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短視頻 > 國內運用微視頻上課

國內運用微視頻上課

發布時間:2020-09-23 16:39:31

1、如何運用「學生微視頻」增添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喚起學習興趣是使學生積極學習的重要條件。對於小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首先來源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促使學生去追求知識,探索知識的奧秘。學生對學習有無興趣,又往往來源於教師的講授和培養。這就要「寓教於樂」,教學有方

2、如何運用"微課程"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微課程的主要載體是短小精悍的微視頻,也可以是其他媒體形式的微內容.如文本、音頻、動畫、軟體等。我們從微課程的發展歷程來看,它與20世紀90年代傳人我國的「學習對象」概念相類似,但它所不同的是,目前出現的微課程概念大多是由一個視頻文件組成,以講授一個「知識點」(包括概念、知識、問題等)為主體,它與學習對象相比較更加強調「視頻」這一媒體的應用,這與慕課的核心內容——基於「視頻教學」不謀而合。在我國最初的基礎教育領域實驗中,微課程只是一種微視頻課件,著重在於解決傳統教材由靜態文本向動態資源轉變,以及解決傳統教學視頻「顆粒度」過大問題。但在慕課的影響下.微課程的含義開始延伸.它不再僅限於對「知識點」的講授、問答、演示、練習、反饋等教學環節的加入,並且將覆蓋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它包含著教學(學習)目標、內容、資源、活動和評價等必要的課程要素,並以整合課堂教學或在線教育應用為基礎。因此,微課程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媒體、工具和資源而存在,而是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組成單元而存在。

3、如何利用微視頻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可以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並從中享受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的效率是不言而喻的,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把孩子培養成自己會學習的學生。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教會了他們方法並培養出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才能真正的受益終身。所以在利用「微課」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幫助中,針對孩子自控能力差和性格不成熟等特點,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的運用的,盡量的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下,並收獲最大的成績。
反復的實踐後,我發現要引導好學生,教師就得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從各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尋找有效的方法,利用「微課」更好地促進他們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一、教師要在「微課」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啟發」技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在課前預習和課後拓展的「微課」製作中,我特別注意了「探究啟發」技巧的運用。因為課前預習和課後拓展的環節是有一些共性的,他們都含有未知領域和待探索開發的知識,在這兩個環節上做「啟發類」微課是最合適的了。孩子們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越是處在預知邊緣的知識,他們就越是想探出個究竟,我正好就利用了他們的這一特點,在預習和拓展類「微課」中故意留一個引子,「欲知後事如何」式的辦法,把孩子的興趣勾了起來,讓他們忍不住就自己去尋找答案了,那麼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又可以收獲得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不知不覺中就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這也就起到「一石三鳥」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完《詹天佑》後,我結合本課做了一個「拓展式」微課,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是怎樣設計的呢?通過讓學生自主設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及時檢查學生的「微課」學習任務單及學習記錄表。
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後,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動向和行為,在課堂上發現問題,課後隨訪一定要及時,不然就會給一些較懶散的學生留下偷懶的機會,這樣反倒讓他們養成了一些更不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我制定了嚴格的計劃:整體是一周檢查一次學生的「微課」學習任務單及學習記錄表,對個別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就把他們單獨記錄在記錄本的一頁上,做到隨時查訪並及找他們談話,這樣就能隨時跟蹤,並及時糾正其錯誤和彌補其不足了。在這樣一步緊接著一步地督促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他們就會丟掉懶散的壞毛病,並逐漸養成積極主動的利用「微課」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除此之外,我每月還要對他們自主學習的情況做一次系統的調查,力求做到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改正問題,盡量保持學生利用「微課」自主學習的興趣,一旦習慣成自然,將會給他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帶來無限的幫助,也是我們教育的成功。
學習方法得當對於學生提高成績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好的方法能讓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利用微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千萬要注意方法的探索和運用。利用「微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方法有很多,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還會不斷地探索,以求尋找到更多更高效的能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辦法,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人生的贏家。

4、如何利用微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積極倡導「微課」教學,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內容、時間雖短,但對教學過程的要求卻很嚴格,尤其強調教學過程中完整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雖不同於傳統教學形式中師生面對面的教學

5、如何利用微課提高信息技術課教學

一、什麼是微課?
按照國內微課程發起人,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老師的理解:「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准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通俗來說,藉助手機、ipad或攝像機將授課教師的操作演示、推理講解錄制下來,或者使用電腦屏幕錄制軟體,將屏幕演示和語音講解錄制下來,經後期編輯優化後,將之應用於教學實踐活動中,就是現在最為熱門的微課。
二、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中的優勢
在現階段,微課雖然可以藉助移動終端觀看和學習,但畢竟其主流的傳播媒體還是電腦,而在信息技術課上,每節課我們都可以很輕松地使用到電腦和網路,因而,在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微課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比擬的優勢。
1、教師在微課的製作方面具有優勢。信息技術教師無論是使用屏錄軟體錄制,還是在拍攝視頻的後期剪輯方面,都比其他學科教師更有優勢,幾乎不需要專門的培訓就可以上手,所以信息技術教師製作微課,幾乎沒有技術方面的屏障。
2、網路化課堂教學環境有利於微課的實施。信息技術課在網路教室里進行,網路化的教學平台為微課的傳遞與使用提供了必備的硬體支持,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隨時暫停,自行操作。這種邊學邊練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學生的自學。
3、微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信息技術教師一周的課時量約為 10-14節,也就意味著同樣一次課,有可能要重復多遍。這種不厭其煩的講解與指點,考驗老師的耐心,也消耗了老師的精力,甚至失去教學的激情。如果將教師最精彩的講解過程,製作成一個個微課,就可以大大提升老師上課的效率。而且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基礎薄弱的學生又佔用了老師的一些時間,為了保證一節課大部分同學的「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這二維目標的基本實現,教師就沒有更多的時間用來指導學生進行作品的藝術加工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了。所以,微課可以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輔導不同程度的學生。
三、微課的類型
常用的微課類型按照微課的傳遞方式,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比較常用的微課有以下幾種類型:
1、講解說明型:以學科知識點及重點、難點、疑點的講授為主。
2、操作演示型:針對具體的實例演示其操作步驟、強調細節。這是信息技術課目前適用范圍最廣的類型。
3、主題活動型:剖析主題活動的探究目的,指導探究方法。
4、解題推理型:針對某個典型的例題或者程序任務的講解分析,或者是推理演算,重在思路的分析與過程。
四、微課的作用
1、微課可以作為分層教學資源,實現非同步式教學。
學生的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老師有責任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同時盡可能創造條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獲得各自的發展。老師首先是一個組織者和協調者,他需要將知識點按操作難度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
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能力,挑戰不同難度的內容,以此完成不同的任務,通過這樣的方法,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不同級別的微課,適合於不同程度的孩子們學習,不用強迫所有的孩子都從簡單的開始練習,也不會因為個別同學的起點低,而放棄對他們的教學。微課就像幾個老師,同時指導著幾種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相應練習,有效解決了分層學習的問題。
2、微課作為自主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自我建構。自學能力是一個人獨立學習、獲得新知識的基本能力,也是終身學習所必備的一項重要能力。教育教學的方式在變,技術能改進我們的學習方式。有了微課,我們提倡學生在上信息技術課時,不妨先自主探究,即按自己的的理解嘗試操作,遇到困難時,再看微課提示。這樣一來,學生信息技術課上的學習,就不再是機械的操作與模仿,而是主動地去建構,使學生的自學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3、微課作為課堂演示資源,高效再現操作細節。信息技術課上,操作技能類的學習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如果其中有一個步驟沒做到位,就會導致後面的操作全部失敗。教師講解時,不管學生記不記得住如此復雜的操作流程,也必須一次性講完整個操作過程,學生練習時,也許就會因為某一個小步驟不對而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務,類似的場景屢見不鮮。因此,老師可以根據任務的需求,邊講解邊操作,製作成微課。使用微課這樣一種動態的視頻教學,可以加上滑鼠點擊提示,配上紅圈或者輔助文字,再加上老師的語音講解,學生不僅可以非常直觀地學習,還能隨時暫停、快進,以適應自己學習的進度。利用微課的方式輕松地再現了教師的操作細節,突破了重難點,學生就能快速地掌握製作技能。
五、微課的設計與開發要精心
微課的設計和開發是一個系統的工作,要想開發實效性強的微課,必須規范開發流程。有學者認為微課的開發過程一般經歷:確定教學內容、細分知識點、分析學習者特徵、設計微教案和微課件以及微練習、撰寫視頻錄制腳本、教學活動實施及拍攝過程、微視頻後期編輯、微教學反思、形成微課資源包上傳微課平台、微課教學應用、微學習和微反饋、微課資源動態優化和完善。
只有把微課的設計、開發、應用、反饋、完善等環節結合起來,微課才會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更好的作用,同時在信息技術教研中才能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微課的開發設計應該從單個知識點往微課程的開發設計轉變,微課本身是碎片化的,單個知識點就能做成一節微課,但只有系列化、聯系性、層次化的教學才能給學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識技能。將一個知識分散,進行梳理和分類,做成幾個有層次、連續性的單個微課,對每個微課都進行微教案設計、微課件製作、微練習等資源的設計開發,形成一個主題鮮明的專題微課程。
六、微課在教與學中的運用要合理
微課是一種很好的分層教學資源。學生的差異是必然的,目前一般一位教師要面對40位以上的學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但教師有責任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一節課一般包括課前復習、新課導入、新課講授、知識拓展、小結與練習等五個環節。眾所周知,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內容分為基礎性內容和拓展性內容,在新課講授環節,教師可以針對本節課中的重難點進行點撥,運用微課讓學生觀看問題的詳細解析。知識拓展環節,可以選擇一些反應社會發展、具有前沿性的課外知識放進微視頻中,讓學生觀看作為課內知識的補充。如作品製作課時,將製作重難點製作成微視頻,讓學生可以自己控制觀看進度,基礎技能較好的學生能快速掌握製作技巧,完成後還能觀看到一些有創意的能開拓自己眼界的資料;而基本技能較弱的學生可以重復、緩慢的學習每個操作,讓其快速、更好的鞏固基本技能,教師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創造思維的培養了。
七、在信息技術中使用微課不能亂用、濫用。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實施有其前提與依據。信息技術課堂有多種課型:理論知識課,實踐性知識課,作品製作評析課。不同課型對微課的不同需求。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課堂都要用到微課。如理論性課和作品的評析課,這部分課型更需要的是教師面對面的講解和師生的互動交流,亂用微課反而會越俎代庖,形成重復講授,影響上課的效率與質量。實踐性知識課型和作品製作課這些偏重實踐的課型,需要學生主動的探究,動手去實踐,可以說是實踐性非常強,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處理日常計算機的技巧,教師應該積極去引導和促進學生的探究,假如對每一個操作都使用微課可能會讓學生失去探究的動力,以及失去學習的興趣,老師也容易陷入對微課教學的依賴,所以微課使用也要慎重,應該按需發放,內容也不能過於全面,而應該主要針對難點,或是一些有創意的確實能開拓學生眼界的,有一定引導意義的。微課的內容設計上能夠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顯得更為重要。
信息技術課堂的改革,微課給我們帶來了教學方式的轉變,運用好微課可以服務課堂,提升課堂。不管哪種課改模式都是為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搜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希望通過微課這種手段的引進可以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快樂高效,讓微課給信息技術課堂帶來春天。

6、我想通過手機小視頻講課,用什麼app

可以去下載一個微視用一下
閑著的時候經常拿來看一些搞笑的或者說車的短視頻
有時候也跟風拍一些搞笑的短視頻段子,裡面的特效蠻多的,而且各種互動和魔法特效也經常會更新,也能編輯本地的短視頻。

7、數學教學中如何恰當地使用微視頻促進課堂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網路技術、媒體技術以及開放教育資源的運用與完善,多媒體輔助教學資源得到了空前發展,如,學案引導的紙質資源、moodle平台的網路資源、電子書包的電子資源,還有以「微」字開頭的視頻資源,如,微視頻、微課等。盡管這些資源的存在形式不一樣,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為學生提供高效的多媒體素材,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近期,蘇州工業園區信息技術教研室在區公開課中要求開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嘗試運用微視頻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區內研討中產生了很大反響。

與國內運用微視頻上課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