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短視頻 > 環保微視頻評論

環保微視頻評論

發布時間:2020-11-02 18:59:43

1、20條常用環保小知識

20條常用環保小知識:

1、 用電子書刊代替印刷書刊,用電子郵件代替紙質信函

2、使用網路共享代替公司內部的通知及文件。

3、復印、列印的紙張需用雙面,單面使用後的復印紙,可再利用空白面影印或裁剪為便條紙或草稿紙。

4、廢舊的公文袋可以多次重復使用。

5、多使用回形針、訂書釘,少用含苯的溶劑產品,如膠水、修正液。這不僅對環境是一種污染,對我們人體本身也是一種污染。

6、紙杯是給來客准備的,開會時與會人員需自帶水杯,避免紙杯的浪費和污染

7、為電腦設置合理的「電源使用方案」,短暫休息時間,可使電腦自動關閉顯示器,較長時間不用,使用電腦自動啟動「待機」模式;更長時間不用,盡量啟用電腦的「休眠」模式。

8、用完電腦後要正常關機,同時關閉顯示器,拔下電源插頭或關閉電源接線板上的開關;不用的外設裝置要及時關掉,如像列印機、音箱等;像光碟機、軟碟機、網卡、音效卡等暫時不用的設備可以先屏蔽掉。

9、用液晶電腦屏幕代替CRT 屏幕。降低顯示器亮度;在做文字編輯時,將背景調暗些,節能的同時還可以保護視力、減輕眼睛的疲勞度。當電腦在播放音樂、評書、小說等單一音頻文件時,可以徹底關閉顯示器。

10、關掉不用的服務程序。MSNMessenger、桌面搜索、Quicktime、無線設備管理器等等,在不需要的時候把它們都關掉。

11、對電腦要經常保養,注意防潮、防塵。機器積塵過多,將影響散熱,顯示器屏幕積塵會影響亮度。保持環境清潔,定期清除機內灰塵,擦拭屏幕,既可節電又能延長電腦的使用壽命。

12、不用電腦時以待機代替屏幕保護。

13、盡可能使用CPU降溫軟體。

14、干電池排序分段使用。如先用於手電筒,再用於普通晶體管收音機,最後用於晶體管鬧鍾。

15、手電筒不用時,可將後一節電池反轉過來放入電筒內,以減慢電池自然放電,延長電池使用,同時還可避免因遺忘使電池放電完畢,電池變軟,銹蝕手電筒內腔。

16、買兩套電池,交替間歇使用,但不混用。

17、廢舊電池集中回收。

18、密封條件下,少打電話。在地下室或密封性比較好的室內環境中進行手機通信時,收集需要多花一些功率來確保信號能正常穿透天花板、牆壁或其他遮擋物,那麼多花費的功率是以多耗電能為代價,這樣也會多耗費手機電池的電量。

19、3公里之內的目的地可以不必開車,公交或者自行車都是不錯的選擇,步行也可以考慮,既不會太辛苦又可以節約開支,還可以讓車主增加運動量。

20、較少樓層時選擇走樓梯,既不會太耽誤工作時間,還可以當作工作間操。

2、有哪些保護環境的行為

保護環境可從節約糧食、節約用水、垃圾分類進行擺放、多乘坐公車回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答、不濫燒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物品、拒絕過分包裝、不燃放煙花爆竹、選擇節能家電、拒絕捕殺及食用野生動物、拒絕使用珍貴木材製品等方面做起。

(2)環保微視頻評論擴展資料

環境保護就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行政管理、也有法、經濟、宣傳教育……

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讓人們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

3、環保手抄報內容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
我國是世界上12個貧水國家之一,淡水資源還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國600多個城市半數以上缺水,其中108個城市嚴重缺水。地表水 資源的稀缺造成對地下水的過量的開采。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約5米處就能打出水來,現北京4萬口井平均深達49米,地下水資源已近枯竭。
2.監護水源——保護水源就是保護生命
據環境監測,全國每天約有1億噸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全國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35個重點湖泊中,有17個被嚴重污染, 全國1/3的水體不適於灌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以上城鎮 的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40%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 60%-70%是由於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讓水重復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蓋著的,約有14億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剩下的雖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資源,僅占整個水量的0.003%左右。
4.阻止滴漏——檢查維修水龍頭
5.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水污染
大多數洗滌劑都是化學產品,洗滌劑含量大的廢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會使水質惡化。長期不當的使用清潔劑,會損傷人的中樞系統,使 人的智力發育受阻,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降低,嚴重的還會出現精神障 礙。清潔劑殘留在衣服上,會刺激皮膚發生過敏性皮炎,長期使用濃度 較高的清潔劑,清潔劑中的致癌物就會從皮膚、口腔處進入人體內,損 害健康。
6.關心大氣質量——別忘了你時刻都在呼吸
全球大氣監測網的監測結果表明,北京、沈陽、西安、上海、廣州 這五座城市的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日均濃度分別在每立方米 200-500微 克,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准3-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7.隨手關燈——省一度電,少一份污染
我國以火力發電為主、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在一次性能源結構 中佔70%以上。如按常規方式發展,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億噸煤當兩的能源消耗,這將相當於全球能源消耗的總和,煤炭燃燒時 會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嚴重污染大氣,並形成酸雨和造成溫室效應。
8.節用電器——為減緩地球溫暖化出一把力
大量的煤、天然氣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業、商業、住房和交通上。 這些燃料燃燒時產生的過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樣,阻斷地面熱量向 外層空間散發,將熱氣滯留在大氣中,形成「溫室效應」,「溫室效應」 使全球氣象變異,產生災難性乾旱和洪澇,並使南北極冰山融化,導致 海平面上升。科學家們估計,如果氣候變暖的趨勢繼續下去,海拔較低 的孟加拉、荷蘭、埃及、中國低窪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島嶼國家將面臨被 海水吞沒的危險。
9. 減用空調——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等燃料在燃燒時以氣體形式排出碳和氮的氧化物,這些氧化物 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後形成高腐蝕性的硫酸和硝酸,又與雨、雪、霧 一起回落到地面,這就是被稱做「空中死神」的酸雨。全球已有三大酸 雨區: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北歐地區、中國南方地區。酸雨不僅能強烈 的腐蝕建築物,還使土壤酸化,導致樹木枯死,農作物減產,湖泊水質 變酸,魚蝦死亡。我國因大量使用煤炭燃料,每年由於酸雨污染造成的 經濟損失達200億元左右。我國酸雨區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積仍在擴 大。
10.支持綠色照明——人人都用節能燈[1]
「中國綠色照明工程」是我國節能重點之一。按照該工程實施計劃 ,「九五」期間全國將推廣節能高效照明燈具。到2000年爭取節約照明 用電220億千瓦時,並節省相應的電廠燃煤,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粉塵、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利用可再生資源—別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人類目前使用的能源 90%是石油、天然氣和煤。這些燃料的形成過 程需要億萬年,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則 是可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人們把那些不污染環境的能源稱為「 清潔能源」。
12.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車為榮
我國首都北京有近120萬輛機動車,僅為東京和紐約等城市機動車擁 有量的1/6。但是每輛車排放的污染物濃度卻比國外同類機動車高 3-10 倍。北京大氣中有73%的碳氫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 37%的氮氧化物 來自於機動車的排放污染。
13.當「自行車英雄」——保護大氣,始於足下
在歐洲,很多人為了減少因駕車帶來的空氣污染而願意騎自行車上 班,這樣的人被視為環保衛士而受到尊敬。美國的報紙經常動員人們去 超級市場購物時,盡量多買一些必需品,減少去超市的次數,以便節省 汽油,同時減少空氣污染。頗有影響的美國自行車協會一直呼籲政府在 建公路時修自行車道。在德國,很多家庭喜歡和近鄰用同一輛轎車外出 ,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為潔凈城市空氣,伊朗首都德黑蘭規定了「 無私車日」,在這一天,伊朗總統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車上班。 在我國上海,一些公司職員經常合乘一輛計程車,名曰:「拼打」。
14.減少尾汽排放——開車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機動車船向大氣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准,對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機動車船,應 當採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汽車,不得制 造、銷售或者進口。
15.用無鉛汽油——開車人的選擇
使用含鉛汽油的汽車會通過尾氣排放出鉛。這些鉛粒隨呼吸進入人 體後,會傷害人的神經系統,還會積存在人的骨骼中;如落在土壤或河 流中,會被各種動植物吸收而進入人類的食物鏈。鉛在人體中積蓄到一 定程度,會使人得貧血、肝炎、肺炎、肺氣腫、心絞痛、神經衰弱等多 種疾病。
16.珍惜紙張——就是珍惜森林與河流
紙張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費增長的原因之一,全國年造紙消耗木 材1000萬立方米,進口木漿130多萬噸,進口紙張400多萬噸,這要砍伐 多少樹木啊!紙張的大量消費不僅造成森林毀壞,而且因生產紙漿排放 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嚴重污染(造紙行業所造成的污染占整個水域污染 的30%以上)。
17.使用再生紙——減少森林砍伐
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據統計,我國森林在10年 間銳減了23%,可伐蓄積量減少了50%,雲南西雙版納的天然森林,自50 年代以來,每年以約1.6萬公頃的進度消失著。當時55%的原始森林覆蓋 面積現已減少了一半。
18.替代賀年卡——減輕地球負擔
禮節繁多的日本人近年來也在改變大量贈送賀年卡的習慣。一些大 公司登廣告聲明不再以郵寄賀年卡表示問候。我國的大學生組織了「減 卡救樹」的活動,提倡把買賀卡的錢省下來種樹,保護大自然。
19.節糧新時尚——讓節儉變成榮耀
我國有1.3億多公頃耕地,佔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 值的47%,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05 公頃的警戒線。
20.控制雜訊污染——讓我們互相監督
雜訊會干擾居民的正常生活,也會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害。雜訊對人 的神經系統和心工程血管系統等有明顯影響。長期接觸雜訊的人,會產 生頭痛、腦脹、心慌、記憶力衰退和乏力等症狀。低頻雜訊使人胸悶、 惡心。雜訊還會影響消化系統,可以導致冠心病和動脈硬化。 雨水也能再利用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雨水回收再利用將成為水資源再利用的要途徑之一。南寧隴狀丘陵地市較多,這種地勢極利於雨水的收集。依照地勢設立雨水收集排水管(溝),及地下雨水收集池,這樣,來自地表的雨水經排水管(溝)匯集到集水池,再經生物或沙濾等方式凈化的雨水可用於綠化及沖洗道路等項目的用水,大大節約水資源。

不用化學殺蟲劑,就無法消滅害蟲嗎?

天地萬物自古以來就有相生相剋的現象,而這些現象一度被人為地亂捕亂殺所破壞,以至生態失衡。現在環保及生物專家又重新把自然生態循環的生物鏈引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他們提出可依據物種相剋的原理,飼養小動物以除滅四害。例如飼養家燕以消滅蚊子、飼養鴿子以消滅害蟲等,這樣既可以避免過多使用化學殺蟲劑對環境的危害,又可以增加我們周圍的自然景觀以及增強觀賞情趣。

你知道日常垃圾如何分類嗎?

垃圾的分類收集以及再生(回收)無疑是全民環保的一大舉措,但你知道日常垃圾應如何分類嗎?

環保專家指出日常生活垃圾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有毒、有害垃圾(如廢電池等);

第二類是有機垃圾等可降解垃圾;

第三類是難降解垃圾(如塑料、金屬、玻璃等)。

將垃圾分類後,其中有機垃圾經過處理後可用作花木肥料,可再生垃圾可分送有關部門回收使用,其餘垃圾封裝送交城市垃圾管理部門處理,這才是真正有效和正確的垃圾分類收集,集中處理的方法。

你家的龍頭節水嗎?

水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節約用水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各種節水型的用具也應運而生。你可能還不知道,小小的水龍頭都有節水型的。除此之外還有低容量的節水型抽水馬桶等產品。這些產品幫助我們從生活的細微之處節約用水,保護生態環境——你還不願追趕這樣的潮流嗎?

太陽能,怎樣用?

太陽能是人類利用太陽光、熱而開發的再生能源,如今它被廣泛運用到我們生活的各種領域,如大家都已熟知的太陽能熱水器就是利用太陽的熱能。其實,太陽能還能轉化為電能,利用太陽能光電(PV)系統獲取的太陽能可被用於照明、通風的系統供電,從而大大降低能源損耗。

與環保微視頻評論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