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達SEED,你們說奧布的高科技咋開發的?那個拂曉都是上次大戰的產物都還能和扎夫特新銳機體拼個有滋
奧布高科技是監督 在後面頂著的
否則誰來給主角提供牛逼機體啊
按照原作的設定奧布軍事技術乃位於世界前列
直接在設定上就被放在前列了,還能怎麼計較呢
只能說奧布的中立政策比較好,吸引了很多在地球的調整者以及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
然後薩哈克家族秘密和地球軍訂協議幫地球軍開發機動戰士,順帶自己也偷了人家的技術搞出了異端高達和M1以及村雨系列
所以奧布的技術可以說是偷取了地球軍以及扎夫特雙方技術再融合後的產物
至於拂曉的裝甲人家也說了,成本太高不能量產,造一台玩玩還行沒法普及給全體雜兵
另外按照CE的設定,八咫鏡的原理和PS/vps的原理從根源上就互相排斥所以拂曉只能抗光束然後對實彈非常脆弱
光束盾是年代問題,在73年才研究出的尖端技術來不及給71年的機體配備,畢竟奧布不是騰訊抄襲的速度沒這么快
再說了,如果拂曉光束實彈雙防禦,還有龍騎兵和光束盾,那還要強襲自由幹嘛呢
2、這是高達SeedD(命運)中的隱藏機體嗎?從來沒看見過?
高達雖然不是量產型,但是多造個備用的還是有可能的,基拉的自由和阿斯蘭的正義都毀壞過。 不過最後還是有新的機體可以使用,這就說明高達的製造本來就不僅僅是一台。 或者是製作組有意再搞一部續篇?或者OVA 劇場版的也說不定。
3、高達對比問題如題 謝謝了
傳說可以說是神意的進階版吧 首先裝甲上傳說是復合相對轉移裝甲 也就是VPS裝甲 神意只是PS裝甲 動力源都是核能這沒什麼說的 傳說的武器裝備 MMI-GAU26 17.5mm CIWS×2;MX2351 「Solis Fulgor」光束盾發生器×2;背部 DRAGOON 部件(光束長釘裝備型)×2:GDU-X7 突擊光束機關炮;背部&腰部龍騎兵(通常型)×8:GDU-X5 突擊光束機關炮 (手部)可選武器:MA-M80S 「Defiant Kai」光束軍刀×2;MA-BAR78F 高能量光束步槍×1; 手甲部MX2351型光束盾產生裝置×2 神意的武器裝備 MMI-GAU2 76mm「Picus」近接防禦用機關炮×2;MA-MV05A復合兵裝防盾系統×1(內藏大型光束軍刀及光束槍),);多連裝大型浮游炮×3;連裝小型浮游炮×8 ;DRAGOON系統,總計43個光束槍口 (手部)可選武器: MA-M221「Judicium」光束步槍×1 傳說和神意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龍騎兵上 傳說的龍騎兵在充電背包上的時候可以向後瞄準開炮 而神意就不行 這應該是一個很明顯的特徵 外觀上區別也不大 主要的外觀區別就兩個 一個就是神意有個復合兵裝防禦盾傳說沒有 另一個就是神意的龍騎兵背包是以個圓 傳說的是兩個分開的半圓 大概就這些了吧~
4、深淵高達的機體信息
英文名:Abyss gundam
名字的意思:指希臘神話中海底的深淵地獄
全高:17.84m
本體重量:92.39t
動力提供: 電池能量包
駕駛艙: 駕駛員一名,位於驅乾的標准駕駛艙
裝備和設計特點:VPS裝甲,氘核光束供電系統,可變形結構
首次服役: C.E.73年10月
機師:奧爾·尼達
主要武器
■頭部機關炮:MMI-GAU1717 12.5mmCIWS ×4
頭部裝備的近接防禦火器系統,以防禦用的高速速射性能而自豪。 作為基本的裝備被許多MS採用,另外12.5毫米口徑的子彈好象被ZAFT廣泛使用,在其他的武器上也能大量地看到。
■胸部機關炮:MMI-GAU25A 20mmCIWS ×4
胸部裝備的Close In Weapon System。因為比起頭部的那個的口徑要大,就有著相應的較大威力。Impulse、Chaos、Gaia也採用了同樣的東西
■胸部光束炮:MGX-2235「烈火」 復相光束炮
胸部裝備的大口徑大出力光束炮。作為Abyss的主力兵器,如同猛炎之名,將眾多敵人燒成灰燼。
■肩部盾牌魚雷:MMI-TT101Mk9 高速誘導魚雷 ×4
在兩肩膀盾牌中各設置了2門的魚雷發射管。是水中活動時的主要兵器。 經過GOOhN、ZnO的階段,從那裡發射的高速誘導魚雷性能已經大幅度提高了。
■肩部盾牌炮:M68 連裝炮 ×4
左右盾牌安裝的4門實彈兵器。裝填了強力的炸葯,在面上破壞目標。 因此,只有在對艦船時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而不是對MS戰。
■肩部盾牌內光束炮:MA-X223E 3連裝光束炮 ×2
在左右盾牌內側排列的光束炮群。在MS時展開盾牌發射。 雖然口徑稍微小型,可是6門的數目和連射性能填補了這個缺點。其威力大概與SECOND STAGE 普通的光束步槍相當。 Calis、鯨式改、M68的同時發射的情景可謂壓軸好戲。
■背部光束炮:M107 「鯨式改」2連裝光束炮
背部裝備的2門光束炮。 是將Freedom的主武器、以巨大的威力而自豪的M100等離子體收束光束炮,為了デュートリオン系統的使用而改良的東西,成為MA形態時候的主力兵器,盡管射出的是綠色光束(M100射出的是紅白相間的光束),但是應該擁有比M100更優越的性能。 射角雖然稍稍有點難度,但是MS形態時也可以使用。
■光束長矛:MX-RQB516 光束長槍
Abyss經常攜帶的長槍。兼有實體刃和光束槍頭,加上槍末端的金屬箍可以作為銳利的打突兵器,這是也可稱作凶器的攜帶兵裝。 不管地上、宇宙,即使在光束的使用被限制了的水中,其力量也被充分地發揮,在格鬥戰中為驚人的勝率作出了貢獻。(在性格方面奧魯好象喜歡使用這個武器)。 在MA時也能固定在機體底部作為沖角貫穿敵人。
■盾牌
Abyss兩肩裝備的兼用作盾牌的部分裝甲,施加了對光束塗層。因為是部件的一部分,所以並沒有獨立的名字和編號。由於其本身的材質是VPS裝甲,故而可以同時防禦實彈和光束,非常實用。
重視泛用性的戰斗而製作的機體,MA形態是水中用。
■固定武器:
MMI-GAU25A 12.5mm CIWS,固定在頭部;MMI-GAU25A 20mm CIWS×2,固定在胸部;MGX-2235「Calis」 復相光束炮,固定在胸部;MMI-TT101Mk 高速誘導魚雷×4,固定在肩部盾牌;M68 2連裝炮×4,固定在盾牌;MA-X223E 3連裝光束炮×2,內藏於盾牌;M107 「鯨式改」2連裝光束炮,固定在背部
(手部)可選武器: MX-RQB516 光束長矛
外加裝備武器: 無
5、高達里出現的防禦裝甲,PS裝甲,I力場,耐光束塗層,光束反射盾,關束偏向力場,誰更牛?(詳細說明)
PS裝甲只能防禦實彈攻擊,對光束無用
PS裝甲的缺點為耗電而且有金屬疲勞的問題存在
I立場能完全無效化立場外打過來的光束攻擊
I立場的缺點是立場發生器體積巨大,UC系前期只有MA能配置這玩意(到獨角獸的年份也就是UC96左右才把體積壓縮到MS能搭載的程度)
耐光束塗層 只是以蒸發塗層為代價抵抗光束攻擊的傷害
缺點自然是塗層被打完了就是零防禦
光束反射盾
額,這是啥玩意。。。。。
能反射光束的也只有拂曉的「八咫鏡」的裝甲吧
光束偏向力場也就是 SEED中禁斷高達的能量偏移裝甲的設定不明
從動畫中的表現來看一定功率以下的光束都會被彈開,不過沒有確認能否抗住母艦級別的光束射擊
這東西最大的缺點就是需要正好角度對上才能彈開,不像UC系的I立場是包裹整部機體沒有死角的防禦
所以按照強弱排名的話是
八咫鏡〉I立場〉光束偏向力場〉耐光束塗層
PS裝甲是屬於走錯片場的
6、誰能詳細介紹一下高達各作品的裝甲和防護
同意Decslove的,補充,金色的拂曉也是八尺鏡。高達也有無裝甲的,例如seed外傳的Astry高達就是迷惘機五架,骨骼外露,實戰時原設定要附加各種裝備,是seed機體設定的平台。
7、一個問題,ps裝甲個vps裝甲有何區別
Phase Shift Armour,相轉移裝甲
Variable Phase Shift Armour,變數相轉移裝甲
相位(phase),是描述信號波形變化的度量,通常以度(角度)作為單位,也稱作相角或相。當信號波形以周期的方式變化,波形循環一周即為360º
當相位被翻轉後,能量會正負抵消,VPS裝甲就代表了這個相位變數是可以調節
網頁鏈接
8、VPS裝甲的介紹
VPS裝甲 Variable Phase Shift ArmourCE 73年,新種的PS裝甲被使用,被稱為VPS裝甲(Variable Phase Shift Armour)、此種裝甲利用不同的電壓做到不同的防禦力,能夠通過控制電壓的輸出改變PS裝甲的強度及顏色的機體,是一種可以根據「剩餘」輸出能量來調節防禦力的新型裝甲,黑色的部份防禦力最低,紅色的部分防禦力最高,但其他顏色的部份則越深色防禦力越高,在減少一些部份的電力使用量同時減少了整體的電力使用。
9、真·飛鳥的機體叫什麼?
第一個叫「脈沖」,第二個叫「命運」
中文譯名: 脈沖高達
類型: 裝備換裝型萬能MS
製造方: 扎夫特(Z.A.F.T)
所屬方: 扎夫特(Z.A.F.T)
尺寸: 高17.76米
重量: 重63.54噸
動力提供: 電池能量包
駕駛艙: 駕駛員一名,位於驅乾的標准駕駛艙
裝備和設計特點: VPS裝甲,氘核光束供電系統,可加裝3種Silhouette裝備,可自由伸縮的反光束盾牌
首次服役: C.E.73年10月2日
固定武器: MMI-GAU25A 20mm CIWS×2,固定在頭部
(手部)可選武器: M71-AAK 「Folding Razor」反裝甲小刀×2;MA-BAR72 高能量光束步槍
外加裝備武器: 無
技術和歷史記錄(Technical and Historical Notes)
在戰後時期,扎夫特「second stage」的高級機動戰士高達面世。其中一台機體就是ZGMF-X56S Impulse Gundam。與GAT-X105 Strike Gundam相似,Impulse Gundam可以通過交換Sihouette裝備以適應各種戰局。然而,Impulse Gundam與Strike Gundam的最大區別在於Impulse Gundam的製造是組件化的。位於中央的組件是可變形為駕駛艙的YFX-M56 Core Splendor戰機,它可以與胸部部件、腳部部件通過激光鎖定結合為一台完整的機動戰士。當某一組件被破壞時,胸部或腳部部件可以被分離並與以完好的後備部件代替。Impulse Gundam也使用了由不同的裝備決定機體顏色的VPS裝甲。因為尤尼奧斯禁止了反中子干擾器的使用,扎夫特順應時勢開發了氘核光束供電系統,使機體能在戰場上通過接收母艦發出光束而達到充電的目的。這一系統可以維持更長的戰斗時間。在基礎配置中,Impulse Gundam的武裝包括兩門CIWS,兩把可折疊的戰斗小刀和一把光束步槍。
Impulse Gundam被分配給扎夫特的紅衣精英真•飛鳥。C.E.73年10月2日,地球軍的3名機師在扎夫特的軍械庫1號搶奪三台新型高達時,真駕駛的Impulse Gundam首次參加戰斗。他們逃脫後,扎夫特戰艦密涅瓦立刻開始追擊其母艦Girty Lue。然而,追擊行動被試圖將尤尼奧斯7墜落到地球的激進Coordinator分子所打斷。這一毀滅世界的事件使聯合軍與扎夫特間的戰火再次燃起。在新的斗爭中,真的Impulse Gundam在奧布和中東的前線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他情報(Other Information)
著名機師: 真•飛鳥
登場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
原創設計者: Kunio Okawara
命運高達
名稱:ZGMF-X42S Destiny Gundam/デスティニーガンダム/命運高達
型號:ZGMF-X42S
動力裝置:新型內載核裂變能量爐
定位:全方位攻擊型突擊人型兵器(Omnipotent-Type Assault Striker Mobile Suit)
操作系統:「Gunnery.United.Nuclear-Deuterion.Advanced.Maneuver.System」
駕駛員:真·飛鳥
駕駛艙:可容一人,位於機身腰腹
高:18.08米
重量:79.44公噸
裝甲:Variable Phase Shift Armor(可變式相轉移裝甲)
隸屬:Z.A.F.T、智慧女神號
服役年份:C.E.74
出場:《機動戰士高達.SEED.DESTINY》第36話
製造者:Z.A.F.T
塗裝特色:白、紅、藍
機體出力:不明(從劇集來看應該與傳說高達、無限正義高達、突擊自由高達和曉高達接近。)
推進力:不明(因為搭載了特殊的推進系統「光之翼」,所以推進力應該是C.E年代機動戰士中最高的。註:該推理不包含「ASTRAY」系列)
設計師:大河原邦男
內部特殊配備:
反中子干擾器
新型內載核裂變能量爐
可變式相轉移裝甲(VPS)
光之翼(Wings of Light System)
主要武裝:
MMI-714「阿隆戴特」光束斬艦刀
M2000GX 高能量長射程光束炮
MMI-GAU26 17.5mmCIWS 頭部格林機關炮 ×2
MMI-X340 「掌中槍」光束炮 x2
MX2351 手甲部光束盾發生裝置「隔絕光」 ×2
MA-BAR73/S 高能量光束步槍
RQM60F「爍刃2」光束迴旋鏢 ×2(可作為光束軍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