隨扣棚隨用濕土封嚴兩側。於棚膜上每隔2~3個拱插一個壓膜拱或用細繩在棚膜上拉緊固定。小拱棚即可基本建成。

6、西瓜小拱棚栽培時如何選留二茬瓜?

小拱棚西瓜由於成熟期提早,在第1茬瓜採收後,氣候條件仍較適宜西瓜的生長發育,因此可以選留二茬瓜。若想獲得較高的二茬瓜產量,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①頭茬瓜熟期必須早。二茬瓜應趕在炎熱多雨的季節前成熟,否則二茬瓜產量將受影響。②防止瓜秧莖葉損傷。一方面是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是不要造成人為的損傷,在採收頭茬瓜時,田間作業一定要小心。③加強肥水管理。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供應不足時,植株會因脫肥而早衰,如不增肥澆水,二茬瓜就不能正常生長。因此,在二茬瓜坐穩後,應追施1次速效化肥,每667米2施尿素15~20千克、硫酸鉀10千克,並澆1次大水。
選留二茬瓜的具體方法是:在頭茬瓜基本定個時(約在採收前7~10天),在西瓜植株未坐果的側蔓上選留1朵雌花坐瓜。若頭茬瓜坐在側蔓上,那麼二茬瓜可在主蔓上選留。若採用3蔓整枝,則可同時在未坐果的另兩條蔓上選留二茬瓜,待幼瓜坐穩後,再選定一個生長好的幼瓜,及時摘除多餘的幼瓜。二茬瓜的坐果部位要求不嚴,只要能坐住、果實周正就行。

7、西瓜小拱棚栽培有哪些技術要點?

小拱棚栽培,多選用早熟品種密植,以達到早上市和高效益的目的。一般用雙蔓整枝,結合天氣晴朗揭膜通風進行整枝作業。北方地區雙覆蓋小拱棚西瓜栽培,因開花坐果前外界溫度低,瓜蔓暫時不能引出棚外,因此要將瓜蔓引向短期可伸展的方向並排開順序,避免枝葉擁擠重疊。當外界氣溫升高穩定至18℃時,要抓緊將瓜蔓引出棚外進行理蔓整枝。引蔓時可先將瓜蔓按要求方向撿出,再按間距20厘米左右均勻排開瓜蔓,同時進行壓蔓。在畦面地膜上北向可用枝杈固定瓜蔓,進入無地膜畦面的瓜蔓也可直接用土塊壓蔓或採用暗壓法。引蔓、壓蔓工作應在午後植株蔓葉不易折損時進行。整枝打杈最好在側蔓長10厘米左右時抓緊去除卷須。

8、小拱棚西瓜一年能收幾茬

西瓜是主要的經濟作物。隨著栽培設施的不斷改進,西瓜栽培技術也在不斷改進和提高。在眾多設施栽培方式中,小工棚西瓜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投入產出比高。充分利用4-5月份溫光條件,通過提早栽種、嫁接栽培,不僅可提早20-30天上市,並為收二...9131

9、西瓜小拱棚栽培時如何選留二茬瓜?

小拱棚西瓜由於成熟期提早,在第1茬瓜採收後,氣候條件仍較適宜西瓜的生長發育,因此可以選留二茬瓜。若想獲得較高的二茬瓜產量,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①頭茬瓜熟期必須早。二茬瓜應趕在炎熱多雨的季節前成熟,否則二茬瓜產量將受影響。②防止瓜秧莖葉損傷。一方面是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是不要造成人為的損傷,在採收頭茬瓜時,田間作業一定要小心。③加強肥水管理。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供應不足時,植株會因脫肥而早衰,如不增肥澆水,二茬瓜就不能正常生長。因此,在二茬瓜坐穩後,應追施1次速效化肥,每667米2施尿素15~20千克、硫酸鉀10千克,並澆1次大水。
選留二茬瓜的具體方法是:在頭茬瓜基本定個時(約在採收前7~10天),在西瓜植株未坐果的側蔓上選留1朵雌花坐瓜。若頭茬瓜坐在側蔓上,那麼二茬瓜可在主蔓上選留。若採用3蔓整枝,則可同時在未坐果的另兩條蔓上選留二茬瓜,待幼瓜坐穩後,再選定一個生長好的幼瓜,及時摘除多餘的幼瓜。二茬瓜的坐果部位要求不嚴,只要能坐住、果實周正就行。

10、西瓜小拱棚栽培的結構是啥樣的?

西瓜小拱棚栽培,是建立在西瓜地膜覆蓋栽培基礎上的一種早熟覆蓋栽培模式,是我國西瓜保護地栽培中應用最廣泛、面積最大的一種保護地栽培形式。因其結構簡單、建設成本較低、機動性強、早熟效果較好而受到生產者的歡迎。
西瓜小拱棚栽培由拱棚架和塑料薄膜組成。拱架材料多用竹片、竹竿、樹枝或其他有一定強度與韌性的桿材。小拱棚形式一般為拱圓形,高低寬窄不等,高度50~90厘米,跨度80~180厘米;長度視瓜行而定,可長可短。扣棚用膜可用地膜也可用農膜。小拱棚行向通常為南北向,順瓜畦扣棚,建棚前先整地、施肥、做畦,在畦面上每隔60~90厘米用拱架材料插一個拱,並保持所有拱架上下、左右的整齊一致。為加固拱架,可用細繩將各拱架的頂部連成一體,兩端固定於木樁上。最好於定植前1周蓋好地膜和扣拱棚,以提高地溫。

與西瓜小拱棚視頻科技苑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