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主機換主板

主機換主板

發布時間:2020-09-06 18:25:06

1、電腦主機更換主板步驟,要注意什麼

你好來!一般沒必要更換主板自,因為主板注重的是穩定性和擴展性,對電腦性能沒有什麼特別的貢獻,如果主板損壞,那麼只能更換同樣晶元組主板或者兼容的主板,更換前需要去除主板上連接的電源、數據線纜,去除內存、顯卡等硬體,對於新主板的連接,需要參照說明書操作……

2、電腦主機怎樣更換主板步,要注意什麼?

電腦主機更換主板具體步驟如下:

1、拆掉主機箱後面的所有接線,將機箱打開;

2、用鏍絲刀松下主板上的鏍絲,將主板上所有的接線拔下;

3、取下顯卡,內存條;

4、將壞主板拿出來;

5、將CPU放在新主板上;

6、安裝好CPU風扇將並新主板放入機箱中;

7、安裝好顯卡,內存卡;

8、安裝完畢,蓋上機箱並接上主機箱後面鍵盤、滑鼠、網線、電源線;

3、電腦主機更換主板步驟,要注意什麼?

主板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器件,它是其它所有配件的基本平台。所以,先一起來認識主板的板型,希望能夠在了解主板、認識主板的前提下去安裝一塊主板。

一、了解主板的板型
常說的主板的板型,是指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不同的主板板型可能需要不同的機箱、電源供應器等等。所以要了解一下常見的主板板型,主要有:AT、Baby AT、ATX、Micro
ATX、Flex ATX等結構。
1.AT結構(如圖1所示)

AT是最基本的板型,一般應用在586以前的主板上。AT主板的尺寸較大,板上可放置較多元器件和擴充插槽。它是採用直式的設計,鍵盤插座所處邊為上沿,主板的左上方有8個I/O擴充插槽。但是一些外設的介面(如:串口、並行口等)需要用電纜連接後再安裝在機箱上,大量的線纜導致計算機內部結構復雜,視線混亂,布局不合理。
2.Baby AT結構(如圖2所示)

 Baby AT主板是AT主板的改良型,比AT主板略長,而寬度大大窄於AT主板。Baby
AT主板沿襲了AT主板的I/O擴展插槽、鍵盤插座等外設介面及元器件的擺放位置,而對內存槽等內部元器件結構進行緊縮,再加上大規模集成電路使內部元器件減少,使Baby
AT主板比AT主板布局更合理些。但是在安裝PCI或ISA長卡時,由於被CPU和CPU散熱器所擋,容易出現安裝不到位的情況。Baby AT主板上,一般都同時內建有兩個6針連接器和20針電源連接器,所以可以使用AT或ATX電源供應器。
 3.ATX結構(如圖3所示)

 ATX是目前最常見的主板結構,它在Baby
AT的基礎上逆時針旋轉了90度,這使主板的長邊緊貼機箱後部,外設介面可以直接集成到主板上。ATX結構中具有標準的I/O面板插座,提供有兩個串列口、一個並行口、一個PS/2滑鼠介面和一個PS/2鍵盤介面,其尺寸為159mm×44.5mm。這些I/O介面信號直接從主板上引出,取消了連接線纜,使得主板上可以集成更多的功能,也就消除了電磁幅射、爭用空間等弊端,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維護性。另外在主板設計上,由於橫向寬度加寬,內存插槽可以緊挨最右邊的I/O槽設計,CPU插槽也設計在內存插槽的右側或下部,使I/O槽上插全長板卡不再受限,內存條更換也更加方便快捷。軟碟機介面與
硬碟介面的排列位置,更是讓你節省數據線,方便安裝。

 4.Micro ATX結構(如圖4所示)

Micro ATX也稱Mini ATX結構,它是ATX結構的簡化版。MicroATX規格被推出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個人電腦系統的總體成本與減少電腦系統對電源的需求量。MicroATX結構的主要特性:更小的主板尺寸、更小的電源供應器,減小主板與電源供應器的尺寸直接反應的就是對於電腦系統的成本下降。雖然減小主板的尺寸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主板上可以使用的I/O擴充槽也相對減少了,MicroATX支持最多到四個擴充槽,這些擴充槽可以是ISA、PCI或AGP等各種規格的組合,視主板製造廠商而定。
5.Flex ATX結構(如圖5所示)

 Flex ATX也稱為WTX結構,它是Intel最新研製的,引入All-in-one集成設計思想,使結構精煉簡單、設計合理。Flex ATX架構的最大好處,是比Micro ATX主板面積還要小三分之一左右,使機箱的布局可更為緊湊。  
 二、安裝主板
對不同的機箱也有不同的安裝方法,有些機箱需要使用到螺絲刀,有些機箱是免工具安裝,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
第一步:先准備一個機箱,然後打開機箱的外殼。機箱當中都附帶有許多螺絲及其它附件,這些在安裝過程中都可能會用到,如圖6所示。

 小提示:板載音效卡的主板可以注意了!
帶有板載音效卡的主板會比沒有板載音效卡的主板多出一個游戲控制/MIDI介面、以及三個音頻介面。一般來說,機箱背部的I/O檔板當中預留的這兩個部位是沒有開啟的,所以在安裝這類主板之前,還必須先將這些介面上的鐵片去除,如圖7所示。

 第二步:在這一步中,先將主板的I/O介面(COM介面、鍵盤介面、滑鼠介面等等)一端試著對應機箱後部的I/O檔板,再將主板與機箱上的螺絲孔一一對准,看看機箱上哪些螺絲孔需要栓上螺絲。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塊主板四周的邊緣上都有螺絲固定孔,這就是用於固定主板用的,你可以根據具體的位置來確定上螺絲的數量。  
 第三步:接著就把機箱附帶的金屬螺絲柱或塑料釘(如圖8所示)旋入主板和機箱對應的機箱底板上(如圖9所示),然後用鉗子再進行加固。

 第四步:現在就可以將主板輕輕地放入機箱中(如圖10所示),並檢查一下金屬螺絲柱或塑料釘是否與主板的定位孔相對應。

第五步:如果均已一一對應後,先將金屬螺絲套上紙質絕緣墊圈加以絕緣,再用螺絲刀旋入此金屬螺柱內(如圖11所示)。

 由於主板是一個硬體的交換平台,因此它將要和所有的電腦硬體發生關聯。

4、主機要怎麼樣更換主板?

首先,你換主板的時候,記得要接好跳線,就是機箱上的線和電源插線,光碟機線,Sata線
由於主板更換了,最好重裝一下系統,當然不重裝也可以的,必要的晶元驅動程序建議安裝一下,在主板光碟上附帶的,如果有任何特色功能也要裝一下!
基本就是這樣

5、如何更換電腦主板

首先拔掉電腦插座,把網路連接線等都拆下。
用螺絲刀把電腦後蓋螺絲擰下,拆開後蓋。
把電腦內存條和CPU都拆下來,把主板電源插孔也拆下。
用螺絲刀把主板的螺絲拆下,把主板完整拆下來。
找一塊型號相同,規格相同的主板,重新安裝上去 擰緊螺絲。
把內存條和CPU裝上,把後蓋板裝上 ,開機查看主機運行情況。

6、電腦主機可以單獨換主板嗎?

電腦主機可以單獨換主板,選擇新主板的時候需要考慮已有的其他硬體是否能在新主板上正常使用;
1000快錢的,建議再添點錢配台新的主機把,會比用了6年的好;

7、給一台台式機換主板,需要注意什麼呢?

遇到開不了機的時候,一般先把電池扣掉,放置15-30分鍾重新安裝上就能夠解決。插顯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把顯卡或者主板插槽插壞了。

詳細步驟:

1、首先,我們要做好更換顯卡的准備工作,要找好所需要的工具,完好的顯卡,以及螺絲刀。

2、拆掉機箱後蓋,取出原來的壞的顯卡。取下來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取顯卡的時候,一定不要硬拆。不要損壞了顯卡的插槽。

3、然後我們插新顯卡。如圖示,我們將顯卡的插條與主板上面的插槽對齊,然後慢慢插進去,在這過程中一定不要硬來。

4、插進去的時候會聽到一聲很清脆的響聲。

5、插上顯卡之後,我們將原來需要插入顯卡的介面,插入顯卡。

6、最有可能的一種原因就是再更換顯卡的時候,產生了靜電。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講主板上面的電池拔掉,讓主板放電,這個時間最好在15-30分鍾。

7、如果電池不好取,我們可以先把顯卡取下來,等待15-30分鍾,主板重新安裝好電池之後,再安裝顯卡。

8、換主板需要換機箱嗎?

如果不換獨立供電的顯卡 新CPU是可以不換機箱的;不過機箱本身是無所謂,關鍵是電源,如果是幾年前的電源應該換一下了。

一般而言,如果換主板是換相同型號的主板,那麼電腦的其他配件接也都能用上,硬體參數等都沒有變化,這對電腦來說影響不大,可以說基本沒什麼影響,最多就是更新一下驅動。

但如果是更換成其他型號不一樣的主板,就要考慮電源功率是否足夠,主板是否支持CPU,顯卡介面是否配套等等一系列問題, 如果只是簡單的更換一個新主板而導致與其他原先的硬體不兼容,輕者電腦啟動不起來,重者電腦會頻繁藍屏、死機,出現這些情況時,還得更換其他硬體,使得與主板能兼容到一起。

(8)主機換主板擴展資料:

1、主板的規格及擴展性:主板應根據想要配的機箱大小來選擇規格,規格尺寸更大的主板一般擴 展性能更好,一般主板尺寸有以下幾種:

大主板:ATX尺寸在30.5cm乘以24.4cm左右。

小主板:Mirco-ATX尺寸在23.5cm乘以21.4cm左右。

TX主板更小的主板非常少見:MINI-ITX尺寸在1 7cm乘以17cm左右。

再小的主板罕見:baby-ITX尺 寸在12cm乘以12cm左右。

2、主板支持的介面規格。

CPU介面:首先分英特爾和AMD區分了主板的平台,然後每個平台處理器介面也有很多種,對應不同的封裝的處理器,不同封裝處理器和介面是不能混用的。

內存插槽:內存介面目前市面上DDR3和DDR4居多,部分老機器使用DDR2, DDR介面已經淘汰多時,不同代內存插槽不能混用也插入不進,大板內存插槽更多擴展的內存也越大,小板一般只有 1 ~2根插槽,大板有4根及以上。

顯卡插槽:PCIE插槽 ,顯卡都能插得進去,2.0和3.0版本PCIE插槽帶寬更高。

硬碟介面:主流的是SATA3介面能滿足固態硬碟的需求,SATA2配固態硬碟有瓶頸,部分中高端主板還配有mSATA、M.2、 SATA Express、PCI-E的硬 盤介面。

3、主板的附加功能。

部分主板帶有較好的集成顯卡,可以在不配獨立顯卡的情況下使用。較多的PCI插槽可以安裝獨立音效卡提升音質,也可以在板載網卡損壞的情況下替換網卡擴展。

與主機換主板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