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短視頻 > 蔬菜大棚西瓜多大斷頭視頻

蔬菜大棚西瓜多大斷頭視頻

發布時間:2021-02-07 19:32:45

1、大棚西瓜側枝到什麼不用修掉?

大棚西瓜側枝到什麼不用修掉?因為都剪掉,就不會結西瓜了。如果不結西瓜,就會嚴重影響產量的。

2、大棚西瓜為什麼有半斤重了自己會裂開

1、裂瓜原因。
(1)肥水因素。結瓜期果實的供水量驟然變化,如久旱遇雨或久旱後突然澆大水,西瓜吸水後瓜瓤體積增大過快,瓜皮的生長速度跟不上瓜瓤的生長而被脹裂。缺鈣、缺鎂的地塊也易裂瓜。
(2)溫度原因。久陰乍晴時由於溫度上升太快太高也會引起裂瓜。棚室栽培,夜溫低或白天通風換氣時進入冷風後,果皮變硬,這時灌水易造成裂瓜。
(3)物理因素。果實遭到碰撞、擠壓、蟲害、草害等傷害時也容易發生裂瓜。
(4)品種原因。果皮過薄或過脆的品種、小果型品種易裂瓜。圓形西瓜比橢圓形西瓜易裂瓜,橢圓形西瓜又比長橢圓形西瓜易裂瓜。同一品種中瓜梗粗而短的比瓜梗細而長的更容易裂瓜。
2、預防措施。
(1)選好品種。選用果皮韌性大,不易裂瓜的西瓜品種。夏季栽培小果型西瓜可選擇黑美人等。
(2)合理澆水。在施足底肥和底水的基礎上,盡量少施肥,少澆水。需要澆水時應澆小水,不可大小溫灌,切忌土壤忽干忽濕,採收前5-7天不能澆水。高溫期要於清晨或傍晚地溫低時澆水,不要在溫度較高的中午澆水,雨後要及時排水。
(3)合理施肥。在西瓜發育前期肥水不足時要逐步進行補充,追肥時先進行葉面噴施,再進行根部追肥和澆水。增施磷、鉀肥有利於增強瓜皮韌性,減少裂瓜。
(4)避雨栽培。夏季雨水多,為防止雨水進入瓜田或暴雨沖擊露地瓜果而引起裂瓜,最好實行全期覆蓋避雨栽培。可利用棚室進行種植,露地西瓜可在拱棚上加蓋防蟲網以緩和暴雨沖刷。採用地膜覆蓋和秸稈覆蓋栽培,防止土壤水分劇烈變化。

(5)激素防烈。在西瓜生長初期,用2000-4000毫克/升的比久、200-500毫克/升助長素進行果面噴霧處理;或用15毫克/升吲哚乙酸、15
毫克/升赤黴素、30毫克/升萘乙酸或8毫克/升細胞激動素,以及其混合液,在花後每7天噴灑瓜面1次。可防止裂瓜。
(6)「扦針截流」。即在溝灌或大雨之前,用竹片削成兩根直徑為瓜蔓直徑1/3的竹針,互為垂直地扦入瓜「把」,以控制養分過多流入果實,防止營養過剩而裂瓜。

3、西瓜大棚內如何整枝綁蔓?

(1)整枝

大棚密植條件下,要實行較嚴格的整枝。當伸蔓後,主蔓長至30~50厘米時,側蔓也已明顯伸出。當側蔓長至20厘米左右時,從中選留一壯健側蔓,其餘全部去掉,以後主、側蔓上長出的側蔓應及時摘除。在坐瓜節位上邊再留10~15片葉即可打頂。整枝工作主要在瓜坐住以前進行,支架栽培情況下,去側蔓(打杈)工作要一直進行到滿架、打頂。在去側蔓的同時,要摘除卷須。

(2)搭架綁蔓

在大棚支架栽培情況下,應採用立架。用竹竿,也可用吊繩,但以用粗竹竿為好,因為竹竿不易落瓜。在定植後20多天,主蔓長至30厘米左右,去掉大棚內小拱棚後,立即進行插架。每株瓜秧插兩根竹竿,在植株兩側,距植株根部10厘米以上,竹竿要插牢、插直立,插立架後開始引蔓、綁蔓。當蔓長至30~40厘米時,即可將匍匐生長的瓜蔓引上立竿,每蔓一根竿,綁蔓作業中應注意理蔓,後期綁蔓應注意不要碰落大瓜,綁蔓和整枝工作可結合進行。在地爬栽培情況下,大棚西瓜的理蔓方法與雙覆蓋栽培基本相同,只是由於在大棚內,故可在伸蔓後及時引蔓和整枝,也可省去壓蔓等措施。大棚內地爬栽培情況下,也應採取較嚴格的整枝,密植時應用雙蔓整枝法。

4、為什麼大棚西瓜成熟時會破裂?

應該和濕度有關·濕度過大使細胞含水量上升從而使細胞壁變脆弱容易破裂··從而造成西瓜破裂··

5、春季大棚西瓜什麼時候打尖

1、頭茬採用三蔓抄整枝法,即除主蔓外再在其3-5節處選留2條健壯側枝,其餘枝杈在西瓜坐果前全部抹去。選主蔓第3或第4雌花留果(節位控在18-22節范圍內)。
2、二茬瓜 在頭茬瓜停止膨大後,在側枝上留果,若2條側枝上相近節位在同一天開放,
3、剪除老葉和摘瓜蔓 西瓜葉片功能期一般50天左右,以後即使不變黃,同化機能也很低,因此,頭茬成熟後要剪除結果主蔓及其基部老葉和病殘葉,但要注意保留2-4節,以促使抽生側枝為結3-4茬打基礎。
正常情況下,生長的養料,激素優先運送給頂端,如果西瓜瓜蔓不掐尖的話,由於頂端優勢的存在,瓜蔓就會不斷的優先獲得養料而生長,從而消耗大量的養料。掐掉頂端後,頂端優勢消失,大量養料就會用於開花結果而不是生長瓜蔓了,西瓜就會長的很大了。

6、大棚西瓜坐住瓜後,西瓜多大可以掐頭

一般看您留幾個瓜,如果想留兩個,就等看見第二個瓜,掐頂。如果您想留三個就內等三個都出現了掐,關鍵是容看花,有大的底座的才是有瓜的,其餘都是旁花,只開花,不坐果的。出了掐尖,亂出的枝杈,也要絲毫不留情的掐掉,一般每個瓜葉都出杈。這個是得施肥的,可以用麻醬的。

7、大棚西瓜是不是所有品種都要掐頭?

一般是由長勢決定的。
西瓜苗掐尖有利於提高果實的品質,但是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如果一根藤上的分枝不是很多,就不需要進行。

8、大棚裡面種西瓜多少公分一顆

1.溫度、光照管理。在大棚內進行小拱棚、地膜等多層覆蓋,盡量提高地溫、氣溫。緩苗專期需要較高屬的溫度,白天應維持30℃左右,夜間15℃,最低不低於10℃。大棚夜間多層覆膜,日出後適當揭膜增加光照,配合噴施光合營養膜肥提升肥效。
2.合理整枝。目前生產上採用的整枝方式主要是在6葉期摘心,子蔓抽生後保留3~5條生長相近的子蔓,使其平行生長,摘除其餘的子蔓及坐瓜前子蔓上形成的孫蔓。
3.肥水管理。在灌足底水、施足基肥、重施有機肥的基礎上,頭茬瓜在收獲前原則上不澆水、不追肥,若水分不足,應於膨瓜前期適當補充。頭茬瓜大部分採收後,第二茬瓜開始膨大時應進行追肥,以鉀、氮肥為主,同時補充葉面肥,噴施壯瓜蒂靈,促進果實發育和膨大,提升植物吸水吸肥力度,提升果實產量和質量。

9、西瓜大棚最長大概多少米

一般的西瓜拱棚長度是200米。太短了,經濟效益不好,太長了不好管理。一般寬度是8米左右,在大棚的兩邊載苗。、
【TSD、M】

10、大棚西瓜溫度多少時,不需要關閉棚頭?

(1)大棚溫度管理的一般原則

大棚是一個密閉的環境,棚內的溫度變化有其自身的規律。一般晴天日出後棚溫便開始上升,8時以前上升較慢,8時以後氣溫上升加快,溫度升高最快時每小時可升高5℃—8℃,日最高氣溫出現在中午12時至13時,比外界最高氣溫出現的時間要早;

下午14時至15時後,棚溫開始下降,平均每小時降溫5℃左右;日最低棚溫出現在日出之前,持續時間較短。單層大棚棚內的最低氣溫一般比露地高1℃—5℃,大多情況下高3℃左右。

大棚的溫度管理一般要掌握以下原則:

①在緩苗期要保持較高的棚溫,一般白天溫度保持在30℃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5℃左右,最低不低於8℃,溫度再低時要增加保溫措施。

②進入伸蔓期後棚溫要相對降低,一般白天氣溫控制在22℃—25℃,夜間氣溫控制在10℃以上。

③進入開花坐瓜階段,棚溫要相應提高,白天溫度保持在30℃左右,夜間溫度不低於15℃,否則將引起坐瓜不良。

④進入果實膨大期後,外界氣溫已經升高,此期棚內的溫度有時會升得很高,要適時放風降溫,把棚內氣溫控制在35℃以下,但夜間仍要保持在18℃以上,否則不利於西瓜膨大,易引起果實畸形。

(2)大棚的溫度調節措施

①保溫措施大棚的保溫措施比較多

一是大棚封閉要嚴密,避免漏風。

二是棚內進行多層覆蓋。大棚內進行的多層覆蓋主要有加蓋小拱棚、加蓋保溫幕(在棚膜下橫拉一層鐵絲網,在網上鋪蓋的一層薄膜、紙被或無紡布等稱為保溫幕)和加蓋草苫等形式。

在大棚內加蓋小拱棚,可使溫度提高2℃—3℃。加蓋保溫幕也可使瓜苗附近的溫度提高2℃以上,加蓋一層厚3厘米左右的草苫,可使小拱棚內的溫度提高5℃以上,保溫效果十分明顯,但費用較大。

三是棚外圍蓋草苫、秸稈等。在大棚四周立草苫、秸稈等,可使大棚四周的溫度提高2℃—3℃或更高,並且費用低,適合在農村推廣使用。

四是挖防寒溝。防寒溝的具體挖法是:在大棚的內側或外側,沿棚邊挖一條深40厘米以上、寬30厘米左右的溝,在溝內填入碎乾草或馬糞,上面蓋干土封溝。由於防寒溝把大棚內、外的土壤分隔開來,減少了大棚內的土壤熱量向外散失,從而有利於保持大棚內四周較高的地溫和氣溫。

②增溫措施大棚的增溫措施

一是點火堆。就是在大棚內直接點燃柴草加溫。該增溫法較為簡單,且增溫快、費用低、省工省力,較受歡迎。

但點火堆增溫冒煙較多,容易發生煙害,故用該法增溫時必須注意要用易燃燒、冒煙少的柴草點明火,嚴禁熏煙;火堆不要太大,且要遠離瓜秧和棚膜;點火時間不要太長,以防棚內的煙塵太多,對西瓜產生危害,一般每天夜間的上、下半夜各點火1次、每次點火20分鍾左右即可;點火後,要盡早通風排除棚內的煙塵。

一般白天棚內升溫後,要及時通風,換進新鮮的空氣。

二是點火盆。就是把燒透燒紅了的火炭放入火盆內,把火盆均勻排放到大棚內或端著火盆在棚內來回走動,使棚溫升高。

三是點火爐。就是在大棚內支爐點火,使大棚增溫。該法因設有煙道,不易發生煙害,加溫幅度也易於控制,加溫效果較好。但點火爐法需專門設備,投資較大,生產上應用不多。

③降溫措施當大棚內的溫度超過西瓜的生長適溫時,就應該採取降溫措施進行降溫。常用的降溫措施

一是通風。通風是降低大棚溫度最常用的方法。二是遮陽。進入夏季後,棚溫也進入一年中的最高時期,此期只靠通風往往難以使棚溫降到西瓜正常生長的溫度范圍內,必須藉助遮陽來降低棚溫。

大棚遮陽常用的方法是向棚面上噴灑白石灰水,利用白灰的反光作用,減少大棚的透光量,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

與蔬菜大棚西瓜多大斷頭視頻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