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聽到鄭少秋唱起《笑看風雲》時,你落淚了嗎?
看著70歲的鄭少秋唱起《笑看風雲》時,我的心裡像就被戳穿了一樣,望著舞台上的這個男人,心中隱隱作痛,不禁淚流滿面,感慨萬千。
還記得剛聽這首歌的時候,那時候是用磁帶錄音機播放的,年少無知,懵懵懂懂,不知道將來會經歷怎樣的風雨。今夜重聽這首歌,一晃十幾年歲月匆匆流過,明明青春就在眼前,卻滿是中年人歷經滄桑的無力感。或許是經歷的太多了吧,或許是累了吧。歲月在我們身上碾過,卻沒有在鄭少秋身上留痕。他還是那麼的玉樹臨風,風流倜儻,在舞台上,他的表演,堪稱王者。想起他那段被萬人所指的所謂的感情,可是此刻的他卻依然平靜,他這一生,從未為此事解釋過一句,貌似負心卻又魅力斐然,這樣的風骨與氣節,這樣的沉穩與安靜,讓這個真正飽經風雨的男人,在七十歲回首的時候,依然可以做到一笑而過。
或許面對某些人,某些事,我也該漸漸放下,做一個可以任潮起潮落,卻依舊笑看風雲的人。
2、第2014.10.13我不是明星鄭少秋為她女兒跳舞時的背景音樂是哪首粵語歌 感覺非常好聽 看到
.
.
伴奏音樂是鄭少秋自己的歌曲, 鄭少秋主演的TVB電視連續劇<笑看風雲>的同名主題曲<笑看風雲>.
.
.
<笑看風雲>
作詞:黃沾
作曲:徐嘉良
演唱:鄭少秋
.
誰沒有一些刻骨銘心事
誰能預計後果
誰沒有一些舊恨心魔
一點點無心錯
誰沒有一些得不到的夢
誰人負你負我多
誰願意解釋為了什麼
一笑已經風雲過
活得開心 心不記恨
為今天歡笑唱首歌
任胸間吸收新的快樂
在晚風中敞開心鎖
誰願記滄桑匆匆往事
誰人是對是錯
從沒有解釋為了什麼
一笑看風雲過
.
3、鄭少秋的歌曲為什麼找不到呀
打開音樂軟體 搜索關鍵詞 鄭少秋 就會有相關歌曲 比如QQ音樂 有非常多的鄭少秋歌曲 剛剛看了看 一共452首歌
4、如何評價鄭少秋的唱功和他演唱的歌曲?
總體來說作為非專業的,他是很OK的!只是聲音略細。但是是他的特點,畢竟每個人音色各不相同
5、鄭少秋是哪裡人?
中文名鄭少秋
外文名AdamCheng
別名秋官、大俠、秋扮、香帥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星座雙魚座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47年2月24日
影視成就台灣最受歡迎歌視明星獎第一位
音樂成就十大中文金曲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銀禧榮譽大獎
職業演員、歌手
影視作品《戲說乾隆》、《楚留香》、《笑看風雲》
音樂作品《笑看風雲》、《摘下滿天星》
身高182cm
前任妻子(1947-2008)沈殿霞
現任妻子(1989-至今)官晶華
子女鄭安儀、鄭欣宜、鄭詠恩、鄭詠曦
鄭少秋,1947年2月24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中國香港華人演員、歌手。
1970年加入TVB,開始主演電視劇及發行個人唱片。1976年在《書劍恩仇錄》一人分飾陳家洛、乾隆、福康安三個角色。1979年出演《楚留香》中的楚留香,1991年在《戲說乾隆》中因飾演大俠形象深入民心。1992年在《大時代》中演出丁蟹一角,造就此後香港股市及經濟學界的獨特現象,被稱為「秋官效應」。
2006年獲頒香港樂壇榮譽大獎「金針獎」。2007年,香港媒體評選出「百大香港經典電視角色」,鄭少秋一人獨攬七個經典角色。同年,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鄭少秋受邀主演全景式反映香港回歸十年歷程的電視劇《榮歸》。
6、《楚漢驕雄》鄭少秋配音是誰?他給鄭少秋配好多音還有《血薦軒轅》《御用閑人》都是一時個配的
叫張濟平
鄭少秋的御用,也是劉松仁,姜大衛等等老生的御用。不過06年離開tvb了,但是在11年又回來tvb了,並在最新港劇女拳里配姜大衛。
7、鄭少秋版楚留香里的歌曲
這個? 粵語版85楚留香主題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nJbSaLO6XE/
粵語版雲漪—千山我獨行
清風輕伴我蹤 飛絮輕伴我行
哪管浮華似一夢 酒醒更覺情濃
滄桑經歷百種 相愛感味相同
知音何處訴由衷 此曲寄於哀夢
啊 高峰獨飛縱 啊 怒海來匆匆
心酸有誰能哭訴 且把此愛化作別朦朧
啊 千山莫相送 啊 斷水莫相擁
此刻我隨雲風去 明日或許再重逢
8、求鄭少秋出演的一部電視劇的片尾曲及歌詞,片尾曲一開唱,是鄭少秋遠眺江面,然後響起很勁爆的音樂......
應該是上海風雲片頭吧···
《浪滔滔》
演 唱 :鄭 少 秋
浪 滔 滔 向 東 奔 去
望 江 水 沖 向 深 邃
有 誰版 知 道 潮 浪 之 中
全權 都 是 熱 淚
翩 翩 少 年 當 天 說 相 隨
剩 了 如 今 絲 絲 記 憶
與 千 般 唏 噓
清 風 暖 流 今 天 不 相 隨
夢 似 流 水 匆 匆 失
已 未 能 再 追
浪 滔 滔 向 天 邊 涌 去
莫 記 得 失 不 記 風 里 淚
不 說 一 句
隨 著 絲 絲 往 事 投 身 在 煙 波 里
9、鄭少秋帥嗎?
鄭少秋帥
鄭少秋,1947年2月24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中國香港華人演員、歌手。
1970年加入TVB,開始主演電視劇及發行個人唱片。1976年在《書劍恩仇錄》一人分飾陳家洛、乾隆、福康安三個角色。1979年出演《楚留香》中的楚留香,1991年在《戲說乾隆》中因飾演大俠形象深入民心。1992年在《大時代》中演出丁蟹一角,造就此後香港股市及經濟學界的獨特現象,被稱為「秋官效應」。
2006年獲頒香港樂壇榮譽大獎「金針獎」。2007年,香港媒體評選出「百大香港經典電視角色」,鄭少秋一人獨攬七個經典角色。同年,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鄭少秋受邀主演全景式反映香港回歸十年歷程的電視劇《榮歸》。
早年經歷折疊
鄭少秋原名黃可中,後隨繼父姓改名鄭創世,廣東台山人,父親執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繼父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教授,於他十幾歲時病逝。世代書香之家,生父家中有十位兄弟姐妹。繼父家中有一弟兩妹。身為老大的他需要擔起家庭重任。但鄭少秋從小不喜歡讀書,中文很好。卻對表演情有獨鍾。少時的鄭少秋未走其父親眼中讀書的「正途」,卻對表演情有獨鍾,16歲便投考演藝培訓班。1963年開始,鄭少秋先後考入大喜、同文、南國(邵氏)訓練班。其間,鄭少秋曾師從良鳴(時任香港話劇團長)學習表演。
演藝經歷折疊
1966年主演第一部電影《黑煞星》正式出道。
1967年,鄭少秋代表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參加香港話劇比賽,以其主演的話劇《手足情深》獲得「最佳男主角
鄭少秋(11張)
獎」。同年,鄭少秋拍了第一部由他擔任男主角的電影《黑殺星》。
1970年,鄭少秋進入香港無線電視台(TVB),先是主持《弦韻寄心聲》音樂節目,並在《歡樂今宵》節目中演出,後來出演電視劇並為電視劇唱主題歌。
1971年參演個人第一部電視劇《冷暖親情》獲TVB「最有前途新人銀獎」,同年被《華僑晚報》觀眾票選為第一屆「十大電視明星」。這年同時發行個人首張粵語專輯《愛人結婚了》。
1973年,TVB拍攝首部彩色長劇《煙雨蒙蒙》,秋官出演男主角何書桓,並為該劇配唱同名主題曲,開創了香港電視劇主題曲的先河。
1974年,鄭少秋獲得十大電視明星獎。
1976年,TVB開拍金庸首部武俠名作《書劍恩仇錄》,鄭少秋在其中一人分飾陳家洛、乾隆、福康安三個角色。
1978年的《倚天屠龍記》,鄭少秋飾演張無忌,其大俠形象更加深入民心。金庸先生曾題字贈予鄭少秋:「熒屏俠士,颯颯英風,家洛無忌,入人夢中。」。
秋官唱片(3張)
1979年,TVB開拍古龍名著《楚留香》,鄭少秋飾演楚留香,該劇1980年代初在台灣播放,掀起香港的收視狂潮。
1984年,鄭少秋就在香港紅館舉行過首場個人演唱會。鄭少秋的多張唱片榮獲香港「白金唱片獎」或「金唱片獎」,其中《倚天屠龍記》、《誓要入刀山》、《楚留香》、《輪流轉》、《做人愛自由》等歌曲入選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1992年,鄭少秋劇集《戲說乾隆》在內地播放,受到觀眾和媒體的熱烈追捧,該劇不僅讓內地觀眾認識了鄭少秋,也開了內地「戲說歷史劇」的先河。同年在《大時代》中鄭少秋飾演性格極端的丁蟹。
1993年以後,鄭少秋陸續為TVB拍攝了《笑看風雲》、《天地男兒》、《新上海灘》等多部大製作長劇,這些劇集均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並在內地多次播放。
1995年的《香帥傳奇》,鄭少秋再次出演楚留香,該劇亦成為1995年台灣收視之冠,在內地的收視率也創新高。
1998年開始,鄭少秋先後受邀主演了內地電視劇《清明上河圖》、《流星·蝴蝶·劍》等。
2004年鄭少秋出演由方俊華執導的情感片巨作《紅杏劫》,與鄧萃雯合作。
2006年,第29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鄭少秋獲頒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進一步肯定了他歌藝縱橫的實力和對樂壇的貢獻。
2007年,香港媒體評選出「百大香港經典電視角色」,鄭少秋一人獨攬七個經典角色。同年,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鄭少秋受邀主演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香港回歸十年歷程的電視劇《榮歸》。
2009年,在海峽兩岸正式開放影視合作政策之後,鄭少秋受邀主演祖國大陸第一部公開赴台灣拍攝的電視劇《神醫大道公》,該劇獲得"001"號入台拍攝許可證,開啟了海峽兩岸電視劇合作的新模式。
2011年至2013年,秋官多次到內地參加綜藝節目,如《舞林大會》《舞出我人生》等。
2014年02月,在《國色天香》演唱一曲黃梅調《訪英台》
10、我想知道鄭少秋唱過的所有歌曲
秋官歌詞新世界裡列舉的算是比較全的,但仍不完整。他出過50張左右的專輯,排除重復的,保守估計應該有420首左右。另外還有一些在各種場合演唱但未收入專輯的,總數應該有450首左右吧。下面的網址是秋官歌詞新世界,可以按照左邊的字數欄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