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短視頻 > 標點符號省略號講解微視頻

標點符號省略號講解微視頻

發布時間:2020-09-22 03:57:10

1、省略號後面可以加句號嗎?請舉例

加重疑問中自己無法回答的無奈感,可以省略號之後加問號(……?)。比如「那你想怎版么辦……?」,「就原權諒我吧,好不好……?」如果要強調省略號前內容的主題,但有戛然而止或更加突出之前內容的語氣,可以加感嘆號(……!),比如「就這么多……!」「你居然這么說我……!」,六個句點(……)也可以改成三個空心句圈(。。。)。省略號之後已經加了嘆號或者問號的句子,不能再加句號,會沖淡語氣的,如果之後要另起話題,直接陳述即可,或者是換行

2、中文標點符號中的省略號按哪個鍵呀?

在中文輸入狀態下,按"shift"+"6"都可以,不一定在智能ABC,但標點狀態一定是中文標點狀態才行。

3、語文標點符號:12個點的省略號有什麼作用?

語文標點符號用12個小圓點表示,自成一行,佔四個字的位置。省略號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說話斷斷續續。被省略的語言單位可長可短,可以是字、詞、短語、句子、詩行以至若干個段落。

省略號前後的點號可有可無的不保留,如果有助於表達文意,可酌情保留。一般地說,句末點號保留,頓號不保留,逗號和分號是否保留看需要,看是否有停頓。避免在省略號前後同時保留兩個點號,或前或後只保留最需要的一個,前面保留了,後面就不要再保留,反之亦然。

(3)標點符號省略號講解微視頻擴展資料

運用范疇:省略號不影響其它標號的使用;省略號之前是句內停頓符號(頓號、分號、逗號、 冒號),除冒號要保留外,其餘可以不寫;省略號之前是句尾符號的(句號、問號、嘆號),應一律保留。這是為了保留原句語氣的原貌;省略號後所有停頓符號可以一律不用。

與等的區別:表示列舉未完有所省略時,省略號的作用相當於「等」「等等」「之類」。用省略號,就不必再用「等」「等等」或「之類」;用「等」「等等」,也就不需要用省略號了。使用中常見有兩者並用的。例如:「報告文學的主題、題材、類型、風格……等應該是異常豐富的。

4、在中文標點符號狀態下,按什麼就可以輸入省略號

鍵盤上Ese鍵下面的那個鍵,有波浪線的那個········

5、請教中文標點符號怎麼用?要詳細解說!

省略號〔……〕:
它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2)表示思維的進行或跳躍。(3)表示話語的斷續。(4)表示心情的矛盾。(5)省略號的前面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時,一般可直接用,如:A.「汪老師……」B.「汪老師,您是……」(6)省略號的前面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時,一般要先在句末註上標點符號,後用省略號,如:A.「學校已放學了。……」B.「今天,陽光燦爛。……」(7)省略號的後面一般除了可用引號外,不再用別的標點符號。(8)用省略號表示省略時,如果用了省略號,一般不要再用「等」、「等等」;反之,用了「等」、「等等」,就不要再用省略號。(9)省略號還可以表示語斷意留。(10)省略號又可以表示語音含蓄或狀態延續、聲音的斷續或延長、聲音被打斷等。

括弧〔()〕:
一般多用來表示文中的注釋或補充。如:A.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人(現在江西省婺源縣人)。B.結果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魯迅全集》第二卷《朝花夕拾》,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破折號〔-〕:
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意思轉換或遞進;(2)表示對前文的解釋和說明;(3)表示中斷或插說;(4)表示語言停頓;(5)表示提示下文;(6)表示聲音的延長。

頓號〔、〕:
表示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頓號表示的停頓比逗號小,一般用來隔開並列的詞或者並列短語。並列的詞之間用了「和」、「或」之類連詞,就不再使用頓號。頓號與「和」的作用是一致的。多個詞語並列先用頓號,最後一個用「和」。如果並列詞語結合得很緊,沒有必要在行文中用停頓來突出它,則可以不加頓號。並列詞語中又有並列詞語時,大並列用逗號,小並列用頓號。頓號運用方面常見錯誤如:
張三,李四,趙五經常到閱覽室學習。(兩個逗號應改為頓號)
市一中學的校長、主任、第三中學的校長、 主任都來開會了。(此句混淆了並列詞語的大小層次。第二個頓號應改為逗號。)
亞馬遜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 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此句用了「和」,前面的頓號應該刪去。)

逗號〔,〕:
表示句子內部的一般性停頓。其主要用法有:
a.用在較長的主語後面。 如:這個演員表上排列在最後一名的小角色, 卻贏得了觀眾最熱烈的掌聲。
b.用在需要強調的簡短主語後面。 如:北京,祖國的首都。
c.用在句首狀語的 後面。如:在一個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莊的列車。
d.用在較長的賓語前邊。如:我不得不承認,他的實力比我強得多。
e.用在插入語前後。如:我來北京,往少里說也有十幾次了。
f.某些句中關聯詞後面有時也用逗號。這往往是出於強調的需要,一般民政部下是不必停頓的。如:勞動很艱苦,可是,我們根本不怕。
g.用在復句內部的分句間。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些白花, 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h.用在次序語後面。如:第一,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必須加勁干; 第二,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i.用在倒裝句中間。如:多麼美麗,這一朵朵鮮花。

分號〔;〕:
表示一句話里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只有一重關系的復句,分句間一般用逗號,不用分號。如果分句內部已用了逗號,分號之間必須用分號。如:白天,戰士們堅守著已得的陣地;夜裡, 戰士們向敵人發起新的攻擊。
在多重復句內, 並列分句之間必用分號。如:依照客觀規律去辦事,國民經濟就能夠均衡地、順利地發展;違反這些原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就快不起來。
並列的分句出於分清結構和突出名單的需要, 即使分句內部沒有逗號,分句之間也可用分號。非並列關系(如轉折關系、因果關系等)的多重復句,第一層的分界處也用分號。如: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分項列舉的各項之間,也用分號。

冒號〔:〕:
用在提示語後面,表示提起下文或總結上文。運用冒號時要注意其提示範圍。冒號提示的內容的末尾用句號。如果一個句號前的內容不全是冒號提示的,則這個冒號用得不正確。如:這種驚人產事實證明:人如果老想著錢,看不到敵人的腐蝕進攻,就會走入歧途,可見這些事實是可以作為活教材的。(句中冒號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後邊,所以用錯了。應把"歧途"後面的逗號改為句號。)
沒有特別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號。如:他表示:一定要來參加會議。(冒號應該刪去)
比賽的結果出人預料:老年隊竟打敗了青年隊。 (冒號應該改為逗號)
在句子萬分內部,不能用冒號。如:老師說了一聲:「下課!」就走了。 (句中不能用冒號,應刪去。)
「某某說」、「某某想」等後邊常用冒號。 但有時不想強調提示語,或不直接引述別人的話,則不用冒號而用逗號。
如果「某某說」是在所有引文的後邊,「說」後用句號。

引號〔「」〕: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號有雙引號和單引號兩種。一般用雙引號,引文內還有引文,就用單引號。雙引號和單引號反復使用。直接引用別人的話,用引號;間接引用別人的話,不用引號。連續引用幾個文段時,每段開頭都要用前引號,只在最後一段用後引號。

引號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語

b.表示特定稱謂

c.表示特殊含義需要強調

d.表示否定和諷刺

引語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話。成語、格言、詩詞等, 也包括擬聲詞、音譯詞。特定稱謂指具有某些特點的名稱、簡稱、專用術語以及紀念日等。特殊含義指引號中的詞語在其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產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時,引文末尾標點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話獨立來用,末尾點號放在引號里邊。如果引用的內容是句子的一個組成部分,即引文沒有獨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點號(問號、嘆號可保留),整個句子該停頓處則停頓,該用何點號則用何點號。

括弧〔()〕:
表示文中注釋的部分。注釋或補充說明句中某個詞語的叫句內括弧。它必須緊緊跟在被注釋的詞語之後,被注釋的詞語後面需要停頓,點號要放在後括弧後面。括弧內的注釋語如果帶有標點,其最後一個標點(問號、嘆句除外)應省去。注釋或補充說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弧。句外括弧內的注釋語如果是一句話,那麼句末點號應該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句末點號。

破折號〔---〕:
表示對上文的詞語的解釋或表示語意某種變化。破折號的第一作用是對上文進行解釋。這種用法與括弧相似。它們的區別是:括弧里標明的語句僅是對上文的解釋說明,不是正文,讀的時候不必讀出;破折號標明的語句堅前文的解釋說明,同時又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須與上下文連讀下來。所以,對上文進行注釋要注意到兩者的區別,注釋部分若是正文,就用破折號;若不是正文,就用括弧。行文中表解釋說明通常只用一個破折號引出,這類語句若插在句子中而且較長,可用雙破折號,即注釋語前後各一個。破折號的第二個作用是表語意的遞進。這種情況下,通常能看出破折號前後在時間上的推移、在意思上的推進、在空間上的轉移、在情節上的變化。破折號的第三個作用是表語意的轉換,批語言表述中一個意思突然轉到另一種意思上去,破折號前後不是同一方面的內容。第四個作用是表示聲音的中止、停頓、延長。另外,破折號還用於連接歇後語,標明文章副標題和詞、詩、文的作者及事項列舉分承的各項之間。

省略號〔......〕: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主要用法有: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舉的省略

c.表示說話斷斷續續

d.表示語意未盡

e.表示沉默不語

並列詞語在句中作定語時, 省略時只用"等"不用省略號。使用省略號要注意它和前後標點的關系。省略號前邊如果是完整的句子,此句點號照用;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點號。省略號後邊一般不用點號。省略號後邊有時用點號,目的在於分清結構,表示不與下文相混。

書名號〔《》〕:表示文中出現的書名、報刊名、詩文名、歌曲名、戲劇名、繪畫名、電影和電視片名等。書名與一般用雙層尖角號表示。書名號內還要用書名號時,裡面的用單層尖角號。

著重號〔.〕:標明要求讀者特別注意的文字。著重號用小圓點表示,點在被強調的文字下邊,有多少個字,就點多少點。

連接號〔-〕:表示把意義密切相關的詞語連成一個整體。它是一個小短橫,高低居中。它一般用來連接起止時間、相關數字、兩個地名等。

間隔號:標明詞語的分界。它是一個小圓點,放在隔詞語的中間,高低居中。它用在並列的詞語構成的標題中;用在詞牌名與題目間;用在書名與篇章名之間;用在外國人或某些少數民族人名內部各部分之間;用在表示年月日的數字之間。

專名號:表示文中人名、地名、朝代名、團體名等。它是一條橫線,村在專有名稱下面,目的在於使之與一般詞語區別開來。它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中著作裡面。

6、在word點擊標點符號,有時明明點的是句號,卻會出現省略號,撤消兩次後就

個別輸入法在中文狀態下會出現這種情況,換個輸入法吧。如果是極點五筆的話,右擊輸入法懸浮面板選「輸入法設置」,再選「圖形設置模式」,如圖,不勾選啟用智能標點功能。

7、請問有些漢語的標點符號如頓號,省略號怎麼在鍵盤上輸入啊?

主要根據你使用的是什麼輸入法

比如拿我經常使用的智能ABC來講

用V+1 2 3 4 5 6就可以輸出很多字元

比如頓號這個標點符號 就是v+1 的第2個選項

8、省略號後面,應該用什麼標點符號

省略號前後的標點該怎麼處理呢?
1、一般說來,省略號前面原來是個完整句子的,原有的句號、嘆號、問號等句末標點要保留。如:「星期天我吃過早飯,爸爸就給我布置了一個任務,把新棉衣送給外婆。„„到了中午12點,我才來到外婆家。」省略號前面是一個意思完整的句子,句號可以保留。
2、省略號前面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則原有的頓號、逗號、分號或冒號等句中點號應刪除。如:「一秒鍾、兩秒鍾„„手術室里還是沒有傳出叔叔的(遭受嚴重車禍)生死信息。」「他走進教室,拿起書包„„」省略號前不用頓號。
3、省略號後面,除了前後引號、前後括弧、前後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如果省略號後面還有文字,為了表示這些文字跟省略號及省略號之前的文字關系較遠,可以在省略號後面加上句末點號。
例如:
現在創作上有一種長的趨向:短篇向中篇靠攏,中篇向長篇靠攏,長篇呢?一部,兩部,三部„„。當然,也有長而優、非長不可的,但大多數是不必那麼長,確有「水分」可擠的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9、請問電腦上如何打出標點符號的頓號和省略號

你要輸入的頓號和間隔符都是中文標點符號,首先你必須在中文輸入法下輸入,智能ABC就是。但中文輸入法又可以輸入英文和中文兩種標點符號。樓上說的全形半形與此無關。正如樓上所說,中文輸入法都有個指示條,指示條上有全半形切換按鈕。在全形和半形按鈕右側的那個按鈕便是中英文標點符號切換按鈕,按鈕上有個豆號和句號形狀。當它們成空心時則表示是中文標點符號,當他們成實心時則表示是英文標點符號。用滑鼠單擊那個按鈕可以切換。

在中文標點符號下,按shift+6打出省略號,按\鍵打出頓號,其它一樣。

10、語文標點符號:12個點的省略號有什麼作用?

語文標點符號用12個小圓點表示,自成一行,佔四個字的位置。省略號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說話斷斷續續。被省略的語言單位可長可短,可以是字、詞、短語、句子、詩行以至若干個段落。
省略號前後的點號可有可無的不保留,如果有助於表達文意,可酌情保留。一般地說,句末點號保留,頓號不保留,逗號和分號是否保留看需要,看是否有停頓。避免在省略號前後同時保留兩個點號,或前或後只保留最需要的一個,前面保留了,後面就不要再保留,反之亦然。
(10)標點符號省略號講解微視頻擴展資料
運用范疇:省略號不影響其它標號的使用;省略號之前是句內停頓符號(頓號、分號、逗號、 冒號),除冒號要保留外,其餘可以不寫;省略號之前是句尾符號的(句號、問號、嘆號),應一律保留。這是為了保留原句語氣的原貌;省略號後所有停頓符號可以一律不用。
與等的區別:表示列舉未完有所省略時,省略號的作用相當於「等」「等等」「之類」。用省略號,就不必再用「等」「等等」或「之類」;用「等」「等等」,也就不需要用省略號了。使用中常見有兩者並用的。例如:「報告文學的主題、題材、類型、風格……等應該是異常豐富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省略號

與標點符號省略號講解微視頻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