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由器是伺服器嗎
不是,路由器是網路的一個中轉,伺服器是類似pc機器的硬體。
2、路由器和伺服器的區別是什麼?
1.路由器的構成及其簡單,外觀就像一個小盒子,主要用來共享網路寬頻的,能同時讓多台電腦用一個帳號,同時接入網路,能節省網費
2.伺服器就相當於一台電腦主機,不僅如此,他的配置比普通主機更為嚴格,因為他是用來承載網路數據的,大家所常見的網站就是在伺服器上運行的,它一般配備了G級防火牆和不少於100M的電信(網通)專用寬頻
總結,這兩個東西沒有什麼聯系,只能說都是用來上網用的
3、路由器設置里的伺服器名是什麼意思
1,一般的PPPOE伺服器上關於服務名只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指定,也就是說撥號的時候,服務名必須輸入官方提供的正確名稱才可以連接,否則錯誤678,
2,另一種是任意,輸入任意字元或者為空都可以撥號,現在在路由器里設定PPPOE賬號密碼應該就可以正常連接,不需要輸入服務名稱,因為任意字元跟空白是沒有區別的。
3,在電腦上撥號的時候如果出現691的話,再重新建立一次連接,服務名留空試試看,有可能是那個地方輸入錯誤了。
4,如果必須輸入服務名,也有可能是你當地封鎖路由器的一種特殊手段,有些路由器支持特殊撥號,不過一般都是根據地域不同來刷不同版本固件。
4、計算機伺服器與路由器的區別
路由器的構成及其簡單,外觀就像一個小盒子,主要用來共享網路寬頻的,能同時讓多台電腦用一個帳號,同時接入網路,能節省網費
伺服器就相當於一台電腦主機,不僅如此,他的配置比普通主機更為嚴格,因為他是用來承載網路數據的,大家所常見的網站就是在伺服器上運行的,它一般配備了G級防火牆和不少於100M的電信(網通)專用寬頻
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一個是用來做數據存儲運算的,一個是用於傳輸數據的,理解的時候應加以區分。
5、伺服器和路由器的區別
路由器的構成及其簡單,外觀就像一個小盒子,主要用來共享網路寬頻的,能同時讓多台電腦用一個帳號,同時接入網路,能節省網費
伺服器就相當於一台電腦主機,不僅如此,他的配置比普通主機更為嚴格,因為他是用來承載網路數據的,大家所常見的網站就是在伺服器上運行的,它一般配備了G級防火牆和不少於100M的電信(網通)專用寬頻
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一個是用來做數據存儲運算的,一個是用於傳輸數據的,理解的時候應加以區分。
6、路由器里的常用伺服器是什麼
①路由器里的虛擬伺服器功能:
通俗點來說,可以把私有地址中的任意一個IP的埠映射成為公網IP中的埠,也就是平時說的埠映射功能。
②舉例說明:你想在區域網中做一個WEB伺服器(假設地址為192.168.0.120,而你的公網地址為221.98.220.163)用來架設一個網站,要讓所有互聯網中的人訪問。
通過路由器的虛擬伺服器功能,把192.168.0.120的80埠映射到221.98.220.163的80埠,這樣所有互聯網用戶都可以通過訪問221.98.220.163訪問到你區域網中192.168.0.120上的網站。
7、路由器的TFTP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TFTP伺服器是指使用TFTP協議的伺服器。
TFTP是TCP/IP協議族中的一個用來在客戶機與伺服器之間進行簡單文件傳輸的協議,提供不復雜、開銷不大的文件傳輸服務。埠號為69。
TFTP作為一個傳輸文件的簡單協議,是基於UDP協議而實現的,但是也不能確定有些TFTP協議是基於其它傳輸協議完成的。此協議設計的時候是進行小文件傳輸的。
因此它不具備通常的FTP的許多功能,它只能從文件伺服器上獲得或寫入文件,不能列出目錄,不進行認證,它傳輸8位數據。
(7)路由器伺服器擴展資料:
TFTP伺服器的有點:
1、TFTP可用於UDP環境;比如當需要將程序或者文件同時向許多機器下載時就往往需要使用到TFTP協議。
2、TFTP代碼所佔的內存較小,這對於較小的計算機或者某些特殊用途的設備來說是很重要的,這些設備不需要硬碟,只需要固化了TFTP、UDP和IP的小容量只讀存儲器即可。當電源接通後,設備執行只讀存儲器中的代碼,在網路上廣播一個TFTP請求。
3、網路上的TFTP伺服器就發送響應,其中包括可執行二進製程序。設備收到此文件後將其放入內存,然後開始運行程序。這種方式增加了靈活性,也減少了開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TFTP
8、路由器 交換機 和伺服器的區別?
路由器 交換機 還有集線器都是網路擴展設備,
集線器是物理層交換(第一層)。功能是組建區域網,
交換機是鏈路層交換,是第二層交換。是連接兩個區域網用的設備。
路由器 也就網關。是工作在第三層(網路層)的交換設備它可以根據IP地址選擇發送數據的最佳路徑。比如說一個公司組一個區域網,和網際網路相連就要用路由器。每個主機通過路由器選擇路徑上網,組建虛擬網路(VLAN)等
伺服器(SERVER)就是連接在網路中(或網際網路)中負責提供各種網路服務的主機。(有HTTP伺服器,我們通常說的網站。FTP伺服器,文件傳輸伺服器等等
伺服器功能一般很強勁呵呵
就你的問題而言呢,路由器 交換機 都是網路連接設備
伺服器是一台提供服務的主機(就是好一點的電腦)
區別就在這兒
9、如何把路由器當做伺服器
從外網遠程登錄內網的某一台伺服器,需要經過路由器的轉發。
在路由器里設置DMZ主機轉發。DMZ讓區域網中的一台主機完全暴露給廣域網.以磊科路由器為例,如圖,找到路由器里的轉發功能,DMZ主機,按圖設置:
10、路由器和伺服器分別是什麼
要解釋路由器的概念,首先要介紹什麼是路由。所謂「路由」,是指把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行為和動作,而路由器,正是執行這種行為動作的機器,它的英文名稱為Router。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如下:
第一,網路互連:路由器支持各種區域網和廣域網介面,主要用於互連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不同網路互相通信;
第二,數據處理:提供包括分組過濾、分組轉發、優先順序、復用、加密、壓縮和防火牆等功能;
第三,網路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路由器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錯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簡單的講,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
第一,網路互連,路由器支持各種區域網和廣域網介面,主要用於互連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不同網路互相通信;
第二,數據處理,提供包括分組過濾、分組轉發、優先順序、復用、加密、壓縮和防火牆等功能;
第三,網路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錯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兩個有關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靜態路由表和動態路由表。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動態(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為了簡單地說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現在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簡單的網路。如圖所示,A、B、C、D四個網路通過路由器連接在一起。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在如圖所示網路環境下路由器又是如何發揮其路由、數據轉發作用的。現假設網路A中一個用戶A1要向C網路中的C3用戶發送一個請求信號時,信號傳遞的步驟如下:
第1步:用戶A1將目的用戶C3的地址C3,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幀的形式通過集線器或交換機以廣播的形式發送給同一網路中的所有節點,當路由器A5埠偵聽到這個地址後,分析得知所發目的節點不是本網段的,需要路由轉發,就把數據幀接收下來。
第2步:路由器A5埠接收到用戶A1的數據幀後,先從報頭中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並根據路由表計算出發往用戶C3的最佳路徑。因為從分析得知到C3的網路ID號與路由器的C5網路ID號相同,所以由路由器的A5埠直接發向路由器的C5埠應是信號傳遞的最佳途經。
第3步:路由器的C5埠再次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找出C3的IP地址中的主機ID號,如果在網路中有交換機則可先發給交換機,由交換機根據MAC地址表找出具體的網路節點位置;如果沒有交換機設備則根據其IP地址中的主機ID直接把數據幀發送給用戶C3,這樣一個完整的數據通信轉發過程也完成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不管網路有多麼復雜,路由器其實所作的工作就是這么幾步,所以整個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基本都差不多。當然在實際的網路中還遠比上圖所示的要復雜許多,實際的步驟也不會像上述那麼簡單,但總的過程是這樣的。
伺服器是指管理和傳輸信息的一種計算機系統。
伺服器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路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路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它是網路上一種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它在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碟、磁帶、列印機、Modem及各種專用通訊設備提供給網路上的客戶站點共享,也能為網路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表及數據管理等服務。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伺服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很大。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路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自己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您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被黑客竊走密碼、損失關鍵商業數據;如果您在自動取款機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應該考慮在這些設備系統的幕後指揮者————伺服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
目前,按照體系架構來區分,伺服器主要分為兩類:
ISC(精簡指令集)架構伺服器:這是使用RISC晶元並且主要採用UNIX操作系統的伺服器,如Sun公司的SPARC、HP公司的PA-RISC、DEC的Alpha晶元、SGI公司的MIPS等。
IA架構伺服器:又稱CISC(復雜指令集)架構伺服器,即通常所講的PC伺服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與其兼容的處理器晶元的伺服器,如聯想的萬全系列、HP的Netserver系列伺服器等。
從當前的網路發展狀況看,以「小、巧、穩」為特點的IA架構的PC伺服器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