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自己組裝電腦,請問一下硬碟怎麼固定在機箱里,需要買一個硬碟支架嗎?是台式機3.5寸的硬碟
硬碟固定在機箱里,不一定要買一個硬碟支架。
工具/材料:ROG 光魔G35台式機機箱、硬碟、螺絲刀。
1、首先在ROG 光魔G35台式機機箱內部找到SATA介面線。
2、然後將ROG 光魔G35台式機機箱內部的SATA介面線插到硬碟的SATA介面上。
3、接著確定硬碟在ROG 光魔G35台式機機箱里的安裝位置。
4、繼續將硬碟放置在ROG 光魔G35台式機機箱確定位置。
5、最後在ROG 光魔G35台式機機箱背面對應位置上用螺絲刀將硬碟擰緊固定即可。
2、新買的電腦機箱據說是可以安裝4個硬碟可是機箱裡面只有一個硬碟托架,如果要加硬碟是不是還要
新買的電腦機箱據說是可以安裝4個硬碟可是機箱裡面只有一個硬碟托架,硬碟托架分了2-4層,一般情況下不用再增加托架的,托架上每一排縲孔位,就可以裝一塊硬碟。如圖:
安裝方法:
1、打開機箱蓋。
2、裝硬碟放入托架內。
3、裝硬碟的縲孔位置和托架對齊。
4、將兩側的鏍絲擰上(如果機箱不經常移動,可以只上一側鏍絲)。
5、插上硬碟數據線、電源線。
6、通電、開機。
電腦檢測到硬碟後,再蓋上機箱。這樣硬碟就裝好了。
硬碟托架就是放硬碟用的。是將機器與硬碟進行連接並進行數據交換的介質。
3、怎樣把硬碟從電腦上拆卸下來啊?
工具材料
電腦
1、首先把顯示器、滑鼠鍵盤介面等都拔掉,如下圖所示。
2、然後用螺絲刀打開主機箱蓋子,如下圖所示,用手即可擰下來後面的螺絲。
3、接著在裡面找到硬碟,硬碟一般在機箱中的托架上。
4、然後找到螺絲刀擰下固定硬碟的螺絲釘,如下圖所示。
5、然後將硬碟從托架中拽出來。
6、拔下硬碟上的插頭,一般都是SATA介面的,之後把新硬碟裝上去即可。
4、請問,怎麼給台式機安裝硬碟?
方法如下:
1、首先准備安裝工具,包括:一根SATA轉USB轉接線、一根SATA數據線、一個硬碟支架及鏍絲,一個十字改錐。
2、安裝系統遷移軟體如系統分區助手,這個軟體可以輕松將現有的系統和數據完美遷移到你的新SSD硬碟中,避免了重裝系統的煩惱。
3、然後使用SATA轉USB連接器連接到你的台式機電腦。
4、使用系統分區助手將操作系統和個人數據非常簡單的復制到新SSD中。
5、安裝SSD,先把原有的機械硬碟卸下來,將安裝好的支架直接裝到原機械硬碟的位置。如果選擇同時安裝兩個驅動器,請將SSD連接到埠0,將原有驅動器連接到埠1就可以了。
6、使用SATA數據線,將SSD裝入電腦。至此整個安裝過程也就完成了。
(4)主機硬碟架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硬碟是十分精密的存儲設備,進行讀寫操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時候,磁頭與碟片也是接觸的。硬碟在工作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容易造成磁頭與資料區相撞擊,導致碟片資料區損壞或刮傷磁碟,丟失硬碟內所儲存的文件數據。
因此,在工作時或關機後主軸電機尚未停頓之前,千萬不要搬動電腦或移動硬碟,以免磁頭與碟片產生撞擊而擦傷碟片表面的磁層。此外,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過分搖晃或與機箱鐵板劇烈碰撞。
5、台式電腦硬碟在哪
台式電腦硬碟一般在主機定製的硬碟架中。
位置如圖:
主板上一個IDE介面可以接兩塊硬碟(即主從盤),而主板有兩個IDE口即IDE1和IDE2,所以理論上,一台個人電腦可以連接四塊硬碟。
如果你使用適配卡,那就可以連接更多硬碟。對於多硬碟的安裝,歸根到底就是雙硬碟安裝,因為IDE1與IDE2上的硬碟安裝是完全一樣的。
(5)主機硬碟架擴展資料:
當硬碟在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行關掉電源。在硬碟工作的時候關掉電源,會導致硬碟的物理損壞,而且也會丟失數據。
還有,在硬碟中有高速運轉的部件,如果一旦強行關機的話高速運轉的碟片就會突然停止,而在關機後又馬上開機的話,就更有可能造成硬碟的損壞。
所以在關機後不要馬上再次打開電腦。至少在半分鍾以後再打開。
參考資料:網路-電腦硬碟
6、這種抽取式硬碟架怎麼裝硬碟
不是爆力的,很輕松的。
你檢查下兩邊的釘子有一邊或兩邊可以取下的,裝進硬碟後,再插進去,然後扣上塑扣,再插進機箱。
兩個圓孔應該是還可以擰上螺絲更加固定的。
7、這個機箱的硬碟架在什麼位置?
右下角。不過你機箱沒有這機械硬碟架。自己買一個回去安裝的吧。
8、有沒有人知道電腦機箱硬碟架的拆裝方法
首先拔掉主機後面所有的線路,然後擰開旁邊的兩個大螺絲,打開機箱後蓋。
,找到硬碟,拔掉數據線和電源線,把左右兩側的螺絲擰下來,就可以卸下來了.你沒拆過最好記住原來在什麼位置,線插在什麼地方,螺絲也要收好。
打開機箱後,有的機箱是前開的,可以將前擋板打開,從機箱內部向外推出就行了。也有的是有塑料硬碟盒直接輕按硬碟盒兩邊卡扣可以取出硬碟。
9、電腦機箱內沒有硬碟托架正常嗎?
一般的atx機箱都是有硬碟架的,前置在機箱的光碟機位之下。
而常見的m-atx機箱有一部分是內置硬碟架的,這種機箱大部分屬於立式機箱,舉例來說就是大家常見的超薄款,如大水牛,金河田等薄款機箱,不光薄一些整體尺寸也略小一些。
第三種就是itx機箱,這種機箱都是itx主板專用的,尺寸最小(實際還有最小的mini-itx和nano-itx,不常用),空間小,為了節省空間,部分機箱將硬碟架改為加裝式的,機箱也是卧式較多,打開機箱一般硬碟架第一個看到,是橫在機箱頂端的,加裝螺絲固定的。
如果你的機箱正好是這種,那麼這個硬碟架在有些品牌里是選配的,而不是必配。
當然,如果你的機箱是前兩種,那麼我也挺納悶,怎麼簡配到沒有硬碟架的呢?這種硬碟架都是和機箱一體的,我懷疑你可能安裝錯誤了。
咱們以前的機箱都是硬碟平放位,上下和光碟機位一致,前後朝向是和光碟機位相反,光碟機向外,硬碟向內。但是後來硬碟位也有立著貼在機箱的移動蓋板位一側的,還是光碟機位之下,但是橫向已經安不上了,我懷疑你的可能就是這種情況,你再仔細看看。最好附個圖。
10、機箱沒有硬碟架怎麼加硬碟
在機箱中只有一個硬碟位時,增加硬碟的可選方法如下:
1)替換光碟機位的DVD光碟機為硬碟,光碟機與硬碟都是使用的SATA介面,可以相互兼容;
2)若主板上支持eSATA介面,可以直接用支持eSATA介面的硬碟盒將硬碟裝進去,外接在主機外使用;
3)使用移動硬碟盒將硬碟通過USB介面與主機連接,但使用USB介面硬碟的傳輸速率會低於ESATA與SATA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