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完整搭建可以讓外網訪問的linux伺服器
1、撤銷多餘的服務根據機器的用途,很多服務是不需要的。要是Linux只用作桌面,就不需要sendmail、httpd和另外許多服務。如果你的伺服器只是Web伺服器,也可以關掉許多服務。為此,可轉到管理菜單,檢查服務項目。只需撤銷所有不想啟動的服務選項。
2、使用輕型窗口管理器代替GNOME或KDE我插入小腳印窗口管理器的原因是——它們大幅度減少圖形(界面)啟動時間。代替不得不額外等待啟動GNOME或KDE的30到60秒。
3、確保內網應用正常。明確內網LINUX訪問地址,並確保LINUX伺服器的SSH服務正常。
4、在被訪問端LINUX伺服器上安裝nat123客戶端Linux,並使用它。登錄網站,左側用戶中心,添加埠映射。選擇全埠映射類型。填寫內網LINUX固定地址埠,和外網訪問的域名。可以使用自己的域名,也可以使用二級域名。
5、外網訪問端安裝nat123客戶端並使用訪問者。
2、linux系統下怎麼搭建網站伺服器?
具體方法如下:
1、使用putty或類似的SSH工具登錄伺服器(本地安裝跳過);
2、安裝Apacheyum install httpd修改防火牆配置,打開80埠vi /etc/sysconfig/iptables添加記錄-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配置Apache
vi /etc/httpd/conf/httpd.conf
找到ServerName,設置為自己的域名,如果沒有域名,可以設置為localhost:80
3、重啟並測試Apache
service httpd restart
打開瀏覽器,輸入http://ip,可以看到Apache的測試頁
4、安裝MySQLyum install mysql mysql-server修改防火牆配置,打開3306埠vi /etc/sysconfig/iptables添加記錄-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設置MySQL開機自動啟動chkconfig mysqld on
設置root密碼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回車後,輸入y進行密碼設置,設置完密碼之後,一路回車,直到出現:Thanks for using MySQL! 重啟MySQLservice mysqld restart
安裝PHPyum install php 安裝PHP組件yum install php-mysql php-gd libjpeg* php-imap php-ldap php-odbc php-pear php-xml php-xmlrpc php-mbstring php-mcrypt php-bcmath php-mhash libmcrypt
重啟Apache和MySQL
創建info.php
vi /var/www/html/info.php
內容: <?php phpinfo(); ?>
瀏覽器打開http://ip/info.php進行測試。
3、如何搭建一個linux伺服器
在開發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多人同時工作、協著的情況,在嵌入式開發項目中更為平常,這樣可以加快項目周期,為產品上市佔得時間先機。目前,使用Linux作為開發產品的操作系統情況越來越多,使用越來越廣泛。為了交叉編譯,為了最接近開發目標,我們一般都會自己搭建一台Linux開發伺服器。Linux開發伺服器一些常用的功能必須支持,比如Samba、nfs、tftp、httpd等。
首先我們需要選擇合適的Linux操作系統作為伺服器的系統,推薦使用Fedora8、Fedora10等,筆者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覺得比較穩定吧!如何安裝該操作系統就不多說了。 裝好系統後,需要增加Linux OS用戶,可以使用命令#adser XXX;增加XXX用戶,
4、如何搭建一台Linux開發伺服器
在開發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多人同時工作、協著的情況,在嵌入式開發項目中更為平常,這樣可以加快項目周期,為產品上市佔得時間先機。目前,使用Linux作為開發產品的操作系統情況越來越多,使用越來越廣泛。為了交叉編譯,為了最接近開發目標,我們一般都會自己搭建一台Linux開發伺服器。Linux開發伺服器一些常用的功能必須支持,比如Samba、nfs、tftp、httpd等。首先我們需要選擇合適的Linux操作系統作為伺服器的系統,推薦使用Fedora8、Fedora10等,筆者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覺得比較穩定吧!如何安裝該操作系統就不多說了。 裝好系統後,需要增加Linux OS用戶,可以使用命令#adser XXX;增加XXX用戶,#passwd XXX給其設置登錄密碼。當然使用圖形化創建用戶也很直觀、方便。在這個環節值得注意的一定要設置好該用戶的home目錄,一般都會設置到該用戶的工作目錄,各個用戶的工作目錄需要私有化、獨立開來,這樣方便些、安全些。 多用戶的賬戶有了,我們應該來打通網路功能了,Fedora有bug,在圖形化配置GATEWAY什麼的會不成功,請安裝如下方法修改: # cd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 vi ifcfg-eth0 修改配置文件如下: # 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Ltd. 88E8001 Gigabit Ethernet Controller DEVICE=eth0 HWADDR=00:16:e6:db:c2:96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這個應該是「static」,而不是「dhcp」或「none」; USERCTL=yes PEERDNS=yes IPV6INIT=no NM_CONTROLLED=yes//這個應該是「yes」,如不修改,鏈接仍是disconnected; TYPE=Ethernet NETMASK=***.***.***.*** IPADDR=***.***.***.*** DNS1=***.***.***.*** DNS2=***.***.***.*** GATEWAY=***.***.***.*** step 3: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接下來就需要調試一下Samba功能了,這樣在windows下編輯Linux下的代碼將非常的便利。命令行下操作方法如下: Vim /etc/samba/smbusers # Unix_name = SMB_name1 SMB_name2 … root = administrator admin nobody = guest pcguest smbguest dssun = dssun hmchen = hmchen 增加Samba用戶; Vim /etc/samba/smb.conf [dssun] comment = * path = /opt/STM/STLinux-2.3/devkit/dtvkit/dssun writeable = yes ; browseable = yes valid users = bluo, dssun, hmchen, hqian, sbxiang, tsfu, yrli 設置工作路徑,可讀寫性、有效訪問的用戶等。 在圖形化下也有配置菜單,這個就很簡單了,不再敘述。 有了Samba就方便很多了!編譯編輯都很不錯了!接下來要著手你的開發平台軟體,這個對於不同平台的SDK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根據自己的SDK來處理。 有了SDK後,我們編譯通過後,一般都會進行調試,如何方便的調試呢?一般都會想到使用nfs調試。 以Fedora為例,一般默認安裝的沒有包括tftp功能,可以使用yum來安裝,方便! #yum install tftp; #yum install tftp-server 還需要更改一下tftp的配置,如下: vim /etc/xinetd.d/tftp 修改server_args = -s /tftpboot -c,這里的-c一定要加上,否則只能下載不能上傳!!! service tftp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s /tftpboot -c per_source = 11 cps = 100 2 flags = IPv4 } # mkdir /tftpboot # chmod 777 -R /tftpboot/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記得要關閉防火牆、seLinux.不disabled seLinux,Samba有可能只能讀不能寫,切記。
5、linux伺服器怎麼搭建p
最近要涉及到伺服器的部署,用linux,所以新潮熱血,學了點linux伺服器的部署,配置,搭建,這里總結一下,不為別的,反正是日後留著來回顧一下就夠了,回憶一下大體步驟:
准備食材:
虛擬機:VMware_workstation_full_12.5.2
linux鏡像文件:ubuntu-14.04.1-desktop-amd64.iso
jdk1.8:jdk-8u11-linux-x64.tar.gz
tomcat:apache-tomcat-8.0.39-windows-x64.zip
首先,我需要一台虛擬機來構建自己的linux伺服器,於是搜索網上下載了VMvare,有很多,下了個最新的試試,感覺不錯,然後,再下個linux鏡像文件,在網上搜索下,虛擬機的安裝教程,一步一步的裝上,這里用了兩三天,主要是軟體問題,找了好多路子,但回頭一看,就用網上什麼系統之家,腳本之家,或者推薦的就行,從CSDN下載的一個也用不了,浪費了好多積分,讓我對它失望了一點,本來以為它是萬能的,不過沒事,路子多。也搜了好多文章,遇到點問題,如:系統不兼容,版本不匹配啥的,反正不好使就從來,一步一步,最後可算安成了,初次欣喜。
然後就是接下來重要的了,linux系統有了,可以先下個linux命令文檔,先敲一敲,因為我主要就是部署一下,也不用太多的命令,所以就學幾頁就不往下看了,以後有機會可以繼續看看。
熗鍋准備:先安裝個jdk,用得1.8,最新的,不過版本不重要,除非項目需要的jdk版本高,安裝好的linux很全,裡面的瀏覽器就可以下,注意是linux for jdk,要不然可不行。然後新建一個java文件夾在根目錄的(這里的根目錄要通過cd 再接/usr/進入,而不是home/xxx,可以通過pwd查看當前所在路徑)/usr/下,用來放置解壓後的jdk文件,這里因為後綴名是tar.gz所以直接用tar -xf 命令解壓,命令都是最簡單的,具體的中間-xf可以百度一下,不做詳解。
切菜:配置JDK的環境變數,這里用了點時間,因為感覺這個有點別扭,跟windows下不一樣,配置環境變數需要注意,自己的用戶可能沒有許可權,需要使用root許可權,而我剛開始許可權密碼不知道,就通過sudo passwd設置一下初始密碼,然後通過su root輸入密碼才進去的,當然密碼是看不見的。進去之後,到/etc/文件夾找到profile文件,通過文件編輯命令vi profile在文件的末尾加上變數參數:
JAVA_HOME=/usr/java/jdk1.8.0_11
PATH=$JAVA_HOME/bin:$PATH
CLASSPATH=.:$JAVA_HOME/jre/lib/rt.jar:$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這里是有不同,不用懷疑,比如說那個PATH,加進去之後:wq保存退出,然後可以查看一下,echo $PATH查看PATH,這時是沒有配上的,需要命令:source profile激活一下,把環境變數保存在profile里需要每次進來都要通過source激活一下,如果想只看不編輯文件的話可以輸入cat+文件名來查看。
炒菜:這下可以把下好的tomcat解壓到自定義的一個文件夾里了,我的是home/pengyy/tomcat/下,到config文件里修改一下埠號,vi命令編輯server.xml,裡面後來啟動的時候8005那個埠有沖突,我直接改了8088,然後又把http請求的埠改成了8001,OK,tomcat配置完成,沒什麼過多的步驟。
上菜:將一個完成的web項目打成war包,放在tomcat下的webapps里解壓,網上說,tomcat啟動情況下,放進去可以自動解壓,不過我的沒發生,不知道為啥,所以就人工解壓了,新建個文件夾,和項目根路徑相同,然後用jar -xvf xxx.war 命令解壓,不過如果報jar命令沒有找到,則是因為jdk環境變數,沒有激活的原因,這個地方我卡了好久,因為jar命令是基於jdk里的,除非你用unzip命令解壓,unzip命令的好處可以解壓並新建文件夾。不過我用著不好使,所以就用jar了,是麻煩了一點。
開吃:進入到tomcat下的bin目錄,輸入命令啟動:./start.sh&,終止命令是./shutdown.sh&,按TAB鍵時可以提示的哈,其實(./)是當前路徑的意思,可以不加&,如果加了,啟動或終止完事需要按ctrl+c返回到命令行。這樣項目就啟動了,可以查看日誌,去tomcat的logs目錄底下查看catalina.out日誌文件,可以通過cat查看文件命令,也可以tail -f(倒數多少行可以為數字) catalina.out來查看。如果埠號被佔用,可以用命令lsof -i:埠號 來查看埠號被佔用的進程號,或者停止該進程,或者修改tomcat的埠號都可以。而當你不確定是否終止了哪個項目的時候,可以通過輸入命令ps -ef|grep java來查看一下是否有在運行的項目,通過kill -9 進程號就可以幹掉哪個正在運行的項目了。最後通過ifconfig或者ip命令獲取虛擬機的Ip地址,在主機上通過ip+埠號+項目根路徑的方式訪問即可。
吃後感:感覺已經很詳細了,雖然有點啰嗦,但因為第一次寫,不僅是為了回顧一下,也是為了練練自己的總結能力,如果有太多錯誤的地方請及時指出,我會多加修改的,通過這次學習,感覺自己得到的好處真的不少,以前對這真是一竅不通,但,從安裝到遇到問題,到解決,到最後成功運行,幫助自己了解了太多的細節和不懂的地方,也許不是那麼精通,但已經比以前進步太多了。希望所有人都不只是去看一個東西,要多實踐才能往前走得更遠,加油!小小程序員。
附加甜點(命令):
cat(查看文本),
vi編輯文本命令:a(在字元右側插入),i(在字元左側插入),:wq,ZZ(保存退出),:q,q!(不保存退出) :w(保存繼續編輯),ctrl+F(翻頁),/字元(向後查找),?字元(向前查找),:!bash(退出,執行命令,exit返回繼續編輯),x(刪除單個字元),dd(刪除正行),u(回退修改)
mv file fileFolder(移動文件)
cp file fileFolder(復制文件)
rm -rf/f file(刪除文件夾/文件)
ls(查看文件目錄)
ls -a(查看所有文件包括隱藏)
ll(列出所有文件包括許可權等內容)
6、用linux搭建伺服器
200分是沒人給你乾的,200元估計都沒戲……
建議你自己翻翻網上的帖子。
第一個問題直接上 samba 吧,不過自動分類管理是沒見過的,這需要專門找軟體實現。讓員工自己人肉分類吧……
第二個目前來說只能放棄新浪企業郵箱(除非你把公司搬到新浪的機房……),不過你的企業郵箱如果有自己的域名,那麼新建一個郵件伺服器還是很容易的。隨便找個企業伺服器版 Linux ,裡面的文件共享,郵件伺服器軟體都准備好了。
你直接找個文章照著文章裡面說的內容就能建了。
郵件方面我建議你選擇安裝一個好用的 webmail 程序,這種開源代碼還是很多的。大家用起來方便,管理也方便。
印象里國內有個開源的 webmail 項目,有安裝後就是郵件伺服器的安裝盤提供。你在他的基礎上裝個 samba 伺服器程序就行了。
-----------------
完全可以,但實際需要有人會做。以及數據、應用的轉移成本問題。
7、如何在自己的linux伺服器上搭建網站
1.根據機器的用途,許多服務是不需要的。如果Linux只是一個桌面,那麼就不需要sendmail、HTTPD和許多其他服務。
如果您的伺服器只是一個Web伺服器,您還可以關閉許多服務。為此,轉到administration菜單並檢查服務項。只需撤消您不想啟動的任何服務選項。
2.使用輕量級窗口管理器,而不是GNOME或KDE。我插入內存佔用窗口管理器的原因是,它們極大地減少了圖形化(界面)啟動時間。而不必等待額外的30到60秒來啟動GNOME或KDE。
3.確保內網的正常使用。指定內聯網LINUX訪問地址,並確保LINUX伺服器的SSH服務正常工作。
4.在被訪問的LINUX伺服器上安裝nat123clientLINUX並使用它。登錄網站,左用戶中心,添加埠映射。選擇完整的埠映射類型。
填寫內部網LINUX固定地址埠,外部網路訪問域名。您可以使用自己的域名或二級域名。
5.安裝nat123客戶機並在外部網路訪問端使用訪問器。
8、pc機搭建linux的伺服器
像這種情況IP不固定,你可以申請個域名,或者免費的域名,然後在計算機上安裝花生殼,就可以i通過遠程訪問了。如果只是想登錄termview就可以了
9、如何在linux搭建完整的web伺服器?
可以參考如下Web伺服器的建立過程。示例環境及web伺服器軟體:
Ubuntu 12.04
LAMP(Linux,Apache,Mysql,PHP)
1、安裝Apache
(1)在安裝HTTP Server之前需安裝APR(Apache Portable Runtime)和APR-util安裝APR
$ tar zxvf apr-1.4.6.tar.gz
$ cd apr-1.4.6/
$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2)安裝APR-util
$ tar zxvf apr-util-1.4.1.tar.gz
$ cd apr-util-1.4.1
$ ./configure –with-apr=/usr/local/apr (whereis apr)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3)安裝httpd-2.4.2.tar.bz2默認安裝位置/usr/local/apache2網頁放在/usr/local/apache2/htdocs配置文件/usr/local/apache2/conf/httpd.conf
$ tar jxvf httpd-2.4.2.tar.bz2
$ cd httpd-2.4.2/
$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4)啟動HTTP Server$ sudo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startAH00558: httpd: Could not reliably determine the server』s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using 127.0.1.1. Set the 『ServerName』 directive globally to suppress this message
(5)查看http是否正常運行$ netstat -a | grep httptcp 0 0 *:http *:* LISTEN
(6)在瀏覽器輸入127.0.0.1如果正常應該顯示「It works!」
2、安裝MySQL
(1)、下載安裝mysql-5.5.25.tar.gz,默認安裝位置/usr/local/mysql/
$ tar zxvf mysql-5.5.25.tar.gz
$ cd mysql-5.5.25/
$ sudo groupadd mysql
$ sudo useradd -r -g mysql mysql
$ cmake .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cd /usr/local/mysql/
$ sudo chown -R mysql .
$ sudo chgrp -R mysql .
$ sudo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 sudo chown -R root .
$ sudo chown -R mysql data/
$ sudo cp support-files/my-medium.cnf /etc/my.cnf
$ sudo cp support-files/mysql.server /etc/init.d/mysql.server
(2)、啟動MySQL:
方法1:$ sudo service mysql.server start
方法2:$ sudo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3、安裝PHP
(1)安裝下載php-5.4.4.tar.gz
$ tar zxvf php-5.4.4.tar.gz
$ cd php-5.4.4
$ ./configure --with-apxs2=/usr/local/apache2/bin/apxs --with-mysql --with-mysqli --enable-mbstring --with-mcrypt(可能需要安裝libmcrypt-dev )
$ sudo make install
$ sudo cp php.ini-development /usr/local/lib/php.ini
(2)配置HTTP Server使之支持PHPapache配置文件/usr/local/apache2/conf/httpd.conf修改或添加如下配置
<;IfMole dir_mole>
DirectoryIndex index.php
<;/IfMole>
<;FilesMatch \.php$>
SetHandler application/x-httpd-php
<;/FilesMatch>
(3)重啟HTTP Server
$ sudo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re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