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大批短視頻應用紛紛面世,短視頻內容創作呈現爆炸性增長,與傳統的圖文、語音相比,短視頻具有強大的信息傳播屬性和娛樂屬性,在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APP就是「抖音」了,「抖音」2016年9月面世,截止2018年12月,抖音的日活躍用戶突破1.5億,月活躍用戶突破2.3億,可見「抖音」的受歡迎的程度。
作為互聯網中的大佬騰訊自然也看到了這一份大蛋糕,自然也就想在短視頻領域分一塊嘗嘗甜頭。2013年9月騰訊他推出了微視短視頻app,但在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的兩年時間里,微視卻停止更新,但基於騰訊爸爸的巨大資金優勢,怒砸30億補貼微視,不得不說,錢還是還用的,大量的短視頻達人加入微視,當然,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補貼。讓騰訊萬萬沒想到的是,30億補貼也沒能讓微視爆火超越抖音。到今年中期,微視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為什麼有著天然社交屬性的微視和巨大資金支持的微視火不起來呢?
首先是產品定位問題,從產品定位來說,到底是做「全領域覆蓋」?還是主打「細分+垂直領域」?微視至今還沒有找到清晰的產品定位。而抖音一開始瞄準的是年輕群體,以炫酷、高顏值等內容吸引用戶,快手針對的是三四線人群的日常生活,兩家都是在完成了用戶的原始積累和內容沉澱後,才開始多領域發展。
微視是「財大氣粗」,所以一開始就想做「全領域覆蓋」,但是因為並沒有用戶基礎和內容沉澱,單純做抖音的模仿者,最後效果並不理想。從推廣的角度上看,微視之前的策略靠砸錢「流量明星+內容補貼」,這樣做的好處,是短時間內可以快速擴充產品內容並吸引用戶。但吸引過來的流量大部分都是羊毛黨,所以當沒有補貼後能留下多少用戶呢!
其次就是產品創新,從功能上講,騰訊在技術上的研發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現如今,短視頻的格局已經被抖音、快手等巨頭平台框定,騰訊想從中開辟新道路絕不是容易的事情。
針對抖音,騰訊利用自身強大的流量,在微信和QQ上限制抖音短視頻的轉發,希望將騰訊的用戶群都引入到微視之中。也許一時可能會有所效果,但長期下來微視不能讓用戶有新鮮感,在功能還是內容,微視拿什麼留下用戶呢?所以說沒有創新的功是能很難留住用戶。
最後一點是APP命名問題,因為名字能給人第一印象。微視的意思是微信視頻,還是微小視頻?所以,微視這個名字都沒有定位到軟體最核心的特點,也沒有給人很潮很前衛的新鮮感。
回來再看抖音這個名字,感覺就不一樣了。因為APP生產的視頻內容,所以很多公司把設計重點放在「視」上面,這樣一來就顯的平庸許多。而它則把重點放在「音」上面,一下子就做出來區分也有了所謂的新鮮感,再加上一個「抖」字就更能給人一種非常新鮮和潮流的感覺。再看抖音的App圖標,還真是一個抖動的音符,名字和圖標結合得相得益彰。所以抖音的厲害之處。而微視從名字上看就覺得平庸而且一眼就知道是騰訊系的產品就讓人感覺沒有新鮮感。
最後微視想要追上抖音只剩下內容和APP新功能這兩個方面了,因為命名是不能改變了,定位也已經確定了。所以微視不僅要保證核心內容的優質,還要推出全新的功能打破現有格局,這樣才能顛覆短視頻行業才能追上抖音。
2、騰訊微視為什麼干不過抖音?
微視連快手都不如,何況抖音,差的太遠了
3、為什麼播放抖音和微視的視頻占內存、怎樣清除都顯示內存不足、又刪了幾個軟體都沒用
打開手機設置,找到應用程序管理,找到抖音和微視的軟體,點擊清除數據,就可以清楚抖音和微視里的緩存數據了。
4、那微視和抖音有什麼區別
微視和抖音兩款軟體都是短視頻APP。不同的地方就是:
1、屬於公司不同
微視是騰訊公司旗下的,抖音是近日頭條旗下的。
2、短視頻時長
抖音是可以發布15秒的短視頻,微視是可以發布8秒時長的短視頻。
3、視頻審核時長
抖音和微視的視頻審核時間是不一樣的,微視審核時間相對較短!
4、短視頻內功能不同
5、手機老彈出淘寶微視抖音等軟體,而且在彈出的時候 有使用技巧這個軟體,該怎麼回事?
這個主要是通知許可權的問題,你可以打開手機安全類的APP,比如自帶的手機管家或者安全管家之類的,通過修改APP的許可權,簡單說就是不給他彈出的權力。還有可以下拉通知欄。找到你不想收到通知的APP,往左滑動(或者長按),可以選擇關閉這個APP通知,懸浮窗之類的
6、華為手機為什麼不能把 微視視頻上傳到抖音?
這個上傳時候也要有看一下上面支持的格式,微視頻和抖音上面的支持格式是不一樣的,你打開之後你看下面可以轉換一下再上傳。
7、抖音把微信幹掉了嗎?
微信是老年人的,抖音是年輕人的。用騰訊里的一批互聯網時代的老將去做新時代的東西,這個效果有多好還有待觀察。而抖音最大的敵人,或許不是封殺自己的微信,或者抄襲自己的微視,而恰恰是它那些最核心的用戶群: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我不知道抖音還能火多久,但是我喜歡看到一點不一樣的東西,希望看到一個被騰訊壓著打,還能野蠻生長的東西。
就像當年還年輕的微信,所代表的那種年輕的力量,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