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體越來越火,而看書的人卻很少,你有什麼要說的?
看書的那絕對是屌啊,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到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任你鄙視,我只願我行我素,我願意玩抖音我就愛玩快手,我有我的想法,我有我的利益可圖你愛咋地就咋地。
但是我就喜歡看書,我就是一個愛書的人,就鄙視你們,你能咋地?
2、抖音和快手哪個比較火?
抖音和快手相比較而言,快手較為火爆,人氣較高。在快手上,用戶可以用照片和短視頻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也可以通過直播與粉絲實時互動。快手的內容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戶遍布全國各地。在這里,人們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人,看到更真實有趣的世界,也可以讓世界發現真實有趣的自己。
快手的用戶定位是「社會平均人」。快手用戶分布在二三線城市是由中國社會的形態所決定的。把所有的快手用戶抽象當成一個人來看,他相當於一個社會平均人。中國人口中只有百分之七在一線城市,百分之九十三的人口在二三線城市,所以這個社會平均人就落在了二三線城市。
而抖音實質上是一個專注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社區,用戶可以選擇歌曲,配以短視頻,形成自己的作品。它與小咖秀類似,但不同的是,抖音用戶可以通過視頻拍攝快慢、視頻編輯、特效(反復、閃一下、慢鏡頭)等技術讓視頻更具創造性,而不是簡單的對嘴型。
(2)抖音快手書擴展資料:
一、快手的相關介紹:
快手的推薦演算法用一個簡短版本說,演算法核心是理解。包括理解內容的屬性,理解人的屬性,人和內容歷史上的交互數據,然後通過一個模型,預估內容與用戶之間匹配的程度。
快手是一個記錄與分享的平台,快手CEO宿華希望人們能通過快手讀懂中國,讓一千多年以後的人,也能看到今天的時代影像。
二、抖音的相關介紹:
抖音平台一般都是年輕用戶,配樂以電音、舞曲為主,視頻分為兩派:舞蹈派、創意派,共同的特點是都很有節奏感。也有少數放著抒情音樂展示咖啡拉花技巧的用戶,成了抖音圈的一股清流。
3、快手和抖音有什麼區別
看短視頻,最常用的就是快手與抖音,兩個短視頻巨頭的較量也是一直沒有停止的。不過兩個短視頻APP的用戶邏輯不一樣,所以用戶群體也有差異,這就導致了一種說法叫做「南抖音,北快手」。快手更像是貼吧一樣的性質,上限很高,下限非常低,貼吧裡面也有一些大神級的任務。而抖音這個平台上下限差距不是很大,玩抖音的人就是聚在一起,偶爾解悶而已。
快手與抖音的區別就是用戶的群體不一樣,快手的特點就是所有人都能用,沒有啥限制,上手難度很低,所以快手上面的視頻種類很豐富,當然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的。但是抖音主要是以音樂、話題、互動性為主,所以形式更加統一化。望採納
4、快手和抖音那個好
抖音是秀場,用戶通過軟體選擇歌曲,拍攝音樂短視頻,且不說製作門檻高低,有一點是明確的,這無疑是定製化表達。
快手則是面向普通人的記錄和分享生活的社交平台,它沒有製作門檻,想拍就隨手拍,更不會限制用戶的表達,它的豐富、生動,包括復雜、多面,來源於生活,而不是效果加持。
「與其說是快手發現了一個隱秘的巨大的人群,不如說是這個人群發現了快手」。這是2016年年底創業黑馬社群大會上,主辦方將「年度創業家」獎項頒給宿華時的頒獎詞。其實這個龐大的群體並不隱秘,只是他們生活在被折疊的中下層空間,他們自在的享受著每個人獨特的幸福感,並不會像抖音的用戶那樣急於表達,過於張揚。
抖音和快手哪個好,哪個更注重於用戶體驗
這幾年,短視頻行業時不時就颳起一陣「炫風」,美拍、小咖秀,都曾像現在的抖音一樣風行,但是快手始終不做扭曲的哈哈鏡,一直保持著簡單、好用、剋制的「家風」。
春節撒紅包,抖音的目的是拉新,快手的目的則是增強社交屬性和回饋用戶。因此,優化用戶體驗是快手的核心。
快手上每個人看到的世界其實是不一樣的,你每天點開的是哪些視頻,機器學習後進而推薦更精準的內容,並且會慢慢探測用戶喜好的邊界,展現你可能喜好的更廣大的世界。
例如,這一日你看到的100條視頻都是根據之前的瀏覽推薦的,第二日在100條里會插入幾條其他內容,來看你的反映。所以,在快手中最終你的世界由你決定,也由你進化。
抖音和快手哪個好,哪個為用戶提供了平等舞台
如果非要用抖音去和快手PK是不人道的:快手是個綜合類短視頻平台,但抖音還是比較偏向音樂類短視頻,面向的受眾抖音並沒有快手那麼廣泛。
抖音視頻受眾聚焦在年輕人群體,尤其是95後和00後。他們追求酷炫、個性和創意,愛好運動、音樂和舞蹈。而快手無所不包,生活化、接地氣,這里的UGC內容來自沉默了許久也壓抑了許久,缺乏傳統媒體或自媒體發聲渠道的基層民眾,他們在這里追求屬於自己的單純幸福感。
表達的門檻,從古時起一直被精英佔據的表達和輿論場,一下子涌進成千上萬各色人等。從自媒體到UGC,這個門檻不斷降低,但直到快手的出現,它才算是完全被拆除。
因為快手的掌舵人、CEO宿華堅信:好用的產品一定是簡單的,對用戶是平等的。
下到稚嫩的幼童,上至不識字的老人,都能通過快手記錄自己、表達自己、傳播自己。
抖音和快手哪個好,真實的記錄還是只是一場表演
抖音發布了新的slogan:記錄美好生活,而快手的是:記錄世界,記錄你。在很多用戶眼裡,快手就是在記錄真實的生活。而抖音所謂的美好更像是一場場華麗的表演。互聯網的一次次熱潮都向我們證明了,用戶是喜新厭舊的。
抖音們必須不斷推出創新點子和別出心裁的玩法,增強用戶粘性,提高用戶活躍度,一旦停住腳步,興趣迅速轉換變化的用戶用不了多久也會棄他們而去。
而快手是一面鏡子,它反應的問題與其說是快手用戶的,不如說是整個社會的。
每一條視頻都是用戶的自畫像,都是他想向外界傳達的自我形象,避免不了地要受到這個社會的名利慾望、浮躁的心態影響。
總有初入網路社交場的老鐵把這里看做名利場,而唯一能拿得出的賭注就是自己的身體。但他們只顧雙擊666,還不懂得社交的規則,不懂得掩飾、修飾、修正自己的慾望。
但其實,那些獵奇、出位的視頻在快手上是極少數,絕大多數還是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例如,宿華關注的一個少林寺武僧,每天發布自己打拳的視頻。他說,看得自己都想遁世了。
目前,快手採用機器和人工雙重審核,團隊有兩千多人。每個月,他們都會發布違規內容及用戶處理情況。據統計,快手平均每天清理超過43萬條違規短視頻,每天封禁賬號2萬5千多個,處置違規直播間近3000個。
快手還成立了自律委員會,邀請專家、學者、用戶一起對平台監管,對有爭議的視頻商議投票。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人放棄了靜下心來看這個世界的機會,也許反應普羅大眾日常生活的快手是你的一個看世界的窗口。抖音和快手哪個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抖音做為一個精美包裝的秀場,誠然能引起感官上的一時刺激,而快手是一個自由且接地氣的舞台,能讓你看到這個世界最真實並美好的樣子。
5、做快手或者抖音的短視頻用什麼視頻編輯軟體比較好?
對於我們這種視頻技能小白來說,找個趁手的工具是最好的出路了,當然了,最好是免費的。
先去百度知乎搜了各種回答,五花八門的工具有不少,但總覺得少了點契合度,直到聽鳥哥筆記提起快影和剪映,嘗試下載剪輯,覺得又Get了一個新技能!
在App Store「視頻與錄像」免費排行榜里,快影和剪映都名列前茅。
「剪映-輕而易剪」是由深圳市臉萌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號稱「抖音官方剪輯神器」;「快影-創作有趣的視頻」是快手的視頻剪輯APP,號稱豐富的視頻模板,創意視頻剪輯編輯。
從自我介紹上來看,兩個都是噱頭十足。
那麼,經過操作之後,我將從視覺、操作、記憶三個維度來進行闡述。
一、視覺
下載一個新的APP之前,大家會首先觀察什麼?
我會先觀察APP的功能介紹,以及用戶評價、評分,來決定是否下載。再看其產品界面、信息層級、視覺流。
1.功能印象
剪映
從應用商場上來看,剪映獲得297萬次下載,評分在4.2分,不算高,評論數上千條,基數不算少。圖標是一個剪刀形狀的攝像機,極簡又形象,我對其原始好感度還是不錯的。
剪映的評論並不是很理想,有很多用戶提到過卡、辣雞等字眼,也猶豫過要不要下載,但想到排行榜上的排名,又覺得可以嘗試。就像買家秀會勸退用戶,評價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在《品牌洗腦》一書中,作者曾做過一個試驗,讓五位群演假扮高端小區的住戶,在日常生活中向周圍的鄰居進行口碑營銷,結果該小區的大部分用戶都因為鄰居的推薦而改變了消費習慣。可見,他人的意見,尤其是大眾的意見,對用戶有非常大的借鑒作用。
快影
快影獲得2796萬次下載,是剪映的10倍左右,評分4.6,評論數2萬+。圖標是以橘黃和黑色為主,形狀也是以攝像機為意象圖,同樣遵循簡約主義。但在排行榜上,卻落後於剪映。從評價上來看,幾乎清一色是好評,這讓我對其的好感度蹭蹭蹭往上漲。
基於用戶心理的意見效應,我會先選擇快影進行體驗。
就像以前看小說,貼吧里推薦的很好看的小說,盡管一開始看不下去,但當發現大家都在推薦的時候,我還是會繼續看下去,並且說服自己找出吸引力,來證明我不是隨大流,而是真的發現這本小說好看。
下面讓我們繼續體驗這2款APP吧!
2.產品界面
產品界面整體是否簡潔干凈,是判斷一個APP形象的重要指標。
試想一下,當你認識一個新朋友,若對方邋裡邋遢,第一印象肯定就大打折扣。對於用戶來說,如果APP一開機就是亂七八糟的廣告或者誘導分享,內心肯定是拒絕的。好在,這2款APP都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快影
快影的開機頁面是以橘黃色的字體「創作有趣的視頻」,第一時間拋出slogan。進入頁面後,你會發現,快影的色彩還是很活潑的,不自覺給人一種溫暖、熱鬧的感覺
剪映
相比於快影,剪映的頁面可以說將「簡」字運用得淋漓盡致,除了字體的白色和背景的黑色,沒有任何多餘的色彩,開篇直入,不拖泥帶水。
說實話,因為我是先下載的快影,一開始的時候對剪映的頁面挺排斥的。所以,其實會有用戶特別不習慣這種悶聲不吭的頁面,但你使用過後,會發現,剪映其實是耐看型的
馮·雷斯多夫效應(也稱為隔離效應)預測,當存在多個相似對象時,不同於其他對象的是最容易被記住的。或許是因為此,從產品頁面開始,我反而對剪映抱有更大的好奇心和關注度。
3.信息層級
一個APP的信息層級包含字體層級、功能優先順序等,信息層級是否清晰,代表了是否圍繞用戶目標做設計決策,是否根據功能優先順序做出不同的設計形式,強化核心功能。
快影
我們看快影,就字體層級來說,有突出重點的加大加粗加底色,讓人的眼球能夠聚焦。
在功能優先順序上,一樣主次分明,一眼能夠看出「創作」是最優級,其次是教程、發現,用戶對入口的把握還是很明顯的。
剪映
對於剪映來說,就更直接了,畫面上沒有多餘的內容,突出「創作」,省去了思考和選擇。
就這一層面來說,兩者可以說不相伯仲吧!快影使用底部及頂部導航菜單,剪映也將操作按鈕放置在上方,占據一半空間。
想起有一個用戶心理叫系列位置效應,是指在一系列事物中,接近開頭和末尾的更容易被用戶記住的心理傾向,覺得兩者大概都運用了這一效應。
4.視覺流
什麼是視覺流?
當用戶進入到APP,視覺流決定和引導了視覺的方向:起先應該看哪兒,接下來應該注意什麼,眼睛應該在哪停留,並且要停留多久。視覺流是否流暢,對用戶體驗至關重要。
快影
快影APP想要用戶接收的重要信息是創作,是各種模板,所以將其放置在最前面。
顯然,用戶也是按照設計瀏覽過去的,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好玩的視頻模板,到操作教程,再到發現各種視頻,主次關系明顯。
總結一下,就視覺層面上來說,其實快影和剪映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活潑和深沉、熱鬧和簡單……
快影給視頻小白一種融入感,剪映給用戶一種專業感,就看用戶的喜好了。但作為功能性的APP,操作一環也是重中之重。
二、操作
有一本書《不要讓我思考》講的是在做產品設計時候,功能界面布局要做到可用、易用,用戶打開軟體直接去使用,而不是需要花費腦力思考如何操作。
當用戶在使用APP的時候,如何用最短且體驗最好的路徑去順暢地執行某項任務,是取勝的關鍵。
快影
在快影的操作介紹里提到,特別適合用於30秒以上視頻製作,支持間斷性多段視頻拍攝,拍攝時支持切換濾鏡和美顏,直接進行視頻美化;通過錄音或者導入視頻,可以將視頻聲音轉為動態的文字視頻。
我們現在進入快影的操作頁面,可以看到在底下,有添加、風格、復制、變速、倒放、旋轉等,再最底部是剪切、貼紙、濾鏡、音樂、文字等。
剪映
在剪映的操作介紹里,寫的是:簡單好用,快速自由分割視頻,一鍵剪切視頻;0.2倍至4倍,節奏快慢自由掌控;時間倒流,感受不一樣的視頻;多種比例和顏色隨心切換;支持交叉互溶、閃黑、擦除等多種效果。
剪映的底部基礎功能和快影類似,都是剪輯、音頻、貼紙、濾鏡、特效、比例等,但對比於快影,剪映需要思考的東西更多,比如如何變速,就需要進入到剪輯頁面才能進一步操作;如何卡點就需要進入到音樂選擇卡點才可以。相對來說,更需要琢磨和練習,才能製作完成。
但是,分享到抖音後,剪映有個弊端,就是有自身的推廣logo,這對很多用戶來說可能不願意接受,我在抖音上,還刷到過剪映的廣告。若想要去掉這個推廣,就必須導出保存到手機後, 再由抖音路徑重新進行上傳剪輯。順便提一句,多次操作後,剪映的確會卡。
用戶心理學上有一種認知閉合需求,說的是用戶很懶,只想不需要思考地獲得答案。若這么理解的話,顯然是快影更符合這一需求。
三、記憶
現在,我們來說最後一個維度,記憶!就是APP能否為用戶去記住一些他常用的選項,這樣能減少用戶記憶負擔,提升產品的口碑。
快影和剪映在記憶維度的最大代表就是各自的草稿箱了,快影退出前會有「是否保存改動至草稿」的提示,只有選擇「保存改動」才會保留記憶。而剪映沒有這一選項,直接就將製作的視頻保存為草稿,但可以根據需求自行刪除。
四、總結
這2款APP之所以能在排行榜上處於前列位置,在於免費、易用。Robert Rubinoff 將用戶體驗分為是個要素:品牌、功能性、可用性和內容。
品牌,包括所有審美及設計相關的內容。快影有快手背書,剪映背靠臉萌和抖音,用通俗的話來解釋,都是有背景的APP。
功能性,包括所有技術方面的和後台進程的應用,兩者高度雷同,但剪映因為卡頓問題,略輸一些。
可用性,指所有層級頁面的易用性,這一方面快影更勝一籌,模板的套用解決了很多小白的手殘問題。
內容,指實際內容(文本,多媒體,圖像)及其結構或信息架構,快影走青春風,剪映走紳士風,吸引不同的用戶。
綜合視覺、操作、記憶三個維度的分析,2款APP的重疊性很高,就細節上有所差別,快影涵蓋的更廣,但剪映涵蓋的更深,如果非要其有所區分的話,那就是用戶習慣喜好及使用場景了。
個人更推薦快影,大家從我的敘述中也可以看出來。對大眾用戶而言,若是純小白,對色彩敏感度高的,適合用快影;有一定基礎,崇尚單一性的,適合用剪映,這就是我的分析看法。
6、快手和抖音有什麼區別?
1、核心用戶不一樣:
抖音以1.2線城市年輕人為主。
快手則是下沉,以2.3.4線城市,小鎮青年為主。
2、產品觀不一樣:
抖音,是一款關乎美好感的產品,從內容消費者角度思考,把消費體驗做到極致,滿足看到美好事物的需求。
快手,快手是社區,從內容生產者角度思考,強調多元化、平民化和去中心化,剋制不打擾用戶,滿足用戶「記錄和分享」需求。
3、內容分發不一樣:
抖音的分發以演算法推薦為主,熱搜為輔。
快手則是演算法+社交關系推薦為主。
(6)抖音快手書擴展資料
抖音、快手都是屬於短視頻APP。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1分鍾以內的視頻傳播內容。
不同於微電影和直播,短視頻製作並沒有像微電影一樣具有特定的表達形式和團隊配置要求,具有生產流程簡單、製作門檻低、參與性強等特點。
利用剪輯技巧和創意,或製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說、評論等元素。也是不少廣告主利用新媒體短視頻熱潮植入新媒體原生廣告的一種方式選擇。
7、抖音,快手,火山,哪個好
抖音目前是流量紅利期,達到100萬粉絲的大號是很有可能的。活躍真粉來之不易,但運營不好,很容易被後來者取代,要保持粉絲不流失,就要不斷在視頻作品上下功夫。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讓品牌深入粉絲內心,從而達到你們運作這個號的商業目的。
你說的抖音快手火山的相關贊粉絲的數據,可以搜一下我的名稱,基本上都是可以刷的
8、我在快手上,發了個抖音的視頻,就被封了,如果我把我的快手號寫在抖音的資料上,會不會抖音被封
今天我發作品的時候,作品下方。我說我在抖音注冊了賬號,提到了抖音兩個字就被封了,半個月,生氣。
9、抖音快手這么火的原因
因為足不出戶也能看到很多在家看不到的東西?抖音快手快手上確實有很多生活小技巧類有用的東西,但我覺得更多的是梗的濫用,它是有好的一面的,但是它另外一面重復無意義的東西,宣傳不正常的三觀,但是可能人們生活又太無聊了,需要有東西可以慰藉,這就是抖音快手這么火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