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主機廠分布

主機廠分布

發布時間:2020-09-18 05:49:51

1、主機廠進入復工節奏 上下游企業仍待曙光

在這場由一隻蝙蝠煽動起的風暴中,人類正在掌握主動權。從數據上看,截至2月18日24點,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出現15連降,疫情發展已然到了明確的拐點。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礎上,從上周開始,全國各地陸續按下「復工復產鍵」,汽車產業也不例外。但從實際情況看來,遠長於往年的停滯期已然給這條復雜產業鏈的運轉帶來了影響。真正的復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北京賓士 發出業內求救第一聲

據此前網上消息,北京賓士向天津市政府以及天津武清區發函,請求特批其在當地的19家零部件供應商提前復工。函中稱,北京賓士僅保留有一天的安全庫存,陷入復工即停產的尷尬境地。若相關供應商不能提前送抵零部件庫存成品,北京賓士難以在2月10日正常復工,其單日損失將高達4億元。

北京賓士並非個例。

事實上,主機廠本身的體量帶來了強大的扛風險能力,結合其對所在地的稅收、就業貢獻,在各地方的復工規劃中,也處於相對優先位置。

遺憾的是,上述優勢只限於主機廠自身。而對於主機廠所處的產業鏈上下游卻幫助甚微。

在評價汽車這一工業產品的地位時,我們常常喜歡用這么一句話來概括——汽車是現代工業體系皇冠上的明珠。這句話描述的不僅是其技術含量和製造工藝要求,更表明其產業延伸度廣、輻射范圍大。更直觀來說,生產一台車所需的零部件就超過1500種,從這1500種零部件繼續向上游延伸,基本囊括了我們熟悉的所有工業部門。

汽車製造業這種「龐大」的特性,決定了其供應鏈上任何一個環節,上游的任何一家企業出了問題,主機廠的正常生產也無從說起。北京賓士所屬19家供應商所承受的壓力只是一個縮影。據中汽協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零部件企業營業收入損失最高達20億元人民幣,損失在2000萬元到5000萬元的企業佔16%。

而在中國近10萬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規模以上(年銷售收入超2000萬元)的企業僅有萬余家。超過90%的零部件企業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當下,復工十分艱難。

據俠客島的一則報道顯示,部分地區中小企業想要復工,要填15個表格、2份承諾書,制定1個應急預案、1個復工方案、1套食堂防護措施和1套宿舍防護措施,共計21份材料,有些材料還要去街道蓋章。「企業填材料填得手軟,想復工咋就這么難?」。

此外,需要我們謹記的是,復工的前提是員工的健康可以得到相應的保障。在14天的隔離期結束後,各企業仍需為員工提供口罩等防護用品。

有機構曾預測,國內目前口罩產能上限為日均1.22億只,而我國第二產業就業人口超過2億人,扣除交通運輸、醫護所需,能供給汽車產業的口罩數量遠遠不夠。

這樣一看,廣汽、比亞迪等車企生產口罩,似乎也有未雨綢繆之意。

但正如前文所述,超過90%的零部件企業,未必能享受到「主機廠級別」的待遇,依託於產業鏈上的它們若沒有相對強勢的汽車製造商的幫助,只能繼續硬扛,等待「復工時間表」排到自己或疫情徹底過去的那一天。這種壓力繼續傳導,終究會影響整體產業的復工進度。

與「多天不上班,領導發現不需要我」不一樣,全球汽車產業離了中國生產的零部件還真不行,包括博世、德爾福、法雷奧、弗吉亞、偉世通、安波福等國際主流零部件企業,在中國都設有生產基地。此前,捷豹路虎、FCA、現代起亞、雷諾、日產、鈴木等國際車企在世界各地的工廠就發出了生產暫停的警告,側面反映出了全球汽車產業對與中國的依賴程度。

低庫存成意外情況下的「緊箍咒」

物流學自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把庫存視為一個「大敵」,其佔用大量的企業流動資金,產生持有成本和倉儲成本,帶來高財務風險和低效率運作。在消滅庫存這一問題上,汽車行業走在了前面,在豐田精益生產模式的帶動下,向零庫存的目標勇敢進發。

以北京賓士為例,汽車製造商們正在為過往的勇敢付出「代價」。

事實上,現代物流學已經將零庫存模式探索的很清晰,其生效的保證是穩定的運輸環節、快速響應的訂單生產流程以及准確的需求預測模型。處於產業鏈中心的主機廠有足夠的話語權,將庫存、運輸等方面的壓力與成本導向上下游企業。

低庫存水平的副作用,在疫情中徹底爆發,高昂的缺貨成本即使以北京賓士的體量也難以承受。

更為嚴峻的是疫情導致的運輸不暢問題,汽車產業雖形成了極高的產業集中度,但這一集中僅局限於主機廠與上游的部分零部件供應商之間。從更廣闊的角度上來看,汽車行業整體產業鏈遍布全國乃至全球,龐大而成熟的物流系統如同血管支撐著這一體系的運轉。而在防疫隔離的需要下,原本四通八達的血管卻處處出現栓塞。

有證券機構數據顯示,除湖北外,國內主機廠的零部件供應物流傳導僅恢復到往期的80%。集中度較差的零部件行業的原材料傳導則只有往期的60%。從主機廠、零部件企業向經銷商傳導的整車、零部件運輸,也受制於汽車經銷商的零散分布問題,更是僅恢復到往期水平的40%。

如果說產業鏈的上游正處於「出水量大於進水量」的尷尬境地,那麼處於末端的經銷商們則正處於沒有「出水」的困境。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上周一作為復工首日,經銷商開工比例不到30%,已經開工的企業也面臨客流量銳減的問題。多家4S店銷售人員亦向筆者反應「根本沒有客戶下定」的情況。

與主機廠不同,經銷商在產業鏈中話語權較弱,承接了主機廠轉嫁的庫存、賬期壓力。據庫存預警指數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高達62.7%,庫存預警指數位於警戒線之上。眾多經銷商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實際上,經銷商處於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從經濟學的角度上看來,它幫助汽車完成從工業產品到商品的驚險一躍。而當前線下場景近乎失能,線上的雲賣車尚未起效,直接打亂了經銷商企業的正常運轉,對主機廠乃至整體產業鏈復工的影響有待2月份數據出爐以便進一步觀察。

總的來看,此次疫情作為偶發事件,長遠來看並不會影響汽車產業鏈的整體運作形式,但短期內對產業鏈造成的沖擊也需要我們警惕。眼下各大主機廠雖陸續進入復工復產階段,結合上述因素來看,真正恢復正常運作還有待汽車製造商們發揮供應鏈中的核心作用,積極幫助上下游企業共渡難關。從各大主機廠最近發布的各項舉措來看,業內已普遍注意到了這一點,在資金、賬期等方面積極為相關企業松綁、解壓。所有人都意識到,復工絕不僅僅是召回員工、開動機器那麼簡單。

文/秦志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求電腦主機的實體分布圖

哎 這個 比較難 沒有相機

3、廣東省汽車工業主要分布在哪幾個城市

廣東省汽車工業發展現狀及發展環境 (一)世界汽車工業發展情況及對廣東省汽車工業的影響 1.世界汽車工業現狀。 世界汽車工業歷經 100 余年的發展,到 2002 年年產量已達到 5878 萬輛。預 計 2003 年世界汽車的總產量將突破 6000 萬輛。 (1)產能分布情況。世界汽車主要生產廠家集中在美、日和歐洲,2002 年西 方 8 國集團汽車總產量佔全球總量的 66%。當年汽車產量超過 300 萬輛的有 6 個國家,依次是:美國 1227 萬輛,日本 1026 萬輛,德國 547 萬輛,法國 369 萬輛,中國 325 萬輛,韓國 315 萬輛。 近年來,雖然一些新興國家汽車工業發展很快,但很難與美、日、歐等汽車 強國在資本、技術、市場運營等諸多領域相抗衡。 (2)產品結構情況。轎車是引導汽車工業發展的主導產品,在汽車產銷總量 中一直佔有很高的比例。 2002 年世界生產轎車 4010 萬輛, 占汽車生產總量的 70%; 其次是輕型商用車 1536 萬輛,占 26%;重中型貨車 221.9 萬輛,占 3.7%;大 中型客車 19.25 萬輛,占 0.3%。 (3)主要跨國公司情況。汽車工業是集中度較高的產業。20 世紀末,世界汽 車工業形成了「6+3」的格局。 「6」是指通用、福特、戴克、豐田、大眾和雷諾 等 6 家集團化程度高、規模大的跨國公司, 「3」 ,是指寶馬、標致雪鐵龍和本田 等三家集團化程度相對低的跨國公司。這 9 家企業的產量佔世界汽車總產量的 95%,其中前 6 家占 80%左右,後;3 家占 15%左右。 2、世界汽車市場情況分析。 研究認為,目前世界汽車市場具有如下特點: (1)最大的汽車貿易市場仍集中在發達國家。在國際市場中,工業發達國家 的汽車進出口量都很大,是世界汽車市場的主體。目前世界汽車需求量的 80% 都集中在發達國家。汽車生產和需求大國各有特點:日本是「大出小進」 ,美國 是「大進小出」 ,西歐各國基本是「大進大出」 。 (2)世界汽車銷售市場的中心逐漸東移。西歐、北美和日本等國的汽車市場 已趨於飽和,亞洲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國、印度、俄羅斯及東南亞等國家成 為世界眾多汽車廠商爭奪的主要地區。 世界著名的汽車公司在亞洲(特別是我國) 採取增加投資、擴建新廠等方式爭奪亞洲市場。
1

(3)產品的需求構成出現新格局。在東歐、南美和亞洲新型汽車市場上,轎 車和商用車銷售形勢都很好。在西歐、北美和日本傳統汽車市場方面,北美轎車 銷售量明顯下降, 商用車銷售量猛增,特別是輕型客貨兩用車和休閑車的銷售出 現熱潮; 西歐和日本的汽車市場上,轎車銷售量仍有所增長,銷售形勢較好的 多是些價格便宜的中小型轎車,高檔轎車和豪華轎車的需求量正在下降。 (4)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由於汽車工業在各汽車生產國的國民經濟中 都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加之汽車產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十分明顯,各國汽車生產 廠家都十分重視提高生產能力, 但世界汽車市場的有效需求不能同步增長,個別 地區甚至出現負增長。據有關專家分析,目前世界汽車產能已達 7000 萬輛,與 市場需求相比,產能過剩達到約 25%,給汽車生產國帶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 以出口為主的日、韓、德、法等國壓力更大。 (5)技術創新能力成為市場競爭取勝的關鍵。世界各大汽車公司已把主攻方 向從實施精益生產、 提高規模效益轉向以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對汽 車工業的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和回收的全過程進行提升。圍繞安全、環保、 節能等重點領域,採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開發研製新車型,佔領技術制高 點,從而提升市場競爭能力。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將更加廣泛,跨國汽車集團正將 自己雄厚的技術實力、豐富的人力及財力資源與互聯網相結合, 同客戶、經銷 商、供應商等建立一種新的業務模式。 3、世界汽車工業發展趨勢。 當代汽車工業仍然是拉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無論是對於發達國家還 是對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研究認為,當代汽車工業 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發展趨勢。 (1)行業壟斷加劇。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汽車工業生產能力、 資本及市場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大型跨國公司將聯合重組,優勢互補,如已 經實行的相互提供車型發動機、總成、委託製造、組裝和銷售汽車等,從而形成 少數跨國公司對行業的高度壟斷。 (2)生產廠點「國際化」 。由於汽車共用技術多,在統一平台上經適當調整, 可以派生出新款式、新版型。因此,能夠貼近銷售市場就地建廠,從而同一品牌 汽車可以在不同國家實現「國際化」布點生產。 (3)汽車零部件采購國際化、系統化、模塊化。為降低生產成本,主機廠實 行最佳化跨國采購,零部件商也隨生產點轉移,在配套地建廠,實行就地生產, 系統化、模塊化供貨。 (4)技術合作國際化。汽車工業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投資大,而且技術發展
2

的難度越來越高,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寬,跨國公司已經開始藉助他方優勢,發 展合作研究開發;憑借自己的技術實力,創新能力,把轉讓技術作為一種贏利手 段。同時,為擴大市場份額,在市場遠景好,有人才、技術、成本優勢的地方建 立開發機構或分部,以便開拓市場。 (5)產品開發周期縮短,產品換型、改型加快,產品向多樣化、個性化方面 發展。為搶占商機,汽車製造商推出了多功能車、休閑車、運動型多用途車,以 及融合了不同車種特色的交融式車型等新車型, 採用計算機模擬設計、 試驗技術, 應用豐富的資料庫 24 小時不間斷開發。同時,對轎車普遍實施平台戰略,商用 車通用底盤, 在新產品之間或新老產品之間盡量採用通用總成,縮短產品開發周 期,加快了新產品上市速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6)推行電子商務。目前,各大汽車廠商都有自己宏偉的電子商務計劃。隨 著國際互聯網的發展,汽車產業也廣泛利用網路系統,收集市場、零部件采購信 息,實行物流跟蹤、庫存控制和產品銷售,努力實現「實物價值鏈」和「虛擬價 值鏈」的結合。 4.世界汽車工業主要發展模式。 研究認為, 世界各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大致有三種模式:一是美國和西歐等發 達國家為代表的自主研究和開發型。在這種模式下,率先進行創新的企業通常能 夠保持在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 二是以日本和韓國為代表的從技術引進→消化吸 收→形成自主開發能力的模式。 三是以墨西哥為代表的跨國公司主導的依附型技 術形成模式。 在汽車工業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快汽車工業發展,關鍵在於建立既符合國際 潮流, 又適合本國國情的汽車工業技術創新體系。 縱觀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軌跡, 基本上體現了第二種模式的特點(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形成自主開發能力的 模式)。根據國際環境和對當代汽車工業發展趨勢的分析,我國汽車工業在堅持 這種模式的情況下,在具體的戰略安排和方法上,可以針對我國地域廣闊,經濟 發展不平衡,汽車生產廠家眾多等特點,採取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式。 廣東省汽車工業(主要是轎車工業)合資企業居於主導地位,先以市場換技 術,後再消化吸收,走近似於日本和韓國的汽車工業發展模式。在尋求與跨國公 司的合作中,建議將形成我方技術創新體系納入合作合資方案之中。 5、跨國公司對華戰略分析。 加速向我國轉移生產能力, 搶占我國汽車市場,是跨國汽車公司對華戰略的 核心。跨國公司進入我國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一是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期。由於我國汽車市場規模尚小,跨國公司不願意
3

4、保定長城汽車四大整車公司廠址

保定朝陽南大街66號2個主機廠分布在馬路兩側,徐水大王店一個,高碑店一個,天津還有一個呢

5、全中國的發動機生產廠家都有哪些?都有哪些部件自行生產,而無外購.對應的 部件供應企業有哪些?

文安缸蓋

1、汽車發動機幾乎都是配套廠家生產供應的,主機廠進行裝配,只有極小部分的大型汽車集團自產自裝。

2、發動機配套廠幾乎都在主機廠周圍,主要分布在江浙、川渝、華中等地區。

PS:隨著汽車後市場的逐漸發展,網上可以查詢得到很多配套廠家的聯系方式,配套廠也在對外進行產品的批發和零售,而且價格比較優惠,質量也能保證。

6、中國一汽集團有多少家子公司?

這個分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給你說吧
全資公司
1.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技術中心: 整車和零部件以及工藝、材料的研發、試制、試驗
2.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 解放品牌中、重型卡車和發動機、車橋、變速箱三大總成等
3.一汽客車有限公司: 解放品牌城市客車、公路客車、團體客車和校車,消防車以及各類客車和消防車底盤
4.一汽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解放品牌中、重型卡車專用車、改裝車長春一汽輕型車廠 3噸載重卡車和1噸載重客車底盤
5.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 工廠工程設計、承包、監理和資質認證
6.一汽鑄造有限公司: 鑄件生產及鑄造工藝設計、工裝設計製造
7.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 整車覆蓋件模具、焊裝設計與製造
8.中國第一汽車集團進出口公司: 進出口貿易、外事聯絡、國際招標和國際物流
9.長春一汽工藝裝備有限公司: 非標准工藝裝備製造
10.長春一汽裝備技術開發製造有限公司: 數控加工中心、天車製造
11.長春一汽藍迪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機器人技術開發、塗料與工業爐技術開發
12.長春一汽嘉信熱處理電鍍科技有限公司: 熱處理和電鍍設備製造、零件加工
13.長春一汽綜合利用有限公司: 鑄鋼丸、鋁合金錠、鑄造回爐料、中水潔凈水
14.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哈爾濱輕型車廠: 輕型卡車、皮卡車
15.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哈爾濱變速箱廠: 重、輕型車變速箱
16.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 微型客車、卡車
17一汽山東汽車改裝廠:解放品牌中、重型卡車專用車、改裝車
18.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柳州特種汽車廠:解放品牌中、重型卡車、專用車、特種車
19.海南汽車試驗研究所: 濕熱帶各類汽車試驗、技術服務
20.一汽物流有限公司: 商品車及零部件物流相關服務
21.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 柴油發動機生產

控股子公司:

1.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 紅旗L5 L7 H7、歐朗、奔騰B50 B70 B90 X80和馬自達6 馬6睿翼 馬8 CX-7
2.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大眾品牌(捷達、寶來、高爾夫、GTI、速騰、邁騰、CC)
3.奧迪品牌(A3、A4L、A6L、Q3、Q5)
4.長春一汽四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中、重型卡車變型車、改裝車和車箱、車輪總成
5.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啟明星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系列軟體
6.一汽豐田(長春)發動機有限公司: V6系列高技術環保發動機
7.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夏利系列和NBC系列經濟型轎車
8.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豐田品牌威馳、卡羅拉、花冠、皇冠、銳志轎車
9.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營銷在中國生產的豐田品牌轎車、多功能運動車
10.深圳一汽汽車有限公司: 汽車營銷和售後服務
11.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 豐田品牌蘭德酷路澤、普拉多多功能運動車、柯斯達豪華客車
12.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 普力馬、福美來轎車
13.天津一汽豐田發動機有限公司: A系列發動機、ZZ和SZ發動機等
14.一汽財務有限公司:為集團成員單位提供結算、信貸服務和保險經紀業務等

7、比亞迪汽車廠在哪裡

比亞迪總部:深圳坪山

深圳地區其他汽車廠:寶龍,葵涌, 近一點的還有惠州。

目前,比亞迪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東、北京、陝西、上海等地擁有九大生產基地。

比亞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產業基地。

比亞迪汽車研發中心在上海。在西安有建有轎車生產線。在深圳有現代化汽車而且建成第二研發中心,將成為比亞迪汽車中高級汽車的生產基地。北京建有模具製造中心。

比亞迪汽車——比亞迪股份的直屬子公司。

8、上海汽車主要生產什麼品牌的汽車

上海汽車。
全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29日,簡稱上汽集團,前身是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現有主機廠:乘用車公司、商用車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
上海申沃(主產車型為城市公交車、客車)品牌:申沃、申豪(VOLVO)。
上汽依維柯紅岩(主產為工程車、牽引車)品牌:傑獅 紅岩傑卡、 新金剛、金剛
南京依維柯(主產車型為商務車)品牌:依維柯得意 依維柯Power Daily 依維柯Venice 超越(停售)
上汽通用五菱(主產車型為MPV、SUV、轎車)品牌:樂馳 、寶駿、五菱宏光、五菱榮光、五菱之光、五菱征程
上海通用(主產車型為商務車、SUV、轎車)品牌:凱迪拉克、賽威、別克、
凱越、君悅、林蔭大道、新君威、雪佛蘭、景程、樂騁、、樂風、賽歐、GL8、威朗、科魯茲、科帕奇、
上海大眾(主產車型為轎車、SUV、轎車)品牌:桑塔納、浩納 、大眾Polo、 朗逸 、朗行 、朗境、 凌渡、 帕薩特、 輝昂高爾(停售) 桑塔納經典(停售) 桑塔納志俊(停售) 領馭(停售)、途觀 、途觀L、 途昂、途安L 、途安(停售)
商用車公司(主產車型商務車)品牌:大通
乘用車公司(主產車型轎車、商務車)品牌:榮威、MG

9、中國生產船用柴油機主機的廠家有哪些

不少啊。

國內的船用柴油機主要分布在南船(——中國船舶)和北船(——中船重工)兩個集團,生產的主機大小型號也很齊全,從小型漁船的直到超級油輪的都有。

具體說比如大連的大柴,陝柴重工等等,如果需要詳細的數據,還是建議你去中國船舶和中船重工的母公司那裡查一下。

10、蓋世汽車網發布了我國六大汽車產業集群未來發展規劃,不知道大家如何感想?

The key to develop is innovation an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與主機廠分布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