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電腦主機裝

電腦主機裝

發布時間:2020-09-02 18:09:42

1、電腦主機組裝步驟是什麼?

電腦主機組裝步驟如下:

1、拆機箱包裝,打開機箱蓋子,螺絲釘什麼的准備好。

2、拆主板包裝,根據主板上螺絲孔和機箱背板上螺絲孔的分布,安裝好機箱背板上的固頂螺母和塑料卡子,保證能剛好對准主板上的相應孔。 

3、拆CPU包裝,拆內存包裝,將CPU和內存事先固定在主板上(主板都裝進機箱後再裝也可以,不過不那麼方便操作)。 

4、將安裝好CPU和內存的主板裝入機箱,對准螺絲孔,該穿上塑料卡子的穿上,該上螺絲釘的上螺絲釘。當然,順便得把主板附帶的不銹鋼背面介面背板安上。 

5、拆硬碟包裝、拆光碟機包裝,將二者裝如機箱。之所以先裝這兩個,是因為有些大顯卡裝入機箱後會干擾硬碟和光碟機的安裝,不太方便。拆電源包裝,裝入機箱上的電源倉位,方向別整反了,裝的時候當然少不了上幾個螺絲釘。 

6、拆顯卡包裝,將機箱後面需要用到的板卡插槽位的擋板取下丟垃圾桶,將顯卡裝入對應PCIE插槽,上螺絲釘。有音效卡順便也裝上。

7、接線纜。主要就是主板供電介面,注意別插反了。以及CPU附近輔助供電插口、顯卡輔助供電插口、SATA硬碟和光碟機數據線。機箱上的電源、蜂鳴器、重啟、硬碟指示燈、電源指示燈、前置USB數據線、前置音頻線等等接在主板對應針腳上,注意按主板說明書操作。線纜都接好了後,OK,萬事大吉,裝上機箱側板,主機就完工了。

2、電腦主機組裝怎樣按先後順序裝???比如:先裝什麼再裝什麼??

電腦主機組裝順序如下:主板、CPU、內存條、顯卡、音效卡、驅動器。

裝機八大配件:CPU,主板,散熱器,內存,機箱,電源,顯卡,硬碟(機械硬碟/SSD)。

CPU辨識:市面上常見的CPU為兩類:AMD與intel。

AMD與intel的特點都非常鮮明,AMD仍舊使用針腳(叫做PGA封裝),而intel已經使用觸點(叫做LGA封裝,針腳都放在了主板上)。所以AMD的CPU看起來都比較高,intel的CPU都比較扁。因為AMD的針腳在CPU上,所以收到CPU需要簡單看看針腳是否有彎曲。

(2)電腦主機裝擴展資料

現在的電腦皆由:主機(重要部分)、輸入設備(鼠鍵等)、輸出設備(顯示器等)三大部件組成。而主機箱中有:主板、CPU、內存、電源、硬碟、音效卡、網卡、顯卡、CPU散熱器、(軟盤)、(軟碟機)、(光碟機)等硬體。

而從最根本來講,計算機分為五大分部: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出設備、輸入設備。

內存是屬於電子式存儲設備,由電路板和晶元組成,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有電可存,無電清空,即電腦在開機狀態時內存中可存儲數據,關機後將自動清空其中的所有數據。

顯卡:負責將CPU送來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顯示器識別的模擬信號,傳送到顯示器上顯示出來。

3、家用台式電腦的幾根線在主機箱後面怎麼安裝?

電腦主機後面要插的線有:

主機電源插口,鍵盤插口,顯示器插口,網線插口,滑鼠插口,音響耳機插口,USB插口、列印機插口等。

我們要根據線的使用功能連接到電腦主機的後面,使電腦與顯示器和電器順利連接起來。

主機電源插口:一頭連接電腦主機的插口上,即最上面的的插口(有三根插頭伸出的那個口中),另一端插在電源插板上;

鍵盤插口:這是連接電腦鍵盤的,把鏈盤的線插入此處,一般為紫色;

滑鼠插口:連接滑鼠。一般與鍵盤插口並排放置,為綠色。

顯示器插口:這是電腦主機與顯示連接的埠。一般為藍色,有許多孔。

網線插口:連接網線所用。

音響耳機插口,USB插口:這兩種插口只有在使用的時候才插入。

另外還有一個列印機插口是連接列印的。(現在的列印機一般是使用U盤插口即可),即滑鼠插口下方的長條狀深粉色插口。

具體的連接方法如下圖所示:


(3)電腦主機裝擴展資料:

計算機主機指的是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

也是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

通常包括 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

參考資料:網路:主機

4、電腦主機組裝配置單

CPU

cpu
amd631------------------480
散熱

超頻三
紅海10靜音版----------50
主板

技嘉GA-A55-DS3P-------------450
內存
威剛萬紫千紅
DDR3
1333
4G---120
硬碟
西部數據WD500G
SATAⅢ-------540
顯卡
藍寶hd6770白金版--------------580
(資金充裕可以換成微星R6790--800微星3年保
藍寶一年保)

網游通殺,3D單機全流暢
電源
酷冷至尊
戰斧400W----250
機箱
大水牛(供參考)------------100
顯示器
AOC
919SW+
19「寬屏---600
總計3170
有疑問的追問~

5、電腦主機可以裝幾個風扇?

一般可以裝兩個。

1:一般的機箱有CPU風扇1個機箱風扇2個顯卡風扇自帶北橋專還能裝個屬小的。

2:硬碟那湊合能裝一個 塔式機箱比較多 因為體積比較大。 

3:除了上述的幾個外機箱上下面板可以裝風扇,前面板可以裝側面板也可以裝,南北橋的也都可以裝上 。  

4:品牌機一般是主機箱上一個,電源上一個,cpu上一個。有的是橋晶元上也有小的。顯卡上也有的。以前的沒有。

5:一般情況下最多在機箱側蓋加裝一個,主板上裝一個,顯卡跟cpu都自帶了性能夠用的。

6、如何往電腦主機上安裝音效卡?

1、首先我們打開電腦瀏覽器,在百度搜索虛擬音效卡關鍵詞,點擊下載地址進行下載。

2、下載文件後右鍵它選擇解壓當前文件。

3、進入解壓目錄後點擊steup,64位就選擇x64反之選擇steup即可。

4、接著看到如圖的英文選擇 i accept前面打勾。

5、然後點擊install,在第一個紅圈信任打上勾,點擊安裝。

6、接著看到下圖的提示,則說明安裝成功了,點擊確定即可。

7、組裝電腦主機後面的線怎麼插要圖

電腦主機後面的插孔包括:鍵盤介面、滑鼠介面、USB埠、LAN介面、VGA介面、LAN介面以及音頻介面等。根據插頭,插對應介面即可。

(7)電腦主機裝擴展資料:

主要介面

硬碟介面:硬碟介面可分為IDE介面和SATA介面。在型號老些的主板上,多集成2個IDE口,通常IDE介面都位於PCI插槽下方,從空間上則垂直於內存插槽(也有橫著的)。而新型主板上,IDE介面大多縮減,甚至沒有,代之以SATA介面。

軟碟機介面:連接軟碟機所用,多位於IDE介面旁,比IDE介面略短一些,因為它是34針的,所以數據線也略窄一些。

COM介面(串口):大多數主板都提供了兩個COM介面,分別為COM1和COM2,作用是連接串列滑鼠和外置Modem等設備。COM1介面的I/O地址是03F8h-03FFh,中斷號是IRQ4;COM2介面的I/O地址是02F8h-02FFh,中斷號是IRQ3。由此可見COM2介面比COM1介面的響應具有優先權,市面上已很難找到基於該介面的產品。

PS/2介面:PS/2介面的功能比較單一,僅能用於連接鍵盤和滑鼠。一般情況下,滑鼠的介面為綠色、鍵盤的介面為紫色。PS/2介面的傳輸速率比COM介面稍快一些,但這么多年使用之後,絕大多數主板依然配備該介面,但支持該介面的滑鼠和鍵盤越來越少,大部分外設廠商也不再推出基於該介面的外設產品,更多的是推出USB介面的外設產品。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介面使用非常廣泛,因此很多使用者即使在使用USB也更願意通過PS/2-USB轉接器插到PS/2上使用,外加鍵盤滑鼠每一代產品的壽命都非常長,介面依然使用效率極高,但在不久的將來,被USB介面所完全取代的可能性極高。

USB介面:USB介面是如今最為流行的介面,最大可以支持127個外設,並且可以獨立供電,其應用非常廣泛。USB介面可以從主板上獲得500mA的電流,支持熱拔插,真正做到了即插即用。一個USB介面可同時支持高速和低速USB外設的訪問,由一條四芯電纜連接,其中兩條是正負電源,另外兩條是數據傳輸線。高速外設的傳輸速率為12Mbps,低速外設的傳輸速率為1.5Mbps。此外,USB 2.0標准最高傳輸速率可達480Mbps。USB 3.0已經出現在主板中,並已開始普及。

LPT介面(並口):一般用來連接列印機或掃描儀。其默認的中斷號是IRQ7,採用25腳的DB-25接頭。並口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種:

1、SPP標准工作模式。SPP數據是半雙工單向傳輸,傳輸速率較慢,僅為15Kbps,但應用較為廣泛,一般設為默認的工作模式。

2、EPP增強型工作模式。EPP採用雙向半雙工數據傳輸,其傳輸速率比SPP高很多,可達2Mbps,已有不少外設使用此工作模式。

3、ECP擴充型工作模式。ECP採用雙向全雙工數據傳輸,傳輸速率比EPP還要高一些,但支持的設備不多。使用LPT介面的列印機與掃描儀已經基本很少了,多為使用USB介面的列印機與掃描儀。

MIDI介面:音效卡的MIDI介面和游戲桿介面是共用的。介面中的兩個針腳用來傳送MIDI信號,可連接各種MIDI設備,例如電子鍵盤等,市面上已很難找到基於該介面的產品。

SATA介面:SATA的全稱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列高級技術附件,一種基於行業標準的串列硬體驅動器介面),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碟介面規范,在IDF Fall 2001大會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 1.0標准,正式宣告了SATA規范的確立。SATA規范將硬碟的外部傳輸速率理論值提高到了150MB/s,比PATA標准ATA/100高出50%,比ATA/133也要高出約13%,而隨著未來後續版本的發展,SATA介面的速率還可擴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從其發展計劃來看,未來的SATA也將通過提升時鍾頻率來提高介面傳輸速率,讓硬碟也能夠超頻。 [4] 

與電腦主機裝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