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腦主機內部結構圖詳細圖
2、電腦主機各插線插孔位置示意圖
【電源介面】用於連接220V市電的介面。
【電源散熱口】主機變壓器散熱扇的出風口,為了保證散熱,出風口應與牆面保持10厘米以上的間隙。
【機箱散熱口】主機箱散熱風扇的出風口。
【主機銘牌】用於記錄廠家、型號、出廠編號等信息。
【擴展介面】用於安裝獨立顯示卡、音效卡、網卡等設備。
面板的插線圖如下:
【PS/2介面】這兩個介面用於連接老式滑鼠和鍵盤,如果你的鍵盤和滑鼠是圓形的介面,只要插到相同顏色的介面中就可以,紫色是是鍵盤介面,綠色是滑鼠介面。(目前普及USB插口的,直接插在USB上就行)
【串列介面】 一種較老的介面,傳輸速度比較低,在某些領域仍在使用。
【並行介面】通常用於連接列印機的介面,例如:愛普生1600K系列列印機,傳輸速度較串列介面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也逐漸被USB介面所替代。某些主板已經取消。
【USB介面】目前最常用的介面之一,包括主流列印機、掃描儀、滑鼠、鍵盤以及攝像頭、U盤、移動硬碟都使用這種介面。按照版本可分為USB1.1及USB2.0和USB3.0,其中藍色為USB3.0。
【顯示器介面】VGA模擬圖像信號輸出,某些主板有DVI數字介面(白色,很長一個),HDMI高清輸出(扁平 黑色) 。
【網路介面】RJ-45乙太網介面。
【麥克風介面(紅色)】用於連接麥克風的介面。
【音箱介面(綠色)】用於連接兩聲道音箱、耳機的介面。
3、電腦主機各組成部分圖解加名稱,有的發一下
圖找不到哦,不過您可以上太平洋電腦網查看以下是名稱外部:
1.1電腦的外部設備
一、顯示器
顯示器是引起初學者誤會最多的部分,許多人第一次見到它時以為它就是電腦本身。
其實顯示器對於電腦的運算性能、檔次沒有任何影響,它只是主機的一個輸出設備,以圖
像或文字形式告訴人們電腦的工作狀態或結果。不過,顯示器是絕對不可缺少的輸出設
備,如果沒有它,我們根本沒有辦法了解電腦的運行狀態,也就不能對電腦進行任何操作。
另一方面,顯示器可以直接顯示出鍵盤輸入的命令,或滑鼠活動的軌跡,也是幫助我們控
制電腦的最重要的輔助設備。因此,准確地說,顯示器實際上是電腦的監視器。
顯示器有以下幾個特點,表明它在整個多媒體電腦中佔有特殊地位:
(1)顯示器是電腦中體積最大的部分之一,而且重量最重;
(2)顯示器是電腦中價格最貴的部件之一,而且最為耐用,其使用壽命往往達10年以
上;
(3)顯示器的性能指標的優劣,直接影響我們的視力、疲勞程度和工作效率。
尺寸和重量:最為常見的顯示器的屏幕尺寸是14英寸,14英寸=35厘米,這一長度
指的是屏幕的對角線長度。近年來,14英寸顯示器有逐漸減少的趨勢,使用15英寸顯示
器的電腦已經越來越多,在一些高檔電腦中,還有使用17英寸、19英寸甚至21英寸大屏
幕顯示器的,當然相應的價格也就非常昂貴了。
顯示器的重量一般有好幾公斤,這一點對於電腦性能完全不重要,但在搬運和擺放電
腦時就需要加以考慮。
價格:按照1998年年底的價格,普通國產品牌的14英寸彩色顯示器約為800—1凹0
元,15英寸顯示器約為11凹一1600元,進口名牌產品(如索尼、飛利浦等)略貴一些。由
於顯示器十分耐用,而且用電腦時兩隻眼睛一直盯著它,因此顯示器的尺寸可以說是越大
越好。
性能指標:顯示器的性能指標有以下幾種:
解析度:指的是每一條掃描線的寬度,目前最普通的顯示器為0.28毫米,較高檔的有
0.26毫米和0.25毫米,解析度的數值越小越好。
色彩深度:有標准16色、256色、增強色和真彩色等幾種情況,一般的顯示器都能支
持這些色彩,但需要一個叫作顯示卡的部件的配合,顯示卡安插在電腦主機內,我們在後
面介紹電腦主機時還要提到它。
耗電:顯示器是電腦中的耗電「大戶」,一般在60到130瓦之間,而主機的耗電一般不
超過60瓦。耗電當然是越少越好。有些顯示器帶有「能源之星」標志,是節能型的,當使
用者在一段時間內不輸入指令給電腦時,顯示器就自動進入節能狀態,表現為屏幕變黑或
變暗,同時主機的運行也進入低速和省電狀態。
判斷顯示器的質量優劣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a:觀察開機:好的顯示器在開機的一瞬間就能顯示出十分穩定的圖像;質量差的顯示
器在剛開機時圖像會發生短時間的抖動或晃動;
b:在正常顯示的時候,靠近屏幕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圖像是由許多微小的點所組成
的,這些點越小、密度越大,顯示的解析度也就越高,質量就越好;反之則是低質量的或分
辨率低的產品;
c:觀察顯示器是否閃爍,如果有閃爍,則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對健康不利。
d:開機一段時間後,用手去摸一下顯示器後蓋的頂部,如果發現熱得燙手,表明顯示
器耗熱量很大,較容易出現問題。一般來說,顯示器總是要發熱的,有一些熱度是正常的。
二、鍵盤
鍵盤是電腦最重要的輸入設備。鍵盤上有一根長長的電線,通過一個圓形介面插在
主機上,實際上是插在主機內的主板上。我們對電腦下達的很多命令,特別是寫作中、英
文文章時所輸入的各種文字、符號等等,絕大多數都是通過用手指敲擊鍵盤上一定的鍵而
傳送給電腦的。
所有的鍵盤上按鍵的分布和排列都是一樣的。只有一點不大的區別:一種有101個
鍵,另一種有104個鍵。這兩種鍵盤使用起來幾乎完全一樣,104個鍵的鍵盤上多了三個
鍵,是專門針對Windows95加上去的,它們使得安裝了Windows95的電腦更容易、更方便
操作。
有許許多多種不同品牌不同價格的鍵盤,它們之間的區別僅在於外觀、耐用性和手感
上。外觀問題因人而異,見仁見智;耐用性方面一般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只要沒有把鍵盤
線拉斷,或者把茶水、菜湯之類灑到鍵盤縫里,它的使用時間相當長。
手感問題是應當加以考慮的,因為許多指令和幾乎全部的文檔錄人工作都是通過用
手指敲擊鍵盤來進行的。有的鍵盤敲起來很有彈性,乾脆有力,發出的聲音很清脆;有的
則有點軟綿綿的,聲音也有些發沉發澀;還有的新式鍵盤敲起來就像家用電器中的輕觸開
關,按鍵是用質地柔軟的塑料製成的,摸上去像肌肉一樣,使用時只需要碰一下就可以了,
而且不論用多大力氣也不會發出聲音,特別適用於多人集中辦公的場合。
三、滑鼠
多媒體電腦中滑鼠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因為現在標準的電腦操作軟體都使用圖形界
面,用游標指定後點擊滑鼠即完成操作指令下達,使得大多數情況下都不需使用鍵盤,極
大方便了電腦使用者,特別是初學者。
滑鼠是因為其長圓形的小巧外形,後面還拖著一根長長的尾巴,讓人聯想到行動靈活
的老鼠,由此得名。與鍵盤相似,滑鼠線也用一個扁型介面與主機相連(實際上是接在主
機板的串型介面上)。最常見的滑鼠有機械式和光電式兩種。
機械式滑鼠的底部是平的,底部中央有一個圓洞,洞中露出一個可以十分靈活地轉動
的小球的一部分。當我們用手移動滑鼠時,滑鼠底部從小洞露出的滑鼠球就發生轉動,這
時,在顯示器上就會看到箭頭形狀的游標也跟著移動,手的方向與游標的方向是一致的。
光電式滑鼠從外面看起來與機械式沒有什麼區別,但工作原理很不相同。光電式鼠
標使用時必須要有一個專用的滑鼠墊,否則它不能正常工作。
內部:
電腦主機的主要構件是:主機板、內存條、硬碟、軟盤驅動器、光碟機、音效卡、顯示卡及數據機。
主機板,是主機大總管的骨架,大多數設備都得通過它連在一起;這是CPU,英文名叫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思就是中央處理器,它是大總管的心臟,統一指揮調度電腦的所有工作。平常大家說的486、586、686、奔騰就是指不同的CPU。
內存,英文名叫Read Arandom Memory,簡稱RAM,是電腦工作過程中貯存數據信息的地方,它的單位叫做「兆」位元組,用「M」表示(1M = 1024K,1K = 1024位元組,1個漢字占兩個位元組,1M大約相當於50萬漢字),一般大家都省略了「位元組」兩個字,只稱「兆」。現在的機器一般都安裝32M或64M的內存。
硬碟,是平時安裝各種軟體和存貯文件的地方,相當於主機大總管的肚子,用戶的WIN98,游戲或是文件信函全放在這兒,以前硬碟容量較少,只有幾百兆,目前一般都有6G、8G或10G以上的大容量(1G = 1024M)。
軟碟機,分3寸和5寸兩種,目前常用的都是3寸軟碟機,可讀寫3寸軟盤,可存放1.44M位元組內容,您可以用軟盤拷貝一個文件到另外一台電腦,也可以把主要的文件信息復制一份在軟盤上,以防電腦出故障時丟失數據。
光碟機,也叫做CD-ROM驅動器,意思就是只讀光碟驅動器(即只能讀光碟,不能寫),一個CD-ROM光碟一般能放650M左右的數據,如果沒有它,現在很多大型的軟體如WIN98、Office 2000等,還真不知道往哪兒放。
它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倍速」,倍速是以每秒從光碟機讀取150K位元組為基準計算的。兩倍速即表示每秒可從光碟機讀取2x150K=300K位元組(1K=1024),目前常用的光碟機已經能達到32倍速或48倍速,百倍速光碟機也快上市了。
顯示卡,是一種常見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將大總管的想法和大總管在做什麼告訴顯示器。
音效卡,負責告訴音箱(或揚聲器)大總管要「說」什麼。
網路卡:是一種連接外部網路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和外部的溝通
4、主機箱內的硬體的位置圖
自己打開機箱看吧!!
5、求電腦主機的實體分布圖
哎 這個 比較難 沒有相機
6、電腦主板在主機哪個位置
電腦主板在主機箱內,不同品牌的電腦主板具體位置不一樣。打開機箱可以看到一塊較大的電路板,那個電路板就是主板。
顯卡在主板上,顯卡和內存條都在主板風扇的下邊。風扇下邊有兩個明顯的卡槽,插的就是顯卡和內存條,大一點的就是顯卡。如果只有一個,那就說明是集成顯卡。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6)主機分布圖擴展資料:
電腦主板選購注意事項:
電腦的主板對電腦的性能來說,影響是很重大的。曾經有人將主板比喻成建築物的地基,其質量決定了建築物堅固耐用與否;也有人形象地將主板比作高架橋,其好壞關系著交通的暢通力與流速。
1、工作穩定,兼容性好。
2、功能完善,擴充力強。
3、使用方便,可以在BIOS中對盡量多參數進行調整。
4、廠商有更新及時、內容豐富的網站,維修方便快捷。
5、價格相對便宜,即性價比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顯卡
7、我想知道電腦主機配件的分布圖 人家說360有但是我找不到 求高手
你是想自己裝機吧,硬體大師之類只是檢測配置、型號,並不可能告訴你哪個配件在哪裡。要想搞清楚的可以查看主板說明書,或者在網上看別人的拆機圖進行對照。按照一般分布,主板貼於機箱一側,機頂靠前是光碟機和硬碟,靠後是電源,機箱後下方是網卡和獨顯,主板中部帶風扇的是CPU,還有很多連接線。查看前你可以先了解一些主要配件的外觀以便辨認。
8、主機核心部件一般在機箱怎麼分布?
你這是什麼意思? 這些件都有各自固定的位置,別的地方安不上。網上圖多的是,自己搜一下看看啊。CPU插在主板上,主板固定在機箱身的一側,有指定的螺母位置。內存也是在主板上有插槽。 電源在機箱上面一角的指定位置。 硬碟在箱內前側 有固定的安裝區域。
9、電腦主機解剖圖
汗,沒必要啊大哥,自己找個電腦,拆開以後,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主板,主板上插著一條長長的一般是綠色的是內存,有個很顯眼的風扇,那是cpu風扇,cpu就在風扇下邊,再有一個豎起來的那是顯卡(集成的除外)。剩下的在機箱上邊的那是光碟機,在機箱下邊的那是硬碟,還有個大大的那是電源,就不用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