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瓜藤不修剪會怎麼樣?
西瓜藤不修剪
會導致不結西瓜
影響西瓜的產量
2、西瓜藤要修剪嗎
需要修剪
株西瓜可開數十朵雌花,栽培上只根據要求選留1到2個西瓜果實,可根據雌花質量、栽培要求和雌花著生部位來確定。一般來說,雌花的花柄長而粗,和瓜蔓相比子房較大並稍長,色澤新鮮充實,授粉後能迅速膨大,坐住果的把握大,可選留。反之,若雌花的花柄短、子房小並呈暗綠色,授粉後的子房增大緩慢,果柄不伸長彎曲,這種雌花難坐住果,不宜選留。
留果部位對果實大小和品質也有很大影響,一般在第2到3朵雌花留瓜,還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1.早熟栽培為提早坐果採收宜早留瓜,一般留主蔓第2雌花,露地栽培可選留主蔓第3雌花。2.早熟品種雌花的選留節位低,中晚熟品種雌花的相對選留節位宜高。3.栽培環境溫度較高時,植株生長發育速度快,選留雌花的節位應適當降低;栽培環境溫度低時,植株生長發育速度慢,選留雌花的節位可適當提高。4.植株生長勢較強時,坐果節位可低些;植株生長勢弱時,功能葉面積小,若過早留果,果實體積小、產量低,故坐果節位應高些。5.間套作栽培中為提早騰茬,留瓜節位宜早不宜晚。
3、踩壓西瓜藤對西瓜有什麼危害
影響瓜的成長,
4、西瓜栽培藤蔓可以打頂嗎
西瓜栽培藤蔓可以打頂,如果植株徒長而不易坐瓜時,可在雌花節前3-5葉處將瓜蔓扭傷,即以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捏住瓜蔓,相對轉動90度也可將前端「龍頭」擰傷捏人土下或摘掉,亦稱「摘心」、「打頂」。
一、選用良種
秋西瓜坐果後氣溫逐漸下降,不利於西瓜果實迅速發育。同時秋西瓜採收後,為了增加季節差價,一般都貯藏一段時間再賣。所以,在選擇栽培品種時,一方面既要考慮早熟性,注意選擇果實發育快、耐低溫、全生育期較短的品種;另一方面要注意選擇瓜皮較硬、抗病、耐貯運的品種。
二、培育壯苗
秋西瓜一般在7月上中旬播種。由於苗期正處在髙溫多雨季節,病蟲害較重;無病蟲害的,瓜苗也往往徒長。如果採用小髙畦遮陽網育苗,可培養出非常健壯的瓜苗。秋西瓜適宜定植的苗齡是20-25天,定植時以幼苗3葉1心為宜。我國北方地區的定植時間,一般掌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如定植過早,幼苗易發生病蟲害,特別易發生蚜蟲傳播而感染病毒病,使植株生長不良,難以坐瓜;定植過晚,後期氣溫逐漸降低,生長發育速度減緩,難以保證果實成熟。
三、覆蓋銀灰地膜
7-8月份雨水較多,易造成土壤養分的大量流失,形成土壤表層板結,影響土壤通氣。同時,此期又是各種病蟲危害嚴重和雜草生長迅速的季節,定植後應及時覆蓋地膜進行保護。一般在下午開穴、移苗定植,澆足定植水,翌日上午覆蓋地膜。以覆蓋銀灰色地膜為好,這種膜既可增溫保墒,能驅蚜防病。
四、離畦栽培
秋西瓜應特別注意前期防澇排水問題。除選擇地勢高燥、土質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外,還必須採用起壟栽培。做畦栽培又分為單行栽培和雙行栽培兩種方式。單行栽培宜採用小髙畦,一般畦髙15-20厘米,畦底寬50厘米,畦面寬15厘米。株行距可採用0.5米X1.4米或0.4米X1.8米。雙行栽培宜採用小髙畦,畦高15-20厘米,畦面寬50厘米,畦底寬60-80厘米。株距可採用0.5米X3米或0.4米X1.6米。每畦栽2行瓜苗,2行西瓜分別向相反的方向爬蔓。有些地區麥收後,在麥田畦埂上按0.6米株距種植西瓜,不挖瓜溝,不做瓜畦,只需在畦埂上覆蓋地膜和小拱棚,十分簡便。
五、前控後促
在整個田間管理過程中,要始終掌握前控後促的原則,即苗期防止徒長,坐瓜期防止化瓜,果實膨大期促果保熟。在肥水管理中,伸蔓後至坐瓜前嚴格控制氮肥和澆水。在髙溫天氣,澆水宜在早晨和傍晚進行,澆後將多餘的水立即排出,以保持畦面濕潤為度,切忌大水漫灌。進入果實膨大期後,氣溫逐漸降低,澆水宜在中午前後進行,水量不宜過大,以小水勤澆為宜。
秋西瓜多採用雙菟整枝。坐瓜後,若發現植株生長過旺時,應將坐瓜蔓在幼果前留10片葉打去頂端。
六、促瓜保熟
秋西瓜生長後期,外界環境條件不利於西瓜果實的發育,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溫度。除了利用覆蓋物增溫保溫外,還可採用某些促進果實發育的技術措施使果實迅速發育,縮短發育時間,提早成熟,避開不利條件。
(一)掌握好播種期 當計劃採收期確定後,要根據所種西瓜品種生育期和當地物候期(主要指月均溫或西瓜有效積溫)向前推算播種時間。例如,山東省萊州市種植京欣6號西瓜,計劃國慶節在萊州上市,那麼最適宜的播種期應為6月28日。如果種京欣2號或黃帥、抗病早冠龍等早熟品種,也計劃國慶節在萊州上市,那麼最適宜的播種期應為7月7日。如果種京欣6號西瓜,計劃10月中旬在萊州上市,最適宜的播種期為7月4日(按生育期計算應為7月8日,但積溫不夠無論早熟品種還是晚熟品種,秋西瓜播種越晚,生育期也相應地延長(平均氣溫逐旬降低、積溫逐旬減少)。這一點在計算播種期時應予考慮。
(二)促進坐瓜 秋西瓜雌花節位較春西瓜髙且節間較長,肥水施用不當極易徒長。因此,秋西瓜比春西瓜難以坐瓜。要想在理想的節位上坐住瓜,必須進行人工授粉。在雌花開放階段,如果植株徒長而不易坐瓜時,可在雌花節前3-5葉處將瓜蔓扭傷,即以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捏住瓜蔓,相對轉動90度也可將前端「龍頭」擰傷捏人土下或摘掉,亦稱「摘心」、「打頂」。
(三)促迸果實發育 除科學施用肥水、及時防治病蟲害等外,可採用某些植物生長調節劑或營養制劑促進西瓜果實迅速發育。生產上常用的有高效增產靈、植保素、西瓜靈、乙烯利等。
(四)後期覆蓋保濕 秋西瓜進入果實生長中後期,氣溫明顯下降,不利於西瓜果實發育和糖分的積累。如利用農膜覆蓋保溫,則可確保果實繼續生長發育,直至成熟採收。目前覆蓋形式多採用小拱棚。即用竹片或棉槐條作骨架,做成寬1米、高0.4米-0.5米的拱圓形小棚,上面覆蓋幅寬1.5米的農用塑料薄膜。覆蓋前,先進行曲蔓,即把西瓜蔓向後盤繞,使其伸展長度不超過1米,然後在植株前後兩側插好拱條,每隔8米左右插1根,插完1行覆蓋1行,將塑料薄膜蓋好,四周用土壓緊。覆蓋前期,晴天上午外界氣溫升至25℃以上時,可在薄膜背風一側開幾個通風口或全部揭開通風,下午4時左右再蓋好蓋嚴。覆蓋後期,一般不通風,只在晴天中午當棚內氣溫過髙時,才進行短時間小通(在向陽一側開少量小通風口)。採收前5-7天,晝夜不通風,保持較髙棚溫,以促進西瓜果實成熟。
5、西瓜秧怎麼修剪,掐哪個尖?打哪個杈?
在近根的地方留一到兩條做雙蔓或三蔓整枝,其餘的一律掐除接下來就是留瓜,一般留主蔓第二個瓜胎,瓜留穩以後瓜蔓長勢就會受到抑制,掐杈就不那麼嚴格了。
拓展資料:
為了破壞植物的頂端優勢,使植物的側芽和果枝長得更茂盛,農業上常常將植物的尖端去除。由於植物的尖端是產生生長素的部位,生長素有極性運輸的特點,會從尖端向下運輸,所以植物的側芽生長素濃度最高。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植物生長,低濃度生長素促進植物生長,所以植物頂端往往有生長優勢,去除頂端的植物能夠更好的發育側芽,提高結實率。
①民間往往把學校集中招收尖子生稱為掐尖。
②俗語中也把攻擊、打擊、嫉妒優秀的人的做法叫做掐尖。既「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意思。
6、露天西瓜剪藤後怎樣管理
西瓜蔓葉繁茂,如果任其生長瓜蔓相互重疊,不但影響密植,而且推遲結瓜。西瓜整枝方法一般有單蔓、雙蔓和三蔓等。單蔓整枝每株僅留一蔓。將其餘側蔓全部除去,方法簡單,單位面積內株數多結瓜多,但單株葉片少,果實不易長大,產量和質量均較低。雙蔓或三蔓整枝一般除留主蔓外,在主蔓長到30厘米以上時,雙蔓整枝是在基部選留一個健壯側蔓,三蔓整枝留二個健壯側蔓作為副蔓或預備蔓,其餘側蔓一概除去;生產上多採用雙蔓整枝。西瓜整枝時,應注意一是適時整枝。一般當主蔓長40~50厘米,側蔓約15厘米時開始,以後隔3~5天一次;二是不管採用哪種整枝方式,坐果前要求認真進行,坐果後一般不再整枝,以使有更多的枝葉為果實生長提供營養。當果實開始迅速膨大時,為防止營養生長過旺,可進行摘心。
壓蔓。
當蔓長30厘米時,應進行整蔓,使其分布均勻,並在節上用土塊壓蔓,促使產生不定根,固定葉蔓,防止相互遮光和被風吹斷傷根損葉,以後每隔5~6節壓一次,直至蔓葉長滿畦面為止。壓蔓方法有明壓和暗壓兩種。在多雨地區,土壤濕度大,為防止爛藤,不必將瓜藤全部埋入土內,只將土塊壓在節位上,節間仍露地面,稱為「明壓」。少雨乾旱地區為促進不定根的發生,應將瓜藤理直全部埋入土中稱「暗壓」。為防止碰斷脆嫩瓜藤,整枝、壓蔓都應在下午進行。無論採用哪種壓法,都應根據植株的長勢來確定。長勢強的應採取重壓、勤壓,長勢弱的輕壓、少壓。一般是隔5-6節壓1次,瓜前瓜後各壓兩處。在留瓜雌花前後各留2-3葉片不壓,以防止積水爛瓜,或瓜長大後受牽制。
人工輔助授粉。
西瓜是依靠昆蟲作媒介的異花授粉作物,在陰雨天氣或昆蟲活動較少時,就會影響花粉傳播而不易坐果。為了提高坐果率和實現理想節位坐果留瓜,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1)雌花選擇授粉時應當選擇主蔓和側蔓上發育良好的雌花,其花蕾柄粗、子房肥大、外形正常、顏色嫩綠而有光澤的花,授粉後容易坐果並長成優質大瓜。側蔓上的雌花作留瓜後備。
(2)授粉時間西瓜的花在清晨5~6時開始松動,8~10時生理活動最旺盛,是最佳授粉時間。陰天授粉時間因開花晚而推遲到9~11時。
(3)授粉方法用當天開放且正散粉的新鮮雄花,將花瓣向花柄方向用手捏住,然後將雄花的雄蕊對准雌花的柱頭,輕輕沾幾下即可。一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
留瓜。
一般留第二、第三朵雌花結瓜。早熟品種可預留第一至第三朵雌花,瓜坐住後,按「二、一、三」的順序擇優留一個瓜。中晚熟品種可預留第二至第四朵雌花,瓜坐住後按「三、二、四」的順序選留一個瓜。如果主蔓上的瓜沒坐住,在側蔓上也應按這個順序留瓜。每株留1個瓜為宜。
西瓜果實護理。
在西瓜開花坐果和果實發育階段,精心護理果實也是提高西瓜產量和品質的關鍵環節。護理的措施有護瓜、墊瓜、翻瓜、豎瓜、曬瓜和蓋瓜等。
從雌花開放到坐果前後,子房和幼瓜表皮組織十分嬌嫩,易受風吹、蟲咬及機械損害,此時應用紙袋、塑料袋等將幼瓜遮蓋起來,稱護瓜。當果實長到1~1.5公斤時,將瓜下面的土塊敲碎整平、墊上草或細沙土,即墊瓜。翻瓜即不斷改變果實著地部位,使瓜面受光均勻,皮色一致,瓜瓤成熟度均勻。翻瓜一般在膨瓜中後期進行,每隔5~6天翻動一次,可翻2~3次,翻瓜應在晴天下午瓜柄水分減少,不易折斷時進行,用雙手操作,每次翻動的角度不易過大,著地面顯露即可,以免扭傷和擰斷瓜柄,每次翻瓜應朝同一方向進行。到西瓜成熟採收前幾天,可將瓜豎起來,以利果形圓正、瓜皮著色良好,否則,著地處見不到陽光,呈黃白色,不但影響果實外觀,而且果皮的厚薄不均勻,果味淡,品質差。
瓜的曬和蓋,以「小時曬、熟時蓋」為原則。在未成熟的綠色果皮中,含有大量葉綠素,所製造的光合產物直接輸給果實,促進糖分的積累,因此小時要曬。當果實快要成熟時,果皮中的葉綠素逐漸分解,.光合作用下降,果實內部主要是有機物質的轉化,而不是製造和積累。如在強光的直接照射下,易引起日燒病,因此當果實快要成熟時,要用葉片遮蓋。
7、西瓜如何剪枝
1、剪藤:給西瓜剪藤是為了調整西瓜植株的營養生長結構,剪藤的時期一般在六月份下旬到七月份上旬之間。常用的留藤方式有單藤式和雙藤式。
2、壓藤:壓藤的目的是為了使西瓜藤蔓定向定位,促進不定根的生長。一般當西瓜藤蔓長到四五十厘米的時候就要開始壓藤了。壓藤的方法可以先用泥土把瓜疼壓住,然後每隔四、五節就壓一道,壓三到五道。
3、倒藤:西瓜倒騰時期在西瓜藤長出五六片真葉時進行,倒藤方法在主藤延伸相反方向的瓜藤基部放上一塊泥土拍實。
留瓜
當主藤上留第二朵或者第三朵雌花結瓜時期,大型瓜種,栽培較密,並爭取早熟高產的西瓜,每株只留一個瓜即可;
小型瓜品種,每株可留2~3個瓜,但不宜同時留。留瓜過多一者影響早熟,二者西瓜單個不大。凡一根藤上同時開兩朵雌花時,應摘除一朵;
選留子房大且形狀正、花柄較粗的雌花結瓜,也可以讓兩朵花結成小瓜後摘除其中的劣瓜,保留其強瓜。
8、西瓜藤怎麼修剪視頻
?
9、西瓜結果以後,是否要剪去藤蔓的頭?這樣西瓜就能更多的吸收養分?
不用剪去。
西瓜喜溫暖、乾燥的氣候、不耐寒,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24-30度,根系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30-32度,根毛發生的最低溫度14度。西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較大的晝夜溫差。西瓜耐旱、不耐濕,陰雨天多時,濕度過大,易感病。
西瓜喜光照,西瓜生育期長,因此需要大量養分。西瓜隨著植株的生長,需肥量逐漸增加,到果實旺盛生長時,達到最大值。西瓜適應性強,以土質疏鬆,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最佳。喜弱酸性,PH5-7。
(9)西瓜壓藤剪藤視頻擴展資料;
西瓜的好處
1、預防皮膚老化。隨著年齡增長,皮膚中的膠原蛋白也會流失,開始出現皺紋。紅肉西瓜含有較多的β胡蘿卜素,可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提升皮膚對抗外界病菌的能力,
也能加速受損肌膚復原。β胡蘿卜素本身也是一種抗氧化劑,有助預防肌膚老化。此外,西瓜是補充水分的好選擇,有助排出體內的廢物和毒素。
2、有助防中風。說到番茄紅素,一般都會想到西紅柿。其實,西瓜也是番茄紅素「大戶」。番茄紅素有助改善血管功能,減少膽固醇對血管健康的威脅。研究發現,經常攝取富含番茄紅素的食物,可降低約20%的中風風險。
3、防感冒。番茄紅素還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有利於免疫系統健康,減少感冒的發病率。
10、西瓜藤斷了怎麼辦?
1.剪藤
給西瓜剪藤是為了調整西瓜植株的營養生長結構,剪藤的時期一般在六月份下旬到七月份上旬之間。常用的留藤方式有兩種,即單藤式和雙藤式或三藤式等。單藤式就是只留主藤,其他子藤全剪掉,雙藤式就是留下主藤和第三到五節上的一兩根比較粗壯的子藤,其餘的子藤全部剪掉,具有採用哪種方式,可根據品種特性來決定。
2.壓藤
壓藤的目的是為了使西瓜藤蔓定向定位,促進不定根的生長。一般當西瓜藤蔓長到四五十厘米的時候就要開始壓藤了。壓藤的方法可以先用泥土把瓜疼壓住,然後每隔四、五節就壓一道,一般壓三到五道。
3.倒藤
西瓜倒騰時期一般在西瓜藤長出五六片真葉時進行,倒藤方法在主藤延伸相反方向的瓜藤基部放上一塊泥土拍實。
4.理藤
理藤一般在倒藤後進行,瓜藤旺長的階段每隔兩到三天理藤一次。把瓜藤理直,並把伸向畦外的藤尖放回畦內,並使之固定。
5.留瓜
當主藤上留第二朵或者第三朵雌花結瓜時期,大型瓜種,栽培較密,並爭取早熟高產的西瓜,每株只留一個瓜即可;小型瓜品種,每株可留2~3個瓜,但不宜同時留。留瓜過多一者影響早熟,二者西瓜單個不大。凡一根藤上同時開兩朵雌花時,應摘除一朵,選留子房大且形狀正、花柄較粗的雌花結瓜,也可以讓兩朵花結成小瓜後摘除其中的劣瓜,保留其強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