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生看四大名著是看原著版的好還是青少年版的好?
如果是「青少版」,那麼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是「原著」,那麼已經不僅僅是合不合適的問題了,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是能不能夠讀得下來的問題。
一般來說小學階段多數孩子能夠堅持讀下來的也就是《西遊記》了,高年級的小學生尤其是部分男生可能會對《三國演義》、《水滸傳》比較感興趣一些,而《紅樓夢》基本上不太可能讀得下來的。
個人建議不要直接給孩子書去看,這種方式極可能會破壞孩子的閱讀興趣——畢竟這些書對於小學生來說讀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低年級的建議先從一些比如動畫片、比如音頻故事等等入手讓孩子先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例如比較流行的《凱叔講西遊記》、《凱講將三國》、《平說三國》等等音頻。
電視劇個人不建議了,假期有時間看看也是可以的,但是平常看電視個人覺得還是挺奢侈的一件事情。
《水滸傳》個人覺得小學階段就算了。
不過可以就一些典型的人物故事讓孩子了解一下,比如說武松、魯智深等等。
我並不是因為「少不讀水滸」才這么說的,而是我個人(僅代表我個人)盡管比較喜歡裡面的一些人物,但是並不認可這本書的諸多情節和邏輯。
它還是適合年齡大一些的人來看。
而《紅樓夢》就把更不用說了,文學底蘊比較低的階段去讀連個「熱鬧」都看不進去的。
個人認為《紅樓夢》適合高中階段學生看。
建議不著急給孩子看四大名著,先看看那些適合孩子的書籍培養一下閱讀的興趣、提高一下閱讀能力,名著這些東西不是說「看過」就行了,我們看的目的不是只為了「看」而已,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給孩子看他們喜歡的、積極正面的、能夠讀的懂的書是最佳的選擇。
除非自己孩子想要看,或者我們知道有一些老師會領著學生們看,否則個人不建議太早給孩子看。
2、校園文明禮儀微視頻怎麼做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指穿衣褲,著鞋襪。其基本要求是:
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問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問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於同學時,須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3、文明過春節微視頻製作
你自己如果有視頻素材的話,
你自己打開愛剪輯,基本就知道怎麼製作視頻了,
加字幕加特效真的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