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們得從一條狗說起。
巴普洛夫的狗是19世紀的狗 此狗為演員
這條狗是巴普洛夫的狗。它大概是心理學界最出名的狗。因為通過從這條狗我們知道了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在每次給狗吃食物之前都給它一個燈光,經過燈光和食物的幾次結合之後,燈光一亮,狗就要流口水,這時,燈光成了食物的信號,也就是說這時狗已經形成了對燈光的條件反射。
我們把巴普洛夫研究的條件反射稱為經典條件反射。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和斯金納也進行了條件反射試驗,他們的條件反射稱為操作條件反射。這次的演員是老鼠。
斯金納把一隻飢餓的白鼠放到箱子里,箱子里有個杠桿,按壓杠桿就會出現一粒食物。開始,白鼠偶爾跳到杠桿上,壓出了一粒食物,它吃了。慢慢的它發現了杠桿和食物之間的聯系。只要把白鼠放在箱子里,它就會去按壓杠桿。
老鼠試驗
下面我們從條件反射的理論來看我們為什麼會沉迷刷抖音和快手。
我們在每次刷抖音、快手的時候,動一下手指,它就會給我們提供一條有趣的視頻,我們得到了快感。慢慢的我們不自覺的把刷下一個視頻和得到快感建立了一種條件反射。我們認為刷下一條視頻就能得到快感。自製力差一點的人,閑得蛋疼的人,就比較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容易上癮,刷個不停。而孩子屬於自製力比較差的一群人,所以更容易沉迷一些事物,比如打游戲,刷抖音之類的。
你的大腦告訴你,刷完這個視頻就結束。但是你的手和眼睛還是不聽使喚,繼續刷下一個視頻,你的身體會勸說你「多有意思呀,再看最後一個」。但是你永遠不知道哪個視頻才是最後一個。。。。。
所以為了我們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呼籲我們廣大的企業做出的產品要根據年齡段做出分別的設置。
2、抖音,快手上線防沉迷系統,會奏效嗎?
你覺得呢?很明顯不可能奏效的。就我個人的體驗來看,我感覺抖音這玩意兒就和打游戲性質差不多,要是沉迷起來,基本沒啥可以阻礙你。
我是從大四畢業的時候開始接觸抖音的,那個時候我的室友甚至我的輔導員都很沉迷抖音,我的輔導員甚至還讓同學配合她拍抖音。我當時的第一感覺是,這東西感覺很low,沒啥意思。
後來可能大四太無聊了,所以我就抱著玩一下的心態下載了抖音。雖然裡面每個小視頻只有十幾秒(多的也就一分鍾),但是我還是覺得很有趣。
加上我這個人是顏控,我感覺裡面好多好看的小姐姐小哥哥,所以我一開始,就停不下來了。現在距離我第一次安裝抖音已經快一年了,期間我試過卸載抖音,因為我覺得每一次刷都會至少半小時,有時候還影響睡眠。
然而,估計我每次卸載完不到半個月,我又會把它裝回來。
然後我就想討論一下我為什麼這么沉迷抖音的原因,同時在裡面分析一下為什麼這種防沉迷系統不會奏效。
首先,我覺得抖音就是抓住了這個看臉以及快節奏的時代。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看美女帥哥,抖音里短視頻那麼多,總有一個好看的人能夠吸引你,讓你成為所謂的粉絲,你見過有粉絲會輕易脫粉嗎?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基本不會為了你所謂的偶像,顧及任何防沉迷功能的。
其次,有的人可能會試一下防沉迷系統,但是他們一定會發現,這種防沉迷系統讓他們的體驗感不好,遲早他們還是會反饋的。如果反饋聲太大,估計這系統也就無效了。
最後,系統是死的,我們的手是靈活的。在你極度渴望繼續使用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會連看都不看一眼,就把這種防沉迷系統發來的提示給移除了吧。
3、一個中學生長期沉迷在刷抖音沉迷網路游戲那麼會有哪些壞處?
抖音從設計上就有使人成癮的特性,這對於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成就感、自控力較差。
抖音上有些辣雞視頻會影響孩子們還沒有形成好的三觀和社會觀。
中學生他們沒有踏入過社會,他們不知道社會是什麼樣的,但是他們看了這些視頻,這些視頻會讓孩子們在潛意識里感覺到,社會就是這樣的,這就是社會!
但其實呢,這不是真正的社會!
但孩子們不會這么覺得啊!一些孩子只相信他們潛意識里的社會,也就是辣雞視頻里的社會,他們會下意識的去模仿
這給孩子們還沒有形成好的社會觀帶來了很大的破壞
所以奉勸各位小朋友,不要沉迷於抖音!!!這很可怕!!!
沉迷網路有些的危害:
一、身體危害。
1.視力危害。網游必須要集中精力,眼睛要長時間地對著電腦屏幕,這將會使視力受損下降。近視會限制體育活動的參加,影響身體發育。
2.輻射危害。長時間在電腦前面,肯定要受到電磁輻射的危害
3.飲食無規律,同樣會造成身體素質下降。
二、影響學習。
電腦游戲富有挑戰性、刺激性、賭博性、迷惑性,有時甚至有許多不健康的黃色內容,這種誘惑力對辨別能力較差、自製力不強的青少年來說,勝過課堂學習,甚至勝過學校開展的有益活動。因此,迷戀游戲的同學往往無心聽課,有的同學甚至為了游戲而逃學曠課,這樣勢必會導致學習任務不能完成、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三、嚴重影響道德、性格的形成。
1.網路游戲裡面,暴力血腥的場面層出不窮,色情的場面也不時出現,受到這些東西的影響,使本來免疫能力就不高的學生難免會把它們帶到正常的生活中來。
2.網路游戲需要經濟基礎作後盾,而網游又往往不被家長認可,所以,經濟沒有了來源,就會發生說謊、欺騙、甚至搶劫。很多青少年犯罪現象就是這樣一步步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3.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缺少與人溝通的能力,如果整天沉迷於網路游戲,就會更加缺乏人際交流的能力,並有可能埋下悲劇的種子。
4、年輕人沉迷於抖音是日常壓力的變相「釋放」嗎?
抖音是來釋放生活壓力的?這也太高估年輕人了,其實是我們閑得無聊,抖音短視頻各種都有,搞笑奇葩以及很多人記錄生活的視頻。
日常的生活是有些重復乏味,抖音不過是娛樂軟體的一個而已,有事沒事刷刷抖音樂呵樂呵,要麼自己發個小視頻,上傳後還會有許多陌生人點贊評論之類的。
能夠在虛擬的網路獲得認可,被陌生人點個贊之類的會有莫名的充實存在感,網路上玩的風生水起,現實里沉默寡言。
借抖音來釋放壓力有點牽強,因為刷抖音會浪費時間,刷完之後還不是要照常生活嗎,這樣缺少營養且碎片化的信息,太容易吞噬人的大腦了。
會越刷越上癮,玩樂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凡事都有個度,過猶不及就不好了,在抖音世界裡看到別人多姿多彩的生活,豐富了自己的心情。
但是終於放下手機後,有事的人會耽誤事,沒事兒的人還是閑著,帶不來實際效用,一時刷抖音一時爽,一直刷抖音一直爽,是精神上的過癮,絕非心理的滿足感。
壓力太大需要的是放鬆,刷抖音會變相的侵蝕大腦,一直刷抖音對手機不好,一直熬夜刷抖音對手機更不好。
有壓力就出去走走,感受一下自然風光,吃一頓好的來慰藉一下自己,玩抖音的年輕人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不玩的那個,個人覺得就算有壓力也不需要在手機網路上釋放。
只是一時的歡娛,而且大眾都玩的事物我不願隨大流,不是說玩抖音不好,適可而止就夠了,看著別人的生活來充實自己的現實,何用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