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短視頻 > 抖音充值上癮

抖音充值上癮

發布時間:2020-12-05 09:25:44

1、抖音看了會上癮

控制自己,每天刷抖音不能超過二十分鍾,給自己定個規矩,否則上癮很容易,別人是幫不了你的。

2、刷抖音會上癮嗎?



刷抖音為什麼會上癮呢?我覺得主要就是這上面的一些短視頻上面的一些美女主播都非常的漂亮。然後這些美女主播唱歌也唱得非常好聽,然後總覺得閑下來無聊的時候,看一看視頻都是一些短視頻,你要看一下的話,其實時間不是特別長。然後閑下來的時候十幾秒就可以看一個視頻,然後這樣的話就會養成這樣的習慣,慢慢的就覺得戒不了了,就覺得愛上了這個抖音的這個玩法。然後還有很多人玩抖音還可以賺錢,他可以利用抖音上面的一些對你的觀看了一個粉絲,然後你可以推廣一些自己的東西,這個時候你也可以推廣一些你自己所在領域的一些你自己擅長的東西,然後流量來了之後也會有廣告費的帶來。既可以得到娛樂又可以賺到錢,真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平台,所以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玩抖音,就有可能是這樣的吧。但是我還是任何東西都不要過於沉迷,我們還是要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娛樂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要讓這種娛樂占據了自己太多的時間,那樣就不好了。

3、買抖音上的書買上癮了怎麼辦

那你把抖音卸載了就是了,抖音哪兒有你這么大的購物癮啊。
如果再不行,那你只好換老式手機了,就是黑白屏幕的那種。

4、抖音為什麼讓人上癮?

供人們消遣娛樂,尤其那些網紅臉,茶餘飯後打發時間很不錯的APP。

5、為什麼抖音容易上癮?

因為裡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短視頻

6、玩抖音上癮了怎麼辦?

如果我沒猜錯 你應該是給人點贊上癮了。

7、抖音為什麼能讓人上癮?

搞笑有趣的視頻內容,全屏沉浸式的觀看體驗,是抖音吸引用戶的重要因素。

然而能夠讓你刷抖音上癮,其實是因為它用一些大大小小的交互細節,可以讓你大腦中的多巴胺激增,出現「行為上癮」。行為上癮跟物質上癮(比如葯物及毒品上癮等)的生理機制是相似的,他們都是刺激大腦中的同一個區域出現的結果。

在著名學者普林斯頓心理學博士亞當 · 阿爾特(Adam Alter)關於行為上癮的著作《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一書中,他列舉了六項行為上癮的構成要素,分別是:

誘人的目標

無法抵擋且無法預知的積極反饋

漸進改善的感覺

越來越困難的任務

需要解決卻暫未解決的緊張感

強大的社會聯系

抖音作為正被流量主、廣告主追逐占坑的產品,已經滿足了上面的這些要素,正在給用戶帶來不同程度、無法擺脫的獎賞和刺激,讓一些人「行為上癮」。

不可預測的內容

在抖音首頁的推薦頁面,每次手指下滑,我們似乎永遠猜不到下一個視頻會是什麼,這種機制可以被稱為間歇性變數獎勵(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

每滑動一下,會出現是萌蠢的貓狗,還是搞笑的惡作劇,還是某個小技巧的教程,還是某個明星的生活動態,或者是一個廣告?估計只有抖音的個性化推薦演算法才知道答案。

或許有時候抖音推薦的視頻,你並不喜歡。這時可能有人會這樣想:這個視頻不喜歡,劃走就好了,15 秒的視頻並沒有很長,就算視頻很爛沒有創意,也聽到了很有張力和表現力的 BGM 呀,看下一個視頻就好了。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話,那麼這種想法可以被稱為「帶動機的感知」(motivated perception),它會改變我們使用抖音時產生的負面情緒。

以上這些,都會讓在抖音上看視頻的用戶,體驗到行為上癮中「無法抵擋且無法預知的積極反饋」這一個要素。

自動循環播放

抖音里的視頻播放,其中一個重要的交互就是自動循環播放。在你的手指剛上劃,全屏顯示並配有個性化背景音樂的視頻撲面而來,是不是有點反應不過來?這種「措不及手」的感覺,其實是科學的。

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 ·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認為,人腦中負責其他底層感官的部位會第一時間接收到外界的刺激,比如聽覺和視覺的刺激,而負責理性思考的前額皮質則總會慢上半拍,沒有前者那麼迅速。

因此我們的大腦,確實會先接收到抖音視頻的音樂和圖像,接著才會去理性思考:這個視頻講了啥,我接下來要點贊還是要刷走它。

像抖音視頻的自動循環播放,微信朋友圈裡的小紅點,更多 app 使用的那些色彩鮮艷、靈動漂浮的圖標,都在人們「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收割了注意力和時間。

15 秒引起的「袢子」

抖音的視頻為 15 秒,通常不能完整地呈現一段配樂,視頻的內容一般也無法展現完整的故事和情節。因此抖音的很多視頻,都會給人一種戛然而止的感覺,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多看幾遍,甚至會對這些並不完整的視頻記憶深刻。

這是一種被稱為「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的心理現象,這個理論認為人們本能有著將事情做完的驅動力,而那些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會比那些已經處理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心理學家布爾瑪 · 蔡格尼克)

20 世紀初期,心理學家布爾瑪 · 蔡格尼克做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她讓一群成年人去做 20 個簡短的小任務,比如動手類的塑黏土、造箱子,智力類的解謎題、數學題等。蔡格尼克讓參與者完成部分任務,並對另外一些還沒有完成的任務進行干擾。隨後,讓受試者回憶自己做過的任務,數據顯示,記得的未完成任務,是已完成任務的兩倍。

這些還沒有完成,卻又在心裡記得、並且讓自己擁有緊張感的事物,可以稱之為「袢子」。它的積極作用是會驅動人完成任務,消極作用則是可以讓人陷入無窮無盡的拖延狀態。而它也是行為上癮中「需要解決卻暫為解決的緊張感」這個要素。

必不可少的點贊

在抖音裡面,點贊的位置就在視頻上傳者頭像的下方,被放在了一個相當順手且重要的位置。觀看視頻的人,點擊完那一顆點贊按鈕後,一顆紅心會動態挑出,填滿按鈕。這些顏色和出現的形式,可以及時給到點贊者一個積極的反饋,讓人感覺點贊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不過被點贊這個動作影響更大的,是視頻的上傳者。

看著推薦頁面里的視頻動不動點贊過萬,如果自己上傳的視頻沒有人點贊,不僅讓人心裡難受,也會像是一種公開譴責:自己的視頻不夠有趣,好友不夠多……

在視頻上傳者的體驗中,點贊也是一種間歇性變數獎勵(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它會讓人們有更強烈的意願去獲得它,比如會讓人開始轉發到新浪微博、微信裡面推廣,比如會更加頻繁地打開應用查看動態通知頁面。(是不是跟你發完一條微信朋友圈後,想要持續關注評論和點贊的心情一樣?)

Facebook 是較早使用點贊按鈕的社交應用,它的創始人之一 Sean Parker 曾經向公眾坦白:

每當有人給你的照片點贊或評論的時候,你便會獲得一次「多巴胺」所帶來的滿足感。

曾經有一個名為 Lovematically 的 App,目的就是給用戶信息推送里的每一幅圖點贊,這個產品接上 Instagram 的 API 後,馬上就被封掉了。這個產品的創始人認為:

它(點贊)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可卡因。它們難以覺察地成為主宰我們文化的第一代數字毒品。

不容易完成的任務挑戰

抖音總裁張楠在混沌大學的分享中曾說過:

抖音的產品設計中有個好玩的功能叫做 「挑戰」,就是在用運營的思路創意產品的功能和特效,完成功能的冷啟動。這個功能很多產品都有,有的叫話題,有的叫主題。其實就是讓大家以一個主題去表現自己。

在抖音里的「抖音小助手」,總是會經常推出官方的挑戰活動,參與人數的量級,從萬級到十萬都有,在挑戰中位列前茅的視頻,一般都能獲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點贊,以及眾多評論。

參與挑戰,花費時間、精力和人力(很多視頻並不能一個人完成)去拍攝再剪輯出一個 15 秒的短視頻,在此過程中通常會產生參與感,甚至「艱辛感」。這些感覺都是行為上癮體驗的必要成分。

行為上癮,我們的大腦會有什麼變化?

如果是刷抖音出現行為上癮,詳細體驗是這樣的:

你無法准確地預測自己會在什麼時候打開抖音,打開抖音了以後不知道自己會刷多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關掉這個 App。於是,你決定選擇放棄其他的活動,繼續刷抖音,但就算繼續停留在抖音上,你也沒有辦法再像以前那樣享受刷抖音的樂趣了。

當然,把「抖音」替換成其他的互聯網產品,比如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都是成立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行為上癮,與其他上癮一樣,我們的大腦會發生三種變化:脫敏反應、敏化反應和腦前額葉功能退化。

大腦神經在適應了某種刺激以後,就會想要繼續重復這種感覺,從而形成渴求。當人繼續重復同樣的行為,被刺激的區域就會產生耐受性,在同樣的刺激下,產生的多巴胺和多巴胺受體會變少(即脫敏反應)。

敏化反應則是讓人對上癮物相關的信息更加敏感,在上癮者的眼裡,上癮物會變得比其他事物更加吸引人。而腦前額葉功能退化,將導致成癮者控制沖動和預知後果的能力減弱,讓人控制不住自己。

想了解更多關於抖音的信息私信並關注我

8、抖音真的可以上癮嗎

是的,來但是也看你的自源制力。我第一次下載抖音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睡眠不足,控制不住自己刷到夜裡三四點。還好後來因為工作忙,不怎麼打開,趁此機會就卸載了。。。會耽誤你好多好多事。悲催的事,我家六歲的女兒開始刷,只要能拿到手機,以前的游戲也不玩了,就是看抖音拍抖音,還跟我鬥智斗勇,我卸載以後她又下載還藏到文件夾里。。。
如果有正經的事情做,或者自己自控能力好,可以看看,身邊真的好多人玩的上癮,我現在不會打開它了

9、為什麼我玩抖音上癮了

其實這不算上癮,只不過是抖音平台裡面有很多好的內容,讓大家喜歡而已。例如本人就喜歡在抖音里看一些貓貓狗狗,每次看完都很治癒。還有就是,抖音有一個時間鎖的功能,如果你覺得需要分配好時間來刷抖音,你可以藉助這個功能。

與抖音充值上癮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