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大西瓜,一刀切兩半… 求太極這種「口訣」完整版
一個西瓜圓又圓(雙手在胸前作太極抱球動作),
劈它一刀成兩半(一隻手作扶西瓜狀,另一隻手作刀狀綿綿地向下劈)。
你一半來(雙手左捋)他一半(右捋),
給你你不要(雙掌略蓄勁向左前推),
給他他不收(雙掌略蓄勁向右前推),
那就不給(雙掌微快回收) 。
把兩人攆暢(野馬分鬃),
他們不走你走(倒攆猴)走啦,
一揮手,傷自尊(白鶴亮翅)。
不買西瓜別纏我,緩慢糾纏様(翻身撇身錘)。
兩人纏我賴皮,手慢動作左右揮動(左右打虎),
看我厲害,轉頭緩步拍蒼蠅狀(回身撲面掌),
拍死了,手抱西瓜狀+奧特曼十字手+廣播操准備運動的站立(抱虎歸山、十字手、收式)。
(1)我有一個大西瓜太極視頻擴展資料:
混元太極拳24式口訣
太極亂環應求精,上下相隨妙無窮,
引彼深入亂環內,四兩可撥千斤動,
手腳齊進橫有豎,縱主曲伸不露形,
纏絲靠法是真訣,左顧右盼不丟頂,
三節發力螺旋勁,精神領起勢要驚,
式式中定混元氣,引進落空箭出弓,
上驚下取君須記,乘虛巧取任意行,
閃展騰挪扳山力,哼哈二氣顯神通,
欲知環中法何在,發環落點即成功.。
初學名稱與順序,七言八句助記憶:
起勢野馬鶴亮翅,(1,2,3) 摟拗琵琶倒卷肱。(4,5,6)
攬雀單鞭再雲手,(7,8,9,10)單鞭探馬右蹬腳。(11,12,13)
雙峰貫耳左蹬腳,(14,15) 左右下勢後獨立。(16,17)
穿梭海底閃通臂,(18,19,20)搬攔封閉十字收。(21,22,23,24)
參考資料:
網路-太極拳口令詞
2、一個大西瓜,一刀切兩半,一半分給你,一半分給他。這是在說哪種太極拳
楊氏,一般電視上看到的都是楊氏,楊氏的講究慢,柔,觀賞性強;陳氏的講究的是「寸勁」在一點距離里,突然發力,《太極張三豐》里最後的決戰時用就是陳氏的
其實這句話只是抽象的對太極的概括,不準的,武打片根據觀賞需要也會改一些動作的,所以不要太較真,下面的視頻可能像一點
3、求視頻:太極一個大西瓜整版視頻
百度搜索,趙本山小品《奧運火炬手》或者 趙本山的小品《火炬手》
4、體內濕氣太重了怎麼除濕
1、食療
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濕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湯等。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
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煲成粥或者煮水喝,可以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2、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因為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濕熱病症。
3、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關繫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量、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在烹調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最好加入蔥、姜,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4、調味料祛濕
姜、蔥、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葯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姜湯,用姜湯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4)我有一個大西瓜太極視頻擴展資料:
濕氣重的表現
1、頭部
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濕證,除濕氣,祛濕健脾,是冬季女性和中老年人最熱門的話題。
2、關節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症,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3、消化效果
濕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4、舌苔
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准確。
5、大便不成形
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濕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5、我想要麥兜打太極的那一段(一個大西瓜)的視頻(粵語)拜託拜託啦!!
自己down ,在《麥兜響當當》里。
6、一個大西瓜 一刀切兩半。求24式太極拳這種簡單記憶的「口訣」。
學太極過程;1先學步法,記住腳怎麼 2 再學手動作 再慢點就先學一隻手或是一隻腳,分解再整體
太極的定義:以武術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傳統哲學,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
從這個定義 ,你可以總結一下,打擊出去的手如「左右野馬分鬃『 左右倒卷肱』等,一定是打對方的鼻子,咽喉,試想什麼亂七八糟硬功夫都可以練,鼻子,喉節沒法練,呵,如果有,一定是怪物,
防守的動作,如『 白鶴亮翅』上舉不過頭,過頭沒必要保護,肘要沉。下面的手,一般在腹,胯邊上, 『手揮琵琶』『左右倒卷肱』防手在腹,攻手在咽喉『轉身搬攔捶』
太極四層境界;
形---- 任何動作要有具有攻防含意,附和技擊或是健身,或是太極,陰陽經絡學說。
勁-----正準的發力方法,剛柔勁,虛實勁,圓撐勁,圓與整,
意-----內外兼修,形神兼備,意誠,氣質,神采,韻味,
氣-----以意導氣,以氣催力,使「形」『勁』『意』『氣』統一,
總的要領;下面要倒背如流
1虛靈頂勁,
2沉肩墜肘
3坐腕舒指
4含胸拔背
5松腰斂臀
6圓襠松胯
7尾閭中正
8氣沉丹田
9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
10運靜有常,勢勢均勻,前後連慣,綿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