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腦主機硬碟怎麼連接
正確連線
硬碟連線包括電源線與數據線兩條,兩者誰先誰後無所謂。對於電源的連接,注意上圖中電源介面上的小缺口,在電源接頭上也有類似的缺口,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防止電源插頭插反了。至於數據線,現在有兩種,早期的數據線都是40針40芯的電纜,而自ATA/66就改用40針80芯的介面電纜,如上圖所示。連接時,一般將電纜紅線的一端插入硬碟數據線插槽上標有「1」的一端,另一端插入主板IDE口上也標記有「1」的那端。數據線插反不要緊,如果開機硬碟不轉的話(聽不到硬碟自舉的響聲),多半插反了,將其旋轉180度後插入即可。
硬碟40針80芯介面電纜
2、電腦再加一個硬碟,能直接插上嗎?
能,電腦可以直接加一個硬碟使用。
具體步驟為:
1、在要安裝的主機上面需要同時擁有光碟機和兩個硬碟,那麼就需要在兩個IDE介面中一個接光碟機,一個接硬碟。
2、接硬碟的IDE介面只有一個,就要在一個硬碟數據線上接兩個硬碟。
3、 為兩個硬碟設置跳線了,這要可以區分主盤和從盤,把新硬碟設置為主盤,所有硬碟出廠設置默認主盤所以不用設置,把舊硬碟設置為從盤,在硬碟背面有設置跳線的說明。
4、此時用數據線把IDE介面和兩個硬碟分別連接起來,雙硬碟的硬體安裝就完成了。
3、電腦主機硬碟連接主機,怎麼插的,
在關機狀態下打開機箱,將SATA數據線和硬碟接好,將數據線的另一端接插在主板的SATA介面上,然後將SATA介面電源線接到硬碟的電源介面上,在將硬碟固定在機箱的相應的硬碟架上就OK了,接著後開機系統就會自動認出該硬碟為從盤。最後進入磁碟管理對該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即可使用。
4、如何把新買的硬碟連接到主機上,使主機同時連接兩個硬碟
主機中多增添一塊硬碟,對主機的負擔、影響不大,但好處卻大大的。分析如下:
1、電源方面影響。主流的SATA硬碟功耗:5V X 0.65A = 3.25W,12V X 0.5A = 6W。總功率約10W,而主機電源額定功率,通常都會留有餘量的,不是問題。
2、介面方面也不存在問題。SATA使用獨立數據傳輸通道,不象老式 IDE並口硬碟,共享數據通道,需要跳線區分主從盤減少沖突。新硬碟的連接方式也極簡單:硬碟固定托架上,插上電源線和數據線,就竣工了。
3、硬碟連接方面。SATA III(6GBps)硬碟,數據線應插在主板上對應的高速介面上。目前的主流主板,如 Intel 平台,通常是主板標記的SATA5、SATA6插介面。AMD平台,因全部介面都支持SATA III,隨意插了。
4、使用方面。每個硬碟都可以做成系統盤,只要在BIOS中,設置某個硬碟優先啟動,即可實現獨立的多系統使用。增添硬碟擴容,目的是想保存更多的資料。那麼舊盤改做數據盤,新盤做系統盤,數據安全性提高了。畢竟數據盤使用幾率遠遠低於主盤,其壽命得以延長,故障率也遠小於主盤。
5、也有特殊情況。如主機電源原本就超載運行,上了新盤後,可能會因供電不足,出現響應變慢,卡頓,紅燈長亮,甚至系統會莫名死機等現象。換個容量大點的電源即可解決問題。
5、電腦的硬碟如何接線?
1、拆卸機箱擋板:
首先需要把主機箱外部的連接線拔掉,然後用手將機箱上那個最大的黑色螺栓擰開,接著用螺絲刀把機箱擋板後面的螺絲拆卸掉,再把機箱立住,往外拖出兩側的擋板。
2、裝入機箱硬碟:
然後把硬碟的正面(即有貼有圖紙的那一面)對准機箱頂部,在合適的位置插入硬碟,插入硬碟後將螺絲扭到硬碟的兩側。
3、繞硬碟數據線:
准備好sata線,在螺絲刀上面緊密地繞線,直到一根線全部繞完。這樣做是為了讓線不凌亂,不會纏住CPU風扇或者主機風扇。
4、接入硬碟數據線電源線:
把上面繞好的數據線的一頭插入主板的sata3.0介面,如果是2.0則接入2.0介面,插入任意一個藍色的3.0口後,再把數據線另一頭插入硬碟數據口。
5、接著拆開圖中的電源線,用硬碟專用的電源線插進硬碟里。插好後,把機箱的擋板扣上,連上外接線。注意這時候硬碟是沒有系統的,如果把原來的硬碟拆了會造成無法開機的情況。需要安裝系統才可以使用。
(5)主機接硬碟擴展資料:
正確連線
硬碟連線包括電源線與數據線兩條,兩者誰先誰後無所謂。對於電源的連接,注意上圖中電源介面上的小缺口,在電源接頭上也有類似的缺口,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防止電源插頭插反了。數據線有兩種,早期的數據線都是40針40芯的電纜,而自ATA/66就改用40針80芯的介面電纜,如上圖所示。連接時,一般將電纜紅線的一端插入硬碟數據線插槽上標有「1」的一端,另一端插入主板IDE口上也標記有「1」的那端。
數據線插反不要緊,如果開機硬碟不轉的話(聽不到硬碟自舉的響聲),多半插反了,將其旋轉180度後插入即可。
6、舊主機的硬碟怎麼接到新電腦上?
准備好PE維護U盤、映像總裁軟體(網路中可搜索)。
2.把兩塊硬碟(或者是固態硬碟)在同一主機掛接起來;筆記本電腦可以利用移動硬碟盒來掛載,或者利用空閑的光碟位置。
3、把啟動PE U盤插入電腦中,開機按F12鍵,調出啟動選項,並選擇U盤引導。
4、在PE啟動菜單中,選擇一個啟動項,我們本例中選擇第一項,如果你的電腦太老的話,選擇PE windows2003兼容版本。
5、進入PE系統後,打開映像總裁。
6、點擊左下的的硬碟克隆按鍵,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一源盤(老硬碟)及目標盤(新硬碟)。選擇好源盤與目標盤後,點擊執行按鈕,等待執行完成後,關機,撥掉舊硬碟,重新開機即可把原系統及應用軟體完美克隆到新硬碟。
7、台式機怎麼加硬碟(詳細步驟)
8、電腦主機硬碟線在哪裡
黑紅黑黃四色是硬碟電源線,旁邊一個就是硬碟數據線。
接硬碟的一共是2跟線,一根是電源線,順著線你能看到是從電源那出來的。另外一根就是數據線了,這跟線鏈接硬碟到主板。
電腦機箱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分為商用主板和工業主板兩種。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
(8)主機接硬碟擴展資料:
主機是指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也是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
在網路技術中是關於發送與接收信息的終端設備。
指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
如 USB 控制器、顯卡、網卡、音效卡等等。位於主機箱內的通常稱為內設,而位於主機箱之外的通常稱為外設(如顯示器、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外接光碟機等)。通常,主機自身(裝上軟體後)已經是一台能夠獨立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伺服器等有專門用途的計算機通常只有主機,沒有其他外設。
internet主機
internet上的主機:與internet相連的任何一台計算機都稱為主機,每台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每台主機在互聯網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迷你電腦主機
迷你電腦主機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超靜音的迷你電腦,支持1080P解析度高清影片播放器,同時也是一款時尚裝飾家居的家庭設備,上網,看電影,樣樣毫不示弱。
9、電腦如何外接硬碟
電腦外接硬碟,可以使用IDE/SATA轉USB連接線。它的作用,就是通過轉接,把IDE介面或者SATA介面的硬碟變成一個移動設備。如下圖:
上圖適用於IDE介面的硬碟,如果是SATA硬碟,還另外需要轉接頭和線材,如下圖所示:
IDE硬碟的連接如下圖:
SATA硬碟連接如下圖:
10、請問,怎麼給台式機安裝硬碟?
方法如下:
1、首先准備安裝工具,包括:一根SATA轉USB轉接線、一根SATA數據線、一個硬碟支架及鏍絲,一個十字改錐。
2、安裝系統遷移軟體如系統分區助手,這個軟體可以輕松將現有的系統和數據完美遷移到你的新SSD硬碟中,避免了重裝系統的煩惱。
3、然後使用SATA轉USB連接器連接到你的台式機電腦。
4、使用系統分區助手將操作系統和個人數據非常簡單的復制到新SSD中。
5、安裝SSD,先把原有的機械硬碟卸下來,將安裝好的支架直接裝到原機械硬碟的位置。如果選擇同時安裝兩個驅動器,請將SSD連接到埠0,將原有驅動器連接到埠1就可以了。
6、使用SATA數據線,將SSD裝入電腦。至此整個安裝過程也就完成了。
(10)主機接硬碟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硬碟是十分精密的存儲設備,進行讀寫操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時候,磁頭與碟片也是接觸的。硬碟在工作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容易造成磁頭與資料區相撞擊,導致碟片資料區損壞或刮傷磁碟,丟失硬碟內所儲存的文件數據。
因此,在工作時或關機後主軸電機尚未停頓之前,千萬不要搬動電腦或移動硬碟,以免磁頭與碟片產生撞擊而擦傷碟片表面的磁層。此外,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過分搖晃或與機箱鐵板劇烈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