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磁碟陣列伺服器

磁碟陣列伺服器

發布時間:2020-09-08 16:55:15

1、伺服器都要做RAID嗎 做了RAID有什麼作用

很多的伺服器都會做raid。磁碟陣列就是由多塊磁碟通過專用的陣列卡組合成一個擁有不同功能的磁碟組。現在很多大型伺服器商的雲主機一般上都在使用磁碟陣列功能,這能更好的保障數據的安全。

RAID由一種由多塊硬碟構成的冗餘陣列。雖然RAID包含多塊硬碟,但是在操作系統下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型存儲設備出現。利用RAID技術於存儲系統的用處主要有以下三種:

1、通過把多個磁碟組織在一起作為一個邏輯卷提供磁碟跨越功能;

2、通過把數據分成多個數據塊(Block)並行寫入/讀出多個磁碟以提高訪問磁碟的速度;

3、通過鏡像或校驗操作提供容錯能力。

最初開發RAID的主要目的是節省成本,當時幾塊小容量硬碟的價格總和要低於大容量的硬碟。目前來看RAID在節省成本方面的作用並不明顯,但是RAID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碟的優勢。

實現遠遠超出任何一塊單獨硬碟的速度和吞吐量。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還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錯能力,在任何一塊硬碟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工作,不會受到損壞硬碟的影響。

RAID技術分為幾種不同的等級,分別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價比。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RAID級別可以滿足用戶對存儲系統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

(1)磁碟陣列伺服器擴展資料:

常用的RAID級別有以下幾種:NRAID,JBOD,RAID0,RAID1,RAID0+1,RAID3,RAID5等。目前經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0+1)。

RAID0偏效率,磁碟利用率100%。

RAID1偏安全,磁碟利用率只有50%。

raid0 就是把多個(最少2個)硬碟合並成1個邏輯盤使用,數據讀寫時對各硬碟同時操作,不同硬碟寫入不同數據,速度快。

raid1就是同時對2個硬碟讀寫(同樣的數據)。強調數據的安全性。比較浪費。

raid5也是把多個(最少3個)硬碟合並成1個邏輯盤使用,數據讀寫時會建立奇偶校驗信息,並且奇偶校驗信息和相對應的數據分別存儲於不同的磁碟上。當RAID5的一個磁碟數據發生損壞後,利用剩下的數據和相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去恢復被損壞的數據。相當於raid0和raid1的綜合。

raid10就是raid1+raid0,比較適合速度要求高,又要完全容錯,當然¥也很多的時候。最少需要4塊硬碟(注意:做raid10時要先作RAID1,再把數個RAID1做成RAID0,這樣比先做raid0,再做raid1有更高的可靠性)

2、數據伺服器和磁碟陣列的區別?

一般資料庫伺服器和磁碟陣列是一塊使用的。磁碟陣列掛載到資料庫伺服器上。
資料庫伺服器是一台伺服器,跑的是數據應用程序,所以叫資料庫伺服器,一般核心數據是不會放在資料庫伺服器的本地磁碟的(出於安全和性能的考慮)。
磁碟陣列就是存儲盤櫃。支持IPSAN、FCSAN等。

3、磁碟陣列如何與伺服器連接

1.連接的話,應該直接用連接線把伺服器和磁碟櫃相連就ok了!我們公司的戴爾的磁碟櫃和伺服器就是直接用專門的連接線連接的
2.伺服器上必須要有磁碟陣列卡,沒有的話,你專門把磁碟櫃和伺服器相連呢?我們公司就是犯了這樣一個錯誤,買了個戴爾的磁碟櫃,但是人家介面是pci-e的,我們伺服器的介面沒有,最後沒有辦法就又去買了個新伺服器,帶pci-e介面的!
3.為了保證傳輸速度肯定是光纖了。

4、磁碟陣列和伺服器的本質區別?

磁碟陣列和伺服器的本質區別是一個是存儲系統,一個是計算系統;

磁碟陣列是存儲單元,是對磁碟進行管理控制的系統;它的作用是為計算單元提供大容量的存儲空間;

伺服器是計算單元,它的作用是運行各種運用系統,提供各種應用服務;

磁碟陣列與伺服器的關系是:磁碟陣列為伺服器提供安全的、可靠的、可申縮的外部存儲空間;

5、伺服器的RAID是什麼意思

RAID是英文Re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縮寫,中文簡稱為廉價磁碟冗餘陣列。就是一種由多塊硬碟構成的冗餘陣列。雖然RAID包含多塊硬碟,但是在操作系統下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型存儲設備出現。利用RAID技術於存儲系統的好處主要有以下三種:

通過把多個磁碟組織在一起作為一個邏輯卷提供磁碟跨越功能
通過把數據分成多個數據塊(Block)並行寫入/讀出多個磁碟以提高訪問磁碟的速度
通過鏡像或校驗操作提供容錯能力
最初開發RAID的主要目的是節省成本,當時幾塊小容量硬碟的價格總和要低於大容量的硬碟。目前來看RAID在節省成本方面的作用並不明顯,但是RAID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碟的優勢,實現遠遠超出任何一塊單獨硬碟的速度和吞吐量。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還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錯能力,在任何一塊硬碟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工作,不會受到損壞硬碟的影響。

RAID技術分為幾種不同的等級,分別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價比。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RAID級別可以滿足用戶對存儲系統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常用的RAID級別有以下幾種:NRAID,JBOD,RAID0,RAID1,RAID0+1,RAID3,RAID5等。目前經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0+1)。

NRAID
NRAID即Non-RAID,所有磁碟的容量組合成一個邏輯盤,沒有數據塊分條(no block stripping)。NRAID不提供數據冗餘。要求至少一個磁碟。

JBOD
JBOD代表Just a Bunch of Drives,磁碟控制器把每個物理磁碟看作獨立的磁碟,因此每個磁碟都是獨立的邏輯盤。JBOD也不提供數據冗餘。要求至少一個磁碟。

RAID 0
RAID 0即Data Stripping(數據分條技術)。整個邏輯盤的數據是被分條(stripped)分布在多個物理磁碟上,可以並行讀/寫,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沒有冗餘能力。要求至少兩個磁碟。我們通過RAID 0可以獲得更大的單個邏輯盤的容量,且通過對多個磁碟的同時讀取獲得更高的存取速度。RAID 0首先考慮的是磁碟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一個磁碟出了問題,那麼整個陣列的數據都會不保了。

RAID 1
RAID 1,又稱鏡像方式,也就是數據的冗餘。在整個鏡像過程中,只有一半的磁碟容量是有效的(另一半磁碟容量用來存放同樣的數據)。同RAID 0相比,RAID 1首先考慮的是安全性,容量減半、速度不變。

RAID 0+1
為了達到既高速又安全,出現了RAID 10(或者叫RAID 0+1),可以把RAID 10簡單地理解成由多個磁碟組成的RAID 0陣列再進行鏡像。

RAID 3和RAID 5
RAID 3和RAID 5都是校驗方式。RAID 3的工作方式是用一塊磁碟存放校驗數據。由於任何數據的改變都要修改相應的數據校驗信息,存放數據的磁碟有好幾個且並行工作,而存放校驗數據的磁碟只有一個,這就帶來了校驗數據存放時的瓶頸。RAID 5的工作方式是將各個磁碟生成的數據校驗切成塊,分別存放到組成陣列的各個磁碟中去,這樣就緩解了校驗數據存放時所產生的瓶頸問題,但是分割數據及控制存放都要付出速度上的代價。

按照硬碟介面的不同,RAID分為SCSI RAID,IDE RAID和SATA RAID。其中,SCSI RAID主要用於要求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伺服器/工作站,而台式機中主要採用IDE RAID和SATA RAID。

以前RAID功能主要依靠在主板上插接RAID控制卡實現,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主板都添加了板載RAID晶元直接實現RAID功能,目前主流的RAID晶元有HighPoint的HTP372和Promise的PDC20265R,而英特爾更進一步,直接在主板晶元組中支持RAID,其ICH5R南橋晶元中就內置了SATA RAID功能,這也代表著未來板載RAID的發展方向---晶元組集成RAID。

Matrix RAID:
Matrix RAID即所謂的「矩陣RAID」,是ICH6R南橋所支持的一種廉價的磁碟冗餘技術,是一種經濟性高的新穎RAID解決方案。Matrix RAID技術的原理相當簡單,只需要兩塊硬碟就能實現了RAID 0和RAID 1磁碟陣列,並且不需要添加額外的RAID控制器,這正是我們普通用戶所期望的。Matrix RAID需要硬體層和軟體層同時支持才能實現,硬體方面目前就是ICH6R南橋以及更高階的ICH6RW南橋,而Intel Application Acclerator軟體和Windows操作系統均對軟體層提供了支持。

Matrix RAID的原理就是將每個硬碟容量各分成兩部分(即:將一個硬碟虛擬成兩個子硬碟,這時子硬碟總數為4個),其中用兩個虛擬子硬碟來創建RAID0模式以提高效能,而其它兩個虛擬子硬碟則透過鏡像備份組成RAID 1用來備份數據。在Matrix RAID模式中數據存儲模式如下:兩個磁碟驅動器的第一部分被用來創建RAID 0陣列,主要用來存儲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和交換文件,這是因為磁碟開始的區域擁有較高的存取速度,Matrix RAID將RAID 0邏輯分割區置於硬碟前端(外圈)的主因,是可以讓需要效能的模塊得到最好的效能表現;而兩個磁碟驅動器的第二部分用來創建RAID1模式,主要用來存儲用戶個人的文件和數據。

例如,使用兩塊120GB的硬碟,可以將兩塊硬碟的前60GB組成120GB的邏輯分割區,然後剩下兩個60GB區塊組成一個60GB的數據備份分割區。像需要高效能、卻不需要安全性的應用,就可以安裝在RAID 0分割區,而需要安全性備分的數據,則可安裝在RAID 1分割區。換言之,使用者得到的總硬碟空間是180GB,和傳統的RAID 0+1相比,容量使用的效益非常的高,而且在容量配置上有著更高的彈性。如果發生硬碟損毀,RAID 0分割區數據自然無法復原,但是RAID 1分割區的數據卻會得到保全。

可以說,利用Matrix RAID技術,我們只需要2個硬碟就可以在獲取高效數據存取的同時又能確保數據安全性。這意味著普通用戶也可以低成本享受到RAID 0+1應用模式。

6、磁碟陣列如何與伺服器連接?

一共三種連接方式:SAS、iSCSI、FC(光纖),都需要安裝在伺服器上HBA(連接主機I/O匯流排和計算機內存系統的I/O適配器)卡,通過相對應的線纜連接盤櫃。

1、SAS連接方式:伺服器需要安裝SAS HBA卡,通過SAS線連接到盤櫃上的SAS介面。速率3Gb/S,可以通過SAS交換機(此類SAN交換機相對其它SAN交換機較少)擴展成SAS SAN存儲區域網路 ,如 Powervault MD3000 用的是SAS連接方式

2、iSCSI連接方式:伺服器需要安裝iSCSI HBA卡,通過乙太網線連接盤櫃上的iSCSI介面,速率1Gb/S,可以通過乙太網交換機擴展成iSCSI(IP) SAN存儲區域網路 如:Powervault MD3000 i

3、FC連接方式:伺服器需要安裝FC HBA卡,通過FC線連接到盤櫃上的FC介面(介面上必須安裝短波光模塊)。速率4/8/10Gb/S,可以通過FC交換機(需要安裝短波光模塊)擴展成FC SAN存儲區域網路

目前企業數據存儲的主流是FC SAN 和IP SAN,前者吞吐量高、性能最好,後者經濟實惠、擴展方便。SAS介面的存儲一般都用於入門級直連存儲,少有擴展成SAS SAN的。傳輸速率ISCSI < SAS < FC

(6)磁碟陣列伺服器擴展資料:

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獨立磁碟構成的具有冗餘能力的陣列」之意。

磁碟陣列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碟,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 

磁碟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 Check)的觀念,在數組中任意一個硬碟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數據經計算後重新置入新硬碟中。

由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發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文章中,談到了RAID這個詞彙,而且定義了RAID的5層級。伯克利大學研究目的是反映當時CPU快速的性能。

CPU效能每年大約成長30~50%,而硬磁機只能成長約7%。研究小組希望能找出一種新的技術,在短期內,立即提升效能來平衡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在當時,柏克萊研究小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與成本。

另外,研究小組也設計出容錯(fault-tolerance),邏輯數據備份(logical data rendancy),而產生了RAID理論。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碟也是主要的重點,但後來發現,大量便宜磁碟組合並不能適用於現實的生產環境,後來Inexpensive被改為independent,許多獨立的磁碟組。

獨立磁碟冗餘陣列(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把相同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硬碟的不同的地方(因此,冗餘地)的方法。通過把數據放在多個硬碟上,輸入輸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疊,改良性能。因為多個硬碟增加了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儲存冗餘數據也增加了容錯。

(資料來源:網路:磁碟陣列)

7、HP伺服器磁碟陣列設置方法

1、設備上電開機,按鍵盤F10.稍等片刻進入開機界面

2、按選項進入磁碟陣列設置選項,點擊SmartArray

3、用滑鼠點擊Configure,在接下來的菜單點擊Create Array。

4、出現下圖選擇硬碟的圖案,這里可以顯示伺服器上插入了幾塊硬碟。通常選擇許可權,本文兩個SSD硬碟做Raid1,所以勾選select all。

5、接下來的單選按鈕,選擇Raid0或者Raid1.選擇Raid1,其餘都選默認值。一般出廠的默認值會有更高的可靠性。點擊Create logical Drive。出現提示,您確定要繼續嗎?點擊YES。

6、在完成之前,系統列印出配置參數,供做最後檢查,兩塊硬碟做raid1冗餘備份,實際中的容量為一塊硬碟的容量。點擊Finish。

7、回到了設置磁碟陣列的主界面,我們可以點擊進去,查看:已經建好了一個磁碟陣列,有兩塊硬碟,Raid1。這個時候創建好了磁碟陣列的設置,還需要重新啟動才能真正可以使用。一路點擊屏幕右上角的X退出界面。點擊ROOT重啟。重啟後即完成了磁碟陣列的設置,可以開始安裝操作系統了。

拓展資料:

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獨立磁碟構成的具有冗餘能力的陣列」之意。磁碟陣列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碟,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 磁碟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 Check)的觀念,在數組中任意一個硬碟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數據經計算後重新置入新硬碟中。

8、存儲伺服器和磁碟陣列有什麼區別

1、性質不同:

磁碟陣列是一種方法,存儲伺服器是物理設備。獨立磁碟冗餘陣列(RAID)是把相同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硬碟的不同的地方的方法。存儲伺服器是指為特定目標而設計,因此配置方式也不同。它可能是擁有一點額外的存儲,也可能擁有很大的存儲空間的伺服器。

2、用途不同:

存儲伺服器用於提供存儲數據的服務。RAID技術用於高了數據存取速度、實現了對數據的冗餘保護。

3、組成不同:

磁碟陣列通過把數據放在多個硬碟上,輸入輸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疊,改良性能。因為多個硬碟增加了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儲存冗餘數據也增加了容錯。

存儲伺服器通常是獨立的單元。有的時候它們會被設計成4U機架式。或者也可以由兩個箱子組成一個存儲單元以及一個位於附近的伺服器。

9、磁碟陣列存儲器和伺服器有什麼關系呢

磁碟陣列是為了滿足伺服器對更多空間的要求和數據共享訪問的要求而存在的設備。

用專業的話說是:磁碟陣列讓伺服器的存儲空間的可擴展性,共享訪問能力,磁碟性能獲得了極大地提高。這里有一篇我對HBA卡和RAID卡的回答,裡面很多內容會反映出磁碟陣列的相關問題
http://.baidu.com/question/329364199
http://.baidu.com/question/302275207

一般我們就簡單叫他是盤陣或者存儲就可以了,這些設備一般都比較專業,平均價格要高於伺服器。高端的磁碟陣列支持上千塊磁碟,難以想像吧。
一些集群環境下我們就需要讓多個伺服器去訪問同一個磁碟(虛擬磁碟,有raid創建後的磁碟),也就需要買到這個存儲了。
有疑問盡管補充。 :)

10、伺服器磁碟陣列怎麼做?

開機過程中有提示,hp是按ctrl+m,進入設置界面以後,根據你的用途可以設置為RAID0(把磁碟鏈接在一起以擴容),RAID1(磁碟鏡像),RAID5(磁碟容錯陣列,N個磁碟組成的RAID5陣列的容量是(N-1)個磁碟的容量,如果任一個磁碟損壞,換上一塊新盤後會自動恢復全部數據)。一般設置為RAID5較多。

與磁碟陣列伺服器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