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主機冷油器

主機冷油器

發布時間:2020-09-01 07:28:45

1、開式水系統有哪些用戶?

開式水系統的用戶有:
A、B給水泵潤滑油冷卻器。
電泵工作油、潤滑油冷卻器?
主機冷油器。
閉式水熱交換器。
定子內冷水冷卻器。
真空泵冷卻器。
發電機氫冷器。
勵磁機空冷器。
凝泵電機冷卻。
閉式水系統的用戶主要有:
A、B前置泵軸承冷卻;
505油站冷卻器;
除氧器循環泵冷卻;
爐循泵冷卻;
空、氫側密封油冷卻器;
真空泵分離器補水;
EH油冷卻器;
電泵前置泵冷卻;
凝泵電機軸承冷卻(#4機)

2、冷油器在電廠中有什麼作用?

冷油器在電廠中的作用:
汽輪機發電機組正常運行,由於軸承摩擦而消耗了一部分功,冷油器將轉化為熱量使軸承的潤滑油溫度升高,如果油溫太高軸承有可能發生軟化、變形或燒損事故。為使軸承正常運行,潤滑油溫必須保持一定范圍內,一般要求進入軸承油溫在35-45℃,軸承的排油溫升一般為10~15℃,因而必須將軸承排出來的油冷卻以後才能再循環進入軸承潤滑。助利冷油器就是冷卻主機潤滑油的。溫度較高的潤滑油和低溫的冷卻水在冷油器中進行熱交換,通過調節冷卻水流量來達到控制潤滑油溫度的目的(同時由於轉子溫度較高,尤為高壓缸進汽側,冷油器軸頸也向外進行熱量傳遞,所以潤滑油也具有冷卻軸頸的作用)。
冷油器串聯和並聯的優缺點:
1、冷油器串聯運行的優點有:冷卻效果好,油溫均勻。
2、冷油器串聯運行的缺點:油的壓降大,漏油時無法隔離。
3、冷油器並聯運行的優點:油壓下降小,隔離方便,可在運行中檢修一組。
4、冷油器並聯運行的缺點:冷卻效果差,油溫不均勻。
換不銹鋼管的工藝要求:
1、新不銹鋼管的准備:將檢查合格後的不銹鋼管,按冷油器的尺寸下料,不銹鋼管要比管板長出4~5毫米,不銹鋼管兩端除去毛刺,將脹管部分打磨光滑,在兩端約50毫米處進行回火處理。
2、剔除舊不銹鋼管:選用專用半圓三角鏨子剔除,剔時注意不要損傷管板,剔光不銹鋼管,,將舊不銹鋼管抽出後將管板管孔清理干凈,用細砂布打磨光潔,用布擦掉粉塵。
3、穿新管、脹口:管板和不銹鋼管都准備好後,可以穿新不銹鋼管,注意不宜用力過猛、蹩勁,對准自己的孔位裝入,新管兩端外露部分應相等,管板孔直徑比管徑略大,約0.5毫米,不宜過大或過小。不銹鋼管穿好後可用脹管器脹口,脹管時力量速度不宜過大或過小,脹管長度應為管板厚度的2/3,不可大於管板的厚度,脹完後兩端用沖子翻邊。
4、換不銹鋼管時要一半一半的換,拆一半換好再拆另一半。
5、換管過後的焊接接頭需要進行泄漏檢測或者無損檢測。
凝結水產生過冷卻的主要原因:
1、凝結器汽側積空氣,使蒸汽分壓力下降。從而凝結水溫度降低。
2、運行中凝結器水位過高。淹沒了一些冷卻水管,形成凝結水過冷卻。
3、凝結器冷卻水管排列不佳或布置過密,使凝結水的冷卻水管外形成一層水膜。此水膜外層溫度接近蒸汽飽和溫度,而膜內層緊貼不銹鋼管外壁,因而接近或等於冷卻水溫,當水膜變厚下垂成水滴時,此水滴溫度是水膜平均溫度,顯然低於飽和溫度,從而產生過冷卻。

3、火電廠中開式水系統和閉式水系統是怎樣定義劃分?

火電廠中關於開式和閉式水的定義是指水循環的方式。
通過涼水塔或天然水庫進行換熱並因此產生工作介質水的流失散發,因此進行補水的循環系統稱之為開式水。
相對的,通過表面換熱器只進行熱量交換,並不必然產生水的流失散發,工作介質水基本上在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運行的稱之為閉式水。
所以,直接連接大江和大河、大海以及採用涼水塔等方式的循環系統一般都同時會有熱量和工質的交換,所以稱之為開式循環;只從設備的換熱器將熱量帶走,再到冷卻用的表面換熱器中將熱量交換出去,不存在工質損失的循環系統則稱為閉式循環。

4、求電廠冷油器、濾油器投停切換步驟?

運行中主機冷油器切換的操作步驟
1.機組在運行中切換冷油器需在值長同意,請示專業領導後,在單元長監護下進行
2.切換前記錄冷油器進出口油壓、油溫,機頭潤滑油壓、油溫
3. 確認注油門開啟,備用冷油器回油窺視窗有連續油流,投入備用冷油器冷卻水
4.逆時針旋轉壓緊手輪2—3圈,松開壓緊手輪
5.緩慢搬動切換手柄指向備用冷油器位置。注意當手柄指向中間位置(即兩台冷油器並列運行位置)時,檢查油壓不應下降。若有異常,停止操作,恢復原狀態,分析原因進行處理。
6.當手柄已指向原備用冷油器,檢查油壓無異常時,順時針旋轉壓緊手輪。
7.切斷停用冷油器冷卻水。
8.當一台冷油器運行不能維持油溫時,應按上述1—5條步驟將切換手柄扳至中間位置,投入兩台冷油器並列運行。

5、火力發電廠中開式冷卻水和閉式冷卻水如何運行?

開式水冷卻閉式水,閉式水冷卻一些轉動設備.

閉式冷卻水系統
閉式水系統的功能是為機組輔助設備提供冷卻水源,以保證輔助設備及系統的正常運行,並為開式循環冷卻水泵和水室真空泵提供軸封水。二期每台機組配一套閉式水系統,包括兩台100%容量閉式水泵、兩台100%容量閉式水熱交換器、一隻50m3閉式水高位水箱和輔助設備閉式水冷卻器。系統基本流程為:除鹽水→閉式水箱→閉式泵→閉式水熱交換器→閉式水用戶→閉式泵進口。
閉式水系統高位水箱的補水來自凝結水,啟停期間補水來自凝結水輸送泵,有一水位調節閥保證水位在正常位置,一旦閉式水中斷,通過高位水箱對主機冷油器、取樣冷卻器、儀用空壓機的冷卻器等提供短時的事故冷卻水,以保證機組安全停運。
閉式水重要用戶:
主機冷油器
小汽機冷油器
電泵潤滑油/工作油冷油器
儀用空壓機
采樣冷卻器
定冷水冷卻器
氫冷卻器
密封油冷卻器
電泵電機冷卻
循泵電機及軸承冷卻
凝泵電機軸承冷卻
引風機軸承
磨煤機潤滑油冷卻器.

6、中央空調的內部結構

中央空調系統內部結構組成各部分介紹

一、中央空調分為冷媒系統、水系統和風系統,其中風系統中央空調使用很少,冷媒系統和水系統較多,下面將重點介紹冷媒系統和水系統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並對中央空調系統組成的各部分進行簡單的說明,這兩種中央空調製冷系統組成部分設備是一樣的。

1、冷媒系統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主機+冷媒管道+分歧管+冷凝排水管道+內機;

2、水系統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主機+膨脹水箱(閉式膨脹罐)+循環水泵+冷凍水管(閥門)+水過濾器+內機+冷凝水排水管道。

3、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主機--主機部分由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及冷媒(製冷劑)等組成,主機也是中央空調系統組成最重要的部分,主機集成了中央空調的核心技術。

4、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冷媒管道--主要是指內機和外機的連接管、用來走冷媒的、所以叫冷媒管也叫連接管,冷媒管道是中央空調系統組成的流體,如:水\氟利昂\氨\等。

6、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分歧管--是小型中央空調組機與組機、組機與室內各風口單元的連接部分,把整個空調系統連接成樹型結構。

7、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內機--也是中央空調系統組成重要部分,屬於中央空調系統的尾部設備,一般一套中央空調系統由多台內機組成,內機分為風管機、天井機、壁掛機、落地機。

8、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膨脹水箱--是中央空調水路系統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收容和補償系統中水的脹縮量,一般都將膨脹水箱設在系統的最高點,通常都接在循環水泵(中
央空調冷凍水循環水泵)吸水口附近的回水干管上。

9、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循環水泵--循環水主要是向汽輪機凝汽器供給冷卻水,用以冷卻凝氣輪機排汽,循環水泵還要向冷油器,冷風器,鍋爐沖灰水等提供水源。每台泵對應有兩台旋轉濾網和一個外圍水閘對泵吸入口處的水源進行垃圾清理。

10、中央空調系統的組成:水過濾器--水過濾器由簡體、不銹鋼濾網、排污部分、傳動裝置及電氣控制部分組成。過濾機工作時,待過濾的水由水口時入,流經濾網,通過出口進入用戶所須的管道進行工藝循環,水中的顆粒雜技被截留在濾網內部。

11、以上是中央空調系統主要組成部分,

12、中央空調除了以上系統設備外,還有很多輔材輔料,它們也是構成整個中央空調系統組成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7、主機壓油不到位潤滑故障現象有哪些採取哪些措施?

 由於高速軸轉速較高,且在減速機中的位置又偏高偏遠。在潤滑油變質、油量偏小的情況下,軸承內部滾動體與滾道之間很難形成有效的潤滑油膜,軸承滾動體與滾道之間局部直接發生金屬摩擦,產生熱量。與此同時,又由於此部位當時潤滑油量偏少,不能及時將軸承摩擦所產生熱量帶走,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導致軸承提前失效。
因潤滑油變質,還導致齒輪間所形成的油膜強度降低,造成個別齒輪局部出現點蝕現象,特別是此軋制線上立式減速機中的螺旋傘齒輪表現尤為突出。因此,只有及時更換合格的潤滑油,並保證有足夠的潤滑油量才能避免軸承和齒輪損壞。此外,該減速機齒輪部位潤滑油噴嘴偏大,有大量潤滑油從此噴出,系統壓力下降,也是導致軸承部位潤滑油量偏少的原因之一。
主機潤滑油主油箱油位降低的原因有:
潤滑油溫太低。
冷油器泄漏。
事故放油門誤開。
密封油、潤滑油系統泄漏。排煙風機停運。濾油機運行時因措施不完全,凈、臟油箱跑油。
發電機進油。

8、冷油器常見故障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

冷油器的主要作用為冷卻潤滑油,在汽輪機以及發電機運行過程中,保持其軸承的溫度在正常范圍內。#1、#2以及#5、#6機組主機冷油器均采為上海汽輪機廠製造,在冷油器運行過程中,頻繁出現底部端蓋漏油或者漏水的故障。在實際的檢修過程中,發現了導致故障頻發的原因,近而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改造措施,對於冷油器的設計以及運行維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冷油器工作原理:
閉式冷卻水通過冷油器的頂部端蓋進入冷油器,然後在冷油器內部細小的管內流動,無數細小的冷卻水管通過分布在冷油器內部的隔板固定,通過隔板,冷油器間隔成若干個小的空間,潤滑油在冷卻水管外以S形流動,這樣布置可以增加有效的換熱面積,提高冷卻效果。在冷油器的底部,形成一個冷卻水室。潤滑油與冷卻水依靠兩只O型圈(轆管)以及銅床進行分隔與密封。
冷油器故障原因分析:
在機組的運行過程中,#1、#2、#5和#6機多次發生冷油器底部端蓋漏水或者漏油的故障,尤其在機組啟動或者停運過程中,故障發生更是頻繁。冷油器的油、水之間的隔離以及油和水的泄漏全部依靠兩只O型密封圈,如果一旦兩只O型圈出現破損或者移位,造成間隙改變,必然引起泄漏。因為該O型圈的密封面在左右兩側,而不是傳統的上下兩側,所以一旦發生泄漏,增加法蘭螺栓的緊力並不能減小泄漏量。
經過分析,總結了以下幾個容易引起O型密封圈間隙變化和破損的原因。
1)機組啟動或者停運過程中,冷油器油側和水側經常發生壓力波動,導致O型密封圈移動,使其出現泄漏。
2)機組在安裝時,如果冷油器內部發生偏心安裝,將使O型密封圈的間隙出現異常。在運行中,如果稍微有壓力(油側、水側)波動,就會造成泄漏。
3)每次檢修過程中,更換O型密封圈時,因為底部端蓋位置狹小,檢修中,造成安裝不便,往往出現O型圈被銅床壓破,近而出現泄漏。每次檢修後,水側發生泄漏的概率要超過油側,更加證明了現行的設計不便於檢修以及保證檢修質量。
冷油器進行技術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在冷油器底部端蓋與冷油器中間桶體法蘭結合面之間,增加聚四氟乙烯墊床,保證原來密封面不便的基礎上,再增加兩個密封面。因為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可伸縮性能好於銅床,所以滿足依靠法蘭螺栓緊力增大密封性能的要求。該措施的實施難度要遠遠小於其他措施。
冷油器進行技術改造的經濟性分析:
1)每次冷油器發生泄漏,一般要等到機組大、小修過程中開展檢修工作,在帶傷運行的階段,增加了泄漏油、水的清理工作,加大了班組的工作量。
2)冷油器端蓋體積龐大並且檢修空間狹小,所以每次在安裝O型圈時,必須5個人同時工作,這樣每次檢修產生的人工成本相當大。
3)檢修中更換O型密封圈,往往產生很多耗材,增加了檢修費用。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證明冷油器進行技術改造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以及實施改造後,能夠帶來的經濟效益。在改造中,可以採用逐步漸進的方法,利用機組大小修,逐步對於#1、#2、#5和#6機組的冷油器進行改造,改造結束後,勢必能夠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節省設備的維護和檢修成本。

9、火電廠中開式水系統和閉式水系統是怎樣定義劃分的?

火電廠中關於開式和閉式水的定義是指水循環的方式。
通過涼水塔或天然水庫進行換熱並因此產生工作介質水的流失散發,因此進行補水的循環系統稱之為開式水。
相對的,通過表面換熱器只進行熱量交換,並不必然產生水的流失散發,工作介質水基本上在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運行的稱之為閉式水。
所以,直接連接大江和大河、大海以及採用涼水塔等方式的循環系統一般都同時會有熱量和工質的交換,所以稱之為開式循環;只從設備的換熱器將熱量帶走,再到冷卻用的表面換熱器中將熱量交換出去,不存在工質損失的循環系統則稱為閉式循環。

10、主機潤滑油主油箱油位降低的原因有哪些?

主機潤滑油主油箱油位降低的原因有:
潤滑油溫太低。
冷油器泄漏。
事故放油門誤開。
密封油、潤滑油系統泄漏。
排煙風機停運。
濾油機運行時因措施不完全,凈、臟油箱跑油。
發電機進油。

與主機冷油器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