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內的伺服器虛擬化廠商做得好的有哪些?
國產專門做虛擬化軟體的公司有十幾家,目前IDC上榜了的國產虛擬化只有雲宏的CNware。2018年Gartner也推薦了這家。
現在因為國產自主安全的需要,國產化替代興起,我們單位也在做國產化替代,去年年底先部署在一個非核心業務上,目前看起來很穩定,今年下半年大批量替換成CNware,明年實現全部國產化。之所以選擇CNware是因為部署簡單,自帶的虛擬化管理平台還能納管現有的VMware,操作習慣也差不多,安全策略比較多。
另外我同時考察了聯想、華為、華三、曙光、寶德的,總體來講,性能這塊雲宏的CNware是最穩定的。
純手打,給個最佳啊!
2、國產伺服器虛擬化軟體公司排名
國產專門做虛擬化軟體的公司有十幾家,目前IDC上榜了的國產虛擬化只有雲宏的CNware。今年Gartner也推薦了這家。
現在因為國產自主安全的需要,國產化替代興起,我們單位也在做國產化替代,去年年底先部署在一個非核心業務上,目前看起來很穩定,今年下半年大批量替換成CNware,明年實現全部國產化。之所以選擇Cnware是因為部署簡單,自帶的虛擬化管理平台還能納管現有的VMware,操作習慣也差不多,安全策略比較多。
另外我同時考察了聯想、華為、華三、曙光、寶德的,總體來講,性能這塊雲宏的CNware是最穩定的。
純手打,給個最佳啊!
3、國產伺服器選哪家?
在伺服器這個圈子裡,不管是戴爾還是HPE(含新華三),不管是浪潮還是聯想,對這內份報告都容還是比較關注的。有意思的是,這兩份來自不同咨詢機構的報告也有著不小的差異:
1、在IDC的報告中,沒有華為;而Gartner的報告中,華為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供應商出貨量排名在第四位,僅次於浪潮;
2、在IDC的報告中,浪潮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供應商出貨量排名第三位,但在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供應商收入傍上卻沒有浪潮;
3、在Gartner的報告中,華為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供應商出貨量排名在第四位,但卻沒有登上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供應商收入榜單;
4、在Gartner的報告中,IBM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供應商收入排名第五,沒有登上出貨量上的榜單;在IDC的報告中,IBM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供應商收入排名第四,但沒有登上出貨量上的榜單;
相比較而言,戴爾/EMC、HPE/新華三和聯想、IBM都很穩定。
4、國產伺服器品牌有哪些?求科普推薦。
,國內的幾個主流的通信設備服務商,應該都是有各自的伺服器產品,比如華為,中興,你可以考慮一下
5、國產伺服器對比
1、浪潮的好!
浪潮是專業從事伺服器開發和提供解決方案的,做伺服器最早(1993年),其他的國產品牌都是半路出家,有了名氣再投入到伺服器的研發的,是靠宣傳吃飯的(如聯想……)。而浪潮從不做廣告也不做宣傳,因為是靠真才實干吃飯的,伺服器穩定而且真正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不是吹的。現在其8路伺服器已經研製成功打破了國外壟斷,正向32路挺進呢,伺服器也出口到國外16個國家,其他的國產伺服器就只能在中國買賣了。
曙光在這些真正的高端技術上就差太遠了,不過曙光也很悲劇,為了弄個虛名不惜代價,什麼曙光5000曙光6000首次使用了國產晶元之類的,曙光就是國家政府為了虛名而設立的機構,只是個工具,所以賺不賺錢就不是很重要了。為國家爭虛名最重要嘛!
在中國正真研製伺服器的廠家只有浪潮——inspur!
當然和IBM、HP還是有點差距的畢竟人家已經領航伺服器行業多年了,不僅體現在資金方面,還有國際影響力,人才的培養。技術可能能不相伯仲但前面提到的這些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顛覆的。希望這種差距能越來越小。
2、華為製作路由器等網路設備,而伺服器屬於存儲設備。
3、伺服器世界品牌:IBM、惠普、sun(已被Oracle收購)。要買外國品牌那最好的當然是大名鼎鼎的IBM,伺服器穩定性能卓著,技術先進。
6、IT運維監控有什麼國產化的工具嗎?
有。比如軟體類的北塔、摩卡等。但安裝部署使用都不太方便。使用比較簡便的有蟻巡等。蟻巡是一台簡單實用的運維設備,只需要接入網路,按向導簡單配置,就可以使用。蟻巡能自動發現需要監控的網路設備、伺服器和服務,主動巡檢網路設備、伺服器和服務的運行狀態,發現業務系統隱患,智能預警,保障業務正常運轉
7、國產化硬體伺服器招標參數怎麼寫?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的貨物規格要求填寫第一列,第二列貨物投標規格最好全部按照第一列的招標貨物規格寫,第三列都填符合。
投標技術規格偏離表應該算是投標文件中商務響應部分最重要的一個章節了,很多信息都是以這里的參數為基準的。
表頭前信息:這個地方一般來說是項目名稱、項目編號、分包名稱三項,但有的公司是投標人名稱、項目名稱、分包名稱三項,所以在這里要看清楚,不要弄錯了(後面的分項報價表、貨物一覽表、技術偏離表和商務偏離表也是一樣)。
項目名稱(或投標人名稱)、項目編號就不說了了,分包名稱有的話就填,沒有的時候千萬不要空著,要填上「/」;
表後面的信息:表後面都是投標人簽字蓋章的地方,這個地方基本都是一致的,可能的區別就是叫法不一樣,比如:有的叫投標人,而有的叫投標人名稱,性質是一樣的,錯了雖然沒啥影響,但為保險起見,最好還是核對清楚;
表格的數量:有的在招標參數中分成了多個表格,比如:軟體參數、硬體參數等,此時也需要與招標一致,分成對應的多個表格去響應;
表裡面的內容:這一部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一般包括序號、服務內容、招標文件條款號、招標需求、投標響應、偏離、說明幾項內容,這里重點說下投標響應的部分,具體如下:
1、序號:既可以手寫也可以自動生成,但一定要與第二項「名稱」一致,隨著名稱項的變化而變化;
2)服務內容:名稱必須和招標文件中技術參數中所寫明的名稱一致。如果是一個項中包含了幾個小項,那不能只寫大項或只寫小項。正確的做法是1列拆分為2列,將大小項都寫進去,對應的第一列的編號以大項為主,後面的幾列參數則以小項為基準;
3)招標文件條款號:由於很多招標文件都比較混亂,所以盡量把條款號找到最小的項,對應到最准確的位置,招標文件如果實在找不到非常准確的信息,那麼就對應到一個相對准確的位置;
4)招標需求:又稱為招標參數,按照對應內容復制粘貼即可;
投標響應:應該算是這一章節最重要的地方了,需要著重去編寫,對應招標參數撰寫自己的投標參數,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不能夠為了省事直接復制粘貼過來,那樣是會被廢標的,在這里有幾個小的竅門,可以讓你寫的比較快,如下:
如果這一份標書是確定要中標的標書,那麼這一塊需要非常認真的去寫,必須保證的是招標參數響應不能有一條的遺漏,可以多但絕對不能少;
8、什麼是國產化替代,包括哪些軟硬體?內核是LINUX的操作系統、CPU及主板等關鍵晶元是進口的伺服器算不?
國產化替代是指近期國內信息產業國產化話題持續發酵,國產化替代以思科、IBM、微軟、甲骨文(Oracle)、EMC等為代表的外資IT巨頭的中國業務面臨挑戰。事實上,自去年斯諾登「棱鏡門」事件以來,相關外資公司在中國區的銷售收入已經出現大幅下滑。國產化替代在新一屆政府的政策指引下,國產軟硬體對進口軟硬體的替代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9、高性能、高穩定的伺服器國產化,是不是就意味著低價、低品質呢?
國產化的出發點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需求最為迫切的領域有兩個:第一,金融、電信、能源等關繫到國家經濟命脈的關鍵信息系統;第二,政府、軍工、科研、部隊等重要涉密領域。目前,我國一些核心領域(比如金融、電信、能源等領域)的IT系統及設備為IBM、Oracle、EMC等國外廠商所壟斷,尤其是關繫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信息系統對國外大型主機長期高度依賴,使得信息安全的不可控性日益突出。正是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工信部提出關鍵領域IT設備國產化,實現自主可控。因為只有自主可控,才能不受制於人。目前在中低端伺服器市場上,我國已追趕上國外廠商技術,本土品牌也占據半壁江山。但在高端伺服器市場上,我國仍處於「有市場、無技術、無產業」狀態,目前,在國內高端伺服器市場,特別是工業應用的伺服器市場中處於領導地位的只要研祥智能。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你!
10、網路設備國產化什麼意思
網路設備國產化在近期國內信息產業國產化話題持續發酵,以思科、IBM、微軟、甲骨文(Oracle)、EMC等為代表的外資IT巨頭的中國業務面臨挑戰。事實上,自去年斯諾登「棱鏡門」事件以來,相關外資公司在中國區的銷售收入已經出現大幅下滑。網路設備國產化在新一屆政府的政策指引下,國產軟硬體對進口軟硬體的替代趨勢是不可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