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碩鼠》解釋和賞析
《詩經·碩鼠》:
碩鼠碩鼠,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②莫我肯顧。逝將去女,③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④
碩鼠碩鼠, 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⑤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⑥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⑦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⑧
[編輯本段]【注釋】
①碩鼠:鼫鼠,又名田鼠,這里用來比剝削無厭的統治者。
②貫:侍奉也。 「三歲貫汝」就是說侍奉你多年。三歲言其久,汝,指統治者。
③「逝」讀為 誓。「去汝」言離去。
④「爰」猶乃。「所」指可以安居之處。
⑤德:惠也。
⑥「直」就是值。「得我直」就是說使我的勞動得到相當的代價。
⑦勞:慰問。
⑧「之」猶其。「永號」猶長歡。末二句言既到樂郊,就再不 會有悲憤,誰還長吁短歡呢?
[編輯本段]【現代譯文】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黍!多年辛苦養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顧。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土。新樂土呀新樂土,才是安居好去處!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大麥粒!多年辛苦養活你,拚死拚活誰感激。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邑。新樂邑呀新樂邑,勞動價值歸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苗!多年辛苦養活你,流血流汗誰慰勞。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郊。新樂郊呀新樂郊,有誰去過徒長嘆!
[編輯本段]【賞析】
《碩鼠》是魏國的民歌,據《毛詩序》說:「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詩集傳》:「民困於貪殘之政,故託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兩說均可供理解主題時參考。它和《伐檀》一樣,都是反剝削反壓迫的詩篇。所不同的是,《伐檀》責問剝削者用的是直呼其名的方式,《碩鼠》則用比喻以刺其政。但《碩鼠》比《伐檀》的斗爭性更強。《伐檀》只有憤怒,沒有反抗,而《碩鼠》則不但有憤怒,且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奴隸們在不堪忍受奴隸主剝削和壓迫的情況下,准備遠走逃亡。奴隸制社會後期,大量的奴隸逃亡,曾是促使奴隸制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更為可貴的是,《碩鼠》提出了建立「樂土」「樂國」的美好理想,試圖尋找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與人平等的社會,這雖然在當時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達到,但畢竟比《伐檀》單純的指責前進了一大步,標明奴隸們在長期的反抗斗爭中,已逐步清醒了階級意識,開始有了明確的斗爭目標和對未來社會的合理設想,可以看作是早期的「烏托邦」思想的萌芽。
三章都以「碩鼠碩鼠」開端,「碩」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隸主剝削階級為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劃了剝削者的丑惡面目,而且讓人聯想到「老鼠」之所以「碩」大的原因,正是貪婪、剝削的程度太大了,從而激起對剝削者的憎恨。從「無食我黍」「我麥」到「我苗」,反映了奴隸們捍衛勞動成果的正義要求,同時也說明了奴隸主的貪得無厭,奴隸們被剝削的深重,舉凡一切勞動果實,都被奴隸主所吞沒。從「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肯德」到「肯勞」,揭露了奴隸主忘恩負義的本性。奴隸們長年的勞動,用自己的血汗養活了奴隸主,而奴隸主卻沒有絲毫的同情和憐憫,殘忍無情,得寸進尺,剝削的程度愈來愈強。「貫」,侍奉。汝,指奴隸主。「三歲」言其時間之長久,並非確指。「莫我肯顧」,一點也不肯感念我們。從「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國」到「樂郊」,則集中表現了奴隸們對自由和幸福的嚮往,他們幻想著能找到一塊理想的國土,擺脫奴隸主的壓榨和剝削。「逝」,同誓,表示堅決之意。「適」,到也。「爰得我所」,猶言「乃得到了我們安居的處所」。「直」與「所」意同。全詩最後說,在這塊幸福的國土上,「誰之永號」,誰還會再過啼飢號寒的生活呢?人人平等,人人幸福,再也不用哀傷嘆息地過日子了。很有點象後世的《桃花源記》所設想的藍圖。
2、微視頻的微分析
<
3、「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是何意思?
意思是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
出自《國風·魏風·碩鼠》,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作者無名氏。這首詩的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多認為「刺重斂」,今人多認為是反對剝削,嚮往樂土的。
原文如下: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⑽?
譯文如下: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土有幸福。
那樂土啊那樂土,才是我的好去處!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麥!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優待。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國有仁愛。
那樂國啊那樂國,才是我的好所在!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慰勞!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郊有歡笑。那樂郊啊那樂郊,誰還悲嘆長呼號!
這是一首古今公認的控訴剝削者的詩歌,但對控訴的具體對象稍有分歧。《毛詩序》曰:「《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詩序辨說》:「此亦托於碩鼠以刺其有司之詞,未必直以碩鼠比其君也。「
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被剝削階級反剝削斗爭就沒有停止過。奴隸社會,逃亡是奴隸反抗的主要形式,殷商卜辭中就有「喪眾」、「喪其眾」的記載;經西周到東周春秋時代,隨著奴隸制衰落,奴隸更由逃亡發展到聚眾斗爭,如《左傳》所載就有鄭國「萑苻之盜」和陳國築城者的反抗。
《魏風·碩鼠》一詩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4、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是出自什麼
《詩經·國風·魏風·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汝,莫我肯德.逝將去汝,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汝,莫我肯勞.逝將去汝,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注釋
碩鼠:鼫鼠,又名田鼠,這里用來比剝削無厭的統治者.
貫:侍奉.「三歲貫女」就是說侍奉你多年.三歲言其久,女,同"汝",你,這里指統治者.
「逝」讀為 誓.「去女」:離開你.
「爰」猶乃.「所」指可以安居之處.
德:
「直」通假字 同「值」「得我直」就是說使我的勞動得到相當的代價.
勞:慰問.
「之」猶其,表詰問語氣.「永號」猶長嘆.末二句言既到樂郊,就再不 會有悲憤,誰還長吁短嘆呢?
現代譯文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黍!多年辛苦養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顧.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土.新樂土呀新樂土,才是安居好去處!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大麥粒!多年辛苦養活你,拚死拼活誰感激.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安樂地.安樂地呀安樂地,勞動價值歸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多年辛苦養活你,流血流汗誰慰勞.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郊.新樂郊呀新樂郊,自由自在樂逍遙!
文章講解
這首詩選自《詩經·魏風》,是《伐檀》一詩的姊妹篇.《伐檀》寫的是一群覺醒了的奴隸們,在伐檀運木、砍輻斫輪造車的時候,因不堪忍受剝削壓迫,對奴隸主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和反抗情緒;而《碩鼠》則是由思想上對剝削階級的不滿發展到行動上進行反抗了.
這首詩是《詩經》中少有的幾篇純乎比體詩之一.比體詩的特點是全詩「以彼物比此物」,詩中描繪的事物,不是詩人真正要歌詠的對象,描繪的形象沒有獨立的意義,而是以打比方來表意說理,通過「詠物」來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與觀點.這首詩著重描述令人憎惡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勞而食的剝削者.通過這個比喻,把剝削階級貪婪、殘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識,作了集中、形象的表現.
這首詩共分三章,每章八行.採用重疊遞進式的詠唱,表現了十分強烈的抒情性.第一章,首二句是對「碩鼠」的希求,希求它「無食我黍」.再下兩句,指責「碩鼠」的刻薄.三歲,指多年.多年來我用糧食養活你,你卻只管自己不顧我的死活.下四句,表示不能再忍受下去了,我發誓要離開你,到那安樂的地方去,尋找自己的安身之處.感情有三次變化,一次比一次強烈!各節之間,由「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到「碩鼠碩鼠,無食我麥!」再到「碩鼠碩鼠,無食我苗!」象徵奴隸主的碩鼠,由食黍、食麥到食苗,一層比一層殘酷,因而,奴隸們反抗奴隸主的思想感情也一層比一層遞進,一章比一章更為強烈!各章均重疊「碩鼠」,對剝削階級貪婪、殘酷的本性揭露無余,也強烈地抒發了被剝削者切齒痛恨的仇視情緒與反抗行動.令後世讀者為之嘆息掉淚.它的思想性、戰斗性都是十分強烈的.
這首詩的主要價值和意義,還在於它表達了一種嚮往、追求沒有剝削、壓迫的人間「樂土」的社會理想.這種社會理想的提出,在我國思想發展史上起到了振聾發聵的巨大作用,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碩鼠》的「適彼樂土,爰得我所」,「適彼樂國,爰得我直」的社會幻想,到後來儒家在《禮記·禮運》篇中提出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棄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理想,再到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提出的「黃發垂髫,怡然自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源理想,再到康有為《大同書》提出的「大同之世,天下為公,無有階級,一切平等」的社會理想,在我國二千多年的社會發展中,形成了一種否定階級壓迫和剝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會的思想傳統.「盡管這種社會理想在當時條件下不可能實現,但它啟迪了勞動人民的思想,誘導了勞動人民的追求,鼓舞了勞動人民的斗爭,其價值和意義是無論如何不能低估的」(張樹波《名作欣賞》).恩格斯在高度評價空想社會主義理論時,曾稱頌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三位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是「屬於一切時代偉大的智士之列的」(《〈德國農民戰爭〉序》).應當說,《碩鼠》一詩的作者、我們的這位先輩詩人,也是理應列入「最偉大的智士之列」的.
這首流傳千古的比體詩,在藝術上的最成功之處,在於它的喻體(碩鼠)選擇得好.一是日常生活中人們熟知的.二是貼切、生動.所謂貼切,就是認真地概括喻體——老鼠和本體——奴隸主的共同點,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特徵.因此,一提到老鼠,人們便自然會聯想到剝削人民的奴隸主,從而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時,作者又加以誇張,突出了「碩鼠」由於貪吃而體態肥碩,藉以突出了剝削階級的貪得無厭,使形象更加鮮明、生動.三是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用老鼠比喻剝削者,與作者的愛憎感情相一致.因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千百年來在一輩輩的讀者群中,引起強烈的共鳴.這一成功的藝術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5、碩鼠是什麼軟體
碩鼠是什麼軟體:
1,碩鼠是一款下載軟體;
2,比如如果你在優酷、56、愛奇藝、土豆......等網站中發現了特別好的視頻想要下載到電腦上,那你可以現在那個視頻的頁面上方先復制該視頻播放的網址,然後打開碩鼠軟體,把復制下來的網址粘貼到視頻網址框里,點擊「開始go」,跳出另一個界面,然後滑鼠定位在網址上點擊右鍵「目標另存為」就可以下載到自己想要的視頻;
3,碩鼠支持多線程下載,可智能選擇地址,自動命名,FLV/MP4自動合並,智能分類保存,特色的「一鍵」下載整個專輯的功能,無需人工干預,並集成了轉換工具可將下載文件批量轉換為3gp,AVI,MP4等格式。
6、急!!碩鼠視頻解析不了!!!
我的也經常這樣,我總結出了幾個情況就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1.就是下載的東西多了,要是碩鼠一下子點進去了幾十個幾百個視頻就會卡了,有的時候過會能開始下載了,有的時候就一直這樣了
2.在進行合輯解析的時候最容易這樣,同樣是因為視頻數量太多了
3.在上一次碩鼠解析的視頻出現的這個畫面還沒有自動關閉,開始正常下載的時候,就點上了下一個視屏,又出現了一個這個框框,那這個一般就卡在這了
但是放心,肯定不是你電腦的問題,只能說是軟體的問題,碩鼠很好用,但是小問題不斷,什麼下載失敗啊什麼的經常,放心放心。
出現這樣的情況就硬關閉這個碩鼠程序,然後重新打開就可以了,沒事的!!
7、碩鼠是什麼意思?
碩鼠是大老鼠。碩,就是大,碩鼠就是大老鼠,常比喻有暗中營私舞弊,貪污而導致巨大危害的人。
碩鼠出自《國風·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譯文: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黍!老鼠形象醜陋又狡黠,性喜竊食,借來比擬貪婪的剝削者十分恰當,也表現詩人對其憤恨之情。碩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shuò,形聲字,頁(xié)為形,石為聲,讀shuò,舊讀shí。本意指頭大,後泛指為大。
(7)微視頻解析擴展資料:
在瑞典的松茲瓦爾市(Sundsvall)發現了巨型老鼠。目擊者稱,出現在松茲瓦爾的老鼠和生活在瑞典森林中的老鼠完全不同。
當地官員貝尼·薩格莫對該網站稱,「這不是普通的森林老鼠,它們的個頭和貓差不多大。」居民們被建議關閉門窗,不要把食物垃圾留在公園中,一所學校的學生在換班期間不得離開大樓。
顯然,廢物回收中心的搬遷是碩鼠出現的原因,這剝奪了這些老鼠的棲息地。網站明確稱,當地政府已經向滅鼠公司求助,此後在市內設置了捕鼠器或陷阱。
另外,碩鼠也比喻貪污腐敗之人,詩經曰:「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從這句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非常痛恨貪欲十足的碩鼠,至今我們依然痛恨那些欲壑難填的「碩鼠」。這些「碩鼠」,表現出各種慾望:為色、為情、為錢、為愛好……上演一幕一幕令世人恥笑痛恨的悲劇。
8、碩鼠,碩鼠,無食我黍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黍!
出自《國風·魏風·碩鼠》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原文:
國風·魏風·碩鼠
先秦:佚名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譯文: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土有幸福。那樂土啊那樂土,才是我的好去處!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麥!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優待。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國有仁愛。那樂國啊那樂國,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慰勞!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郊有歡笑。那樂郊啊那樂郊,誰還悲嘆長呼號!
(8)微視頻解析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奴隸社會,逃亡是奴隸反抗的主要形式,殷商卜辭中就有「喪眾」、「喪其眾」的記載;經西周到東周春秋時代,隨著奴隸制衰落,奴隸更由逃亡發展到聚眾斗爭,如《左傳》所載就有鄭國「萑苻之盜」和陳國築城者的反抗。《碩鼠》一詩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賞析:
古今學者對這首詩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認為它是諷刺在上位者的貪取重斂。《毛詩序》說:「《碩鼠》,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的意見只是略有不同。他說:「此亦托於碩鼠以刺其有司之詞,未必直以碩鼠比其君也。」
(《詩序辨說》)朱熹認為此詩是諷刺所有貪官的,未必專諷刺國君一人。朱熹的意見更為可取。在我們看來,此詩諷刺貪官,入木三分,是古今諷刺貪官最好的一首詩。正因為如此,後世人們將大貪官比作「碩鼠」。
老鼠貪婪而醜陋,又喜歡偷食,是人人都厭惡的動物。厚聚重斂的在上位者,同老鼠的這種行為類似。用「碩鼠」比喻在上位的貪官,表達了人們對他們的憎惡之情。那些貪官貪得無厭,對於下層人民沒有任何恩德:「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我多年辛苦地養活你,你卻一點都不顧念我。你既然如此不顧我的死活,我還留戀你什麼,「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我要離開這里,去尋找另一個安身的地方,那裡是個幸福的所在,不會讓我服繁重的勞役,不會把我的收獲全部奪走。
一家老小,其樂融融。只有在這樣的地方,人們才願意永久居住下來。此詩分三章,反復詠嘆,意思相近。最後一章末句,「樂郊樂郊,誰之永號」,樂郊令人無限嚮往,但現實中卻並不存在,怎能不長嘆悲號?讀來令人唏噓。
據《左傳》記載,晉靈公就喜歡聚斂,他不斷增加人民的賦稅,以滿足自己的種種奢侈,甚至連宮牆都是雕飾過的。他的暴政,搞得民怨沸騰。所以當他被大臣殺死的時候,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同情。
《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了這樣一段話:師曠陪侍在晉悼公旁邊。晉悼公說:「衛國人驅逐了他們的國君,不是太過分了嗎?」師曠回答說:「應該說是他們的國君太過分。一個好的國君,應該獎善罰惡,愛民如子,像天地一樣庇護和包容人民。
這樣,人民對於國君,就會像愛父母一樣來愛他,像敬日月一樣來敬他,像崇拜神一樣來崇拜他。如果是這樣,人民怎麼會把他驅逐出去呢?反之,如果國君使民眾的生活睏乏,百姓看不到希望,國家沒有像樣的主宰,那他還有什麼用呢?不驅逐他,還留著他干什麼呢?」
師曠這段話,是針對衛國人驅逐衛獻公而發的議論,從中可見當時人對暴斂之君的態度。唐代曹鄴在出任洋州刺史時,看到吏治腐敗、官員內貪外刮,百姓掙扎於困苦之中。曹鄴非常憤慨,寫下了有名的《官倉鼠》他用這首詩譴責了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
9、碩鼠和蒹葭是怎樣運用比這種手法的
「蒹葭蒼蒼」、「桃之夭夭」「,"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都是托物起興。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是最典型的興手法。
《蒹葭》的成功,就在於詩人准確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創造出似花非花、空靈蘊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詩的意境呈現為整體性象徵。
《碩鼠》全詩三章,意思相同。頭兩句直呼剝削者為「碩鼠」,並以命令的口氣發出警告:「無食我黍(麥、苗)!」老鼠形象醜陋又狡黠,性喜竊食,借來比似貪婪的剝削者十分恰當,也表現詩人對其憤恨之情。
《碩鼠》是魏國的民歌,它和《伐檀》一樣,都是反剝削反壓迫的詩篇。所不同的是,《伐檀》責問剝削者用的是直呼其名的方式,《碩鼠》則用比喻以刺其政。但《碩鼠》比《伐檀》的斗爭性更強。《伐檀》只有憤怒,沒有反抗,而《碩鼠》則不但有憤怒,且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奴隸們在不堪忍受奴隸主剝削和壓迫的情況下,准備遠走逃亡。
《蒹葭》《碩鼠》都是採用採用重疊的結構方式,句式相同字數相等,不僅發揮了重章疊句、反復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產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使詩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又使詩作行文富有變化而無重復呆滯之感。
10、詩經碩鼠的全文拼音?
shuò shǔ
碩鼠
shuò shǔ shuò shǔ , wú shí wǒ shǔ !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sān suì guàn nǚ , mò wǒ kěn gù 。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shì jiāng qù nǚ , shì bǐ lè tǔ 。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lè tǔ lè tǔ , yuán dé wǒ suǒ ?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shuò shǔ shuò shǔ , wú shí wǒ mài !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sān suì guàn nǚ , mò wǒ kěn dé 。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shì jiāng qù nǚ , shì bǐ lè guó 。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lè guó lè guó , yuán dé wǒ zhí ?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shuò shǔ shuò shǔ , wú shí wǒ miáo !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sān suì guàn nǚ , mò wǒ kěn láo 。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shì jiāng qù nǚ , shì bǐ lè jiāo 。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
lè jiāo lè jiāo , shuí zhī yǒng hào ?
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譯文: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土有幸福。那樂土啊那樂土,才是我的好去處!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麥!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優待。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國有仁愛。那樂國啊那樂國,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慰勞!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郊有歡笑。那樂郊啊那樂郊,誰還悲嘆長呼號!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古今公認的控訴剝削者的詩歌,但對控訴的具體對象稍有分歧。《毛詩序》曰:"《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詩序辨說》:"此亦托於碩鼠以刺其有司之詞,未必直以碩鼠比其君也。"
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被剝削階級反剝削斗爭就沒有停止過。奴隸社會,逃亡是奴隸反抗的主要形式,殷商卜辭中就有"喪眾"、"喪其眾"的記載;經西周到東周春秋時代,隨著奴隸制衰落,奴隸更由逃亡發展到聚眾斗爭,如《左傳》所載就有鄭國"萑苻之盜"和陳國築城者的反抗。《魏風·碩鼠》一詩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