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idc新銳

idc新銳

發布時間:2020-09-11 13:10:18

1、努比亞是國產的嗎?

努比亞為國產手機中興旗下的高端手機子品牌,質量不錯,此外,努比亞目前有售的為Z7和Z9系列,Z7系列的最新版本,以及Z9系列均支持移動聯通電信4G全網通。

(1)idc新銳擴展資料

努比亞(nubia),新銳智能手機品牌,定位高端市場,立足中國面向全球,以「Be Yourself」為品牌理念。努比亞手機產品擁有諸多單反級攝影功能,被稱為「可以拍星星的手機」。努比亞在業內首創了「全網通」,並通過搭載FiT交互技術的全球首款「無邊框手機」nubia Z9為廣大用戶認可。世界足壇巨星C·羅納爾多任努比亞品牌代言人。

努比亞旗下智能手機包括Z、My(布拉格系列)、X、N和紅魔五個系列,業務范圍覆蓋中國、北美、南美、北歐、俄羅斯、東南亞、印度等市場。

2、muv-luv的游戲術語

戰術機
戰術機指的是對抗BETA用的巨大人型兵器。全名是「戰術步行攻擊機」。在此之前的戰爭乃是以戰斗機為中心而爭奪制空權的形式,但在具有強大地對空火力的BETA光線屬種出現之後,戰斗機可說完全派不上用場了。因此,人類在1974年開發了對BETA戰用的巨大人型兵器「戰術機」。
戰術機目前為止從第一世代發展到第三世代(尚在發展中):
第一世代是以防禦力和裝甲為優先選擇的機種。但自從發現即使是這樣的裝甲,戰車級BETA依然能夠輕易啃破後, 開發強化的重點便轉移到了重點防護與機動性上。也就是第二世代的特徵。
第二世代是將耐熱耐彈裝甲限定配置在機身重要部位,以期達到輕量化並提升機動性。
第三世代是藉由新材質裝甲達到更加輕量化,並提升資料傳輸裝置的速度和容量;不但強化機動性到前兩個世代難以企及的水平,也增進了柔軟性和即時應對能力。
美利堅合眾國軍戰術機
F-4「幽靈」
由美國開發的人類最早的戰術機,自然是第一世代。世界上有中、日等30餘國採用,也有許多衍生機種。藉由裝備和系統主機的更換,從開發以來已經過37個年頭,仍然是聯合國軍和各國戰術機甲部隊的主力之一,已從美軍第一線部隊退下作為純外銷機種使用。
F-5「自由鬥士」
F-14「雄貓」
1980年代為配合大型特殊導彈[火鳥]而由美國海軍開發的第二世代戰術機。以高速匍伏飛行(貼地飛行)和一擊離脫戰法的應用為主眼採用復座式設計,比F-15還大一號其主機採用的可變輔助翼有很高的運動能力,但構造卻極其復雜。
F-15「鷹式」
美軍以「幽靈」為基礎而開發的第二世代戰術機。由於也有其他國家配備,亦有多種衍生機型。美軍戰術機部隊的主力。
F-15E「打擊鷹式」
以「鷹式」為基礎,多次強化綜合性能後的最新衍生型,號稱最強的第二世代戰術機。亦是美軍主力機種。性能實質上已為准第三世代;由於美軍F-22的配備時間嚴重推遲,因此仍有著許多再強化構想。 F-15·ACTV「活動鷹式」
F-15E的性能強化型,為(不死鳥計劃)下的產物。藉由軟硬體升級,模組化式外掛肩/背部推進器並安裝與開發中的F-22同型主機,有著遠超過同世代機的機動力。
F-16「戰隼」
美國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公司所設計的第二世代輕型戰術機。美國於1980年代為因應戰力增強的計劃,先後配備了F-14與F-15兩種高性能的戰術機;但由於該兩種機型的生產條件與費用均過於高昂,因此造成配備速度減緩的問題。有鑒於此,需要一種能快速量產配備,而又具有第二世代機等級(當時第一線戰術機性能)戰鬥力的機種。在這種背景下的「輕型戰術機計劃」(正式名稱為LWTSF計劃)使F-16誕生。由於該機以廉價、快速的即戰力為主眼,因此性能面的擴張性相當的小,但由於成功的實現了小型與輕量化,有著優秀的運動性能及格鬥戰能力,美國除自己配備外也賣給買不起F-15的部隊(如中國台灣);自D型開始外型有了變更,主要是修改肩部裝甲區塊與小腿部裝甲,以達到耐久力的提升和作戰時間的延長。
F-18「黃蜂」
許多美軍衛士稱其為「Viper」,是延續自LWTSF計劃時期的稱呼。1986年正式開始服役。
F-20A (F-5G) 「虎鯊」
以F-5系列為基礎重新設計、大幅提高性能的機種。藉由主機換裝而提升了60%以上的出力,而達到了和新型機相符的傲人機動性。
F-22A「猛禽」
美軍的次世代主力機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所開發的第三世代戰場壓制戰術機。生產數量尚少,但有著勝過其他第三世代戰術機的高度匿蹤能力和機動性,故有戰場支配戰術機的別稱。頭部攝影機的設計概念比較類似昆蟲的復眼,是少數將對戰術機作戰納入主功能的機種。匿蹤性、主機性能與機動性等均為現行戰術機之冠。由於美軍現行戰術機運用思想以配合G彈作戰的火力投射為中心,故該機與美軍其他舊世代機相同,不重視近戰能力的強化(美軍戰術機只有短刀,中國與日本均有長刀)。12.5事件中迎戰主要搭乘不知火和擊震的叛軍精銳,達到了敵我交換率7比1的傲人戰績,展現了機體性能上的優勢。但也由於數量上的壓倒性劣勢和駕駛熟練度的差距等因素,而有多台遭到沙霧上尉率領的叛軍主力擊墜。頭部形狀設計和凄乃煌類似是由於同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緣故。

YF-23「黑寡婦二型」
與F-22同時競爭美軍ATSF(先進戰術步行戰斗機)第三世代戰術機寶座失敗的機體,整體性能與F-22不相上下,尤其在近接戰斗的對應能力一向更是F-22所不及之處(此機原始配備包含長刀,專用突擊炮還有安裝刺刀)兩機模擬對抗四十次中有十八勝十四敗的優勢(其餘五次平手,三次無效)但由於維修整備性較F-22低,加上同時期美軍的戰術機作戰要求改以配合G彈(五次元重力炸彈)為重心因此以單機戰鬥力為主眼的本機最後未被採用,原型機現位於愛德華空軍基地的露天機棚,被譏為「世界最貴的鐵屑」。諷刺的是,本機原始概念反較F-22符合ATSF中「對人造戰術兵器」的高機動/近接作戰要求。
日本帝國軍戰術機
擊震(げきしん) 77式戰術步行戰斗機(F-4J/TSF-TYPE77)
第一世代戰術機。F-4「幽靈」的日產版本。自1977年正式配備以來,改良過相當多次;由於主機的換裝和裝甲的材質更新,具有準第二世代機的性能;迄今仍為日軍戰術機部隊的主力。
陽炎(かげろう) 89式戰術步行戰斗機(F-15J/TSF-TYPE89)
第二世代戰術機。F-15「鷹式」的日產版本。80年代晚期的日本為了克服在自製戰術機上面臨的技術瓶頸而自美國引入本機,由於主要目的是吸收技術,因此配備數量不多。在性能強化上面也不是主要對象。就實際性能而言其實只有美國F-15C的水平。
不知火(しらぬい) 94式戰術步行戰斗機(TSF-TYPE94)
日本自行研發生產的第三世代戰術機。以從美方得到的技術和生產經驗(從陽炎得到的)開發,作為日軍次代主力而進行量產。在日軍戰術機部隊中仍為少數精銳使用。可確定完全配備此機種的,只有防衛京都地區的第一戰術機聯隊和位於富士山腳的教導隊而已。至於橫濱基地配備的不知火也只有一個加強中隊的規模。機體表面配有新開發之雷射蒸發覆膜,對光線級BETA有較好的抗性。但就整體性能來說實際上只能稱為准第三世代。12.5政變事件中叛軍是以操作者的技術層面去彌補和F-22間的性能差距,不過在性能上有很強的潛能。這從故事中段由武開發的XM-3操作OS(其實是他打電動的模擬程式)導入之後,戰力立刻上升一事可以看的出來。
不知火壱型丙
不知火的強化型以將來的武裝強化為主眼,強化了結構與動力源,出力比原有的不知火強化了15%,但有著消耗增加(續戰時間縮短)的問題,只生產了100多架。交由老手駕駛員進行資料收集等試驗性質的運用。
不知火弐型 XFJ-01a
不知火的(新型試驗機)事實上是以壱型丙為藍本,各部零件換上美製第三世代機試驗零件後的(日皮美骨機)已確知頭部偵蒐系統,肩部推進器,腿腳部均重新設計;腰部零件設計則由Su-37的設計修改而來性能由於使用正規美製零件(非仿製同級品)而有顯著提升,但嚴格來說是帝國軍新型戰術機開發中的過渡性質產物。原型機是除F-22以外機動力上唯一能匹敵F-15·ACTV「活動鷹式」的機種。
吹雪(ふぶき)(TST-TYPE97)
日軍以F-15J「陽炎」為基礎,作為第三世代機型的基本技術研究用而開發的高等練習機。以沿用不知火的量產組件為前提重新設計後,在97年正式配備。
瑞鶴(ずいかく) F-4J改
1982年由日本政府城內省下單開發的F-4的改造機型。主眼在近戰機動層面上的強化,因此裝甲改采重點防護,強化近戰機動迴旋、瞬間加速等爆發式能力;但機體平衡性極差,非常仰賴駕駛員的技術。曾有在模擬戰中擊敗美國F-15(當時是C型)的紀錄。性能面上為准第二世代機。
武御雷(たけみかづち)(TSF-TYPE00)
以F-4J改「瑞鶴」的後繼機身分開發的純日產戰術機。實際上是以不知火的開發資料為本做出來的特殊用途機種。為日軍的精銳,直屬於將軍家族的「斯衛軍」所使用的機型。由於「高貴者應挺身於人民之前戰斗」這樣的思想,作為供將軍家族成員和其護衛而使用的機體,特別重視格鬥戰能力和機動性的強化。近戰能力為各國戰術機中頂級水平,但代價是武裝籌載能力大幅低下。機體顏色代表地位,由高至低為-紫、青(藍)、赤(紅)、黃、白、黑。
歐洲聯盟軍戰術機
EF-2000 「台風」
由英國、德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共同開發的歐洲聯盟第三世代戰術機。在F22A服役前號稱最強。經過了法國退出開發等問題,總算在2000年正式開始配備。因為歐洲除英國與瑞典外,幾乎都在BETA佔領下,因此資源嚴重不足;該機採用機體小型化和多功能化設計,除了延長續戰時間外,其實也是減少資源消耗的手段。機身各處都配備了高碳纖維制刀刃做為固定武裝,特別是頭部、雙肩及兩前腕的配備也有姿勢制御的功用。手持格鬥武器方面有西德的長戟、英國的雙手劍和西班牙的打擊盾牌等各種版本。而射擊戰兵裝除了標準的突擊炮系統(36mm機關炮配120mm滑膛炮)外,另有一種專門用於火力支援的戰術機手持支援火炮系統;該系統全長超過戰術機高度,可於57mm、105mm、220mm口徑換裝。歐洲軍隊在配置上傾向單由戰術機部隊作戰,因此才有專門的火力支援炮;和日本僅為增加有效射程的「支援突擊炮」是不同的概念。以高碳纖維製作跳躍單位主翼,這點和其他第三世代機相同。
「疾風」(Rafale)
法國脫離ECTSF計劃後獨自開發的第三世代戰術機。
JAS-39 「鷲獅」
瑞典制第三世代多用途戰術機。是為了配合瑞典特有的峽灣地形作戰而開發。
蘇維埃聯邦軍戰術機
米格系戰術機
MiG-21bis
F-4的改造機型。由於蘇聯的戰術需求,因此極度重視接近戰能力和運動性能,和標准型F-4的最大差異在於頭部和大腿部等地外裝簡略並輕量化,及手腳部件重新設計等。
MiG-23/27
蘇聯真正的「純國產戰術機」,也是蘇聯最初的第二世代機種類,機體上仍保有許多第一世代機的設計特徵。整體來說受美國F-5系列的影響,因此外型設計有許多相似之處,但Mig-23生產上並不順利,
前線整備與操作評價也不好, 除了現地修 改試行錯誤外,也藉由外銷方式減輕負擔;
這個系列真正改進完成的是MiG-27型,約有9成以上的零件經過修改與再設計。
推出時已經略嫌落伍(純第二世代性能);但該系列佔了蘇聯保有戰術機的40%,仍是蘇軍第一線最重要的支柱。
附帶一提,該系列的近接戰斗短刀設計特殊,較他國用的型號長了快一倍。
Mig-29 「燕式」
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設計開發的第二代戰術機。
和Su-27是同時期發展起來的戰術機,在蘇聯同代戰術機中該機以擁有(和Su-27)同等的近距離密集格鬥能力而著稱,但是較小的有效載荷、正常運行時間太短以及身為主力戰術機但是逃生位置設計不合理成為該機的缺點。然而,和Su-27鶴式作為高低搭配中的「低」的主力型戰術機已經被部署在遠東地區。頭部的電子元件和肩部的BLADEPAIN、前臂的彈出式鏈鋸劍使用和Su-27通用的裝備,小腿的前緣也配備了大型的格鬥用刀。
該機擁有和F-16和F-18戰術機相匹敵的綜合性能、近距離格鬥戰得到較高的評價、性價比高,被世界各國(東歐社會主義聯盟和東德)正式裝備。此外,在[日珥計劃]中是由東歐社會主義聯盟所屬的格拉夫小隊對強化型的Mig-29OVT進行相關的開發試驗。
Ласточка在俄語中是「燕子」的意思,這是女性在友好討論時使用的。
該機配備有對反坦克火箭用的散彈防禦系統,這個裝備是標准裝備還是對人戰裝備目前不明。
1994年,開始部署。
「9.12」
Mig-29的原型機代號。
擁有強大的中、密集近接格鬥能力的輕型高機動多功能戰術機,通過間諜獲得的YF-16/17的數據困難地進行研發。由於蘇聯軍方正式採用Su-27戰術機導致該機的開發計劃被終止,但是由於抓住了Su-27初期故障的機會,由蘇霍伊設計局得到技術援助,終於完成了試做機。
Mig-29M
准第三代戰術機性能的機體。
被競爭對手Su-27M2(Su-37)打敗,Mig-29的國內采購合同因此被取消。
Mig-29OVT 「支點」
Mig-29戰術機發展型的概念實驗機。該機採用的相關技術在Mig-35得到實用化。
諾斯羅普公司(美國)作為米高揚設計局正式技術合作夥伴對Mig-29OVT進行大幅度改進,該機體也因此被稱為[東方之鷹],作為F-15·ACTV的勁敵,該機被合作雙方當作[日珥計劃]的成功象徵。
而且該機是與西方企業進行技術合作而改進的,因此按照NATO的命名原則得到一個愛稱,Mig-29OVT被稱為[支點]。
從Mig-29戰術機的主要改進點來看:由於增大5%的機體使正常運行時間得到延長、改進了航空電子設備和傳輸介質OBL化(光纖化)、增加推進器以提高機動性、改變了BLADEPAIN的刀片形狀、更換了增加出力的主發動機以及增大跳躍裝置的體積。
Mig-35(Mig-29OVT)
是Mig-29戰術機的發展機型,Mig-29OVT戰術機是它的概念驗證機。
機體的擴大提高了有效載荷,改進了主發動機提高了效率,克服了正常運行時間過短的問題。
此外,跳躍裝置更換了帶有三維可控(軸對稱)噴管的矢量推進器,具有和Su-37同等的機動能力。
標准制式的Mig-35戰術機被納入第三代戰術機的分類中,除了Mig-29OVT基本規格相同外,機體還裝備更換為碳纖維刀片的大型格鬥用刀。
正在與蘇聯將要主力裝備的Su-47戰術機進行比較測試。
1.42/1.44項目(米格1.42/1.44)
1984年,蘇聯的多功能前線戰術機計劃(MFPTI =МФПТИ計劃)開始,米高揚設計局據此開始研發米格1.42。
由於Mig-23/27戰術機過於平庸的性能導致成為失敗的第二代戰術機。鑒於美國開始研製對抗可能出現的第三代戰術機的ATSF計劃,1994年,作為概念驗證機米格1.44開始試製造。
米格1.44和1.42有很多共通點,1.42據說是考慮到隱形戰術機的外形設計。
蘇霍伊系戰術機
Su-27 「鶴式」蘇聯制第二世代戰術機。是第二世代機中第一種以與BETA肉搏為設計主眼的機體。因此和他國同時期機種相比,在近戰微調機動性上特別突出。「前腕部電鋸」「肩/膝部固定刀刃翼」等固定接近戰武裝也是因此機的運用成功而開始成為蘇系國家戰術機的標准配備。本來是蘇聯次期戰術機的主力,但因為Su-37的出現而減產;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腰部裝甲設計, Su-37有配置能讓機體緊急停止與後退的逆噴射引擎,本機沒有。
Su-37 「終結者」
蘇聯制第三世代戰術機。Su-27提升而來的機型(原為Su-27M2),加上美國諾斯洛普公司的流出資料而修改完成。西側(蘇聯對歐美的稱呼)視為准第三世代(2.5世代)。
固定武裝配有肩部裝甲前端4柄(左右)、膝蓋裝甲前端1柄(左右)的高碳纖維制刀刃,再加上蘇聯機特有的前腕部電鋸(左右),可說是超接近戰版本的機型。駕駛座有單座和復座兩種版本。復座型主要是將武器管制等工作交由副駕衛士負責,但為了人員節約還是以單座型為主流。
Su-47 「金雕」
Su47「Berkut」不同於以往的蘇聯戰術機,是在追求終極高機動性,以及在hive中作戰能力重視下的產物。 由Su-37終結者為基礎,使用從美國X-29所秘密泄露的技術完成。設計特點有:超硬碳葉片,光傳輸控制系統,以及前掠翼推進器。並且,因為新型大出力引擎的裝備,以及全新設計的腿部和跳躍單元,Su47展現出驚人的立體作戰性能。此機是蘇聯的第三世代機體。
統一中華戰線軍戰術機
殲擊8型(J-8)
第一世代戰術機。F-4「幽靈」之衍生機種。和「瑞鶴」同屬改造機型。
殲擊10型(J-10)
第二世代戰術機。過去的統一中華戰線軍是以其獨自改良F-4「幽靈」所誕生的J-8 「殲擊8型」,經美方受權而大量生產做為主力機體。而殲8在F-4的眾多衍生機中也算是相當優秀的。但終究是以第一世代的F-4為藍本改造出來的機型,其能力隨著時間經過逐漸到達瓶頸。有鑒於此,政府在1980年代開始倡導引入新型機的必要性。在此曾考慮引進F-16「戰隼」的可能性,但對於以支援F-15為前提而生產的「廉價戰術機」F-16之性能,政府表達了不滿。倘若要引入高價的F-15系列,以當時的國力而言也有經濟上的問題。另一方面,當時的以色列原先與美國共同開發新型戰術機「幼獅」(Lavi-拉維,希伯來文〝幼獅〞之意),由於美方將對BETA戰略轉變為以運用G彈為前提,而停止了對「幼獅」的開發支援,開發工作因而中斷。眼見此一狀況的統一中華軍,聘請了「幼獅」的開發人員,和國內的科學家共同進行F-16的改良計劃。至此,以「幼獅」的開發經驗所培養出來的第二世代戰術機技術為基礎,統一中華軍所追求的,以在大陸上的HIVE中戰斗為前提,重視接近戰能力的戰術機誕生了,這就是殲擊10型。機身較為小型化,但具有高度近身格鬥戰性能。前腕部外緣及從膝部裝甲延伸至小腿前端的部份配有高碳纖維制刀刃,增進格鬥戰的殺傷力。另外為了將使用貼附攻擊的戰車級BETA予以爆破並排除,胸部區塊和腰部區塊前方配有反應裝甲。武裝為82型戰術突擊炮和重量級、增強打擊能力的接近戰用長刀和圓形盾牌等統一中華戰線的特有裝備。也可加掛導彈發射器做為制壓支援用。1994年正式在統一中華戰線陸軍開始服役。
經國(F-CK-1)(TAIDC開發)
第二世代戰術機。根據台灣海峽實際情況,專門研發生產的F-18增程改進型。F-16是美國陸軍機型,經國這種當然要選F-18這樣的海軍機型來改。
埃及陸軍戰術機
F-4E「幽靈」
F-4為最早開發之戰術機,而在世界各國使用多年。E型為更新航空電子設備、裝甲輕量化及換裝跳躍單位主機之准第二世代改良型。
戰略航空機動要塞
XG-70b「凄乃皇・弐型」(すさのお・にがた)
20世紀70年代中期從美國的HI-MAERF計劃中誕生的戰略航空機動要塞的試作機。約有一般戰術機的5倍大(100m)。藉由ML(ムアコックレヒテ)型反重力裝置產生的盧瑟福(Rutherford)力場,能使光線種BETA的光線照射歪曲・無力化,並且因為能夠使接近它的物體因重力變動而粉碎,使得無論近距離還是遠距離攻擊都能應付。並搭載了荷電粒子炮為主炮。開發時是期望能達到單機攻略HIVE的目標,但是由於盧瑟福力場的多重干涉,會使駕駛艙內部產生致命的重力偏差,使得人類無法搭乘(最初載人飛行試驗時搭乘的12名駕駛員全部死亡)的缺陷兵器。當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無法消除駕駛艙的重力偏差,也無法應付機體控制的精密操作進行無人化使用。之後隨著G彈的開發完成,1987年整個計劃就遭到凍結。後來則被ALTERNATIVE計劃接收。
XG-70d「凄乃皇・四型」(すさのお・よんがた)
HI-MAERF計劃和ALTERNATIVE計劃的混血機種。是以對HIVE的單獨進攻及壓制為目的的「弐型」的完成機;而作為對ORIGINAL-HIVE攻略作戰的秘密武器,在橫濱基地地下最深處持續的進行調整。從作為主炮的荷電粒子炮開始,在設計階段就配備了36mm機關炮、VLS等多種武器,而解決了「弐型」缺點之一的攻擊裝備不足的問題。ALTERNATIVE IV接收後還追加了2700mm/120mm電磁投射炮,其攻擊力極為強大。另外,由於解決了盧瑟福力場的問題,也可以搭乘駕駛員;只是其人選有著嚴密的限制。順帶一提,副炮120mm電磁投射炮的技術由日本帝國提供,作為戰術機用的攜帶型火器「試制99型電磁投射炮」由斯衛軍的中央評價試驗隊「白之牙(White Fang)」進行評價試驗。
戰略合神機
火之迦具錘(「火之迦具鎚」(ひのかぐつち))
於AGE官方會員Fan Disc「アユマユ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中登場之最終兵器。「D計劃」的最後王牌,由三架戰斗機合體成有一般戰術機數倍大的巨型戰術機。飛行和合體中基於超級機器人原理是不會受到BETA的雷射攻擊的(笑)。由於搭載了多具無限力機關,其戰鬥力極強。預計可以使用如「水晶防壁」、「猛禽翼翔天」、「駿馬百裂拳」、等所有護鬥士的必殺技。將無限力機關完全開啟時機身化為紅色,力量也更強大。由於無限力機關所產生的無限力力場會使電磁波擴散,所以不會顯示在雷達上。由於是極機密試作機,不會發出識別信號,要小心友方的誤擊。最大缺點是基於駕駛員消耗無限力的問題,作戰時間較短。 聯合國
聯合國在受到BETA大肆侵略的世界裡,扮演了整合各國戰力的重要角色。聯合國軍隊則沿往例由各駐留國提供裝備和基層人員、物資的支援,因此故事中的主要舞台·聯合國橫濱基地有許多從日本帝國軍轉任的人員,主要使用的戰術機也是日系機種。
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在故事中由於不像歐亞大陸各國深受BETA的侵擾,仍為世界第一強權。以打倒BETA的名義派遣大量駐外部隊轉戰世界各地,而此種部隊的構成人員有90%是希望獲得美國國籍的歐亞大陸難民和美國國內的低所得族群。如此作風加上常常不顧他國意見的強硬態度招致許多非議;但美國作為研發人類最早專門用以對抗BETA的武器「戰術機」的國家,也陸續開發了許多新銳機種並供應各國戰力,對於對抗BETA有著莫大貢獻。
日本帝國
在「這個世界」(作為ALTERNATIVE篇舞台的世界)的日本和現代日本的體制有所不同。仍維持君主立憲制,由皇帝任命的政威大將軍(以下簡稱將軍)代行職權,領導內閣總理大臣組成的內閣執行政務。將軍則是由明治時代以來擁戴皇帝的貴族「五攝家」中選出,故事中是由煌武院家長女·煌武院悠陽擔任此一職務。由於日本的海島地形,在幾次大戰後驅逐了國土上的BETA勢力,建構起太平洋上的防禦陣線。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聯邦蘇聯在本故事中未解體而依舊存在,由於國土為BETA所佔,而和美國長期租用阿拉斯加州作為臨時政府所在地。
歐洲聯盟歐盟
由於歐亞大陸領土的淪陷,聯盟機構和各國政府主要轉移到英倫三島和格陵蘭等海外地區。許多難民也因此湧入美洲大陸。
統一中華戰線
在中國大陸與BETA的戰斗陷入泥沼狀態。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表國共合作,統合國民黨和中共戰力建立對抗BETA侵略的「統一中華戰線」。
非洲聯盟
由於中東一帶尚有反BETA的戰線維持,非洲大陸受到的實質損害遠較歐亞大陸來的輕微。非洲各國政府積極的接受來自歐洲的企業和難民,藉此也提升了本來缺乏的技術力,提升了國際地位和政治發言權。

3、華為的冬天的原文

原文

公司所有員工是否考慮過,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麼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

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面對這樣的未來,我們怎樣來處理,我們是不是思考過。我們好多員工盲目自豪,盲目樂觀,如果想過的人太少,也許就快來臨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

我到德國考察時,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恢復得這么快,當時很感動。他們當時的工人團結起來,提出要降工資,不增工資,從而加快經濟建設,所以戰後德國經濟增長很快。

如果華為公司真的危機到來了,是不是員工工資減一半,大家靠一點白菜、南瓜過日子,就能行?或者我們就裁掉一半人是否就能救公司。如果是這樣就行的話,危險就不危險了。

因為,危險一過去,我們可以逐步將工資補回來,或者銷售增長,將被迫裁掉的人請回來。這算不了什麼危機。如果兩者同時都進行,都不能挽救公司,想過沒有。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

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大家要准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華為公司老喊狼來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狼真的會來了。今年我們要廣泛展開對危機的討論,討論華為有什麼危機,你的部門有什麼危機,你的科室有什麼危機,你的流程的那一點有什麼危機。

在管理改進中,一定要強調改進我們木板最短的那一塊。各部門、各科室、各流程主要領導都要抓薄弱環節。要堅持均衡發展,不斷地強化以流程型和時效型為主導的管理體系的建設,在符合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條件下,不斷優化你的工作,提高貢獻率。

全公司一定要建立起統一的價值評價體系,統一的考評體系,才能使人員在內部流動和平衡成為可能。比如有人說我搞研發創新很厲害,但創新的價值如何體現,創新必須通過轉化變成商品,才能產生價值。

我們重視技術、重視營銷,這一點我並不反對,但每一個鏈條都是很重要的。研發相對用戶來說,同等級別的一個用戶工程師可能要比研發人員綜合處理能力還強一些。所以如果我們對售後服務體系不給認同,那麼這體系就永遠不是由優秀的人來組成的。

不是由優秀的人來組織,就是高成本的組織。因為他飛過去修機器,去一趟修不好,又飛過去修不好,又飛過去又修不好。我們把工資全都贊助給民航了。如果我們一次就能修好,甚至根本不用過去,用遠程指導就能修好,我們將省多少成本啊!

因此,我們要強調均衡發展,不能老是強調某一方面。

對事負責制與對人負責制是有本質區別的

一個是擴張體系,一個是收斂體系

為什麼我們要強調以流程型和時效型為主導的體系呢?現在流程上運作的幹部,他們還習慣於事事都請示上級。這是錯的,已經有規定,或者成為慣例的東西,不必請示,應快速讓它通過去。執行流程的人,是對事情負責,這就是對事負責制。事事請示,就是對人負責制,它是收斂的。

我們要減化不必要確認的東西,要減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環節,否則公司怎麼能高效運行呢?現在我們機關有相當的部門以及相當的編制,在製造垃圾,然後這些垃圾又進入分撿、清理,製造一些人的工作機會。

製造這些復雜的文件,搞了一些復雜的程序以及不必要的報表、文件,來養活一些不必要養活的機關幹部,機關幹部是不能產生增值行為的。我們一定要在監控有效的條件下,盡力精簡機關。

市場部機關是無能的。每天的紙片如雪花一樣飛啊,每天都向辦事處要報表,今天要這個報表,明天要那個報表,這是無能的機關幹部。辦事處每一個月把所有的數據填一個表,放到資料庫里,機關要數據就到資料庫里找。

從明天開始,市場部把多餘的幹部組成一個資料庫小組,所有數據只能向這個小組要,不能向辦事處要,辦事處一定要給機關打分,你們不要給他們打那麼好的分,讓他們吃一點虧,否則他們不會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服務於你們,使你作戰有力。

我認為,批評別人應該是請客吃飯,應該是繪畫、綉花,要溫良恭讓。一定不要把內部的民主生活會變成了有火葯味的會議,高級幹部尖銳一些,是他們素質高,越到基層應越溫和。事情不能指望一次說完,一年不行,兩年也可以,三年進步也不遲。

我希望各級幹部在組織自我批判的民主生活會議上,千萬要把握尺度。我認為人是怕痛的,太痛了也不太好,像繪畫、綉花一樣,細細致致地幫人家分析他的缺點,提出改進措施來,和風細雨式最好。

任職資格及虛擬利潤法

是推進公司合理評價幹部的有序、有效的制度

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繼續推行任職資格管理制度。只有這樣才能改變過去的評價蒙估狀態。才會使有貢獻、有責任心的人盡快成長起來。激勵機制要有利於公司核心競爭力戰略的全面展開,也要有利於近期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長。

什麼叫領導?什麼叫政客?這次以色列的選舉,讓我們看到了猶太人的短視。拉賓意識到以色列一個小國,處在幾億阿拉伯人的包圍中,盡管幾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都戰勝了,但不能說50年、100年以後,阿拉伯人不會發展起來。

今天不以土地換和平、劃定邊界,與周邊和平相處,那麼一旦阿拉伯人強大起來,他們又會重新流離失所。要是這樣猶太人再過2000年還回不回得來,就不一定了。而大多數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沙龍是強硬派,會為猶太人爭得近期利益,人們擁護了他。

我終於看到一次猶太人也像我們一樣的短視。我們的領導都不要迎合群眾,但推進組織目的,要注意工作方法。幹部要有敬業精神、獻身精神、責任心和使命感。

區別一個幹部是不是一個好乾部,是不是忠臣,標准有四個:第一,你有沒有敬業精神,對工作是否認真,改進了,還能改進嗎?還能再改進嗎?這就是你的工作敬業精神。

第二,你有沒有獻身精神,不要斤斤計較,我們的價值評價體系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如果用曹沖稱象的方法來進行任職資格來評價的話,那肯定是公平的。但如果用精密天平來評價,那肯定公平不了。我們要想做到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

我認為獻身精神是考核幹部的一個很重要因素。一個幹部如果過於斤斤計較,這個幹部絕對做不好,你手下有很多兵,你自私、斤斤計較,你的手下能和你合作很好嗎?沒有獻身精神的人不要做幹部,做幹部的一定要有獻身精神。

第三點和第四點,就是要有責任心和使命感。我們的員工是不是都有責任心和使命感?如果沒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為什麼還想要當幹部。如果你覺得還是你有一點責任心和使命感的,趕快改進,否則最終還是要把你免下去的。

面對變革要有一顆平常心

要有承受變革的心理素質

我們要以正確的心態面對變革。什麼是變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重新分配是大事,不是小事。這時候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管理機構,才能進行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才能運行。在改革的過程中,從利益分配的舊平衡逐步走向新的利益分配平衡。

這種平衡的循環過程,是促使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與效益增長的必須。但利益分配永遠是不平衡的。我們在進行崗位變革也是有利益重新分配的,比如大方丈變成了小方丈,你的廟被拆除了,不管叫什麼,都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來對待。

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心態,我們的改革是不可以成功的,不可能被接受的。

特別是隨著IT體系的逐步建成,以前的多層行政傳遞與管理的體系將更加扁平化。伴隨中間層的消失,一大批幹部將成為富餘,各大部門要將富餘的幹部及時輸送至新的工作崗位上去,及時地疏導,才會避免以後的過度裁員。

我在美國時,在和IBM、Cisco、Lucent等幾個大公司領導討論問題時談到,IT是什麼?他們說,IT就是裁員、裁員、再裁員。以電子流來替代人工的操作,以降低運作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我們也將面臨這個問題。

華為的危機

以及萎縮、破產是一定會到來的

現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經不遠了,我們在春天與夏天要念著冬天的問題。IT業的冬天對別的公司來說不一定是冬天,而對華為可能是冬天。華為的冬天可能來得更冷,更冷一些。

我們還太嫩,我們公司經過十年的順利發展沒有經歷過挫折,不經過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確道路。磨難是一筆財富,而我們沒有經過磨難,這是我們最大的弱點。我們完全沒有適應不發展的心理准備與技能准備。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網路股的暴跌,必將對二、三年後的建設預期產生影響,那時製造業就慣性進入了收縮。眼前的繁榮是前幾年網路股大漲的慣性結果。

記住一句話:「物極必反」,這一場網路設備供應的冬天,也會像它熱得人們不理解一樣,冷得出奇。沒有預見,沒有預防,就會凍死。那時,誰有棉衣,誰就活下來了。

數字不是全部,精彩才是人生!

(3)idc新銳擴展資料:

華為歷程:

華為鎖定IBM為自己通向世界級企業道路上的學習榜樣和戰略合作夥伴。華為首先確定業務模式由電信設備製造商向電信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轉型,以充分發揮華為產品線齊全的整體優勢。這樣也可以借鑒IBM自1993年以來業務模式轉型過程中的知識和經驗。

接下來,大約50位IBM管理咨詢顧問進駐華為。在前後5年時間內,華為為此投入約5000萬美元改造內部管理與業務流程。華為還組建了一個300人的管理工程部,以配合IBM顧問的工作。

1998年,產品數字微蜂窩伺服器控制交換機獲得了專利。成立南京研發中心,並於2003年6月通過了CMM4級認證。

1999年,華為員工達到15000人,銷售額首次突破百億,達120億元。

改造流程

2000年,華為引入IBM集成供應鏈管理(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對公司的組織結構進行了調整,成立了統一的供應鏈管理部,它包括生產製造、采購、客戶服務和全球物流。

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設立研發中心。合同銷售額超過26.5億美元,其中海外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在美國矽谷和達拉斯設立研發中心。

全球合資

2001年,以7.5億美元的價格將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賣給愛默生。在美國設立四個研發中心。加入國際電信聯盟(ITU)。

2003年,與3Com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專注於企業數據網路解決方案的研究。Cisco Systems指控華為侵犯部分 Cisco技術專利;但是,Cisco最終撤回了訴狀,雙方解決了所有的專利糾紛,並承認華為沒有侵權行為。

2004年,與西門子成立合資企業,針對中國市場開發TD-SCDMA移動通信技術。華為贏得中國電信的國家骨幹網優化合同。此項目的目標是優化中國電信在廣東省的163個骨幹網路。

根據合同,華為的高端路由器NE5000獲得了TSR采購合同100%的市場份額,成功地進入了國家骨幹網的兩個超級節點。

華為與中國電信簽署合同,建造1200多萬個ADSL線路,進一步鞏固了華為作為中國電信最大戰略夥伴的地位。

獲得荷蘭運營商Telfort價值超過2500萬美元的合同,首次實現在歐洲的重大突破。東歐、南歐相繼打開市場後,華為開始挺進西歐、北美,並把歐洲地區部的中心設在巴黎。

2005年,海外合同銷售額首次超過國內合同銷售額。與沃達豐簽署《全球框架協議》,正式成為沃達豐優選通信設備供應商。

4月28日,英國電信(簡稱BT)宣布其21世紀網路供應商名單,華為作為唯一一家中國廠商,與國際跨國公司入圍「八家企業短名單」,為BT21世紀網路提供多業務網路接入(MSAN)部件和傳輸設備。

贏得了為泰國CAT建設全國性CDMA2000的3G網路,價值1.87億美元。

為海嘯受災國提供了500萬美元現金和設備的捐贈。 成為澳大利亞運營商Optus的DSL合作商,提供支持高速數據、語音(包括IP語音業務)、視頻廣播和商業服務的DSL接入設備。獲得了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手機的許可。

截至2005年6月,華為共有10所聯合研發實驗室。

2006年,以8.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與摩托羅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聯合研發中心,開發UMTS技術。推出新的企業標識,新標識充分體現了其聚焦客戶、創新、穩健增長和和諧的精神。

在2006年香港ITU展上,華為推出了基於All IP網路的FMC解決方案。華為移動軟交換用戶數突破一億。作為全球移動軟交換市場的領導者,華為移動軟交換出貨量居全球第一。

2007年,與賽門鐵克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存儲和安全產品與解決方案。與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提供海纜端到端網路解決方案。在2007年底成為歐洲所有頂級運營商的合作夥伴。

被沃達豐授予「2007傑出表現獎」,是唯一獲此獎項的電信網路解決方案供應商。推出基於全IP網路的移動固定融合(FMC)解決方案戰略,幫助電信運營商節省運作總成本,減少能源消耗。

2008年,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公司。根據Informa的咨詢報告,華為在移動設備市場領域排名全球第三。首次在北美大規模商用UMTS/HSPA網路,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和Bell建設下一代無線網路。移動寬頻產品全球累計發貨量超過2000萬部,根據ABI的數據,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

2008全年共遞交1737件PCT專利申請,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在2008年專利申請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專利數佔全球10%以上。

汶川地震發生後,華為公司及員工向災區捐款現金2630萬元和價值5800萬元的應急通信設備。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8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44位。

2009年1月16日,北歐電信運營商TeliaSonera宣布簽署兩項4G LTE商用網路合同,中國華為和瑞典愛立信將在歐洲建設LTE移動寬頻,成功交付全球首個LTE/EPC商用網路,獲得的LTE商用合同數居全球首位。

2009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218億美元,增長19%,約合1491億元人民幣。

2009年,無線接入市場份額躋身全球第二。率先發布從路由器到傳輸系統的端到端100G解決方案。獲得IEEE標准組織2009年度傑出公司貢獻獎。獲英國《金融時報》頒發的「業務新銳獎」,並入選美國Fast Company雜志評選的最具創新力公司前五強。

主要產品都實現資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個新能源供電解決方案站點。首次在北美大規模商用UMTS/HSPA網路,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和Bell建設下一代無線網路。移動寬頻產品全球累計發貨量超過2000萬部,根據ABI的數據,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

2010年,華為未經審計的全年銷售收入達280億美元,合1850億人民幣,較2009年增長28%。

2010年,華為超越了諾基亞西門子和阿爾卡特朗訊,成為全球僅次於愛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設備製造商。全球部署超過80個SingleRAN商用網路,其中28個已商用發布或即將發布LTE/EPC業務。

在英國成立安全認證中心。與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節能自願協議。加入聯合國世界寬頻委員會。獲英國《經濟學人》雜志2010年度公司創新大獎。

2010年7月8日,美國知名雜志《財富》公布了2010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華為首次入圍。繼聯想集團之後,華為成為闖入世界500強的第二家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也是500強中唯一一家未上市公司。

2010年9月,華為C8500作為中國電信首批推出的天翼千元3G智能手機,在百日內的零售銷量突破100萬台,創下了「百日過百萬」的佳績。截至2010年底,華為製造的天翼終端產品發貨已超過2000萬部,已經成為推動CDMA產業鏈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據賽諾2010年報告顯示,憑借與中國電信的深度合作,華為終端在EVDO市場整體份額已達到23.1%,繼續保持市場第一。極大地推動了華為智能手機的跨越式增長。

2011年,發布GigaSite解決方案和泛在超寬頻網路架構 U2Net。建設了20個雲計算數據中心,預計雲計算投入一萬人。推出華為honor榮耀手機,智能手機銷售量達到2000 萬部。

華為與賽門鐵克公司宣布雙方已就華為收購華賽49%的股權達成協議,以5.3億美元收購華賽。

整合成立了「2012 實驗室」。發布HUAWEI SmartCare 解決方案。在全球范圍內囊獲6大LTE頂級獎項。入選首批 「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2011年5月9日,華為宣布,與英國最大移動運營商Everything Everywhere(簡稱EE)簽署合同,全面升級EE在英國的GSM 2G網路。這是華為在英國獲得的首個大規模無線網路合同;該合同為期四年。

2012年,持續推進全球本地化經營,加強了在歐洲的投資,重點加大了對英國的投資,在芬蘭新建研發中心,並在法國和英國成立了本地董事會和咨詢委員會。在3GPP LTE核心標准中貢獻了全球通過提案總數的20%。

發布業界首個400G DWDM光傳送系統,在IP領域發布業界容量最大的480G線路板。和全球33個國家的客戶開展雲計算合作,並建設了7萬人規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雲。推出的Ascend P1、Ascend D1四核、榮耀等中高端旗艦產品在發達國家熱銷。

2012年2月26日,於巴塞羅那2012年WMC2012展會上發布了第一款搭載自研的四核心移動中央處理器K3V2的手機「Ascend D quad」,該處理器由華為旗下子公司海思自主設計,也是2012年業界體積最小的四核處理器。

同時,華為也成為國內第一家推出自研手機移動中央處理器的手機廠商,該舉對於打破高通,德州儀器TI以及nvidia對手機CPU的壟斷,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3月18日,華為發布電子商城進入電商渠道,快遞公司已切換到順豐。

2012年3月27日,華為投標澳大利亞國家寬頻項目,遭到拒絕。

2012年7月30日,華為在北京正式發布Emotion UI系統,實現了華為可分享自主獨特的應用的目的。這是華為整合自身產品,探索研發獨立操作系統的一次勇敢嘗試,這也為華為在未來推出真正屬於自身獨立的操作系統提供了經驗。

根據IDC的數據,2012年7月,華為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僅次於三星和蘋果。

2013年

全球財務風險控制中心在英國倫敦成立,監管華為全球財務運營風險,確保財經業務規范、高效、低風險地運行;歐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投入運營,輻射歐洲、中亞、中東非洲國家。

作為歐盟5G項目主要推動者、英國5G創新中心(5GIC)的發起者,發布5G白皮書,積極構建5G全球生態圈,並與全球20多所大學開展緊密的聯合研究;華為對構建無線未來技術發展、行業標准和產業鏈積極貢獻力量。

400G路由器商用方案得到49個客戶的認可並規模投入商用;此外,華為還率先發布了骨幹路由器1T路由線卡,以及40T超大容量的波分樣機和全光交換網路AOSN新架構。

持續領跑全球LTE商用部署,已經進入了全球100多個首都城市,覆蓋九大金融中心。

發布全球首個以業務和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敏捷網路架構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換機S12700,滿足雲計算、BYOD、SDN、物聯網、多業務以及大數據等新應用的需求。

以消費者為中心,以行踐言(Make it Possible)持續聚焦精品戰略,其中旗艦機型華為Ascend P6實現了品牌利潤雙贏,智能手機業務獲得歷史性突破,進入全球TOP3,華為手機品牌知名度全球同比增長110%。 

2013年,華為主要有三大板塊業務,包括通信網路設備(運營商)、企業網和消費電子。其中,消費電子業務發展迅速,華為手機銷量已躍升至全球第三位,僅次於蘋果和三星。

2014年

在全球9個國家建立5G創新研究中心。

承建全球186個400G核心路由器商用網路。

為全球客戶建設48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160多個雲數據中心。

全球研發中心總數達到16個,聯合創新中心共28個。

在全球加入177個標准組織和開源組織,在其中擔任183個重要職位。

2014年,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7500萬台。

2015年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數據,2015年企業專利申請排名方面,華為以3898件連續第二年位居榜首。

華為LTE已進入140多個首都城市,成功部署400多張LTE商用網路和180多張EPC商用網路。

光傳送領域,華為與歐洲運營商共同建設了全球首張1T OTN網路,與英國電信合作完成業界最高速率3Tbps光傳輸現網測試。

發布了全球首個基於SDN架構的敏捷物聯解決方案。

發布了全球首款32路x86開放架構小型機昆侖伺服器。

智能手機發貨超1億台。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穩居全球前三,在中國市場份額位居首位(GFK數據)。

2015年5月7日,華為宣布在比利時魯汶成立華為歐洲研究院。

2015年,華為在松山湖基地啟動了全球認證檢測中心(GCTC)新實驗樓綠色建築試點。建成後將符合美國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金級和中國綠色建築三星認證要求。

2015年,華為在印度開設了新研發園區,將園區的容納人數從目前的2500人提高到5000人。

2016年

2016年6月8日,《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公布,華為排名上升20個位次,至第50位。 

2016年7月26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披露:2016年上半年,華為智能手機銷售量6056萬台,較2015年增長了25%;營收為774億元人民幣,較2015年增長了41%。

2016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布「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3950.09億元的年營業收入成為500強榜首。 

2017年

2017年年初,華為明確了公有雲戰略。8月,華為內部發文宣布組織架構調整,雲業務部門Cloud BU升為一級部門,獲得更大的業務自主權。此前Cloud BU為華為二級部門,隸屬於該公司的產品與解決方案部。9月,華為宣布三年成為中國公有雲市場第一玩家並進入世界前五強。

2017年12月21日,百度與華為共同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

2018年

2018年初,華為發布2017年年報,並發布新的願景與使命: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2018年2月27日,華為與音頻及媒體技術研究機構Fraunhofer IIS簽署了一項MPEG-4音頻專利組合的全球許可協議。 

2018年5月13日,電廣傳媒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6月21日,美國議員敦促Alphabet旗下的谷歌重新考慮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之間的關系。 

2018年7月,大慶油田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10月10日,華為推出自動駕駛的移動數據中心。 

2018年10月11日,華為和百度在5G MEC領域達成戰略合作。

2018年12月24日,華為發布智能計算戰略 

2019年3月29日,華為2018年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同比增長19.5%;凈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5.1%。

截至2019年6月6日,華為已在全球30個國家獲得了46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發貨量超過10萬個。 [34] 

2019年8月8日,華為發布「面向2025十大趨勢」。

2019年8月9日,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 

4、浙江新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騙子虛擬主機商

中國IDC網-浙江新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騙子虛擬主機商,營業熱照是假的,電話是假的,售前qq不回答售後問題,踢到售後專員;售後專員qq不讓加好友!

這家虛擬主機商的網站www.加idcofchina.加com網址去掉加就可以訪問. 推廣關鏈詞是 ShopEX ShopEX主機 ShopEX虛擬主機 PHPWind PHPWind虛擬主機 PHPWind主機 ECshop ECshop主機 ECshop虛擬主機

5、名人名事國內的啊!

2006年十大經濟人物

沈南鵬

入選理由:因為如家快捷酒店10月26日在納斯達克的掛牌上市,沈南鵬再度成為年度焦點人物。之前在2003年12月,沈南鵬以攜程創始人的身份在納市敲響攜程網的開市鍾時,他其實早已為中國IT界和VC界所矚目。不同的是,此番梅開二度,他的身份已悄然變為全球最大的VC——紅杉資本的中國區合夥人。

實際上,從2005年9月沈南鵬與張帆(原德豐傑全球基金董事)一起創立紅杉中國並取得本地決策權和管理權起,紅杉除了投資於新型的互聯網行業,如奇虎網、悠視網、51.com等,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還廣泛下注於TMT(科技、媒體、電信)、農業、保險、動漫、福彩等行業。截至目前,紅杉前後投資的公司已達20家之多,其中包括亞洲傳媒、利農集團以及不久前由紅杉注資750萬美元入股的卡通企業湖南宏夢。據信,繼此前奇虎網獲得第二輪3500萬美元融資後,紅杉中國投資的悠視網也將於近期獲得第二輪總額達2000萬美元的融資。

現年39歲的沈南鵬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本科)和美國耶魯大學(商學院碩士),中學時代曾經是遠近知名的數學競賽冠軍,大學期間任上海交大系學生會主席,之後曾在德意志銀行、花旗銀行等機構的投行部門任職超過8年。1999年,他和梁建章等人以200萬元創辦攜程,自任總裁兼首席財務長。目前,除了是紅杉中國的創始人和掌門人,他還是如家的創始人及聯席董事長、分眾傳媒的個人投資人及董事。

馬化騰

入選理由:馬化騰,1971年生,1998年11月創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現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深圳市第四屆人大代表。曾榮獲「廣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家」、「2004年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新銳獎」等榮譽。

在馬化騰領導下,騰訊公司始終堅持模式創新,1998年至今短短8年間,已發展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總市值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的即時通信服務企業。200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64億元,盈利4.85億元,上繳稅款1.695億元,申請專利246項,是中國營業收入最高的互聯網企業,也是中國所有境外上市互聯網企業中市值最高的公司。

在用戶規模方面,如今騰訊QQ的注冊用戶數已達5.7億,活躍用戶數為2.2億,同時最高在線人數已逾2210萬。基於這一巨大的用戶基數,騰訊事實上已成為一個集即時通訊、在線門戶、在線游戲、電子商務以及無線3G手機門戶為一體的綜合性互聯網公司,初步完成了面向在線生活產業模式的業務布局,構建了QQ即時通訊工具平台、QQ.com門戶網站平台、QQ游戲平台以及QQ移動手機門戶這四大網路平台,且分別形成了規模巨大的網路社區。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在線生活平台,孜孜於創新的馬化騰所帶領的騰訊已經做得夠好,但無疑還將更好。

吳志陽

入選理由:現年33歲的CECT(中電通信)董事長吳志陽的為人熟知,始於2002年僑興斥資3.16億收購CECT。盡管在此之前,吳志陽已先後擔任僑興集團副董事長、僑興電訊副董事長、僑興環球(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董事等職,但真正令業界印象深刻的,當屬他在收購CECT之後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整改之舉:重構業務體系、巨資打造多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進軍智能手機以及定製手機市場……由於整合出奇的順利,當年CECT就售出120萬台手機,實現銷售收入16億。

據CECT公布的數據,2005年CECT的銷售額達20億元以上,利潤突破1億元,當年研發並上市的產品達上百款機型,並已具備每年推出50款手機的研發能力。此前的2004年,CECT在惠州完成了年產量150萬台的生產基地,此外還在北京、深圳及惠州成立了三家研發中心,負責中高端手機、智能手機、3G手機等的研發。今年上半年,CECT陸續推出的V260、A900、A01等機型,在產品娛樂性、商務應用等方面均表現不俗,特別是今年7月推出的超長待機產品——A1000,待機時間可達1000小時以上,這已打破了飛利浦待機王850個小時的記錄,而CECT在此之後推出的C1000高端商旅手機,其待機時間更破天荒地達到了1500小時。據預計,2007年CECT手機銷量將超過300萬部,營收將達到35億元,凈利潤則將達到2億元以上。

王雷雷

入選理由:王雷雷,1973年出生,199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學士學位。畢業後供職於中國長城計算機軟體公司,1999年8月加盟TOM集團,擔任TOM集團中國區運營總經理,全面負責TOM集團互聯網業務運營。2001年10月,王雷雷被TOM集團任命為TOM集團副首席運營官兼互聯網集團總裁。2002年12月,王雷雷進入TOM集團董事會,一年後,TOM在線有限公司從TOM集團正式分拆,王雷雷升任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至今。

2006年,由王雷雷執掌的TOM在線在中國互聯網業界依然是一支舉重輕重的力量:除了在國內無線互聯網業務穩居第一外,TOM在IM、娛樂、體育、音樂等方面有不俗的表現:TOM-Skype注冊用戶超過2500萬,每日新增用戶數接近業界第一;網路娛樂英雄會、玩樂吧等原創品牌影響力巨大。

目前,TOM在線門戶網站日均瀏覽量高達2.2億,日均獨立用戶數達到3000萬,擁有8000萬無線付費用戶,平均日信息發送量高達1500萬條。截至2006年9月底,TOM在線連續兩年成為中國唯一一家在所有無線增值服務均列三甲之位的門戶網站,並連續6個季度在季度總收入和凈利潤兩項指標上遠超搜狐,連續4個季度在凈利潤上位居門戶網站之首,從而成為中國最具實力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庄正松

入選理由:作為中國惠普信息產品集團(PSG)總經理及中國惠普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庄正松全面負責惠普PSG業務。早在1990年,庄正松即加入台灣惠普,2002年惠普與康柏合並後,他開始領導台灣惠普PSG集團的業務,在最初的8個月,就將台灣惠普信息產品的市場份額從第四位提升至第一位及第二位。2004年,庄正松從台灣來到北京就職。

2006年6月27日,在庄正松領銜下,惠普PSG集團推出全新品牌戰略——「惠普電腦掌控個性世界」新戰略,由此掀開了重新定義個人電腦的序幕。針對日趨個性化的PC潮流,PSG集團憑借在電腦製造方面多年的積淀,在PC個性化領域勇猛精進,設計了一系列功能強大、操作簡單、更為人性化、系統也更為安全的PC產品,將整個PC行業帶入了徹底的個性化時代。惠普中國研發中心還針對中國客戶的個性需求,研發出諸多更加適合中國用戶的產品。每一台出自惠普的電腦都有長達一年的保修期,其提供的產品完全保養服務涉及電腦的不同階段——從配置到保護,到升級,再到回收。而惠普家用電腦的纖薄機身、主題彩帖,以及被譽為超級夢工場的暢遊人多媒體中心,更是把娛樂新主張帶給了用戶。同樣,商用PC也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適合區域的產品。凡此種種,顯然與庄正松領導下的PSG集團制定的「掌控個性世界」新戰略不可分割。

方純松

入選理由:現年30歲的海爾移動計算機事業部總經理方純松1997年8月加盟海爾集團。在掌管海爾電腦之前,他在海爾家電方面從事過很多不同的崗位,從最初主抓生產管理到後來做商流工貿經理,再到總部冰箱的廣告部長和冰櫃市場部長以及之後的商流西北事業部部長。2005年5月,方純松加入計算機隊伍,今年3月升任海爾集團計算機本部見習本部長。

上任伊始,在海爾集團「人單合一」思路指導下,方純松以經營人、帶隊伍為主線,充分整合內外資源,在2005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2006年1-4月份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505%的市場業績。不惟如此,海爾電腦本年度還在產品上進行了顛覆,升級了潤眼電腦、潤清筆記本,並聯合英特爾成立創新產品研發中心,共同研發出包括極光酷睿電腦、四核轟天雷電腦、「我變V60」屏幕可拉伸式筆記本、農村電腦、數字家庭等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差異化產品,使海爾電腦品牌排名一年上升了14個名次,進入國產前4名。最新公布的IDC第三季度數據顯示,海爾筆記本已位居國產品牌第二。在遠程教育市場,海爾電腦更以高達25.8%的佔有率排名第一。

作為國內大型企業的旗艦,海爾向以兼具「白電的創新和IT的速度」著稱,酷睿2電腦、潤眼電腦、「我變V60」筆記本的催生,亦是這一創新基因的反射。加之推行了一套3C賣場和IT渠道相結合的渠道模式,因此在短時期內即成為國美、蘇寧、永樂、大中等賣場銷售情況最好的品牌。因為業績出色,在不久前揭曉的「2006年度中國IT英雄榜」上,方純松獲得「最佳團隊塑造獎」。

王峻濤

入選理由:王峻濤被稱為「中國電子商務第一人」。他曾於1999年在完全空白的產業環境下創立8848,走出中國電子商務的第一步。這個融資額一度超過6000萬美元、市值5億多美元、有57家風險投資參股的電子商務品牌一直被認為是中國電子商務的開端。但由於機緣乖錯,8848在即將登陸納斯達克的剎那卻由分拆而最終走衰。此後,矢志於B2C事業的王峻濤先後創立My8848、西單商城,可惜都未成正果。2002年8月,在網路產業最低谷的時候,王峻濤率領舊部創辦6688.com,開始探索中國電子商務新模式,將戰略觸角一路伸向面向中小企業的全面電子商務服務。這就是6688所推行的基於企業電子商務e點通、6688網上商城系統和線下區域營銷中心的「電子商務2.0」戰略。因為模式新穎,6688推出僅4個月,用戶即達到百萬量級。

今年9月27日,6688在獲得數千萬元風險投資後,更與中國移動合作推出e動商網,被稱為中國移動商務第一炮。目前,e動商網已擁有諾基亞、摩托羅拉、李寧、飛利浦等知名商戶的直營店,此外各地商場、餐廳和飲食娛樂企業也加盟了該網站。移動用戶可以使用移動積分兌換、話費小額支付、手機錢包和銀行卡支付等方式換取這些地面消費場所的購物卷或者直接支付消費,而且整個過程可以在Web網站、手機WAP甚至簡訊平台上進行。鑒於移動商務的即時、方便、快捷,該市場未來發展空間之大,當不難想像。

十年來,王峻濤在電子商務領域幾度起伏,又幾度崛起,其罕見的專注和執著,構成了獨特的個人魅力。也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並且相信,先行一步的6688以及王峻濤本人會在移動消費市場為急需振刷一新的中國電子商務開辟出另一片藍海。

張冀光

入選理由:在2005年業績過億,增長280%之後,2006年,張冀光領導的銘萬公司——國內首家企業門戶繼續高開高走,2006年前半年的業績已經超過2005全年。同時,銘萬分公司發展到45家,員工超過4000人,已經成長為在全國范圍內為中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IT服務提供商。據悉,由於業績、公司規模、產品成熟度的大幅提升,銘萬公司的IPO計劃也已提前啟動。

在創辦銘萬公司之前,張冀光曾經先後創建中國商業資訊、中國企業網兩家公司,並將他們帶到上市輔導期。2004年5月,張冀光創建銘萬公司,隨後又推出銘萬智能網站,被譽為第四代建站標准。2005年1月,銘萬旗下的企業門戶——銘萬網正式推出。以此為核心,銘萬牽頭的「中國產品推廣聯盟」網站數迅速飈升至7600家,成為中國最大的的行業推廣聯盟。同年8月,銘萬引入軟銀亞洲巨額風險投資。2006年,銘萬又推出企業信息門戶產品——八方通寶。

由於張冀光多次成功的創業經歷,也由於他最早創立並成功實踐了互聯網一對一的直銷模式,張冀光被譽為「中國互聯網營銷教父」。

蔡文勝

入選理由:2006年8月,蔡文勝創辦的二六五網路獲得「清科—2006年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強」中的前二十強。此次二六五網路獲得最具投資價值企業稱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投資界傳奇人物蔡文勝的關注。據介紹,二六五網路是為數不多的接受融資後仍能長期保持良好贏利的互聯網企業,二六五網路也因此一直吸引著VC們的關注。

蔡文勝是福建石獅人,早年在家族企業中從事傳統的服裝貿易與新興的房地產業,1993年前往東南亞發展,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工作。2000年,蔡文勝回到國內,正式進入互聯網產業,迅速成為國內、國際最好的域名投資與戰略專家。2003年,蔡文勝創立了網址站265.com。短短一年之後,265.com就成為中國上網導航網站中的翹楚。

2004 年8月,蔡文勝正式創立二六五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同年12月獲得IDG投資。通過網址導航、綜合搜索、手機導航、網站聯盟、互動社區、尋寶游戲等產品,二六五網路構築了一個包羅龐雜的導航門戶,其網站服務覆蓋超過50%的中國互聯網用戶,並已成為國內用戶使用最多的電腦首頁。蔡文勝還創建了YOK超級搜索網站,並擔任zcom.com、chinabbs.com、chinaz.com、cncn.com等國內領先互聯網公司的董事、顧問等職務。

俞凡

入選理由:2006年7月31日,兩年半前的「空降兵」俞凡被委任為中企動力科技集團股份有限總經理。

IDC研究報告顯示,中企動力在2006年上半年成功躋身中國IT服務市場十強,同時連續三年位列中國IT外包服務市場第二名,保持著每年50%的成長。2006年5月,繼中企動力與Google、聯想、ebay易趣、IBM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展開廣泛策略聯盟之後,中企動力完成了對國產開源辦公軟體RedOffice的擁有者紅旗中文2000公司的戰略收購,並將RedOffice整合到中企動力業務架構中,由此將觸角伸向辦公套件應用領域。同樣在2006年,中企動力在擴充網通IDC大型機房的基礎上,籌建了第二個大規模IDC機房,並在全國范圍展開了「服務新干線」活動。作為中企動力企業IT應用服務和電子商務整體策略的分階段部署,上述合作和收購安排中,作為公司最高決策管理層的俞凡均作出了突出貢獻。

統計顯示,目前中企動力佔中國IT外包市場份額為7%,佔中國虛擬主機市場份額為31.4%,佔中國域名注冊市場份額為65%,佔中國網站建設市場份額為20%。到2006年底,中企動力的商務服務網路將擴展到全國75個城市,擁有員工7000餘名,客戶近25萬家。

6、什麼是IBM全球業務管理啊?

IBM發布了信息管理軟體(Information Management,IM)的未來戰略,提出將以業務分析(Business Analytics)市場作為今後的發展重點。作為信息管理的下一階段,業務分析順應了客戶在當今信息爆炸時代的需求,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在今年的信息隨需應變大會(Information On Demand Forum)上,IM已經發布了「業務分析及優化服務(BAO Service)」來順應業務分析的市場需求;未來,IBM還將在全球、包括中國成立分析解決方案中心來推動這一戰略的實現,幫助用戶提升時實數據分析能力,更好地輔助企業決策,實現「新銳洞察」。

業務分析市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據IDC早些時候的預測,2008年業務分析軟體市場將增長3.45%,規模達到230億美元,並且2009年有望實現進一步增長;2008年業務分析軟體和服務市場的規模達到約590億美元;分析咨詢業務將增長2%,規模達450億美元。

2009年4月,IM發布了全新業務分析與優化服務(BAO Service),它融合了戰略、信息管理、高級分析和行業觀察,可幫助企業快速決策、優化性能。它由信息管理軟體和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攜手推出,應用了5個核心領域的技術,包括策略、商業智能及績效管理、高級分析和優化、企業信息管理和內容管理,綜合了GBS的服務線,如應用創新服務、客戶關系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和變革,以及供應鏈管理等。IBM業務分析和優化服務綜合了IBM在垂直行業、研究領域和信息管理的專業經驗,幫助用戶提升決策的質量和速度,同時能夠讓用戶更清晰地了解所做決策帶來的影響和結果。

此外,IBM還將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分析解決方案中心(Analytics Solutions Centers)來支持其在業務分析領域的發展。7月8日,位於東京的分析解決方案中心已經正式成立;倫敦、紐約市、北京和華盛頓特區的分析解決方案中心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正式開幕,多達4,000名新的分析顧問和專業人士將為此接受再次培訓。

此外,在2009年5月閃亮登場的「流計算」軟體也是IBM的業務分析市場戰略的一部分。這款名為「IBM System S」的新軟體可實現海量數據的實時分析,為用戶提供高速准確的洞察,助力更智慧的業務決策。它採用新的流架構和突破性數學演算法,可以從任何資源中提取數據進行前瞻性分析,從而准確地找出用戶需要的信息,並隨著新數據的增加不斷修正答案。

IBM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活動來增強其在業務分析產品組合方面的實力。其中包括數據分析軟體供應商Exeros、商業智能和績效管理軟體廠商Cognos、數據歸檔及法律法規遵從軟體廠商Princeton Softech、內容管理廠商FileNet、數據集成廠商Ascential 、變化數據捕捉軟體廠商DataMirror、身份識別軟體供應商SRD、產品信息管理軟體廠商Trigo、客戶信息管理廠商 DWL以及分析軟體廠商Alphablox。目前,針對業務分析市場,IBM可提供涵蓋業務分析各個領域的軟體,包括商業智能、數據挖掘和業務流程優化軟體。

信息管理市場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根據IBM Market Intelligence的預測,到2012年,這一市場規模接近820億美元。目前,信息管理業務已經成為了IBM公司的一個關鍵增長點。自2006年發布「信息隨需應變(IOD)」戰略以來,IM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以上,2008年的年度同比增長率更是超過了24%。截至目前為止,IM已經與15,000多家新客戶和2,500家新的業務合作夥伴建立了友好關系。

IBM軟體集團信息管理產品策略副總裁Inhi Cho Suh 女士談到:「『信息隨需應變』是IM始終堅持的目標,無論收購、整合或者新的市場機會的發掘,都與這一目標緊密相連。相信隨著業務分析與優化服務的落地,客戶將從中獲得更加實時、更加智能的信息分析能力,最終實現『信息隨需應變』。」

7、誰有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波尼斯的具體資料

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
美國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位於該州東南部,跨密西西比河兩岸。面積142.5平方公里,人口36.8萬(1990)。東與聖保羅毗鄰, 組成著名雙子城,包括附近郊縣在內,面積12626平方公里,入口約佔全州總人口一半以上。1821年在密西西比河聖安東尼瀑布附近建立鋸本廠。後移民漸增,在東岸形成聖安東尼村。19世紀中期向西岸發展。1872年兩岸居民點合並設市。早期經濟活動以利用瀑布水力、發展木材加工業為主。19世紀末隨著美國向中西部移民開發,大溯區乳用畜牧業和大平原小麥種植業已頗具規模,使地處兩大農區之間的明尼阿波利斯發展成為農畜產品加工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近代工業興起,城市不斷擴展。麵粉工業在國內居突出地位,產量僅次於布法羅,市區西部為現代化麵粉工廠集中地區。密西西比河沿岸分布許多大型穀物倉庫,明尼阿波利斯穀物交易所是全國最大的穀物市場之一。亞麻油、乳酪業以及傳統的鋸木業也很發達。電子儀表、農業機械、運輸機械 等新興工業部門發展很快,在城市工業結構中漸居主導地位。工廠主要分布在市區南部。與聖保羅同為美國中北部地區水、陸、空交通樞紐,商業和金融中心。中央商業區位於密西西比河西岸, 有57層的IDC大樓、尼科萊特購物中心等主要建築物,溝通街道兩邊商場的高架風雨廊道為城市獨特的建築形式。文教設施有明尼蘇達大學、奧格斯伯格學院等高等學府,沃克藝術中心,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學院,以及美術館、博物館和音樂廳等。市內多公園,西南郊湖泊成群,風景優美,有明尼哈哈瀑布等游覽明尼阿波利斯 (Minneapolis) 是明尼蘇達州最大的城市。位於該州東南部,明尼蘇達河口附近。為密西西比航線頂端的入口港。東與聖保羅市隔河相望,構成密西西比河上一對著名的雙子城。明尼阿波利斯面積142.5平方公里,人口36.8萬(1990年)。聖保羅是該州的首府,面積134.7平方公里,人口27.2萬(1994年)。兩市共同的大市區包括附近郊縣在內,面積為12626平方公里,人口約269萬,佔全州總人口的一半以上。
密西西比河西的明尼阿波利斯始建於1855年,曾是德國和北歐移民選擇定居的目標,素有崇尚自由和創新的傳統。當地豐富的水力,促進了木材和麵粉工業的繁榮。現又進入了高科技城市的行列。明尼阿在印第安語中是「水」的意思,波利斯是希臘語「城」 的音譯,合在一起意為「水城」。密西西比河東的聖保羅的先驅者是法國人,後來大批愛爾蘭人和德國人湧入此地。1838年始建,1849年成為明尼蘇達州的首府,經濟主要依靠奶畜產品加工與河運。
明尼阿波利斯早期經濟活動以利用瀑布水力、發展木材加工業為主。1899年伐木業臻於極盛。後隨著美國向中西部移民開發,麵粉業成為主要行業。19世紀通鐵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五大麵粉公司總部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近代工業興起,城市不斷擴展。麵粉工業在國內居突出地位,產量僅次於布法羅,市區西部為現代化麵粉工廠集中地區。明尼阿波利斯穀物交易所為世界最大類物市場之一。亞麻油、乳酪業以及傳統的鋸木業也很發達。電子儀表、農業機械、運輸機械等工業也發展很快,在城市工業結構中漸居主導地位。工廠主要分布在市區南部。
明尼阿波利斯市內有22個輕盈秀麗的小湖,曲徑環湖,綠樹成蔭,花草繁茂。市內還有大小156座公園。中央商業區位於密西西比河西岸,57層的國際開發公司(IDC)大樓和尼科萊特購物中心是該市的主要建築。站在高層建築上遠眺,到處湖光粼粼,水天相映。新羅曼式的市政廳使人想起歐洲國家的宮殿。湖泊周圍的花園洋房,環境優雅寧靜,是理想的住宅區。由於明尼阿波利斯地處北方,與中國黑龍江中部屬同一緯度,冬季氣溫可降至零下30-40℃,積雪有時深達2米。為了方便行人,市中心大樓之間架起以玻璃密封的空中走廊,成為「天橋」,總長約五公里。即使是在天寒地凍的數九天,行人也不會受到嚴寒的侵襲。
每年7月14-22日是明市傳統的節日「水節」,城裡要舉行200種慶祝活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水橇表演、海龜競速、化裝遊行、焰火晚會等等。節日期間,街頭貼滿色彩鮮艷的節日標語和活動海報。街上是各種遊行隊伍,有穿著整齊校服的中學生樂團、滿載身著奇異服裝的男女的彩車,還有人打扮各異的小丑在街邊表演,引得孩子發出陣陣笑聲,市內各處都充滿著濃烈的節日氣氛。
水城不光有湖還有河,舉世聞名的密西西比河就發源於市北面的伊塔斯湖,河水隨著山勢蜿蜒數百公里,從雙子城中間流過,最後匯成一條數百米寬的洋洋大川,向南奔瀉而去。這一帶由於地勢起伏,水位差異較大,形成許多瀑布,最吸引人的是聖安東尼瀑布和明尼哈哈瀑布。在明尼哈哈瀑布頂端,豎立著印第安神話中的英雄海華沙和他的新娘明尼哈哈的銅像。他們感人的事跡和愛情在著名詩人朗費羅的長詩《海華沙之歌》中有著生動的描寫。沿密西西比河畔漫步,隨處可見的船閘、水壩,還有作為文物保留下來的古色古香的風車和百年老船。
明尼阿波利斯也是著名的文化城。設在這里的明尼蘇達大學(1851年)最負盛名,已培養出七位諾貝爾獎金得主。在政治學、工程、物理、采礦、農業和醫學方面,它的師資質量之高是全美公認的。其他高等學府還包括奧格斯伯格學院(1869)、鄧迪工學院(1914)、明尼阿波利斯工藝美術學院(1886)、金谷信義會學院(1967)、中北聖經學院等。這里還有以演出古典戲劇著稱的蒂尤·格思里劇院,它被認為是紐約百老匯之外最佳的劇場。明尼蘇達交響樂團與美國最優秀的樂團相比也毫不遜色。施密特音樂中心更在其劇院建築物外牆上畫上一部樂曲的全部樂譜。市內眾多的畫廊向人們展示了藝術新銳的近作。明尼阿波利斯藝術館陳列了歐洲古典大師們的油畫,而沃克藝術中心則顯示出現代藝術的風采。
1993年美國《財富》雜志將明尼阿波利斯評為具有最佳國際商業環境、最利企業發展的美國十大城市之一。在《財富》雜志列出的500家大公司中,31家的總部設在這里。
與明尼阿波利斯相比,聖保羅 (Saint Paul) 就顯得莊重典雅。庄嚴的州議會大廈高高矗立在密西西比河東的山丘上,它是這座首府城市的象徵。市政廳廣場矗立著瑞典雕塑家米勒斯製作的13米高白色「印第安和平神」雕像。附近有州立斯內靈堡公園。昔日的沼澤地已被36層的世界貿易中心所取代,沿著曲折的小道在綠色灌木叢中蜿蜒而上,就到了聖保羅大教堂,這座圓穹頂的聖所是仿照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修建的。離開市中心,則又是一種建築風格,成千上萬的紅磚別墅和一個個小花園整齊地排列著,坐落在雪松和橡樹之間,彷彿到了北歐城市。聖保羅每年冬季均慶祝冬令節,節日狂歡、化裝遊行、冰雕展覽和雪橇比賽等種種慶祝活動使遊人和市民忘卻了寒冷,其熱鬧程度不亞於明尼阿波利斯的水節。
明尼阿波利斯和聖保羅兩市中心相距十多公里,但市區已通過密西西比河的多座大橋連成一片。這兩市形成的都市區是美國北部廣袤農區的工商中心和交通樞紐,糧食交易和牲畜市場世界聞名。製造業種類繁多,知識密集型產業尤其突出。高科技領域的巨人霍尼韋爾公司和3M公司、電腦業的巨人控制數據公司、農產加工的巨人通用麵粉公司、航空界的巨人西北航空公司都以雙子城為家。這些各行各業的巨擘帶動了兩市的經濟活力。
在兩市的郊區,人們可以感受到典型的美國商業文化。1992年,在雙子城南郊機場附近建造了美國規模最大、最輝煌的「美國商城」 (mall of america)。它不僅賣貨,同時也是人們休息、吃飯、會朋友、看電影和娛樂的場所。商城以外栽種著花草樹木,建築呈正方形,一共三層,面積39萬平方米,門前停車場可容納1.2萬輛汽車。商城中間的室內游樂園,佔地近3頃,是全美最大的。商城四個角落分別由四家大百貨公司占據,零售商店近400家,其中餐館和飲食店30家,還有18家電影院、28個休息室,44條自動浮梯和17部電梯。美國商城為雙子城增添了新的風采,每天慕名而來的購物游覽的顧客不下十萬之眾。
1992年9月18日,明尼阿波利斯與中國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結為友好城市。1988年5月9日,聖保羅與中國湖南的長沙市結為友好城市。

8、如何理解Linux下的負載均衡?

我空間裡面有

9、造夢西遊ol掛怎麼下載

我建議你去下一個簡單游。「簡單游」是一款在國家版權局注冊登記的合法商業軟體,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網路游戲輔助腳本交易平台,以「綠色安全、健康合法、功能豐富」等品牌形象建立起良好的用戶口碑。
目錄
1軟體簡介
27.0版本介紹
3VIP功能
4輔助工具
5區別
6再創佳績
7安全性
1軟體簡介
編輯

「簡單游」是一款在國家版權局注冊登記的合法商業軟體,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網路游戲輔助腳本交易平台,以「綠色安全、健康合法、功能豐富」等品牌形象建立起良好的用戶口碑。自創立來,總注冊用戶超過1000萬,平均每日在線超過40萬人次。目前包含了最新熱的500多款網路游戲,5000多個網游綠色輔助腳本。所提供腳本均嚴格遵照商業軟體使用協議,旨在幫助玩家實現人性化的游戲輸入和游戲操作,提供更多的個性化游戲可能,減少游戲疲勞,增加游戲樂趣。
[1]簡單游軟體版本號:7.35.4913
軟體大小:4.92MB(完整安裝包)/4.28MB(免安裝壓縮包)
更新日期:2013-04-08
應用平台:所有windows操作系統
MD5:(完整安裝包)/(免安裝壓縮包)
27.0版本介紹
編輯

全新界面引爆視覺
一、全面的UI界面,全新的視覺感受

簡單游7全新界面引爆視覺(6張)
[2]
二、腳本列表展開效果,快速預覽更多信息
三、添加更新腳本標識,及時了解腳本動態
四、分離交流群和專區公告, 內容一目了
五、優化充值界面,操作更直觀
六、優化新手體驗,增加引導提示
全新功能 快速上手
一、推出綁定手機功能
二、增加短消息到達提示
三、增加搜索游戲專區功能
四、增加一鍵返回已打開腳本功能
五、增加「最近使用腳本」快捷啟動模塊
六、內嵌網頁客服中心問題列表
解決問題 優化體驗
一、解決舊版本個別界面無法直接切換的問題
二、修正舊版本界面字元不規范的問題
三、解決重復彈窗問題
3VIP功能
編輯

1、訂購大優惠:一次性訂購四周贈送10天
2、有買就有送:訂購一周即送1天
3、節日更優惠:享受比一般會員更多的節日優惠特權
4、一元訂腳本:活動充值有機會獲取1元秒殺腳本的特權
5、積分換禮品:充值獲積分,好禮換不停(即將推出)
6、腳本先體驗:VIP用戶有機會優先使用體驗區腳本(即將推出)
7、新功能腳本:VIP用戶將第一時間體驗全新功能腳本(即將推出)
8、服務更快捷:專享VIP客服服務通道,優先為你排憂解難。
4輔助工具
編輯

游戲輔助工具,即主要通過模擬鍵盤滑鼠動作等手段,幫助用戶在游戲過程中(或其他軟體操作過程中)實現個性化和人性化的游戲操作,減少容易引起疲勞的機械化操作,從而在不觸犯游戲版權,不觸犯任何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有效增加游戲樂趣的合法工具軟體。
5區別
編輯

著名的全球市場咨詢和顧問機構IDC,在其權威報告《2003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報告》中,對外掛作出了如下定義:
外掛是某些人利用自己的電腦技術,專門針對一個或多個網路游戲,通過改變網路游戲軟體的部分程序,製作而成的作弊程序。用戶利用外掛這種作弊手段可以輕易得到其他正常用戶無法得到,或必須通過長期運行程序才能得到的游戲效果,表現有許多種,比如在角色扮演游戲中,使用外掛者比正常用戶奔跑快、攻擊威力加大、獲得更多的游戲道具等,從而對游戲本身和正常用戶都造成嚴重影響。
在這個權威觀點的基礎上,結合外掛的技術發展,對於網路游戲的特定衍生物「外掛」,簡單游提出了與時俱進的定義。
外掛即網路游戲作弊程序,它採取修改網路游戲客戶端程序,攔截或修改游戲客戶端與伺服器端之間的數據傳輸,利用游戲BUG等技術手段中的一種或多種方式,在網路游戲中獲取游戲運營方不予認可的不正當利益。用戶利用外掛這種作弊手段,可以在網路游戲中輕易得到其他用戶採取正常游戲方式而無法得到,或必須通過長期進行游戲才能得到的效果,從而對游戲本身和正常用戶都造成嚴重影響。
6再創佳績
編輯

華軍軟體園評選憑借客觀公正的評選精神和專業水準,在業界被視為最具權威的獎項之一。2010年的簡單游秉承6年以來始終堅持將網遊玩家的需求和體驗放在首位的企業服務,不斷優化軟體應用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開發功能更加強大的腳本服務。最終獲得了評委的好評及廣大用戶的支持,最終獲得年度新銳軟體獎!
PChome電腦之家是國內最優秀的IT及消費電子產品主流資訊平台,在互聯網上有著極大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在由Pchome電腦之家舉辦的「2010PChome年度產品評獎」中,簡單游眾望所歸,榮獲PChome電腦之家「編輯推薦」獎。簡單游此次在眾多軟體中脫穎而出,充分體現了其本身的品質以及網友對該產品的喜愛與支持。
eNet矽谷動力網站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IT門戶網站之一,其每年一度的「金e獎」也成為了最具權威的獎項之一,成了眾多IT業廠商檢驗2010年成績的代表性指標。而簡單游憑借其業界領先的綜合實力和及無懈可擊的表現,得到評委及用戶的一致認可,榮獲2010年度品牌新星獎!
7安全性
編輯

簡單游已順利通過國內外十家知名媒體的安全認證,其中被廣為熟知的有瑞星殺毒、天空軟體站、霏凡軟體站、華軍軟體、新浪、IT168等,保證簡單游的安裝、使用、卸載全過程無病毒、無木馬、無任何惡意行為。同時簡單游也獲得了瑞星雲安全認證。
滿意請採納。

與idc新銳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