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indows系統管理面試題
1,OSI 7層模型是什麼?每層有哪些協議?
應用層 FTP、Telnet、SMTP、HTTP、RIP、NFS、DNS
表示層 示例:加密,ASCII等
會話層 示例:RPC,SQL等
傳輸層 示例:TCP,UDP,SPX
網路層 示例:IP協議、ICMP協議、ARP協議、RARP協議
數據鏈路層 示例:ATM,FDDI等
物理層 示例:Rj45,802.3等
2,請寫出下列服務使用的默認埠POP3、SMTP、FTP、MSN、DNS、
SQL
埠:21 服務:FTP
埠:22 服務:Ssh
埠:23 服務:Telnet
埠:25 服務:SMTP
埠:80 服務:HTTP
埠:110 服務: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3 (pop3)
埠:569 服務:Membership MSN
埠1433和1434 服務:SQL
DNS協議運行在UDP之上,使用埠號53
3,路由器和交換機屬於幾層設備,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最大的區別
?你覺得三層交換機主要的作用什麼?
4,網路地址172.16.22.38/27 請寫出此地址的子網ID以及廣播地址
,此地址所處子網有多少台主機及可用主機數?
32為IP長度
255.255.255.255
每一位都可以用8個2進制數來表示
4個數就是32
172.16.22.38
前24位不用管
只看38
劃成2進制是
00100110
掩碼為27
就是255.255.255.224
224變成2進制就是
11100000
進行與運算(其實就是乘)
得到結果是00100000
變成10進制32
32是網路地址 也就是子網ID
172.16.22.32
廣播地址就是00111111
算一下就是63
172.16.22.63
全0為網路位全1為廣播地址
因為這道題給出了你掩碼
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24,廣播地址就為172.16.22.63,該子網可容納的主機數各是30。
5,有幾種形式的VPN?分別如何實現?
1. 按VPN的協議分類
VPN的隧道協議主要有三種,PPTP,L2TP和IPSec,其中PPTP和L2TP協議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層,又稱為二層隧道協議;IPSec是第三層隧道協議,也是最常見的協議。L2TP和IPSec配合使用是目前性能最好,應用最廣泛的一種。
2. 按VPN的應用分類
1) Access VPN(遠程接入VPN):客戶端到網關,使用公網作為骨幹網在設備之間傳輸VPN的數據流量 2) Intranet VPN(內聯網VPN):網關到網關,通過公司的網路架構連接來自同公司的資源 3) Extranet VPN(外聯網VPN):與合作夥伴企業網構成Extranet,將一個公司與另一個公司的資源進行連接
3. 按所用的設備類型進行分類
網路設備提供商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開發出不同的VPN網路設備,主要為交換機,路由器,和防火牆 1)路由器式VPN:路由器式VPN部署較容易,只要在路由器上添加VPN服務即可 2)交換機式VPN:主要應用於連接用戶較少的VPN網路 3)防火牆式VPN:防火牆式VPN是最常見的一種VPN的實現方式,許多廠商都提供這種配置類型
6,目的地址為:192.168.10.10 目的網關為:192.168.10.1 請寫出
到達目的地址的靜態路由(以cisco為准)
[QuidwayA]ip route 92.168.10.1 24 s0 或
[QuidwayA]ip route 92.168.10.1 24 92.168.10.10 或
[QuidwayA]ip route 92.168.10.1 255.255.255.0 92.168.10.10
7,一個500個信息點的網路,你如何設計?使用的設備及型號?使用
到哪些協議?
路由器
交換機
集線器
TCP/IP協議
NetBEUI
IPX/SPX協議
8,對於分散的通過adsl上網的辦公室,如何有效地進行上網行為管
理?
防火牆設備如:飛魚星
9,NAT指什麼?有哪些應用?
網路地址轉換(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屬接入廣域網(WAN)技術,是一種將私有(保留)地址轉化為合法IP地址的轉換技術,它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類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種類型的網路中。原因很簡單,NAT不僅完美地解決了lP地址不足的問題,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避免來自網路外部的攻擊,隱藏並保護網路內部的計算機。
10,磁碟RAID級別有幾種,分別是哪幾種?你了解或者使用過哪幾種
,請寫出它們的大概描述和區別
主要包含RAID 0~RAID 7等數個規范,它們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常見的規范有如下幾種: RAID 0:無差錯控制的帶區組 要實現RAID0必須要有兩個以上硬碟驅動器,RAID0實現了帶區組,數據並不是保存在一個硬碟上,而是分成數據塊保存在不同驅動器上。因為將數據分布在不同驅動器上,所以數據吞吐率大大提高,驅動器的負載也比較平衡。如果剛好所需要的數據在不同的驅動器上效率最好。它不需要計算校驗碼,實現容易。它的缺點是它沒有數據差錯控制,如果一個驅動器中的數據發生錯誤,即使其它盤上的數據正確也無濟於事了。不應該將它用於對數據穩定性要求高的場合。如果用戶進行圖象(包括動畫)編輯和其它要求傳輸比較大的場合使用RAID0比較合適。同時,RAID可以提高數據傳輸速率,比如所需讀取的文件分布在兩個硬碟上,這兩個硬碟可以同時讀取。那麼原來讀取同樣文件的時間被縮短為1/2。在所有的級別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RAID 0沒有冗餘功能的,如果一個磁碟(物理)損壞,則所有的數據都無法使用。 RAID 1:鏡象結構 raid1對於使用這種RAID1結構的設備來說,RAID控制器必須能夠同時對兩個盤進行讀操作和對兩個鏡象盤進行寫操作。通過下面的結構圖您也可以看到必須有兩個驅動器。因為是鏡象結構在一組盤出現問題時,可以使用鏡象,提高系統的容錯能力。它比較容易設計和實現。每讀一次盤只能讀出一塊數據,也就是說數據塊傳送速率與單獨的盤的讀取速率相同。因為RAID1的校驗十分完備,因此對系統的處理能力有很大的影響,通常的RAID功能由軟體實現,而這樣的實現方法在伺服器負載比較重的時候會大大影響伺服器效率。當您的系統需要極高的可靠性時,如進行數據統計,那麼使用RAID1比較合適。而且RAID1技術支持「熱替換」,即不斷電的情況下對故障磁碟進行更換,更換完畢只要從鏡像盤上恢復數據即可。當主硬碟損壞時,鏡像硬碟就可以代替主硬碟工作。鏡像硬碟相當於一個備份盤,可想而知,這種硬碟模式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RAID 1的數據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級別上來說是最好的。但是其磁碟的利用率卻只有50%,是所有RAID級別中最低的。 RAID2:帶海明碼校驗 從概念上講,RAID 2 同RAID 3類似, 兩者都是將數據條塊化分布於不同的硬碟上, 條塊單位為位或位元組。然而RAID 2 使用一定的編碼技術來提供錯誤檢查及恢復。這種編碼技術需要多個磁碟存放檢查及恢復信息,使得RAID 2技術實施更復雜。因此,在商業環境中很少使用。下圖左邊的各個磁碟上是數據的各個位,由一個數據不同的位運算得到的海明校驗碼可以保存另一組磁碟上,具體情況請見下圖。由於海明碼的特點,它可以在數據發生錯誤的情況下將錯誤校正,以保證輸出的正確。它的數據傳送速率相當高,如果希望達到比較理想的速度,那最好提高保存校驗碼ECC碼的硬碟,對於控制器的設計來說,它又比RAID3,4或5要簡單。沒有免費的午餐,這里也一樣,要利用海明碼,必須要付出數據冗餘的代價。輸出數據的速率與驅動器組中速度最慢的相等。 RAID3:帶奇偶校驗碼的並行傳送 raid3這種校驗碼與RAID2不同,只能查錯不能糾錯。它訪問數據時一次處理一個帶區,這樣可以提高讀取和寫入速度,它像RAID 0一樣以並行的方式來存放數據,但速度沒有RAID 0快。校驗碼在寫入數據時產生並保存在另一個磁碟上。需要實現時用戶必須要有三個以上的驅動器,寫入速率與讀出速率都很高,因為校驗位比較少,因此計算時間相對而言比較少。用軟體實現RAID控制將是十分困難的,控制器的實現也不是很容易。它主要用於圖形(包括動畫)等要求吞吐率比較高的場合。不同於RAID 2,RAID 3使用單塊磁碟存放奇偶校驗信息。如果一塊磁碟失效,奇偶盤及其他數據盤可以重新產生數據。 如果奇偶盤失效,則不影響數據使用。RAID 3對於大量的連續數據可提供很好的傳輸率,但對於隨機數據,奇偶盤會成為寫操作的瓶頸。 利用單獨的校驗盤來保護數據雖然沒有鏡像的安全性高,但是硬碟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為n-1。 RAID4:帶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 raid4RAID4和RAID3很象,不同的是,它對數據的訪問是按數據塊進行的,也就是按磁碟進行的,每次是一個盤。在圖上可以這么看,RAID3是一次一橫條,而RAID4一次一豎條。它的特點的RAID3也挺象,不過在失敗恢復時,它的難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設計難度也要大許多,而且訪問數據的效率不怎麼好。 RAID5:分布式奇偶校驗的獨立磁碟結構 RAID5清晰圖片從它的示意圖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驗碼存在於所有磁碟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帶區的奇偶校驗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讀出效率很高,寫入效率一般,塊式的集體訪問效率不錯。因為奇偶校驗碼在不同的磁碟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允許單個磁碟出錯。RAID 5也是以數據的校驗位來保證數據的安全,但它不是以單獨硬碟來存放數據的校驗位,而是將數據段的校驗位交互存放於各個硬碟上。這樣,任何一個硬碟損壞,都可以根據其它硬碟上的校驗位來重建損壞的數據。硬碟的利用率為n-1。 但是它對數據傳輸的並行性解決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設計也相當困難。RAID 3 與RAID 5相比,重要的區別在於RAID 3每進行一次數據傳輸,需涉及到所有的陣列盤。而對於RAID 5來說,大部分數據傳輸只對一塊磁碟操作,可進行並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寫損失」,即每一次寫操作,將產生四個實際的讀/寫操作,其中兩次讀舊的數據及奇偶信息,兩次寫新的數據及奇偶信息。 RAID-5的話,優點是提供了冗餘性(支持一塊盤掉線後仍然正常運行),磁碟空間利用率較高(N-1/N),讀寫速度較快(N-1倍)。但當掉盤之後,運行效率大幅下降。 RAID5校驗位演算法詳解 P=D1 xor D2 xor D3 … xor Dn (D1,D2,D3 … Dn為數據塊,P為校驗,xor為異或運算) XOR(Exclusive OR)的校驗原理如下表: A值 B值 Xor結果
0 0 0
1 0 1
0 1 1
1 1 0
這里的A與B值就代表了兩個位,從中可以發現,A與B一樣時,XOR結果為0,A與B不一樣時,XOR結果就是1,如果知道XOR結果,A和B中的任何兩個數值,就可以反推出剩下的一個數值。比如A為1,XOR結果為1,那麼B肯定為0,如果XOR結果為0,那麼B肯定為1。這就是XOR編碼與校驗的基本原理。 RAID5性能和校驗信息演算法 從RAID5示意圖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驗碼存在於所有磁碟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帶區的奇偶校驗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讀出效率很高,寫入效率一般,塊式的集體訪問效率不錯。因為奇偶校驗碼在不同的磁碟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但是它對數據傳輸的並行性解決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設計也相當困難。RAID 3 與RAID 5相比,重要的區別在於RAID 3每進行一次數據傳輸,需涉及到所有的陣列盤。而對於RAID 5來說,大部分數據傳輸只對一塊磁碟操作,可進行並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寫損失」,即每一次寫操作,將產生四個實際的讀/寫操作,其中兩次讀舊的數據及奇偶信息,兩次寫新的數據及奇偶信息。RAID5最大的好處是在一塊盤掉線的情況下,RAID照常工作,相對於RAID0必須每一塊盤都正常才可以正常工作的狀況容錯性能好多了。因此RAID5是RAID級別中最常見的一個類型。RAID5校驗位即P位是通過其它條帶數據做異或(xor)求得的。計算公式為P=D0xorD1xorD2…xorDn,其中p代表校驗塊,Dn代表相應的數據塊,xor是數學運算符號異或。 RAID6:帶有兩種分布存儲的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 raid6名字很長,但是如果看到圖,大家立刻會明白是為什麼,請注意p0代表第0帶區的奇偶校驗值,而pA代表數據塊A的奇偶校驗值。它是對RAID5的擴展,主要是用於要求數據絕對不能出錯的場合。當然了,由於引入了第二種奇偶校驗值,所以需要N+2個磁碟,同時對控制器的設計變得十分復雜,寫入速度也不好,用於計算奇偶校驗值和驗證數據正確性所花費的時間比較多,造成了不必須的負載。我想除了軍隊沒有人用得起這種東西。 RAID7:優化的高速數據傳送磁碟結構 RAID7所有的I/O傳送均是同步進行的,可以分別控制,這樣提高了系統的並行性,提高系統訪問數據的速度;每個磁碟都帶有高速緩沖存儲器,實時操作系統可以使用任何實時操作晶元,達到不同實時系統的需要。允許使用SNMP協議進行管理和監視,可以對校驗區指定獨立的傳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連接多台主機,因為加入高速緩沖存儲器,當多用戶訪問系統時,訪問時間幾乎接近於0。由於採用並行結構,因此數據訪問效率大大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它引入了一個高速緩沖存儲器,這有利有弊,因為一旦系統斷電,在高速緩沖存儲器內的數據就會全部丟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當然了,這么快的東西,價格也非常昂貴。 RAID10:高可靠性與高效磁碟結構 這種結構無非是一個帶區結構加一個鏡象結構,因為兩種結構各有優缺點,因此可以相互補充,達到既高效又高速還可以的目的。大家可以結合兩種結構的優點和缺點來理解這種新結構。這種新結構的價格高,可擴充性不好。主要用於容量不大,但要求速度和差錯控制的資料庫中。 RAID 50:被稱為分布奇偶位陣列條帶。 同RAID 30相仿的,它具有RAID 5和RAID 0的共同特性。它由兩組RAID 5磁碟組成(每組最少3個),每一組都使用了分布式奇偶位,而兩組硬碟再組建成RAID 0,實驗跨磁碟抽取數據。RAID 50提供可靠的數據存儲和優秀的整體性能,並支持更大的捲尺寸。即使兩個物理磁碟發生故障(每個陣列中一個),數據也可以順利恢復過來。 RAID 50最少需要6個驅動器,它最適合需要高可靠性存儲、高讀取速度、高數據傳輸性能的應用。這些應用包括事務處理和有許多用戶存取小文件的辦公應用程序。 RAID 53:稱為高效數據傳送磁碟結構。 結構的實施同Level 0數據條陣列,其中,每一段都是一個RAID 3陣列。它的冗餘與容錯能力同RAID 3。這對需要具有高數據傳輸率的RAID 3配置的系統有益,但是它價格昂貴、效率偏低。 RAID 1.5:是一個新生的磁碟陣列方式,它具有RAID 0+1的特性,而不同的是,它的實現只需要2個硬碟。 從表面上來看,組建RAID 1.5後的磁碟,兩個都具有相同的數據。當然,RAID 1.5也是一種不能完全利用磁碟空間的磁碟陣列模式,因此,兩個80GB的硬碟在組建RAID 1.5後,和RAID 1是一樣的,即只有80GB的實際使用空間,另外80GB是它的備份數據。如果把兩個硬碟分開,分別把他們運行在原系統,也是暢通無阻的。但通過實際應用,我們發現如果兩個硬碟在分開運行後,其數據的輕微改變都會引起再次重組後的磁碟陣列,沒法實現完全的數據恢復,而是以數據較少的磁碟為准。
11,為伺服器配備的UPS該如何選型?
1. 後備式UPS在市電正常時直接由市電向負載供電, 當市電超出
其工作范圍或停電時通過轉換開關轉為電池逆變供電。其特點是:結
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但輸入電壓范圍窄,輸出電壓穩定精度差
,有切換時間,且輸出波形一般為方波。 2. 在線式UPS在市電
正常時,由市電進行整流提供直流電壓給逆變器工作,由逆變器向負
載提供交流電,在市電異常時,逆變器由電池提供能量,逆變器始終
處於工作狀態,保證無間斷輸出。其特點是,有極寬的輸入電壓范圍
,無切換時間且輸出電壓穩定精度高,特別適合對電源要求較高的場
合,但是成本較高。目前,功率大於3KVA的UPS幾乎都是在線式UPS。
3. 在線互動式UPS在市電正常時直接由市電向負載供電,當市
電偏低或偏高時,通過UPS內部穩壓線路穩壓後輸出,當市電異常或
停電時,通過轉換開關轉為電池逆變供電。其特點是:有較寬的輸入
電壓范圍,噪音低,體積小等特點,但同樣存在切換時間。 4.
UPS按照輸出容量大小劃分UPS按輸入/輸出方式可分為三類:單相輸
入/單相輸出、三相輸入/單相輸出、三相輸入/三相輸出。單相電是
指由一根火線、一根零線和一根地線組成的供電系統;三相電是由三
根火線、一根零線和一根地線組成的供電系統,其中兩根火線之間的
電壓(即線電壓)為380V,而火線與零線之間的電壓(即相電壓)為
220V。對於用戶來說,三相供電其市電配電和負載配電容易,每一相
都承當一部分負載電流,因而中、大功率UPS多採用三相輸入/單相輸
出或三相輸入/三相輸出的供電方式。 5. 智能型UPS是當今UPS
的一大發展趨勢,隨著UPS在網路系統上應用,網路管理者強調整個
網路系統為保護對象,希望整個網路系統在供電系統出現故障時,仍
然可以繼續工作而不中斷。因此UPS內部配置微處理器使之智能化是
UPS的新趨勢,UPS內部硬體與軟體的結合,大幅度提高了UPS的功能,
可以監控UPS的運行工作狀態,如:UP S輸出電壓頻率,電網電
壓頻率、電池狀態以及故障記錄等。還可以通過軟體對電池進行檢測
、自動放電充電,以及遙控開關機等。網路管理者就可以根據信息資
料分析供電質量,依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當UPS檢測出供電
電網中斷時,UPS自動切換到電池供電,在電池供電能力不足時立即通
知伺服器做關機的准備工作並在電池耗盡前自行關機。智能型UPS通
過介面與計算機進行通訊,從而使網路管理員能夠監控UPS,因此其
管理軟體的功能就顯得極其重要。 二 確定您所需UPS之功率(
VA)值 您所保護之設備均會標示其功率(w)值或電流(A)值。
如是功率(w)值÷0.7=VA值 如市電流(A)值×220=VA值
將所有設備VA值相加得到總VA值,將總VA值加上20%~30%預備容量
即得到UPS VA值 三 選購ups一個重要的因素還得考慮到那ups
的備用時間和ups品牌. UPS依備用時間可分為標准型及長效型
。標准型UPS備用時間為5-15分鍾,長效型為1-8小時。假如您的設備
停電時,只需要存檔、退出即可,那選用標准型UPS;假如您的設備
停電時,仍須長時間運轉,那須選用長效型UPS。假如您確定了UPS種
類、容量、備用時間;接下來您須確定的是選購哪一品牌的UPS。這
里給您的建議是,您須考慮這品牌的知名度及售後保證條款,如保修
年限、維修響應時間等.
2、今天遇到一公司的超難的java面試題,面掛了,求幫忙!
^交流一下,有些我也不會。^_^
1、數據沒有排序的嗎?排序了,可以用類似二分法搞。
3、只需用ThreadLocal包裝一下這個bean的日期屬性即可,簡單。
5、有介面直接用spring HttpInvoke遠程調用即可。
6、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Terracotta伺服器集群tomcat,ecache、quartz、session一站式解決。不那樣的,緩存的話,可用memcached。tomcat中的session是復制式,直接在tomcat配置文件就可以吧。如果要實現自己手動更新感覺可以考慮用jms手動傳遞數據同步。
8、處理效率高了不少,並發效率好、數據更安全。
9、簽名的演算法是公開的,但是演算法相關的密鑰是私有的。
3、面試題web應用伺服器有哪些
web伺服器是應用程序運行的一個基本環境.
如果一個網站只有web伺服器,是不能運行的.每台電腦都可以通過添加某些組件來組建web伺服器.其實這只能說有了存放網頁的一個基本空間.一個網站除了伺服器與網頁程序外,還需要域名等要素.
web伺服器常見的有windows和 UNX UNX我接觸的少,一般windows使用的是IIS.
這跟瀏覽器直接讀取與否無關 ,最先的網頁是靜態的,後來才出現動態的,也就是你所說的asp什麼的,靜態的時候瀏覽器只是被動的接受web伺服器的數據,動態時代來臨,出現了瀏覽器與web伺服器的交互,也就是瀏覽器首先將瀏覽請求發送給web伺服器上的程序,程序通過計算將某數據從資料庫讀出來,用網頁的形式再傳達給瀏覽器 .
web伺服器只是一個運行環境,你想這是由誰來完成的.web伺服器與web程序的關系是,什麼樣的web伺服器決定了相應的web程序,比如,默認的IIS服務只能運行asp而不能運行php和aspx、cgi當然這都是可以通過安裝相應的程序腳本來實現的,所以,如過你去一家IDC買伺服器首先要了解該伺服器支持什麼樣的腳本語言.
4、網路工程師面試問題(急)
這些呀。都不重要 ,告訴你簡單有效的方法:
1、拿一條二五哈(2.5元哈德門)
2、拿一桶洛北春或者2鍋頭(要8.5元的那種)
3、拿著一筐煎餅果子(要山東省特產,從大鐵鍋上摘得那種)
把以上物品 送給給你面試的經歷。OK 通過 ,根本不用回答問題。
5、Java面試題:常用的Web伺服器有哪些
javaweb實習生面試需要准備些什麼,一般會出什麼筆試面試題?呵呵轉型會問問,i++,++i。以及線程方面的,還有一些資料庫的語句比如回滾還有一些查詢語句,post和get區別,面試看面試官:一種是根據你說的問你,比如你做過什麼項目讓你介紹,根據你說的項目問你一些東西。一種是著急用人的,會問你一些他們要做的項目方面的技術問題,這個是比較看運氣。建議:最好能熟練的掌握SSH和SSI架構或許會問你未來規劃,其實這個很重要,建議:說你對技術的規劃,不要說你的職位和公司還有工資的規劃
6、今天我收到了公司的面試考試題,要針對雲計算進行一個闡述,求助啊,急!
雲計算是一種新興的分布式網路共享基礎架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本地或遠程伺服器內集群(或數據中心)容為互聯網用戶提供服務(包括計算、存儲、軟硬體等),使得用戶可以將資源分配到需要的應用上;雲計算還可以根據需要訪問的計算機和存儲系統中的數據,把網路中的計算資源集中起來,虛擬為一個資源池,並且使用特定的軟體實現自動化、智能化,使得各種計算資源可以協同工作,這一技術使得海量數據處理成為了可能。在雲計算環境下,可以真正實現按需計算,把資料庫作為一種服務,有效地提高了對軟硬體資源的利用效率與數據分析處理效率。
7、java面試題
去網上下一份 java葵花寶典,幾乎囊括了所有java的面試題類型
8、伺服器和客戶端怎樣傳輸數據面試題
客戶端發出傳輸數據請求到伺服器特定埠,伺服器接到請求後,建立連接,傳輸數據。。。
9、深圳 面試題目
HTTP
abbr. 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 超文本傳輸協議
IEEE全名: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中文: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學會
10、運維工程師面試:給你1000台伺服器,你將如何管理?面試官最想得到的答案是什麼?
應該沒有標准答案,主要是看你的邏輯思維。1000台有主次的吧,要成幾類,哪些需要經常維護的,哪些是需要幾天幾周或幾月維護的。主要是你給出一個邏輯性強的,相對完整的方案,這沒有標準的,你連自已都不滿意的答案,面試官肯定也不滿意了。1000台你想想可能是讓你一個人管理嗎,是給你配備多少人,還是讓你一個人具體去維護,要把前題問清,或你假定一定的條件,提出你的一個設想性方案。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