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主機構造

主機構造

發布時間:2020-09-07 16:43:22

1、電腦主機內部構造圖及詳解

這會隨主板不同而改變的
但基本結構都是馮諾依曼結構,即
必須有一個存儲器;(硬碟,軟盤,優盤,內存,CD等)
必須有一個控制器;———————————————↓
必須有一個運算器,用於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即CPU,處理器的意思)
必須有輸入和輸出設備,用於進行人機通信。(鍵盤,滑鼠,音響,屏幕等)
從你等級中可以看出以可能是剛接觸計算機不久,不推薦你拆機箱,因為它們其實是很脆弱的,一不小心就會對其造成傷害,你可以到下面參考資料里的網址去看看,那有主要硬體的介紹

2、電腦主機結構示意圖是怎樣的?

下圖為電腦主機結構示意圖:

電腦內部結構有CPU,主板,電源,顯卡,硬碟,光碟機,內存。

內部結構主要的作用為:

1.主板:主板是電腦的基本結構骨架,主板就是我們看到的那一些些矩形 電路板 ,主板搭載的是組成計算機的電路系統。我們所知道的I/O控制晶元,BIOS晶元就在上面。

2.CPU:CPU,電腦快不快的決定性因素。CPU有單核與雙核,就是我們常說的處理器。我們知道的處理器最有影響力的就是Inter酷睿。也是目前很快的。

3.硬碟:硬碟就是用來存儲東西的,我們下載大型游戲就必須要有個大的硬碟。硬碟跟電腦運行的速度沒有多大的影響。

4.內存條:內存條呢是電腦臨時存儲數據的地方。內存會暫時性的存儲數據使得CPU得以使用。所以內存是電腦硬體速度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5.顯卡:顯卡有集成顯卡與獨立顯卡。緩存電腦圖像啊,輸出數據啊之類的。雖然有集成顯卡與獨立顯卡,但是對小編來說,還是建議使用獨立顯卡吧。集成的就是集成在CPU里的。

3、電腦主機內部結構圖詳細圖

4、求一個電腦主機結構示意圖

下圖為電腦主機結構示意圖:

電腦內部結構有CPU,主板,電源,顯卡,硬碟,光碟機,內存。

內部結構主要的作用為:

1.主板:主板是電腦的基本結構骨架,主板就是我們看到的那一些些矩形 電路板 ,主板搭載的是組成計算機的電路系統。我們所知道的I/O控制晶元,BIOS晶元就在上面。

2.CPU:CPU,電腦快不快的決定性因素。CPU有單核與雙核,就是我們常說的處理器。我們知道的處理器最有影響力的就是Inter酷睿。也是目前很快的。

3.硬碟:硬碟就是用來存儲東西的,我們下載大型游戲就必須要有個大的硬碟。硬碟跟電腦運行的速度沒有多大的影響。

4.內存條:內存條呢是電腦臨時存儲數據的地方。內存會暫時性的存儲數據使得CPU得以使用。所以內存是電腦硬體速度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5.顯卡:顯卡有集成顯卡與獨立顯卡。緩存電腦圖像啊,輸出數據啊之類的。雖然有集成顯卡與獨立顯卡,但是對小編來說,還是建議使用獨立顯卡吧。集成的就是集成在CPU里的。

5、電腦主機的結構是什麼?

主機的組成
(1)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英文縮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也稱中央處理單元,主要由控制器和運算器組成。對微型機來說,中央處理器做在一個晶元上,稱為微處理器。它是計算機的核心。通常CPU的型號決定了整機的型號和基本性能。如CPU是80386的計算機,稱為386微機,CPU是80486的計算機,稱為486微機。
目前,我們使用的大部分微型機是PC系列機,表5-4-1是近年來CPU的主要技術指標。

CPU型號 主頻率(MHz ) 位數
80386 16/33/40 32位
80486 20/……/66……/100 32位
奔騰、奔騰Ⅱ、奔騰Ⅲ 60/90/100/……/450/…… 64位

主頻率(master frequency)指的是中央處理器時鍾的頻率,也稱計算機主頻率(computer master frequency)。主頻率通常以兆赫茲(MHz)為單位,是衡量計算機速度的重要指標。
早期的CPU是8088和8086,它們是准16位機--在內部運算是16位,和外部交換數據是8位。80286是16位機。386微機有準32位機(386SX)和真32位機(386DX)之分。486也是32位機,但是比386多了一塊"協處理器",因而性能比386有較大提高。"奔騰"(586)是64位機。在同一型號的計算機中,還有時鍾頻率的區別。時鍾頻率越高,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就越快。

(2)內存儲器。內存儲器(memory/storage unit)也叫主存儲器,簡稱內存,安裝在計算機的主板上。 內存儲器用來存放計算機當前工作所需的程序和數據。內存的容量直接影響計算機的性能,PC系列機的內存容量已由早期的640KB,發展到16MB、32MB、64MB、128MB,有的甚至超過1GB。
內存儲器分為隨機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儲器中存儲的信息可以由用戶進行更改,關閉計算機電源,隨機存儲器中存儲的信息將全部消失。只讀存儲器中存儲的信息是由計算機廠家確定的,用戶只能讀出,不能更改,斷電後信息不會丟失。

(3)匯流排。匯流排(bus)是信息傳送的公共通路或通道,是連接計算機有關部件的一族公共信號線。匯流排可以用來傳送數據、地址和控制信號,相應地被稱為數據匯流排、地址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在微型機中它們常被統稱為系統匯流排。

計算機中採用匯流排結構可以減少信息傳送線的條數和提高CPU與外部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率。

隨著CPU的不斷升級和計算機外部設備的日益更新與增多,已經推出了多種不同標準的匯流排。目前,386以上PC機使用的匯流排主要有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即微通道結構)、EISA(Extended Instrial Standards Architecture 即擴展工業標准結構)、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s Association即視頻電子標准協會)、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即外部設備部件互連 )等,其中以PCI最先進。

6、電腦主機內部結構怎樣組成?需要示意圖 。

主 板

顯卡

音效卡

CPU

硬 盤

7、電腦主機的構造及其功能的介紹

我們所謂的電腦,到底包括了那些部份呢 而 電腦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從電腦的外觀看來,主要可分成三部分:
一,中央處理機,也就是俗稱的主機簡稱CPU
二,輸入設備
三,輸出設備
電腦的基本結構依功能可區分為輸入,輸出,記憶,算術邏輯與控制五個部門.其實電腦這五個部門的功能及運作狀況,與人體器官的功能非常相似,可藉由以下的舉例說明來了解
1 輸入部門:它負責將指揮電腦工作的命令或電腦所要處理的資料送入電腦記憶部門,就好像人的眼睛和耳朵,將所見所聞傳入大腦一樣.電腦輸入的設備有鍵盤,滑鼠,,,等.
2 輸出部門:即是利用電腦處理問題之後,將最後的結果傳送出來,猶如人的嘴巴可以說話,手可以寫字.電腦輸出的設備有螢幕,印表機,繪圖機,,,等.
3 記憶部門:就是存放命令或資料的設備,就像人類的腦細胞一般,可以記憶許多事情.電腦的記憶設備有硬碟,記憶體,,,等.
4 算術邏輯部門:主要是負責處理問題,執行加減乘除等計算,以及對資料邏輯的判斷,就像人腦能夠心算思考與判斷一樣.
5 控制部門:主要負責接收命令,並進行分析了解再進一步發出信號,指揮及控制電腦的各個部門,在一定時間內,配合完成所要執行的工作;就好像人腦一樣,可以透過神經系統來控制人體的舉止活動.
現在你是不是對電腦的身體有了初步的了解呢 電腦和人類很相似,只不過因為它是機器,所以能夠更快速的思考,不但准確性更高,也不會感到疲倦,這也是人們喜歡使用電腦的原因之一.

8、電腦主機的內部構造

主 板 主板(Mainboard或Motherboard,簡稱M/B)是電腦主機中最大的一塊長方形電路板。主板是主機的軀干,CPU、內存、音效卡、顯卡等部件都固定在主板的插槽上,另外機箱電源上的引出線也接在主板的介面上。
①CPU插座:CPU就固定在此插槽上。②內存插槽:內存條就插在此插槽上。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內存條來增大內存。③AGP插槽:靠近CPU的棕色插槽,主要用來連接AGP顯卡。④PCI插槽:AGP插槽旁邊的白色插槽,比AGP插槽稍長,是數量最多的擴展槽,主要用來插音效卡、網卡等PCI設備的。⑤AMR插槽:在主板邊上,長度大約只有PCI插槽的一半,用於連接一些AMR設備,如數據機(③④⑤統稱匯流排擴展槽)。⑥驅動器介面:軟碟機、硬碟、光碟機等設備就是通過數據線接在主板的驅動器介面上的。⑦主板電源插座:接機箱電源的主板電源插頭,為主板提供電能。⑧輸入/輸出介面:詳見本版左下角的「I/O介面」部分。⑨BIOS晶元: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是一組固化到主板上的一個ROM(只讀存儲器)晶元中的程序,它保存著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程序、系統設置信息、開機上電自檢程序和系統啟動自舉程序。⑩電池:在主板斷電期間維持系統CMOS的內容和主板上系統時鍾的運行。  顯卡和音效卡

顯卡 主板要把控制信號傳送到顯示器,並將數碼信號轉變為圖像信號,就需要在主板和顯示器之間安裝一個中間通訊連接部件,這就是顯示適配器,簡稱為顯卡。顯卡和顯示器共同構成了電腦的顯示系統。
①介面:接顯示器的信號線插頭。②晶元:在圖中的風扇下面,負責圖像處理工作。③顯存:是存放圖像數據的地方。音效卡 音效卡是多媒體電腦的核心部件,它的功能主要是處理聲音信號並把信號傳輸給音箱或耳機,使它們發出聲音來。
①晶元:負責聲音處理工作,如波形的采樣與合成和MIDI(樂器數字介面)音樂的合成。②輸入輸出插孔:最常用的有與麥克風連接的「MIC」插孔,與音箱連接的「SPEAKER」插孔。③介面:連接游戲桿。I/O介面 輸入輸出介面簡稱I/O介面,I和O是Input(輸入)、Output(輸出)的首字母。I/O介面連接主板與輸入輸出設備。①PS/2介面:接滑鼠和鍵盤。②USB介面:接使用USB插頭的設備。③COM口:接使用COM口的外部設備。④並口:接列印機、掃描儀等設備。CPU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是電腦最核心、最重要的部件。目前市場上的CPU主要是Intel和AMD兩家公司生產的。Intel公司的代表產品就是「奔騰」系列,如Pentium Ⅲ(奔騰Ⅲ)、Pentium 4(奔騰4)處理器。AMD公司的CPU產品主要有Athlon、Athlon Thunderbird、Ahtlon XP和Duron。內存條 主板上的內存通常被叫做內存條(綠色長條形),是電腦中數據存儲和交換的部件。因為CPU工作時需要與外部存儲器(如硬碟、軟盤、光碟)進行數據交換,但外部存儲器的速度卻遠遠低於CPU的速度,所以就需要一種工作速度較快的設備在其中完成數據暫時存儲和交換的工作,這就是內存的主要作用了。內存最常扮演的角色就是為硬碟與CPU傳遞數據。現在常用的有SDRAM內存、DDR內存和Rambus內存。其中DDR內存和Rambus內存的運行頻率、與CPU間的傳輸速率都高於SDRAM內存,已經成為主流。
①內存腳缺口:內存的腳上有兩個缺口,這個缺口一是用來防止往內存槽中插內存時插反了(只有一側有缺口);二是用來區分不同種類的內存(詳見F4版《看缺口識內存》一文)。②金手指:一根根短短的黃色接觸片,是內存條和主板內存槽接觸的部分,數據就是靠它們來傳輸的。③內存晶元:數據就存儲在這些晶元中。硬 盤 硬碟驅動器(Hard Disk Drive,HDD,或HD)通常又被稱為硬碟,它安裝在主機的裡面,所以我們很少見到它。和軟盤、光碟一樣,硬碟是電腦的存儲設備,我們在電腦上的文件就是存在硬碟里的。和軟盤不同的是,硬碟和硬碟驅動器是裝在一起的,而且它的讀寫速度快,容量也很大,通常都是幾十個GB。①電源介面:接機箱電源的硬碟電源線。②主從跳線:一台電腦如果連接了兩個硬碟,只能用其中的一個硬碟來啟動系統,因此必須把它們區分開來,為此硬碟上提供了一組跳線來設置硬碟的模式。③數據線介面:接數據線,數據線的另一頭接到主板的硬碟專用介面上。機箱和電源 機箱是電腦主機的外衣,電腦大多數的組件都固定在機箱內部,機箱保護這些組件不受到碰撞,減少灰塵吸附,減小電磁輻射干擾。①電源:為硬碟、光碟機、軟碟機、主板等提供電源。②電源線: 電源引出線,分別接到硬碟、光碟機、軟碟機、主板上。③驅動器托架:用來安裝光碟機、軟碟機的。通常硬碟可以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④引出線:是從機箱前面板引出的電源開關、重啟按鈕和電源指示燈、硬碟指示燈的連接線。引出線的另一頭接到主板上相應的引出線介面。⑤PC喇叭(PC SPEAKER):發出提示音和報警聲。⑥機箱風扇托架:白色的塑料小盒子,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 電源是主機的動力源泉,主機的所有組件都需要電源進行供電,因此,電源質量直接影響電腦的使用。如果電源質量比較差,輸出不穩定,不但會導致死機、自動重新啟動等情況,還可能會燒毀組件。
①主板電源插頭:接主板電源介面。②軟碟機電源插頭:接軟碟機電源介面(插頭中較小的那個)。③硬碟光碟機電源插頭:接硬碟和光碟機的電源介面。 

9、計算機主機內部結構圖

計算機主機內部結構圖如下:

主機是指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也是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

internet上的主機:與internet相連的任何一台計算機都稱為主機,每台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每台主機在互聯網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迷你電腦主機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超靜音的迷你電腦,支持1080P解析度高清影片播放器,同時也是一款時尚裝飾家居的家庭設備,上網,看電影,樣樣毫不示弱。

(9)主機構造擴展資料:

虛擬主機,也叫「網站空間」 ,就是把一台運行在互聯網上的伺服器劃分成多個「虛擬」的伺服器,每一個虛擬主機都具有獨立的域名和完整的互聯網伺服器(支持萬維網,FTP ,電子郵箱等)功能。

一台伺服器上的不同虛擬主機是各自獨立的,並由用戶自行管理。但一台伺服器主機只能夠支持一定數量的虛擬主機,當超過這個數量時,用戶將會感到性能急劇下降。

一般來說,根據虛擬主機所提供的不同服務類別,一台伺服器共享的用戶少的有幾個,多的也不應多過數百個用戶數的限度。而有的伺服器數量不夠的服務商,為最大限度地利用手中有限的硬體資源,甚至會在一台伺服器上放置幾千個用戶,其效果可想而之。

因此我們要想獲得具備「合理資源」保障的虛擬服務,就必須要注意服務商的實力。如該服務商使用了多少台伺服器、對所選擇的虛擬主機服務中用戶負載量的「具體」承諾。因此最好在多方比較中選擇那種規模大的網站託管服務商做合作夥伴。

與主機構造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