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刀片伺服器、PC伺服器、小型機各有什麼優缺點?
優點:
刀片伺服器省空間,低能耗,單位體積內能提供最高密度的運算性能。
PC伺服器性價比最高,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明顯的優點。
小機體積大,PCB印刷線路間干擾小,配合UNIX系統,相對PC SERVER和BLADE SERVER更穩定。
缺點:
刀片伺服器對運行環境要求相對較高,刀箱故障會導致刀箱內所有刀片伺服器無法正常運行。
PC伺服器相對刀片伺服器和小機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點。
小機維護成本高昂。
2、刀片伺服器的缺點
(1)部署刀片數據中心的前期成本較高。
(2)無論刀片伺服器內置的冗餘是多少,都存在所有刀片伺服器宕機和故障的可能性。
(3)對於擁有一個或兩個刀片中心的企業用戶來說,購買備用的部件可能很不劃算(如備用機箱等)。
(4)大多數刀片中心都有特殊的供電需求,這可能意味著特殊電纜的額外前期成本。
(5)刀片中心通常採用的是專用網卡和KVM附屬設備,有時候還需要特殊電纜或驅動程序。這樣你的刀片伺服器上運行什麼 操作系統就是個問題。
(6)多數刀片中心常用的2.5英寸硬碟通常比非刀片伺服器上使用的傳統3.5英寸SAS/SATA硬碟故障率要高(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缺陷正在得到改進)。
(7)一旦你承諾使用刀片中心,再購買刀片伺服器時就會受到廠商的限制,這樣從價格的角度來看對供應商不利。
3、機架式伺服器和刀片式伺服器各有哪些優劣
機架式:1、機架式是絕大多數企業首選伺服器,其統一標準的設計,滿足企業伺服器密集部署需求。機架伺服器的主要優勢表現在節省空間,由於能夠將多台伺服器安裝到一個機櫃上,不僅可以佔用更小的空間,而且便於統一管理。機架伺服器的寬度為19英寸,高度以U為單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幾種標準的伺服器。
2、由於機架伺服器內部空間限制,擴展性受到「拖累」,例如1U的伺服器大都只有1到2個PCI擴充槽。此外,散熱性能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且還需要有機櫃等設備,因此機架伺服器多用於伺服器數量較多的大中型企業使用,但也有不少企業將伺服器託管於服務商。
3、價格方面,機架的網站伺服器一般比同等配置的塔式伺服器售價高出30%左右。
刀片式:1、刀片伺服器是一種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伺服器平台,是專門為特殊應用行業和高密度計算機環境設計的,每一塊刀片類似於一個個獨立的伺服器,它們可以通過本地硬碟啟動自己的操作系統。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刀片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路環境,共享資源,為相同的用戶群服務。
2、根據所需要承擔的伺服器功能,刀片伺服器被分成伺服器刀片、網路刀片、存儲刀片、管理刀片、光纖通道SAN刀片、擴展I/O刀片等等不同功能的刀片伺服器。
3、刀片伺服器相較機架伺服器更節省空間,同時,散熱問題也更突出,往往需要在機箱內安裝大型風扇來散熱。此型伺服器雖然空間較節省,但是其機櫃與刀片價格都不低,一般應用於大型的數據中心或需要大規模計算的領域,如銀行電信金融行業以及互聯網數據中心等。
淘機友解答
4、關於刀片伺服器的理解
刀片指的是獨立伺服器。可以獨立運行服務的電腦。你所說的都插在一個大機櫃內是指刀片伺服器排列。可能因為集群需求或是多伺服器服務。每個刀片內會有1~8或更多磁碟。磁碟可以是raid模式也可能是其他模式。
5、刀片伺服器有什麼特點?
刀片伺服器是一種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伺服器平台,是專門為特殊應用行業和高密度計算機環境設計.
特點:
其主要結構為一大型主體機箱,內部可插上許多「刀片」,其中每一塊刀片實際上就是一塊系統母板,類似於一個個獨立的伺服器,它們可以通過本地硬碟啟動自己的操作系統。每一塊刀片可以運行自己的系統,服務於指定的不同用戶群,相互之間沒有關聯。而且,也可以用系統軟體將這些主板集合成一個伺服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刀片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路環境,共享資源,為相同的用戶群服務。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就可以提高整體性能。
6、請列舉刀片伺服器的主要優點?
隨著大型計算和網路伺服器對並行處理能力需求的進一步發展,以「集體力量」鑄造強大處理能力的刀片伺服器已經越來越受到器重,應該刀片伺服器是近年來伺服器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突破,它的意義遠大於處理器頻率的提升和內存、硬碟等存儲介質容量的劇增,為什麼刀片式伺服器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下面筆者就根據自己的認識,再結合一些相關的技術資料為大家講解:
首先,在商業和企業網路中,一般都是採取C-S模式,也就是「客戶端—伺服器」模式,根據權威機構調查預測,未來的網路發展也呈現出集中計算的趨勢。而數據中心的興起對伺服器配置密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正是在 這樣的形勢下,為了突破伺服器個體性能的極限,新一代的集群式伺服器--刀片伺服器應時而生。
為什麼叫刀片伺服器 ,這個是根據產品外形的特點而命名的,因為刀片伺服器的組成單元外形都扁而平,活像個刀片,所以產品推出之時廠家也就順理成章的將它這樣命名;我們平時所說的刀片伺服器其實是指在標准高度的機架式機箱內可插裝多個卡式的伺服器單元(即刀片,其實際上是符合工業標準的板卡,其上有處理器、內存和硬碟等,並安裝了操作系統,因此一個"刀片"就是一台小型伺服器。), 這一張張的刀片組合起來,進行數據的互通和共享,在系統軟體的協調下同步工作就可以變成高可用和高密度的新型伺服器。
產品特點:
總的來說,刀片伺服器具有以下特點,也差不多就是它的優點所在:
1、高密度計算
高密度是刀片式伺服器最大的特點,不論其面向的工作領域是高是低,單從計算密度而言,尚無出其右者。當然,計算能力並不只由處理器堆砌數量決定,單一體系的高性能計算機強大的運算能力並沒有因為只有4~8顆處理器而減少。那麼刀片式伺服器依靠什麼來佔領市場呢? 總體上,無論是操作系統還是應用軟體,都明顯落後於硬體的發展步伐,Web等分散式的應用系統更接近分布式計算——同一時間內大量進程並行,而單一進程的計算處理要求又非常低,正符合刀片式伺服器強調高密度分散計算的架構。對於刀片式伺服器而言,增大的計算密度使數據中心能用更少的空間服務於更多的客戶,也能讓網站降低託管費用。
2、分布式計算
即使同小組級伺服器相比,刀片式伺服器因為單一刀片的配置而處於下風,所以需要負載均衡/集群軟體的配合才能達到良好的使用效果,適用領域也限於分布式高密度計算環境:IDC、Web、域名解析等。
3、低功耗
塔式伺服器因為內部空間最為充裕,可以採用各種強調單一性能的設備,而不論其體積與功耗有多大,只要能夠在充裕的空間內解決好散熱問題就能輕松裝入。機架式伺服器不但在外形上進行了縮減,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是標准身材,可以通過堆疊的方式安裝在一個機架中,顯著提高空間利用率,提高了單位體積內的計算密度。但是它仍然基於傳統伺服器部件,功耗和發熱都沒有減少,只是通過更優化的散熱設計來滿足工作需要。
刀片式伺服器則克服了以上缺點,以RLX System 324為例:傳統上一台7尺高的機架——可以放進40台1RU(1.75寸)的伺服器——能夠放進336台RLX的刀片伺服器。這種讓人難以置信的密度是由於整合了全美達(Transmeta)的克魯索(Crusoe)處理器。使用克魯索晶元所帶來的好處就是低功耗、省電。每片克魯索刀片在執行時其平均耗電量大約只有7瓦。(每一台RLX刀鋒的供電量最高為15瓦,而傳統伺服器為75至120瓦。)RLX的方法不只可以幫你省下大筆的電費,還可以幫你省下昂貴的硬體采購費,如不斷電系統(UPS)、發電機系統,以及散熱設備。
4、低廉的成本
刀片伺服器可以看成把所有的伺服器系統的硬體——處理器、內存、硬碟機,以及網路聯接設備一一整合到單一的擴充卡。這樣的整合代表了更吸引人的另一選擇:可以降低成本、降低溫度並減少所需的空間,進一步的,還能改進伺服器的穩定度與得到更低的整體擁有成本(TCO)。
7、關於刀片伺服器
U是一個高度單位.1U是4.55厘米.
所謂刀片伺服器是指在標准高度的機架式機箱內可插裝多個卡式的伺服器單元,實現高可用和高密度。每一塊"刀片"實際上就是一塊系統主板。它們可以通過"板載"硬碟啟動自己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 NT/2000、Linux等,類似於一個個獨立的伺服器,在這種模式下,每一塊母板運行自己的系統,服務於指定的不同用戶群,相互之間沒有關聯。不過,管理員可以使用系統軟體將這些母板集合成一個伺服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路環境,並同時共享資源,為相同的用戶群服務。在集群中插入新的
"刀片",就可以提高整體性能。而由於每塊"刀片"都是熱插拔的,所以,系統可以輕松地進行替換,並且將維護時間減少到最小。
這些刀片伺服器在設計之初都具有低功耗、空間小、單機售價低等特點,同時它還繼承發揚了傳統伺服器的一些技術指標,比如把熱插拔和冗餘運用到刀片伺服器之中,這些設計滿足了密集計算環境對伺服器性能的需求;有的還通過內置的負載均衡技術,有效地提高了伺服器的穩定性和核心網路性能。而從外表看,與傳統的機架/塔式伺服器相比,刀片伺服器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伺服器的使用空間和費用,並為用戶提供靈活、便捷的擴展升級手段。
刀片伺服器的特點
刀片伺服器公認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克服了晶元伺服器集群的缺點,被成為集群的終結者;另一個是實現了機櫃優化。
集群終結者
眾所周知,作為一種負載均衡技術,伺服器集群已經在有效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核心網路服務的性能方面被廣泛採用,在集群系統中,若要提供更高端的運算和服務性能,只需增加更多的單元就可以獲得更高的性能。更為重要的是,伺服器集群還可以為任何一台單獨的伺服器提供冗餘和容錯功能。
目前IT行業正在大力發展適應寬頻網路、功能強大可靠的計算機。在過去的幾年裡,寬頻技術極大地豐富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傳輸內容。伺服器集群和RAID技術的誕生為計算機和數據池的互聯網應用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而其成本卻遠遠低於傳統的高端專用伺服器和大型機。但是,伺服器集群的集成能力低,管理這樣的集群使很多管理員非常頭疼。尤其是集群擴展的需求越來越大,維護這些伺服器的工作量簡直不可想像,包括伺服器之間的內部連接和擺放空間的要求。這些物理因素都限制了集群的擴展。刀片伺服器的出現適時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在集群模式下,刀片伺服器所有的主板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路環境,共享資源。同時每個刀片都可內置監視器和管理工具軟體, 配置一台高密度伺服器就可以解決一台到一百台伺服器的管理問題,如果需要增加或者刪除集群中的伺服器,只要插入或拔出一塊板即可,將維護時間減少到最小。就這個意義上來說,Blade Server從根本上克服了伺服器集群的缺點。
實現機櫃優化
從某一角度而言,刀片伺服器實現了機櫃優化的自然飛躍。刀片伺服器將機櫃式伺服器所佔用的空間密度再一次提高了50%。資料顯示,在機櫃系統配置好的前提下,將1U機架優化伺服器系統移植到刀片伺服器上,所佔用的空間只是原來的1/3~1/2。而在一個標準的機櫃式環境里,刀片伺服器的處理密度要提高四到五倍。比如在處理1024節點的高密度計算伺服器環境里,1U配置需要24個機櫃,其中不包括乙太網交換集線器所佔用的機櫃空間,而採用插有8個"刀片"的刀片伺服器,只需要9個機櫃,卻包括了乙太網交換機的空間。在相同的面積內,數據中心可以通過部署刀片伺服器獲得8倍於機架式伺服器的伺服器租賃收益。
另外,刀片伺服器採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可以簡化伺服器的管理工作。在IT人員日益匱乏的今天,採用刀片伺服器的企業可以減少雇傭工資高昂的伺服器管理和維護人員,從而降低維護費用。還有,刀片伺服器的低功耗設計也會顯著減少能耗,節約能源的同時減少了費用。
作為一種新興的伺服器產品,讀者可能還缺乏對它的直觀認識。每台刀片伺服器一般由機櫃和刀片組成,因此刀片伺服器的標識由機櫃的型號和刀片的型號共同構成,而不像以往的伺服器那樣由一個單一的伺服器型號所代表。刀片通過機櫃背板上的CompacPCI介面與之相連接。伺服器機櫃一般可以容納8片至數十片刀片。刀片以伺服器刀片為主,而每個伺服器刀片都是一個功能完整的伺服器。
在此,我們以一款常見的一種刀片伺服器向大家介紹一下,以了解其基本構成。
根據所需要承擔的伺服器功能,刀片伺服器被分成伺服器刀片、網路刀片、存儲刀片、管理刀片、光纖通道SAN刀片、擴展I/O刀片等等不同功能的相應刀片伺服器。
目前最為常見的伺服器刀片一般採用1顆為的Intel Pentium Ⅲ處理器,並採用ServerWorks LC-E晶元組、Intel 815晶元組、Via Pro266晶元組,支持的內存容量和類型由晶元組決定,內存類型一般為具有ECC功能的SDRAM或DDR。由於刀片伺服器的散熱問題較為嚴重,在設計中也有廠商採用了低功耗的Transmeta 5600處理器。目前,HP、Sun也正致力於把它們的RISC處理器製作成伺服器刀片,只是尚未面世。
除連接機櫃背板的介面外,伺服器刀片上一般還具有一個PMC擴展介面,可以連接PMC介面的擴展卡,如SCSI卡、光纖存儲卡等,其功能相當於PCI擴展槽,只是相應介面的擴展卡價格略貴。 伺服器刀片採用與筆記本電腦相同規格的65mm(2.5英寸)硬碟,一般只安裝操作系統和簡單的應用軟體,性能較低。
網路刀片
網路刀片的功能相當於區域網交換機,從而提供良好的網路監控和管理功能。網路刀片普遍提供10/100Mbps埠,以雙絞線的方式連接伺服器刀片,對外提供高速上連通道(千兆埠)。採用NAS存儲方式的刀片伺服器經常會配備2個網路刀片,其中一個專門用於連接NAS設備。每個刀片支持10/100/1000M乙太網連接,並且可以在背板上安裝10/100/1000M的2-4層交換機,這樣就可以把系統中每個槽位上安裝的刀片與交換機連接起來,提供一個基於IP的交換網路。通過集成這種匯流排,刀片伺服器系統可以很好地集成IP業務和語音業務,提供各種不同的電信增值服務。
存儲刀片
存儲刀片可以被視為一個硬碟模塊,通過背板匯流排或者硬碟介面線向伺服器刀片提供存儲功能。存儲刀片上一般配備2塊性能較高90mm(3.5英寸)硬碟,介面類型有IDE、SCSI和光纖通道(Fiber Channel)介面。
管理刀片
第一代刀片伺服器的KVM(Keyboard、VGA、Mouse)刀片可以說是功能最為簡單的管理刀片,提供對所有伺服器刀片的管理控制。KVM刀片,提供鍵盤、滑鼠、顯示器介面,KVM刀片經常還包括軟碟機和光碟機,便於使用者直接操作伺服器刀片。KVM刀片上提供切換開關,用於在機櫃上的不同刀片之間或者不同機櫃之間進行切換。第二代刀片伺服器具備更加強大的管理功能,但是各家產品各不相同。管理刀片往往通過伺服器刀片上集成的監控管理晶元進行1台或多台刀片伺服器的集中監控和管理。管理刀片向伺服器機櫃內的其他刀片提供必要的配置信息,並在某些刀片發生故障時接收報警信息,並向監控程序發出報警。
CompactPCI :刀片伺服器的標准
CompactPCI開放式標准架構很好地平衡了業界標准,包括硬體、操作系統、應用開發工具、能快速有效開發高利潤的電信增值服務,同時使傳統上以專有軟硬體架構為主的電信建設轉型,能享受開放系統帶來成本大幅降低及大眾化業界標准操作系統的好處。這一轉變讓設備及服務供應商找到了數以百萬計的開發者,並開始採用具高可靠性、高擴展性和高性能的CompactPCI寬頻通訊平台。
CompactPCI匯流排標準是建立刀片伺服器的基礎。它是惟一的標准,同時也是標准紛爭的起源。CompactPCI目前有2個主要的版本,即 1.0版和2.0版,它們在介面定義的完善程度上不盡相同。早期的刀片伺服器全部採用CompactPCI 1.0的標准,背板帶寬也限定在32位PCI之內,這些產品屬於第一代刀片伺服器。2002年最新推出的刀片伺服器部分採用CompactPCI 2.0標准,背板支持64位PCI通信,稱之為第二代刀片伺服器。由於標準的版本不同,兩代刀片伺服器之間不能完全兼容。
目前為止,只有HP一家聲稱完全按照CompactPCI標准設計刀片伺服器,而其他伺服器廠商只是在匯流排和介面標准方面遵循CompactPCI,在刀片的尺寸上沒有完全按照該標准去執行。
應用模式指南
刀片伺服器的應用很廣泛,尤其是對於計算密集型應用,比如天氣預報建模、數據採集、數據模擬、數字影象設計、空氣動力學建模等等。而對於行業應用,如電信、金融、 IDC/ASP/ISP應用、行動電話基站、視頻點播、Web主機操作及實驗室系統等,刀片伺服器依然能大顯身手。刀片伺服器的出現使其在2001年底的伺服器市場上占據一塊相對於機架式伺服器來說不算小的市場份額。而隨著2002年技術的發展尤其是InfiniBand技術開始扮演重要角色,刀片伺服器將逐漸成為主流伺服器並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
刀片伺服器的使用范圍相當廣泛。下面我們列出兩個典型的應用模式進行簡單的介紹。
應用模式1:網站Web伺服器
這種方式可充分發揮刀片伺服器密度高、可群集以及可遠程管理的優勢。網站可以用刀片伺服器組成高密度的群集,用來實現高訪問量的Web伺服器,後端再連接中高端的伺服器或群集系統作為資料庫伺服器。存儲服務提供商可以採用同樣的前端方案,後端配合NAS設備來提供存儲服務。與普通機架伺服器相比,刀片伺服器在這類應用中的優勢在於佔用機位少,可有效節省託管費用。
應用模式2:中小企業網路伺服器
當前的企業網路需求是多方面的,需要類型多樣的服務,其中有些服務可以安裝在一台機器上,而有些則需要使用至少一台備份機器或者群集。與之相對應,任何一個刀片系統既可以獨立運行,也可以與其他伺服器組成群集或互為備份。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進行搭配。這種方式可充分發揮刀片伺服器易管理、配置靈活和可擴展性好的優勢。 使用刀片伺服器進行群集並與存域網相結合,這可以勝任大數據量吞吐的資料庫並行處理。對於企業來說,這種高密度不僅節約了寶貴的機櫃空間,還節約了布線成本,並可節電,從而降低對UPS的要求。
8、機架式伺服器和刀片式伺服器的區別和優缺點
機架式是伺服器的一個大小尺寸類別而已,不是伺服器型號類別
機架式多安裝在伺服器機櫃上,可以節約空間
刀片式伺服器多用於存儲數據用,可以安裝很多的硬碟
9、刀片伺服器為什麼逐漸失去吸引力
最初,刀片伺服器被認為是一種易於管理、壓縮伺服器體積、減少數據中心佔用空間的有效方式。這種高效和便於管理特性使得刀片伺服器成為現代數據中心的支柱,但是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伺服器製造商在不斷地發展刀片技術,以至於現在大片伺服器的處理器性能和內存容量已經達到10年前超級計算機的水平。毫無疑問,刀片伺服器曾經實現了「事半功倍」的承諾,但是現在需要重新考慮這個問題了。
使得刀片伺服器失去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存儲——或者更准確來說,是虛擬存儲設備。
在停止使用機架式伺服器和用於刀片存儲區域網路(SAN)的本地磁碟多年以後,現在需要重新考慮這個問題了。和許多其他方面的技術一樣,本地存儲已經變得更好並且更加便宜。同時,軟體的發展也促進了虛擬存儲設備的出現。
為什麼刀片伺服器在虛擬數據中心受到歡迎?
我承認,相比於機架式伺服器來說,刀片伺服器更加高效和易於管理。但是,大部分刀片伺服器存儲都受制於其能容納的硬碟數量。直到今天之前,我都認為這是一個優勢。很久之前,數據中心架構就已經不再使用這種將數據都存儲在本地硬碟的方式了。將數據存儲在本地硬碟或者直接附加存儲上會降低效率,使得數據保護和數據復制這種任務變得更加復雜。隨著存儲設計趨勢逐漸傾向於集中式SAN,許多伺服器在部署時都不在安裝本地硬碟,這讓我們不能再忽視伺服器虛擬化的影響。虛擬伺服器的靈活性是建立在集中式存儲的基礎之上的,物理伺服器上只運行一個小型hypervisor操作系統。
但是哪些因素會讓人們重新考慮這種已經被事實證明的、可靠的無磁碟伺服器架構和集中存儲呢?就是擴展存儲設備。
大約六年前,LeftHand Networks推出了其虛擬存儲設備。這種設備可以將VMware ESX主機上的本地存儲其組合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集中iSCSI存儲設備。這樣就提供了集中管理和冗餘存儲環境,同時避免了許多和本地磁碟上運行的存儲操作系統相關的風險。這在虛擬化領域中引起了大規模的討論,不久惠普就收購了LeftHand Networks。不幸的是,惠普最初的目的只是保護自己在SAN技術方面的現有投資。當惠普將LeftHand操作系統加入到自己的存儲產品之後,虛擬存儲設備似乎就被擱置在一旁了。
虛擬存儲技術的新時代
幾年之後,Nutanix進入了市場。通過使用虛擬存儲技術,Nutanix將刀片伺服器中的PCI快閃記憶體和本地磁碟合並,將每台刀片伺服器中的本地存儲組合成一個集中的資源池。十分類似於LeftHand產品,但是Nutanix的存儲產品是基於軟體驅動的方式,通過簡單的方式和低成本的本地存儲,組成了易於管理和靈活的集中式存儲。當你向環境中增加新的主機時,每台新的主機都會將其本地存儲加入到集中資源池當中。
最近,Simplivity也推出了具有類似存儲功能的產品線。盡管它們使用的技術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別,但是Nutanix 和SimpliVity都基於軟體方式、使用每台伺服器的本地直連磁碟來構建集中存儲。兩個供應商都會告訴你他們的存儲解決方案是基於軟體,而不是硬體的。
VMware的vSphere Storage Appliance也使用了類似的方式,盡管不是應用在企業級別上——至少現在不是。在vSphere 5.5中,VMware推出了虛擬SAN。存儲巨人EMC也不甘示弱,推出了ScalelO。虛擬SAN和ScaleIO都使用物理伺服器上的本地存儲資源來創建集中式存儲設備。
HP (LeftHand)、 Nutanix、 Simplivity、VMware 和EMC都採用軟體定義存儲的方式。但是Nutanix 和Simplivity現在只適用於特定的硬體設備,惠普的StoreVirtual VSA——最初的LeftHand VSA仍然在他們的產品線中——VMware的Virtual SAN和EMC的ScalelO可以運行在種類更多的硬體上。當然,你運行的刀片伺服器必須帶有本地磁碟。
這就是刀片伺服器現在受到的挑戰。即便多數刀片伺服器可以滿足使用HP、VMware和EMC軟體定義存儲產品的需求,但是它們能為資源池貢獻的磁碟數量也十分有限。
通過這種技術可以有效地將一台伺服器轉變為一個存儲倉庫,現在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大家不再使用刀片伺服器,而是使用更新的2U機架式伺服器來夠構建存儲池,每台伺服器上最多可以安裝24塊磁碟。
我對刀片伺服器依然有感情。他們在工作效率和管理方式上依然具有很大優勢,特別是在思科UCS這樣的架構中。
然而,現在有一個新的元素加入到你的投資回報等式當中。如果你負責選購伺服器或者管理存儲,就需要觀察這些新技術將會對你的數據中心的長期發展方向產生怎樣的影響。即便現在沒有使用它們,也需要將它們加入到你的觀察列表當中,制定相關策略以便未來能夠將它們加入自己的環境當中。
天下數據--專業運營香港伺服器、韓國伺服器、美國伺服器等等海外優質伺服器!
10、刀片伺服器和普通伺服器的區別?
首先刀片伺服器是放在一個刀片箱里的,一個刀片箱你就可以看做是一個小型的機櫃,不知這樣說你明不明白。刀片箱內部的所有刀片伺服器都是通過虛擬連接進行內部連通的。如果你想連接到外部網路就需要買刀片伺服器專用的交換機。普通的伺服器的用法和PC機的區別不是很大,但是刀片伺服器就沒那麼簡單了,你需要配置虛擬網路,需要用遠程連接才能看到伺服器工作介面,因為它根本就沒有連接鍵盤滑鼠和顯示器的介面。我的QQ是2952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