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短視頻 > 什麼是微視鏡

什麼是微視鏡

發布時間:2020-08-21 02:38:26

1、什麼是霧視鏡?

霧視就是看東西象在雲里霧里,其目的是為了使睫狀肌的到有效的放鬆,而且通常是在遠用時採取霧視。

霧視療法的原理是讓近視者在觀看近物如做功課、閱讀及看電腦時,配戴一幅正視眼鏡,即俗稱的老花眼鏡,令眼睛在看近物時,也像是在看遠景般感覺舒服自然,保持松馳狀態,以減輕眼睛的負擔。

而且,就算是長時間觀看近物,眼睛也不會像以前般疲累。然後,當患者觀看遠物時,就可戴上負鏡,以讓視力恢愎清晰。

(1)什麼是微視鏡擴展資料 :

保養方法

1、嚴禁用手在鏡面板上無目地的亂摸,以免留下指紋妨礙視線,愛護鏡面板要象愛護自己的眼鏡一樣。

2、時間長了,發現鏡面板有灰塵、有手印、不清潔時,將鏡面板從鏡架上抽出,用1%左右配比的皂水和柔巾(布)擦洗鏡面,過後用潔凈水沖洗,再用乾的柔巾(布)輕輕擦乾鏡面板即可。

3、嚴禁用硬性的物件碰(劃)傷鏡面,以免報廢或嚴重影響視線。

2、紫微視鏡知道合夥人為什麼關注我

因為你優秀

3、請問什麼是正視鏡,具體一點哦!是老花鏡嗎?希望能有專業人士回答一下

根據眼睛成像原理,正視鏡是近視鏡的逆變,通俗點說,正視鏡也就是老花眼鏡,近視鏡是用來治療近視的,那正視鏡也是用來治療近視的,且有緩解近視的作用,一般帶老花眼鏡我們叫做「霧視療法」。
希望能幫到您

4、什麼是望遠鏡?

在了解軍用望遠鏡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下它的歷史。透過歷史,或許會看到很多有趣的東西。

流入我國的第一具望遠鏡是明天啟六年(1626年)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攜帶入京的。湯若望和李祖白兩人共同翻譯了《遠鏡說》一書,把西方望遠鏡的製作方法介紹到中國。明崇禎二年(1629年),大學士徐光啟奏請裝配三具望遠鏡來測天象,由湯若望監制的望遠鏡崇禎皇帝還去看過。中國民間較早獨立製造望遠鏡,見諸記載的是明末蘇州人孫雲球。據康熙《吳縣志》載,登上虎丘用孫雲球自製的「千里鏡」試看,「遠見城中樓台、塔院、若接幾席,天平、靈岩、穹窿諸峰,峻贈蒼翠萬,象畢見。」

中國最早將望遠鏡用於軍事的則是明末蘇州人薄珏,薄珏創造性地把望遠鏡放置在自製的火炮上,提高了射擊精度。清代特別是鴉片戰爭之後,外國的望遠鏡逐漸進入中國。如清康乾時期的宮遷畫師郎世寧所繪香妃戎裝像上,頂盔貫甲的香妃就令人矚目地握著一具單筒望遠鏡。從1859年英國人俄李范所著《跟隨額爾金勛爵出使中國日本親歷記》一書的插圖可知,當時入侵廣州的英法聯軍所使用的是單筒伽利略式望遠鏡。

1937年5月,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軍用光學器材廠籌務處按照荷蘭的圖紙資料,在3個月的時間內仿造出荷蘭式三倍直筒望遠鏡樣品。同年,柏林大學公費留學生龔祖同奉命到德國亨索爾茨廠實習,在威德特教授的指導下,與金廣路一起設計了6×30(放大倍率6倍,物鏡直徑30毫米)雙筒軍用望遠鏡。1939 年1月,昆明二十二兵工廠(後與五十一兵工廠合並改為53兵工廠)開始試制雙筒望遠鏡。3個月後,試裝出中國第一具雙筒軍用望遠鏡,從1939~1949 年,共生產了2萬余具。這種望遠鏡曾以當時軍政部部長何應欽的號「敬之」命名,後改稱「中正式」。這種望遠鏡採用左右調焦,右目鏡中有密位分劃,用於測距,鏡體上飾硫化皮製的防熱層,花紋大面凸現,外觀粗獷。「中正式」及「軍政部造」的橢圓形標記用極細的金屬絲嵌入鏡體端面。

在抗日戰爭前,國民黨軍隊不僅戰術思想師法德國,連武器裝備也是由德國進口或仿德國樣式製造。望遠鏡也不例外,從德國引進較多的是著名的「蔡司」望遠鏡。抗日戰爭中後期,國民黨軍主力部隊曾批量裝備由美國提供的威斯汀豪森公司生產的M3型6×30和M16型7×50軍用望遠鏡。這兩種望遠鏡在二戰時曾大量裝備盟國部隊。值得一提的是,戰後日本自衛隊和台灣地區軍隊亦仿製美國望遠鏡裝備部隊。美式望遠鏡不同於歐式望遠鏡,只能從後面(目鏡)方向打開,這種結構牢靠且密封性能好,但製造復雜,成本高。無論是國民黨軍的「中正式」還是不同時期進口的德國、美國以及英國和加拿大的軍用望遠鏡,都曾被我人民解放軍大量繳獲,成了為我所用的戰利品。例如,紅軍在中央蘇區反「圍剿」中繳獲的一具德國八倍「蔡司」,抗日戰爭時,一直為周恩來所使用;彭德懷元帥指揮西北解放戰爭時,一直使用的是一具德國6倍「蔡司」。解放戰爭中我東北野戰軍繳獲美式望遠鏡較多,如羅榮桓元帥使用的是M3型6倍望遠鏡,指揮塔山阻擊戰聞名的胡奇才中將使用的是M16型7倍望遠鏡;抗日戰爭中,我軍繳獲侵華日軍6倍軍用望遠鏡多種,其中標明「富士」的日軍望遠鏡,其實是德國「蔡司」的翻版,我八路軍一一五師首戰平型關即繳獲日軍板垣師團第21旅團裝備的此種望遠鏡。以及日軍專供炮兵使用的所謂「炮二型」6倍望遠鏡,以及TOKO8倍、10倍望遠鏡。

新中國建立初期,我人民解放軍裝備的望遠鏡多是引進蘇聯、捷克和民主德國的。如上世紀50年代進口蘇聯的Б?6(6× 30)和Б?8(8×30)望遠鏡,捷克的ХЪК6×30、ХЪК8×30望遠鏡,以及民主德國耶拿(JENA)製造的「蔡司」6×30、8×30及7× 50、10×50、15×50幾種望遠鏡。50年代,中國進口的軍用望遠鏡,無論是光學系統還是外觀,德國「蔡司」最好,前蘇聯次之。捷克的ХЪК望遠鏡外觀較粗糙,鏡體沒有採用硫化膠皮的防熱層,而僅塗以黑漆。

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的望遠鏡也同其他武器裝備一樣,走上了自行設計生產的道路。我國自行生產了六二式8×30望遠鏡、六二式8×30觀紅型、六三式15×50型軍用望遠鏡。這三種望遠鏡均按照當時民主德國和蘇聯的同類望遠鏡結構及樣式製造,廣角大視場,光學性能及堅固性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特別是六二式觀紅型的左物鏡後焦面裝有一個感光屏,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紅外光源的影像即可觀察到敵方使用紅外夜視器材的情況。我國當時還為邊防瞭望哨所配備了極少量的大型雙筒望遠鏡,主要是民主德國的耶那、蔡司25-40×80、20-31-50×80型,後來我國也仿其生產了幾種大型雙筒望遠鏡,其中以98廠的25-40×100型最好。

近年來,我國採用先進技術,又為部隊設計生產了88式12×40望遠鏡,這是國產的惟一一款美式結構的軍用望遠鏡。我國目前研製的最新型軍用雙筒望遠鏡是九五式7倍系列,仍舊是全金屬結構硫化鎘飾皮,主要是外觀及工藝上有了較大地提高,並采了新的光學材料,鏡片採用了MC鍍膜,經試用其亮度及色彩還原非常好、成像銳度高,較以往我國的軍用望遠鏡成像嚴重偏黃的現象有了較大改善。九五式望遠鏡還採用了高密封技術,具有良好的防塵防水性能,測距方式上首次採用了新的測距曲線,可以直接讀出距離。據研製部門稱,各方面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市面上,我們通常會發現,出售的望遠鏡裡面,軍事望遠鏡的價位要高一點,甚至要高出很多,這是為什麼呢?難道軍事望遠鏡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事實上,軍用望遠鏡雖然基本原理與普通民用望遠鏡沒有什麼區別,但由於使用環境、觀測對象不同,兩者存在很多區別。

首先,它們的光學系統各有不同。軍用望遠鏡大多有分劃板,夜間使用的其分劃板還帶燈光照明。軍用望遠鏡的出瞳距離比較大,以便觀測者佩戴防毒面具。為防止射擊時撞擊頭部,有的瞄準鏡出瞳距離大到七八十毫米,還要備有軟硬適度的眼罩和護額。

從光學性能和結構性能上來說,軍用望遠鏡比較優良,可靠性較高,因為它的設計更加審慎,用材質優、工藝考究。例如像質好、雜散光少,放大倍率與入瞳大小匹配以達到最佳解析度。軍用望遠鏡的外殼採用金屬而不用塑料,以確保長期使用後不開裂、不變形。與之相比,普通民用望遠鏡在密封和用材方面要差些,有的不僅是塑料殼,甚至內部鏡片也用塑料製造。

由於質量要求高,軍用望遠鏡在出廠前都要經過環境試驗。一般包括振動試驗、高溫(55℃)試驗、低溫(-45℃)試驗、淋雨或浸水試驗、氣密試驗。經過這些試驗,產品性能仍能保證在規定范圍內的才能出廠。有的產品鏡體內還自帶乾燥器,出廠前抽出空氣再灌入乾燥空氣或氮氣,有效地防止日後內部鏡片長霉生霧。普通民用望遠鏡一般不做環境試驗,或僅做部分試驗。這一點是人們從市場上難以了解到的,僅從產品外貌上也看不出來。

由於這些區別,軍用望遠鏡的設計製造要投入高得多的成本,所以其售價也比普通民用望遠鏡高。

通常我們所說的軍用望遠鏡限指手持、雙筒、以觀察搜索為主要目的的望遠鏡,其工作原理、外觀和普通民用望遠鏡沒有多大區別。由於用途不同,其他軍用望遠儀器具有不同的名稱,例如瞄準鏡、光學測距儀、炮隊鏡、方向盤、周視鏡、潛望鏡、偵察經緯儀等。這些儀器都具有觀察搜索遠距離目標的功能,同時又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

瞄準鏡種類繁多,用於輕武器、火炮、坦克、飛機、艦艇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利用望遠鏡中設置的分劃板,在分劃板上刻上相應的瞄準分劃或標志。有的刻有多個分劃標志,用來裝定彈道修正量、運動目標提前量、橫風修正量。有的刻有測距和測高分劃標志。隨著電子技術、感測器和計算機的發展,瞄準鏡的分劃已不限於傳統的分劃板了,瞄準點將由計算機產生,再「注入」望遠鏡中或屏幕上,而瞄準點的裝定修正將自動完成。此外,有的瞄準鏡兼有穩像功能,可以讓載體在行進中進行瞄準射擊。

光學測距儀與上述的利用分劃板測距的望遠鏡不同,它由左右兩個分布間距較大的兩支望遠鏡組成。由於左右兩物鏡對目標的位置有差異,目標在兩物鏡像平面上的像位置也有微小差異。測量這個微小差異就能換算出目標距離。測量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移動右支像去與左支像重合,稱為合像式光學測距儀;另一種是藉助人眼的立體視覺使左右兩支像合影,比較立體像的縱深,稱為體視光學測距儀。光學測距儀的測距精度隨目標距離增大將顯著降低。為提高精度,不得不增大左右支物鏡的距離,增加望遠鏡的放大倍率,這就導致儀器尺寸太大而笨拙。因此,近年來光學測距儀已逐漸被激光測距儀所代替。

炮隊鏡也稱剪形鏡,配置兩個左右分布的有潛望高的望遠鏡。兩鏡合攏後可獲得最大潛望鏡高度,檢查以及測量目標的距離、高度、方位。它操作簡便,而且不受雨、霧及黑夜的影響,分開後即增大兩個入射瞳孔的距離,可以進行測距,提高儀器的體視放大率。它也能俯仰和水平轉動,測量方位角。方向盤配置的是單筒望遠鏡,另外還配有一個指北針,而且望遠鏡可以俯仰和水平轉動。藉助方向盤可以標定目標的磁北方位角和地理方位角。炮隊鏡和方向盤一起用來布置陣地的炮位,是牽引火炮炮兵中常見的設備。

周視鏡不同於一般的折軸望遠鏡,它內部的棱鏡或反射鏡按一定的規律轉動,把不同方位的目標像引到固定的觀測位置,同時還能保持目標像處於正立狀態,這樣觀察者就可以在保持不動的情況下環視360°。

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某些望遠儀器已經被逐漸淘汰,但望遠鏡的基本成像原理仍舊在軍事觀測、制導中得到廣泛應用。

5、1402111765是什麼車型後視鏡?

看零件號,每個車型的零部件的零件號是不一樣的。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辦法,賣汽車配件的看外形就能看出來是什麼車的,但是只限他賣的那種車型的。

6、汽車內部有鏡子,在汽車車門處也有鏡子,那兩種鏡子的用途。什麼是倒車鏡,什麼是後視鏡。謝謝

倒車鏡和後視鏡共同點都是用來看車後面的車子 ,相互配合,增加行使的安全性。
只是:倒車鏡主要的作用是看左右
室內鏡主要是看室內的動靜--後排

7、玻璃視鏡是什麼?

玻璃視鏡是在一定溫度和壓力條件下使用的透視窗口玻璃,具有透明度高、耐溫性能穩定、耐壓強度好等特點。
基本定義編輯
玻璃視鏡選用的原材料,是在綜合高溫玻璃、耐溫玻璃、耐高壓玻璃三者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和錘煉而製成的特種玻璃。
玻璃視鏡主要以圓型和方型為主,版面大小及厚度均不受限制。購買玻璃視鏡,首先要確定好尺寸大小及厚度、耐熱要求、耐壓要求等相關技術指標,以便有針對性進行選擇合適的產品。
主要特徵編輯

玻璃視鏡
⑴ 既能耐高溫,又能耐低溫。
⑵ 既能耐高壓,又能耐低壓。
⑶ 不僅物理性能穩定,化學性能也十分出色。
種類技術指標編輯
先進的冷加工技術的採用,保證了各類視鏡的內在質量和尺寸精度;無方向「急冷溫場」的應用,解決了小尺寸玻璃視鏡的「稜角」問題,保證了玻璃視鏡的高強度。
其技術指標如下:
材質名稱
常見厚度
可產規格
耐溫性能
350℃視鏡玻璃
2-20
按需求生產
耐熱:≤350℃
溫差:≤200℃
500℃視鏡玻璃
2-20
按需求生產
耐熱:≤500℃
溫差:≤300℃
1500℃視鏡玻璃
耐熱:≤1500℃
溫差:≤1200℃
應用領域
電力、化工、冶金、醫葯、鍋爐、管道、五金機械、壁爐等等。
特別提醒編輯
任何一款玻璃視鏡產品,其有效的使用壽命均受到一定時間的限制,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玻璃老化問題。

玻璃視鏡
玻璃視鏡的老化,常見的有兩個特徵:
①、玻璃透明度由原來的光潔明亮逐步變成輕微霧狀,也叫做失透性。一旦發現玻璃視鏡出現輕微霧狀,務必及時更換新的玻璃片。
②、玻璃出現裂痕。這種裂痕最開始基本細如毛發,不易覺察,這就要考驗使用單位設備維護人員是否細心了。

8、什麼是電影視鏡?

愛迪生還利用自己發明的「白熾燈」,採用馬雷連續攝影的方法,製成了人們稱之為「西洋鏡」的「電影視鏡」。他將連續拍攝的影像首尾連接,用馬達驅動後放在一個櫃子里循環放映。透過安裝在窺視孔上的放大鏡,人們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活動畫面。

9、MPMVA是什麼意思

MPMV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視力)意為對病人使用盡可能高的正度數鏡片或盡可能低的負度數鏡片而又使病人獲得最佳視力。 

激光矯正手術的安全性和醫生的操作經驗、設備有關。

患者如果在手術後沒有注意或者選擇的醫療機構不夠專業,容易導致後遺症發生。

(9)什麼是微視鏡擴展資料

遺傳因素:研究認為高度近視眼的雙親家庭,下一代近視的發病率較高,近視眼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已被公認,對高度近視更是如此。但對一般近視遺傳傾向就不很明顯。

環境因素:近視眼的發生和發展與近距離用眼的關系非常密切。青少年的眼球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眼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較大,閱讀、書寫等近距離工作時,不僅需要眼的調節作用的發揮,雙眼球還要內聚,這樣眼外肌對眼球施加一定的壓力。

久而久之,眼球的前後軸就可能變長。每增長1毫米近視就達-3.00屈光度(也就是普通說的300度),當然這種近視絕大多數為單純性近視,一般度數都比較低,都在6屈光度以下,發病多在青春期前後,進展也比較緩慢,有人把這種近視稱之為真性近視,以示與假性近視相區別。


10、什麼是夜視鏡

【簡介】夜視鏡是基於夜視技術同時藉助光電成像器所做的輔助觀察工具。夜視鏡有三種,一種是微光夜視鏡,一種是紅外夜視鏡,還有汽車駕駛夜視鏡。
【功能特點】
夜視技術是藉助於光電成象器件實現夜間觀察的一種光電技術。夜視技術包括微光夜視和紅外夜視兩方面。微光夜視技術又稱像增強技術,是通過帶像增強管的夜視鏡,對夜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標像進行增強,以供觀察的光電成像技術。微光夜視儀,是目前國外生產量和裝備量最大和用途最廣的夜視器材,可分為直接觀察(如夜視觀察儀、武器瞄準具、夜間駕駛儀、夜視眼鏡)和間接觀察(如微光電視)兩種。紅外夜視技術分為主動紅外夜視技術和被動紅外夜視技術。主動紅外夜視技術是通過主動照射並利用目標反射紅外源的紅外光來實施觀察的夜視技術,對應裝備為主動紅外夜視儀。被動紅外夜視技術是藉助於目標自身發射的紅外輻射來實現觀察的紅外技術,它根據目標與背景或目標各部分之間的溫差或熱輻射差來發現目標。其裝備為熱像儀。熱成像儀具有不同於其他夜視儀的獨特優點,如可在霧、雨、雪的天氣下工作,作用距離遠,能識別偽裝和抗干擾等,已成國外夜視裝備的發展重點,並將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微光夜視儀。
【分類】
夜視鏡有兩種,一種是微光夜視鏡,一種是紅外夜視鏡。
微光夜視鏡是把微弱的光放大了,使之在視線中呈現清晰的畫面,所以,在完全沒有光的情況下,微光夜視鏡是看不到東西的。
紅外夜視鏡又分兩種,一種是主動式的,一種是被動式的,主動式的就是夜視鏡發出一束紅外線,照到物體上再反射回來,相當於手電筒;被動式的則是把物體自身發出的紅外線放大轉化為可見光。因此,如果沒有紅外源的話(大多數能產生熱量的東西都能成為紅外源,如生物、車輛、火焰等),被動紅外夜視鏡也是看不到東西的。
主動紅外夜視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看到東西。不同的夜視鏡有不同的適用場合,微光夜視鏡適合野外有星光或月光的時候使用。
因為夜視鏡只顯示單色,而它的顯示屏是綠色的(你可以注意到很多儀表的顯示屏都是綠色的),所以你看到的是綠色的。

與什麼是微視鏡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