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什麼?
黨的十九大從黨copy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作出新部署。
打鐵必須自身硬。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黨長期執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進入新時代,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黨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跟著黨走,發展越來越好。
2、我們黨和國家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標志是什麼? [ ] A.1956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
C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內涵和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基本內涵
黨的十九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涵做了高度概括,體現了我們黨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精準把握,反映了我們黨的使命追求和全體人民的共同意願,是我們黨對新的歷史條件、社會矛盾、實踐進程、意識形態等進行科學綜合分析後得出的重大結論,體現了從自發到自覺再到自為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觀,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基本內涵。
1.這是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盛起來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6年來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創造力,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地增強了社會活力,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如果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在只是走完了前半程,那麼在後半程則要努力實現制度定型和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讓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更加強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2.這是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強大起來的新時代。從溫飽到小康,到基本現代化,再到共同富裕,反映了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軌跡。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做出的庄嚴承諾,完成這個目標,還有脫貧關、環境關、系統性風險關等不少難關要過。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必須舉全國、全黨之力不懈奮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更有不少難關要過。從世界發展史看,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其現代化大多經歷了產業革命以來近300年時間才逐步完成,而我國則要用100年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路徑。可以說,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的新目標。
3.這是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起來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始終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把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作為發展的目標和歸宿,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個新時代開始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時間起點是黨的十九大(2017年10月18日開幕)。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2017年12月,新時代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漢語盤點2017」活動年度候選字詞五大候選國內詞。
(4)關於黨進入新時代的微視頻擴展資料:
進入新時代,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視野、從改革開放近40年歷程和十八大以來5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學判斷。
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報告立足於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實踐新成就,謀劃了到本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
5、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標志是; [ ]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B、黨的十五次代表大會C、新
A
6、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貢獻
第一題聯系實際分幾個方面,愛國主義要點在於遵紀守法,行為最起碼不違背國家憲法,不參與分裂國家的活動、不製造不傳播分裂國家的言論,例如對於台獨、美歐等國家的和平演變保持足夠的警惕。
民族精神的要點是自力更生、自強不息,不詆毀、不嘲笑具有民族精神的人,不參與笑貧不笑娼的氛圍;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杜絕種族歧視,更不因為有錢而嘲笑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例如設計導彈不如賣茶葉蛋、嘲笑哲學家盡是窮光蛋,賺錢不如乞丐灑脫不如盜賊,絕不形成知識無用論等扭曲的價值觀。抵制使中國成為最大垃圾處理國的一切牟利行徑、積極改善使中國成為最大霧霾國的無能局面等等。
時代精神的要點是自由、民主與進步,與時俱進,破除封建思想,崇尚文明,推行法治,堅決抵制私權主義、獨裁主義、假公濟私、粉飾太平的可恥行為,維護社會整體價值,要對於目前中國冤假錯案漫天飛、肆意妄為的法官群體、破敗的司法現狀堅定地說不,有敢於要中國司法狗通通滾蛋的魄力、敢於對於天天說變革,越變革越變態的中國管理層提出嚴峻質疑的勇氣。
第二題聯系實際,根據聯系理論,新時代精神從自由、民主與進步意義方面聯系,而簡易地把握內涵,可以通過構建簡易的系統來把握,分三個方面,簡易的社會效應、簡易的尊嚴與成就感以及簡易的主人翁意識與歷史使命來聯系。
具體的可以是這樣一要聯系現代中國、乃至人類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進展,以及一些巨大的工程。例如中國登月、探測器走出太陽系、中國的天眼工程等等。這些關乎人類自主命運、擺脫宿命的努力。二要聯系各個國家民生狀況的新進展,例如中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在救濟賑災方面成績突出、芬蘭國家每個月定期向公民發放生存金等等,圓滿解決民生問題是自由時代精神的顯著標志。三要聯系時代變化的新景觀,交通、通訊便利帶來的變化,世界區域間的距離似乎在縮小,整個地球似乎都將融合成為地球村。四要聯系時代的進步意義,從電子時代發展到網路時代再到智能時代,同時應促進道德進步,五要關注自然資源保護的新進展,抵制走私貨、抵制破壞自然環境導致物種滅絕以及過度開發導致的自然生態系統平衡破壞,『沒有市場就沒有殺戮』,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等等,時代精神涵蓋一切,我們這個時代出現的新事物、新思想都會成為新時代的內涵,每個人關注的領域不同,所以聯系的答案會不同;憑良心,講道理,做守法公民,奉獻自我、擁有時代、永續發展,是新時代精神包含的永恆不變的主人翁意識。
7、論述題 1.如何全面理解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1、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掃清了根本障礙。
2、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3、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迎來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光明前景。
(7)關於黨進入新時代的微視頻擴展資料:
1996年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敢於克服任何艱險,甘於付出任何犧牲,勇於修正任何錯誤,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戰勝的敵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黨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8、怎樣理解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
1、在歷史和現實的統一中深刻理解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
民族復興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發展屬性,它不僅是我們黨在中華民族瀕臨危亡關頭發出的決死吶喊,更是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全過程中作出的英明抉擇,其內涵特徵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豐富,因此必然對各個時期黨的歷史使命提出新的要求。
2、理解把握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新要求
針對新時代對我們黨的歷史使命提出的新要求,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求全黨同志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偉大夢想去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這一重大理論概括,揭示了新時代我們黨實現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標的總方略,繪就了新時代偉大夢想的願景藍圖,體現了奮斗目標、實現路徑、前進動力的無縫鏈接,彰顯了黨、國家和民族三者前途命運的高度統一。
(8)關於黨進入新時代的微視頻擴展資料:
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
1、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實事求是地研究分析人民群眾真切需要的時代特點。
2、始終注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打鐵必須自身硬。
崇高的歷史使命、宏偉的戰略目標從客觀上要求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就必須把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作為重大課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9、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什麼
黨的組織路線的基本內容包括:堅持從嚴治黨,堅決清除黨內的腐敗現象回和各種不正之風,答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實行黨政職能分開,改善黨的領導制度、領導方法和領導作風,加強黨的領導作用;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在高度民主的基礎上實現高度集中,加強組織紀律性,健全黨的生活,保持黨在思想上的高度一致以及組織上的鞏固和統一;正確執行黨的幹部路線和幹部政策,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培養、選拔、使用幹部,要全面、准確地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搞好各級領導班子的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等等。堅持這條組織路線,就能夠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貫徹執行提供可靠的組織保證。
黨的組織路線是黨在一定歷史時期內根據政治路線的需要而制定的關於組織工作總的原則和方針。它的主要內容包括黨的組織原則、組織制度、組織紀律、幹部政策、幹部制度、幹部路線、幹部標准、基層組織建設的要求和黨員標准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幹部隊伍和各級領導班子的建設,特別是培養和選拔接班人。
10、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習近平總書回記在黨的十九答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會愈發感知這一論斷的重大意義。社會主要矛盾是個十分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了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理論,我們有必要從現實依據、理論內涵、歷史回溯和實踐把握等四個方面作一些必要的考察。
(10)關於黨進入新時代的微視頻擴展資料:
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轉變。這一表述轉變的依據是,一方面經過多年的艱辛奮斗,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總體上實現了社會主義的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品質更高、范圍更廣。不僅是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出現了多樣化、更高層次的要求,「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表述不足以囊括人民各方面豐富多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