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航母主機

航母主機

發布時間:2020-08-31 11:54:38

1、國產航母開始主機測試了嗎?

據網友發布的最新照片顯示,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已經完成了頂板雷達和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外部施工,並在12月3日,航母主機煙囪冒出淡淡黑煙,有可能正在進行主機測試。

據報道,正在遼寧大連進行舾裝的首艘國產航母已經裝上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雷達罩,內部硬體設施可能已經安裝完畢。

有評論表示相比於遼寧艦,國產航母相控陣雷達的布局有所改進,更接近解放軍海軍的「中華神盾」驅逐艦的布局。雷達型號也升級為了346A型,與安裝在052D級上的相控陣雷達型號一致。

我的航母,再加油,提速啊。

2、世界現役航母主機的功率各是多少

尼米茲 10萬噸左右,動力功率約200兆瓦(約28萬馬力)
庫茲涅佐夫 6萬噸左右,總功率147兆瓦(約20萬馬力)
戴高樂 滿排40600噸,總功率為76200馬力,
克萊蒙梭 3.2萬噸 動力功率約12.6萬馬力
基輔 4萬噸 動力約14萬馬力
無敵 20300噸 總功率112000馬力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 滿排16900噸,總功率46400馬力
加里波第 滿排13370噸 ,總功率80000馬力
小鷹 8萬噸左右,總功率280000萬馬力
差克里·納呂貝特 滿排11485噸。功率11780馬力

3、世界上的航空母艦一共分幾個級別?

從航母誕生以來:
美國:
蘭利級
排水量 11,050噸/14,700噸(1922年)
尺寸 艦長165米,艦寬18米,吃水5.8米
飛行甲板 長165.3米,寬19.8米
動力 3台鍋爐,2台電動機,主機最大輸出功率7,000馬力(1922年)
航速 15.5節
火炮 4門127mm口徑火炮
艦載機 34-55架
航空設施:一座升降機、兩具彈射器
艦員編制 468人

列剋星敦級
排水量:標准排水量36,000噸、滿載排水量43,400噸(薩拉托加號1945年改裝後為50,000噸)
尺寸:艦長270.8米、寬32.3米、吃水7.35米
動力系統:16台重油鍋爐,蒸汽輪機-電動機主機,主機輸出功率180000馬力,4軸
最大航速:33節,續航力:10000海里/10節
裝甲:船體側舷5-7吋,第三層甲板2吋
武備:16門8英寸口徑火炮,12門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後加裝28mm高射炮4座,太平洋戰爭期間加裝40mm高射炮,拆除8英寸口徑火炮(薩拉托加號)。
艦載機:90架

約克城級
排水量:標准排水量19800噸、滿載排水量25500噸
尺寸:艦長246.7米/232米(水線),寬25.4米(水線),吃水7.9米;飛行甲板長245米,寬33米
動力裝置:9座鍋爐,4座蒸汽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20000馬力
航速:33節,續航力:7900海里/20節,12,500海里/15節
裝甲:船體側舷裝甲帶2.5-4英寸,隔艙裝甲4英寸,指揮塔4英寸(最大)
武備:8門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16門28毫米口徑高射炮(4座四聯裝)
艦載機:80~90架(18~36架戰斗機、36架俯沖轟炸機、18架魚雷轟炸機)

埃塞克斯級
標准排水量27200噸,滿載排水量34880噸。艦長(全長)265.79米,飛行甲板長262.13米;艦寬28.35米,飛行甲板寬29.26米;平均吃水7米。機庫長174米、寬21米、高5.4米。
推進裝置:8台鍋爐,4部齒輪傳動式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15萬軸馬力,4軸,航速32.7節。燃料載量6300噸,續航力15000海里/15節。
水線裝甲帶厚63毫米-101毫米,炮塔裝甲厚127毫米,炮塔底座裝甲厚28毫米,飛行甲板裝甲38毫米,機庫甲板裝甲厚76毫米,主甲板裝甲厚為38毫米。
武備:12門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用以對付遠距離目標。高射炮數量,在整個戰爭期間變動較大,各艦不一。第一批埃塞克斯級航母建成時,每艦裝有8座四聯裝40毫米「博福斯」炮,共32門;並裝有46門單管20毫米「厄利孔」高炮。到戰爭後期,埃塞克斯級上的40毫米「博幅斯」高炮增至68門,20毫米「厄利孔」高炮增至55門。

中途島級
排水量:59,901噸(滿載);
尺度:274.3x34.4x10米;
最大尺度:295x41.5x10米;
動力:蒸氣輪機,12台鍋爐,4軸,212,000馬力,33節;
編制:3,583人(這是1943年的計劃,完工後編制超過4000人);
武器:18門單管5英寸炮,21門雙40mm 防空炮,28門20mm單管防空炮(計劃);
飛機:137架。

福萊特斯級
同型艦數量 4 全長 331
型寬(米) 39 標准排水量(噸) 59060
吃水(米) 11.3 滿載排水量(噸) 79250
飛行甲板全長(米) 319.1 飛行甲板全寬(米) 76.3
編制 2900 編制說明 154名軍官,航空聯隊2279人,其中329名軍官
動力
動力組合類型 蒸汽輪機 動力 巴布柯克-威爾科斯鍋爐×8,威斯汀豪斯蒸汽輪機×4
功率(馬力) 260000 推進裝置 4
最高航速(節) 33 巡航航速(節) 20
續航力(海里/節) 8000/20 4000/30
武備
近程防空導彈 北約海麻雀×24 副炮/CIWS 密集陣×3
電子設備
警戒雷達 SPS-48C 對空搜索雷達 SPS-49(V)5
對海/對低空搜索雷達 SPS-67 導航雷達 SPS-64(V)9
導彈跟蹤雷達 MK95×6 戰術空中導航 URN25
電子偵察 SLQ-32(V)4 電子干擾 SLQ-32(V)4
衛星通訊 SRR-1,WSC-3,WSC-6,USC-38 數據鏈 4A,11,14,16
遠程無源干擾 SRBOC Mk36×4 魚雷誘餌 SLQ-25
艦載機和設備
直升機 SH-60F×8 作戰飛機 F-14A×20
作戰飛機 F/A-18A×20 作戰飛機 A-6E×6
反潛機 S-3A×6 預警機 E-2C×4
電子干擾機 EA-6B×4 彈射裝置 C13×4
升降重量 45
其他
作戰指控系統 NTDS/ACDS,MK91海麻雀火控×3

小鷹級
「小鷹」級全長323.6米,寬39.6米,吃水11.4米,標准排水量61174噸,滿載排水量分別為81780噸、82583噸、83573噸,艦上載航空燃油5882噸。主機為西屋公司的4台蒸汽鍋爐,總功率280000馬力,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為12000海里/20節。其飛行甲板長318.8米,寬76.8米,從底層到艦橋大約有18層樓高。飛行甲板以下分為10層,1-4層為燃料艙、淡水艙、彈葯艙和輪機艙;5、6層為水兵住艙、食品庫、餐廳和行政辦公室;7、8層為艦載機維修間、維修人員和雷達員的住艙;9、10層為機庫、戰斗值班室和飛行員餐廳。甲板以上的島式上層建築分為8層,自下向上依次為:消防、醫務、導彈人員住艙;工具、通信及電氣材料庫;軍官室;艦長及司令部人員、新聞人員工作室和休息室等。
「小鷹」級航母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部蒸汽彈射器,在斜角甲板上有4道攔阻索和1道攔阻網;左舷1部升降機,右舷3部升降機(上層建築前面2部,後面1部)。艦上共分為10個作戰部門,即:作戰、航空、航海、武器、輪機、醫務、牙醫、供應、安全和飛機維修,每個部門又下設若干個分隊,全艦編制5480人,其中艦員2930人,空勤2480人,航母戰斗群司令部人員70人。現在其艦載機聯隊為「標准型」配置。
「小鷹」級的防空武器為3座八聯裝「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和3座「密集陣」近防系統。對空雷達為SPS-49(V)和SPS-48C/E(三座標),對海雷達為SPS-10F,導航雷達為LN-66和SPS-64(V)9,火控為6部MK-95。電子對抗為4座MK-36干擾箔條發射器和1部SLQ-36拖曳式魚雷誘餌。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海軍的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是「肯尼迪」號(CV-67),它是「小鷹」級的第4艘,但由於變化稍大一些,所以國外也將其單列為一級--「肯尼迪」級,其實它與「小鷹」級是相差無幾的。

企業號
配備導彈是3座雷聲(Raytheon)Mk298聯裝發射裝置;「北約海麻雀"(NATOSeaSparrow)對空導彈,2.5馬赫時,射程14.6公里;戰斗部39公斤火炮:3座通用電氣/通用動力(GE/GD)Mk156管20毫米「火神密集陣」(VulcanPhalanx)炮,發射率30000發/分,射程1500米,一般配備20架F-14「雄貓」(T歐姆擦台)36架F/A-18「大黃蜂」Hornet),4架EA-6B「徘徊者」(Prowler),4架E-2C「鷹眼」(Hawkeye),8架S-3A/B「北歐海盜」(Viking),4架SH-60F和2架HH「海鷹」(Seahawk).

尼米茲級
名稱: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所屬國家:美國
武器分類:航空母艦
軍種分類:海軍
排水量:81600噸(標准)91487噸(滿載)
主尺度:332.9×40.8×11.3米
飛行甲板長:332.9m,寬76.8m
斜角甲板長:237.7m;航速30kn(節)
航速:30節以上(一說33節)
動 力:核動力,2座通用動力公司的A4W/AIG壓水堆,4台汽輪機;每座反應堆驅動2台主汽輪機,與2槳2軸組成1個單元,總功率為194MW;4台應急柴油機,功率為8MW, 4軸26萬制動馬力
人員編制:船員3184人,其中203名軍官;航空聯隊2800人,其中266名軍官;編隊司令部70人,其中25名軍官
載機:固定翼飛機約80架;戰斗機: 18架F-18大黃蜂戰斗攻擊機,反潛 機:10架S-3A海賊反潛機,特種飛機:5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5架E-2C鷹眼預警機,直升機:8架SH-3G/H海王直升機
主要武器及電子設備:導彈3×8聯裝MK29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裝置;火炮4×MK16密集陣近距離武器系統(CVN69和70為3座);電子戰4×MK36 SRBOC箔條誘餌發射裝置,SLQ 29雷達告警與干擾機系統
雷達:SPS48三座標對搜索雷達、SPS49對空搜索雷達、SPS67V對海搜索雷達
火控:3×MK91導彈控制系統;指控NTDS海軍戰術數據系統、11號和14號戰術數據鏈、設有反潛控制中心

日本:
鳳翔號
排水量:標准排水量7,470噸,滿載排水量10,600噸
尺寸:艦長165米、寬18米、吃水6.2米
動力裝置輸出功率40,000馬力,航速25節,續航力8,000海里/15節
武備:4門140毫米口徑火炮,現代化改裝時增加30門25毫米口徑高射炮。
艦載機:21架
龍驤號
1929年11月26日動工,1931年4月2日下水,1933年5月9日竣工;
標准排水量10600噸
武備雙聯127毫米平高炮6座,四聯25毫米炮6座
總長180米
動力蒸汽輪機2台,主鍋爐6座,65000馬力,雙槳(275轉/分)
艦寬20.32米
型深20.6米
航速29節
吃水5.56米
續航力10000海里/14節
飛行甲板長158.6米,寬23米
艦員924名
載機48架(含預備機12架)
隼鷹號
標准排水量 26,949噸(改裝後)
動 力 127,400馬力
飛行甲板長度 812英尺
航 速 最大25節
主 火 炮 5英寸火炮12座
防 空 火 炮 25mm高射炮76座,13mm高射機槍28座
標准艦載機 53架
艦 員 1224人
飛龍號
標准排水量15900噸,公試排水量20165噸,滿載排水量21900噸
總長227.35米,寬22.32米,型深20.5米,吃水7.84米
飛行甲板長216.9米,寬27米
動力裝置:8座鍋爐,4台蒸汽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53,000馬力
最大航速34.3節,續航力7670海里/18節
武備: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6座,三聯裝25毫米口徑高射座,
雙聯25毫米口徑高射炮5座
艦載機:64架(含備用機最多可達73架)。21架戰斗機、21架俯沖轟炸機、
21架攻擊機(1941年6月)
艦員編制1101人
雲龍號
排 水 量 22,400噸/22,800噸
飛行甲板長 748.3英尺
航 速 34節
動 力 152,000馬力
續 航 力 8000海里/18節
火 炮 127mm12座、4.7英寸6座、25mm51座、13.2mm22座
雷 達 21型13式
標准艦載機 60架,可搭載到70架
艦 員 1595人
赤誠號
標准排水量:29,500噸/36,500噸(改裝後) ;公試排水量:41,300噸(改裝後)
長度:261米/190米(上層飛行甲板),寬度:29米,吃水:8.1米;改裝
後長度:260.67米/249.2米(飛行甲板),寬度:31.32米,吃水:8.7米
動力:19台鍋爐,蒸汽輪機,主機最大輸出功率133,000匹,4軸
最大航速31節,續航距離8200里/16節
武備:10座20厘米口徑艦炮、6座12厘米雙聯裝高射炮、14座25毫米雙聯裝高射炮;改裝後:6座20厘米口徑艦炮、6座12厘米雙聯裝高射炮、14座25毫米三聯裝高射炮
艦載機:艦戰12、艦攻35、艦爆19、補用25,合共91架。艦戰18、艦爆18、艦攻27(1941年12月)。
艦員編制:1297人;改裝後1630人
大鳳號
1941年7月10日動工、1943年4月7日下水、1944年3月7日竣工
標准排水量:29300噸
武備:雙聯100毫米炮6座,三聯25毫米,炮22座
總長:260米
寬:27.7米
動力:蒸汽輪機4台,主鍋爐8座,4槳(300轉/分),160000馬力
型深:22.1米
吃水:9.67米
航速33.3節
飛行甲板:長257.5米,寬30米
續航力:10000海里/18節
載機:戰斗機19架(含預備機1架)攻擊機36架,偵察機6架
艦員:1649名
加賀號
加賀(かが)
建造地:川崎重工業神戸造船所
動工:1920年7月19日(戰列艦)
下水:1921年11月17日
服役:1928年3月31日(航空母艦)
性能數據:
標准排水量 28,000噸/38,200噸(改裝後);公試排水量:42,540噸(改裝後) ;滿載排水量 43,600噸(改裝後)
長度:247米/171.2米(上層飛行甲板),寬度:29.6米,吃水:8米;改裝後長度:240米/248.6米(飛行甲板),寬度:32.5米,吃水9.5米。
動力:12台鍋爐,4台蒸氣渦輪機,主機輸出功率91000馬力,4軸;改裝後8台鍋爐,4台蒸氣渦輪機,主機最大輸出功率127,400匹。
航速:28節;續航距離10000里/16節
武備:10門200毫米口徑艦炮、12門雙聯裝120毫米高射炮、改裝後22門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
艦載機:常用72架、備用18架,合計90架。艦戰18、艦爆27、艦攻27(1941年12月)
艦員編制:1263人;改裝後1708人
翔鶴號
最大排水量 33,200噸
飛行甲板 847'x97'
最大航速 34節
主 炮 5英寸×16
防空火炮 25mm×45,13.2mm×22
標准艦載機 零戰21架,99艦爆30架,97艦攻30架(1941)
標准艦員 1690人
信濃號
「信濃」號艦體原始設計作為戰列艦,水線上的舷側裝甲則從410毫米減為200毫米。戰艦的主炮彈葯庫就直接用作航空母艦的高射炮彈、機槍彈、炸彈、魚雷等倉庫。飛機用燃料庫則以常用的25毫米裝甲板加強。艦體底部從大和級戰列艦‎的雙重底部強化為三重底部。全長266m,飛行甲板長256m,全寬36.3 m,吃水10m
信濃號航空母艦動力裝置為主鍋爐12座,4台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150000馬力,最大航速28節,續航力18節時10000海里。信濃號航空母艦的動力和大和級戰列艦相當,比一般艦隊航空母艦的速度低,而續航能力超過大和級很多,可以滿足實戰需要。
信濃號航空母艦的艦載火炮用於防空自衛為主,雙聯裝127mm大口徑的高平炮8座還有三聯25mm小口徑高射炮37座另外還有13mm口徑高射機槍22座。
127mm口徑高平炮,可以作為艦炮平射攻擊地方艦船,也可以作為高炮使用,射速每分鍾超過15發,最大仰角十90度到-10度,採用半自動裝填,主要用來對付中高空的敵機,威力較大,但是實戰中作用一般。
25mm口徑高射炮主要對來對付低空目標,射速很快。缺點在於威力較小,因使用15發固定彈匣供彈,每次換彈葯時必須停止射擊,使防空效率大打折扣。各方面性能都不如美軍20mm口徑以及40mm口徑高射炮。
13mm口徑高射機槍主要對付貼近戰艦的敵人飛機。雖然射速高,但是威力很弱,加上美軍飛機一般有裝甲以及其他的保護措施,殺傷力明顯不足。
艦載機,最初設計為搭載38架「烈風」式戰斗機,18架「流星」式攻擊機,9架「彩雲」式偵察機,一共65架,這個數量偏小,低於同時代的美國建造的航空母艦,而日本早期的大型航空母艦也超過這個數字。
後來因為信濃號的設計需求發生改變,改為20架戰斗機和27架攻擊機機,一共47架。為了提高整艦的防禦能力造成艦載機數量較少。這些飛機的性能已經有大幅度的進步,一定程度彌補了數量的不足。但是,新型艦載機數量的不足,更嚴重的是飛行員的匱乏限制飛機性能的發揮。

英國:
競技神號
排水量:標准排水量10,950噸,滿載排水量13,200噸
尺寸:艦長182米、寬27.4米、吃水6.6米
動力裝置:6台鍋爐,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40,000馬力,航速25節,續航力6,000海里/18節
武備:6門5.5英寸口徑火炮,3門4英寸口徑高射炮,1934年增加8門20毫米高射炮。
艦載機:20架,1942年載機16架。

巨人級
滿載排水量:18,200噸
設計排水量:14,000噸
全長:650英尺(設計時)
水線長:630英尺
型寬:80英尺
吃水:25.5英尺
飛行甲板長:693.6英尺
飛行甲板寬:85英尺
鍋爐:4台海軍3缸鍋爐
主機:Parsons渦輪蒸氣機
槳軸:2
馬力:40,000軸馬力
最大航速:25節
甲板裝甲:1英寸
主炮:4門3磅高炮(設計時)
防空炮:
24門2磅砰砰炮、19門40mm高炮(設計時)
載機:37架架
艦員:1,300人

勇敢級
設計排水量:16,500噸(巡洋艦);19,230噸(改為航空母艦後)
滿載排水量:22,690噸(巡洋艦);27,000噸(改為航空母艦後)
全長:239.6米/水線長:229.6米
型寬:24.7米(設計時);27.3米(改裝後)
吃水:7.6米
飛行甲板:長213米;寬24.3米
動力:18台Yarrow鍋爐,Parsons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90,000軸馬力,槳軸4
最大航速:32節(設計時);30.5節(預期改裝後),實際29.5節
續航能力:5,850海里/16節
側舷裝甲帶:2英寸-3英寸(51-76mm)垂直(設計時);3英寸-1.5英寸(76-38m)(改裝後)
甲板裝甲:1.5英寸-0.75英寸(38-19mm)(設計時);2英寸-0.75英寸(51-19mm)(改裝後)
機庫裝甲:1英寸(25mm)
火炮:16門4.7英寸(120mm)/40倍徑QFMkVIII(16×1);單聯裝炮塔16座(改裝後);16門4.7英寸(120mm)/40倍徑QFMkVIII(16×1);單聯裝炮塔16座(1939~1940)
防空炮:2門76mm(12磅)QFHAMkI(2×1);單聯裝炮塔2座(設計時);4門40.5mm(2磅)/40倍徑MkVIII(4×1);單聯裝炮塔4座(改裝後);24門40.5mm(2磅)/40倍徑MkVIII(3×8);8聯裝炮塔3座;4門40.5mm(2磅)/40倍徑MkVIII(4×1);單聯裝炮塔4座(1939~1940)
載機:24-48架(最後一次改裝後)
艦員:1100-1200(作為航空母艦)

光輝級
設計排水量23,000噸;滿載排水量29,100-29,700噸,36,320噸(勝利號改裝後)
全長757.5英尺,水線長725.5英尺,型寬95.9英尺/103.6英尺(勝利號改裝後),吃水29.4英尺/31.6英尺(勝利號改裝後)
飛行甲板長度752英尺/781.5英尺(勝利號改裝後),寬度116.3英尺/156.8英尺(勝利號改裝後)
機庫長139.69米,寬18.9米,高4.88米.
動力裝置:6台鍋爐,3台蒸汽輪機,槳軸3,主機輸出功率馬力111,000 軸馬力
最大航速 30.5 節
裝甲:艦體側舷4.5英寸,機庫側壁4.5英寸(R87/R38/R67),飛行甲板4.38英寸,機庫甲板1.36英寸
武備:16門4.5英寸/45倍徑高炮;雙聯裝炮塔8座,6座8聯裝(2磅)砰砰炮,
20門40mm Bofors高炮,45門20mm Oerlikon高炮(戰後全部拆除)。
艦載機 35架(設計)-48架
設計編制 海員900 空勤人員550
戰時最大人員數 海員1300 空勤人員700

皇家方舟級
排水量:
設計排水量:19,500噸;滿載排水量:27,300噸
外形尺寸:
艦長243.8米,寬29米,吃水7米。
飛行甲板長度800英尺,飛行甲板寬度112英尺
艦載機機庫:
上部機庫 568英尺長,60英尺寬,16英尺高;
下部機庫 452英尺長,60英尺寬,16英尺高;
面積52,580平方英尺
動力裝置:6座鍋爐;3台Parsons蒸汽渦輪機;槳軸3,主機輸出功率102,000軸馬力
最大航速:31節;續航能力:7,600海里/20節
裝甲:側舷垂直裝甲4.5英寸;水平裝甲2.5英寸;機庫裝甲1.36英寸
武器裝備:16門4.5英寸/45倍口徑重型高炮,8座雙聯裝炮塔;48門2磅砰砰炮,6座8聯裝炮塔;32挺0.5英寸口徑高射機槍
艦載機:72架(設計)。通常60架:48架劍魚魚雷機,12架魚鷹戰斗/轟炸機 或者 36架劍魚魚雷機和24架魚鷹戰斗/轟炸機;服役後期魚鷹被大鷗戰斗/轟炸機(skua)取代。
艦員:1200-1650

鷹II級
滿載排水量:46,900噸(完工時);53,435噸(皇家方舟改裝後);53,390噸(鷹號改裝後)
設計排水量:33,500噸
全長:803.9英尺
水線長:728.3英尺
型寬:108.5英尺
吃水:31.5英尺
飛行甲板長:803英尺(鷹號設計時);811英尺(皇家方舟完工時);813.5英尺(增加助飛階躍甲板)
飛行甲板寬:107英尺(設計時):168.9英尺(增加斜角飛行甲板後)
鍋爐:海軍3缸鍋爐X8
主機:Parsons渦輪機
槳軸:4
馬力:150,000
最大航速:30.5節
船體裝甲:垂直4.5英寸
甲板裝甲:3.65英寸
機庫裝甲:1.36英寸(改裝後增加2英寸、機庫側部2.5英寸)
副炮:16門4.5英寸/45倍徑;雙聯裝炮塔8座(設計時)、8門4.5英寸/50倍徑高炮(鷹號改裝後,皇家方舟號12門)
導彈:6具英國航宇海貓防空導彈(僅1962年鷹號改裝後裝備)
防空炮:8座8聯裝2磅砰砰炮(設計時),8具6聯裝,4門具雙聯裝,10具單聯裝40mmBofors高炮(完工時),後於1950年拆除
載機:最大100架二戰時期的艦載機(設計時)、改裝前實際裝載78架二戰時期的艦載機、41-53噴氣戰斗機(鷹號改裝後)、38-41噴氣戰斗機(皇家方舟號改裝後)、直升機
改裝後最大9架
對空雷達:無
對海雷達:無
航海雷達:無
火控雷達:無
干擾裝置:無
艦員:1500名海員、802名空勤人員(設計排水量);1600名海員、855名空勤人員(艦員);1700名海員、1000名空勤人員(最大)

尊嚴級

編號:R11
開工:1943.10.14
下水:1945.9.22
標准排水量:16000噸 滿載排水量: 19500噸
主尺度:總長213.4米,

艦寬:39米,

吃水:7.3米

航速:24.5節

飛行甲板:長210米,寬34米

服役:1961.3.4

動力:4台(Admiralty)鍋爐,壓力28公斤/厘米2,溫度370oC;2台 帕森斯(Parsons)蒸汽輪機,40000馬力,雙軸 續航力:12000海里/14節,6200海里/23節

艦員:平時1075名,戰時1345名

火炮:7座「博福斯」(Bofors)40毫米炮,仰角90o,發射率300發/分,對空射程12公里,彈重2.4公斤;其中有些炮可能由30毫米6管ADG炮替代

作戰數據系統:塞萊尼亞(Selenia)IPN 10作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

雷達:對空搜索:信號(Signaal)LW08,D波段,對2米2的目標作用距離145海里

對空/對海搜索:信號DA 05,E/F波段,對2米2的目標作用距離75海里

導航:信號ZW 06,I波段

聲納:格拉斯比(Graseby)750艦體聲納,主動搜索和攻擊,中頻

載機:6架「海鷂」(Harriers)FRSMk51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9架「海王」(Sea King)Mk42反潛/反艦直升機,1架「獵豹」(Chetak)救援直升機。

無敵級
滿載排水量:20600t。
艦總長:209.1m。
水線長:192.6m。
艦總寬:36m。
水線寬:27.5m。
吃水:8m。
飛行甲板:長167.8m,寬13.5m。
航速:28kn。
續航力:7000nmile/19kn。
人員編制:685人(其中60名軍官)+航空人員366人(其中80名軍官)+600名海軍陸戰隊員。
動力裝置:COGAG。4台羅-羅公司的「奧林普斯」TM3B燃氣輪機,持續功率72.5MW(97200馬力),雙軸。
導彈:1座雙聯裝英國宇航公司的「海標槍」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雷達/半主動雷達尋的,射程40km,飛行速度2Ma,對空射程100~18300m,備彈36枚。
艦炮:3座美國20mm6管MK15「密集陣」速射炮(R07號艦),射速3000發/min,組合射程1.5km。3座荷蘭電信/通用電氣公司的7管30mm「守門員」速射炮(R05和R06艦),射速4200發/min,射程1.5km。2門厄利孔/布馬克公司的20mmGAM-B01速射炮,仰角55-,射速1000發/min,射程2km。
對抗措施:8部「海蚊」130mm誘餌發射裝置,裝有美國「大草原」氣幕雜訊抑制系統。雷卡-索恩公司的UAT電子偵察設備,索恩公司的675(2)型電子干擾機。
作戰數據系統:ADAWS10,ADIMP10(R06艦)作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10、11、14號數據鏈和西門子-普萊西公司的JTIDS16號數據鏈,JMCIS。馬特拉-馬可尼公司的「賦稅」2C(R05)或2D(改裝後的R06和R07)衛星通信設備。
火控系統:GWS30Mod2艦空導彈指揮儀。
雷達:對空搜索——馬可尼/電信公司的1022型雷達,D波段,搜索距離265km。
對海搜索——馬可尼公司的992R型雷達(R07艦)或普萊西公司的996(2)型雷達(R05和R06艦),E/F波段。
導航——2部凱爾文-休斯公司的1006型(R05和R07艦)、1007型(R06艦)雷達,I波段。
火控——2部馬可尼公司的909型或909(1)型(R06艦)雷達,I/J波段。
聲吶:普萊西公司的2016型艦殼聲吶,主動搜索與攻擊,中頻。
固定翼飛機:9架FA2「海鷂」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和6架「鷂」GR7型戰斗機。
直升機:9架「海王」HAS6反潛直升機或EH101「默林」直升機。3架「海王」空中早期預警機(AEW2)。

由於超過1000字,所以就介紹這些

很多航母就生產了一艘,所以沒有「級」這個概念
我國會造6萬噸級的,類似於庫茲涅佐夫級那樣的,至於其他的,都不知道,我國的軍事透明度很低,無從知道

4、航空母艦的總體構造

艦型結構

艦島

現代航空母艦通常將上層建築集中在飛行甲板的右側,稱為「艦島」。從飛機起降的要求上講,甲板上空無一物是最理想的,但航母的指揮塔、飛行控制室、航海室、雷達和通信天線等又是需要高聳在甲板上的,所以現代航空母艦都是將這些上層建築設計得很緊湊,空出甲板的絕大部分來方便飛機起降。

現代航母力求其外型簡潔以減少雷達反射截面積,但其中技術非常復雜,已實現了上層建築的「集結化」包括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封閉桅桿(AME/S)、電磁輻射系統(MERS)和多功能射頻系統(AMRFS)。

飛行甲板

飛行甲板是航空母艦上供飛機起降和停放的上層甲板,按照任務需求可將其劃分為起飛區、降落區和停放區。飛行甲板下設有廊形夾層、水密隔艙、機庫、武器庫和船員住艙,大型航母的甲板甚至可達6層之多,而甲板側邊則有兩到四座升降機用於將飛機運到甲板或機庫。船頭採用封閉設計,從飛行甲板到船頭皆為一體成形。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通常比船體寬得多,從正面看去,飛行甲板向船體兩舷張出,形狀十分怪異。由於飛行甲板要承受飛機降落時的強烈沖擊載荷,因此需用高強度金屬製成。 

斜角甲板

觀察美軍的尼米茲級航母可以發現,航母上有兩條跑道,一條直的與一條斜的,斜的那條就是斜角飛行甲板。設置這兩條跑道的目的是為了可以讓航母同時進行起飛和降落作業,如果只有一條直通甲板的話,飛機起飛時只得讓停放的飛機擠在飛行甲板後半部,而將前半部用作起飛的跑道。

然而,這樣做不僅影響了飛機的滑跑距離,還必須等飛機起飛騰出跑道,空中的飛機才可以降落,並且稍有不慎,後降落的飛機很容易碰撞到先降落的飛機。斜角甲板由英國人在1952年2月發明成功。

斜角甲板又叫斜、直兩段甲板,位於飛機甲板的左側,與艦艇艏艉中心線呈6~13度夾角。有了這個角度,飛機降落就可與停駐的飛機和起飛作業區分流,同時還可實現彈射和回收作業同時進行。回收區的角度相當重要。角度愈大,對駕駛員著艦的難度就愈大。

此外,斜角甲板的設計還可使降落區免遭左舷前彈從噴氣火焰擋板引出的熱氣流,從而降低空氣紊流的干擾。通常斜角甲板上只裝有供飛機降落用的阻攔索,然而極少數航空母艦的斜角甲板上也裝有一兩座彈射器,其目的在於在沒有飛機降落時供飛機起飛之用。

導流板

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在准備起飛時就已將噴氣發動機全速運轉,此時它會向後噴出高溫高速燃氣流,對後方的飛機和工作人員危害很大。這時,彈射器的後方會升起導流板,使飛機噴出的燃氣流向上偏轉,避免影響到後方的飛機。為了降低燃氣流的灼熱溫度,導流板後面都裝有供冷卻水循環流動的格狀水管。

機庫

機庫為儲存和整備航空母艦艦載機的地方,又分成「開放」和「封閉」兩種。採用開放結構的航母艦體為機庫,甲板上方再額外建造機庫牆壁、甲板支撐柱等結構,再加上飛行甲板。開放機庫的優點為通風良好、傷害管制佳,炸彈若擊入機庫中爆炸造成的沖擊波會釋放到外面;結構較輕、容納飛機多以及可依艦載機尺寸作修正。

航母自啟蒙時期一直到二戰中期多為開放結構。封閉機庫則為機庫與船體結構整個一體成形,飛行甲板為封閉強化結構,這種機庫的優點有防禦力強、結構堅固、核生化防護佳等。由於封閉機庫容易累積易揮發的氣體、受到攻擊或者是意外而著火的艦載機不能直接丟入海中等問題,一度很難被船艦設計師所接受。

然而當艦載機噴氣化後航空燃料變得相當安全,加上後來發展的消防滅火與監控裝置協助,封閉機庫因而成為了主流。

機庫內除了航空飛行聯隊的維修人員外,還有隸屬於航母的「飛機中期維修部門」(AIMD),可負責進行較大工程的維修作業並分作「引擎部門」(維修艦載機的引擎)、「綜合部門」(修補破損的機體結構或機翼)、「電子零件部門」(整備精密電子設備,如雷達、感應器)和「救難裝備部門」(維修飛機駕駛員的安全設備),若是美國海軍的航母還可在機庫內進行引擎噴氣的試驗。

升降機

升降機是將艦載機自機庫運輸至飛行甲板的裝置,早期配置於全通飛行甲板的艦身中線的前中或後方,通常為2至3具,也是甲板上最脆弱的部份,如果升降機故障或是遭到破壞會導致飛機無法起降,進而喪失戰鬥力。

此外,炸彈也可能會擊穿升降機,升降機又與堆積彈葯與燃料的隔艙接近,一旦引爆將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自胡蜂號航母起開始將升降機位置調整到艦側,這除了不妨礙起降作業以及安全外,還有著飛機翼展超過升降機寬度時亦能使用的優點。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超級航母的「福萊斯特級」曾在斜角甲板前方設置一個升降機,目的是要讓飛機降落後立刻收入機庫,然而後來發現這樣的機會其實很少,另外航母航行時潑上來的浪會波及到艦載機,故自小鷹級起又將該處升降機位置調整至艦舷側。

現代大型航母的升降機寬20多米、深達15米、可負重100噸,升降速度約為一分鍾自機庫搬上一架飛機至甲板。

武器庫

武器庫是用來儲備各種炸彈、魚雷、導彈與火箭的區域,位於船艦底部、水線之下,為船頭尾各一處,中間則為機庫,這些武器多以半組裝方式收納。

為了將其送至甲板,武器庫有著比飛機升降機更小的專用升降機(以尼米茲級為例,共有九個武器升降機,其外型如一個從甲板向上開啟的門,若為不需用到的情況則可蓋起來成為甲板的一部份),將武器從庫中升到上一層甲板,由各層作業員進行階段性的組裝,再由該甲板的其他升降機往上送(部分通到機庫),以防止彈葯意外誘爆的情況。

另外還有連結到艦島右側後方的一個武器集中區域,此處被稱作「武器牧場」。若彈葯爆炸可利用艦島作遮掩,以降低對甲板上飛機的損害。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美國航母還需要另外設計與區隔存放與組裝核子武器的彈葯庫,被稱為「特殊飛機維護儲存區」(Special Aircraft Services Stores,簡稱「SASS」)。

冷戰時期基於核子武器的機密和敏感性,這些彈葯庫的使用、人員進出管制與保安都有特別的處理和操作程序,沒有受到相關訓練驗證或者是無關的人員一概不得靠近。第一款安裝SASS的航母是透過《27A改裝案》來加裝相關設備與空間的埃塞克斯級,在設計階段就將SASS融入艦身結構的則是福萊斯特級。

(4)航母主機擴展資料

航母,豈是你想造就能造

從數萬噸特種鋼材,到成千上萬的電子設備;從驅動航母快速推進的動力系統,到保障艦載機起降的全套設施,再加上那套無比復雜的系統,才能把空軍基地打包到一艘船上。其中無一不需要強大的經濟科技實力予以支撐。

美軍尼米茲級航母最後一艘「布希」號,11年前下水時的造價就已高達60多億美元,新一代福特級航母首艦「福特」號的建造費用更是超過150億美元,並且還在不斷上漲之中。承載著英國復興夢想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首艦造價高達50多億英鎊,讓英國政府一度放棄了二號艦。

如果你能體味蘇聯的馬卡洛夫當年忍痛拆除「烏里揚諾夫斯克」、淚別「瓦良格」的凄涼心境,就能理解,航母之貴,真的不是誰都能承受。

沒錢不行,沒技術也不行。眼高手低的印度海軍,先是花費了20多億美元,用時近10年,才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完成一艘二手航母的改造。隨後,依靠進口的特種鋼材,和遍布全球的供應商,國產航母才得以開工。如今「維克蘭特」號已經下水4年,仍只有「進口」而來的船體。

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由於核反應堆不匹配,不僅航速不足,而且動力系統故障頻發,嚴重影響出動效率。就連美國人也不敢說完全吃透了航母相關技術,「福特」號採用的先進攔阻裝置,研發進度嚴重滯後,很可能最終回歸傳統液壓機械攔阻裝置。

更為重要的是,航母建設不僅是打造一個平台,而是構築一個包括艦載機、護衛保障艦艇等一系列配屬裝備在內的作戰體系。沒有艦載機的航母,不過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大貓;而不成編隊的航母,只是一個靜待導彈滅頂的機場而已。

「伊麗莎白女王」號被一再「爽約」的F-35B卡死,無艦載機可用的尷尬局面讓英國眾多創新設計和先進技術變得黯然無光。印度海軍有錢重金購得航母,卻沒有先進的護航保障艦艇與之匹配。

美軍一個尼米茲級航母編隊,造價至少需要200億美元,幾乎接近俄羅斯2017年國防預算的一半,甚至超過大多數國家一年的軍費。所以,只有綜合國力強盛的大國才能擁有航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航空母艦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航空母艦:絕非浪得虛名的戰略重器

5、首艘國產航母主機是國產嗎

遼寧艦外殼是人家的,但首艘國產航母全部零件及其配套設施全為國產

6、航母一般自帶多少戰斗機?

目前最大的航母是美國尼米茲級: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自1968年至1998年共建造了8艘,分別是「尼米茲」號,「艾森豪威爾」號,「卡爾文森」號,「羅斯福」號,「林肯」號,「華盛頓」號,「斯坦尼斯」號和「杜魯門」號。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總長332.9米,水線長317米,艦寬40.8米,飛行甲板長332.9米,飛行甲板寬76.8米,斜角甲板長237.7米,標准排水量81600噸,輕載排水量72916噸(「尼米茲」號為72798噸),滿載排水量91487噸(「尼米茲」號為90944噸),戰斗滿載排水量93400噸,吃水11.3米,最大航速33節,巡航航速30節,續航力80-100萬海里,動力裝置為2座A4W/AIG型冷卻壓水反應堆,4台蒸汽輪機,4軸,20.94千瓦。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配備20架F-14戰斗機,20架F/A-18戰斗/攻擊機,20架A-6攻擊機(已退役),10架S-3A/B反潛直升機,5架EA-6B電子戰飛機,5架E-2C預警機,6架SH-3H反潛直升機,共計9個艦載機中隊,86架各型飛機。艦上還有3座八聯裝「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裝置,4門6管「密集陣」近防系統。

艦上人員編制軍官161人,士兵3040人,艦載航空兵2480人,總計5681人。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油料裝載量為一萬噸,航空彈葯3000噸。艦載機連隊可控制25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和空域,每天可出動200架次執行作戰任務,裝彈量是美國現役其它航母的2-3倍。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美國第二代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它的7種不同用途的艦載飛機可以對敵方飛機、船隻、潛艇和陸地目標發動攻擊,可以支援陸地作戰,保護海上艦隊,可以在航空母艦周圍方圓幾百海里的海面上佈雷,實施海上封鎖。由它領銜組成的戰斗群通常由4~6艘導彈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和補給艦只構成。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自身也有強大的防衛體系,包括導彈、火炮、電子對抗系統、「海麻雀」導彈發射裝置。由雷達導航的「海麻雀」導彈屬短-中程導彈,可攻擊飛機和截擊敵方的巡航導彈。它的近程火炮系統有自動搜索和瞄準雷達,20毫米近程火炮系統每分種能發射3000發以上炮彈,能有效地防禦敵方飛機和導彈的近程攻擊。

兩台核反應堆為航空母艦提供幾乎是無限期的30節以上的續航能力。8台8000千瓦汽輪發電機提供的電力可供10萬人口的城市使用。4台海水淡化裝置為「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每天提供1818440升淡水。一般情況下,艦上備有供其人員消耗90天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都裝有兩座A4W密封水核反應堆,4台飛機升降機,4座飛機彈射器,4座「海麻雀」導彈發射架,3~4座「密集陣」20毫米近程火炮武器系統,SPS-48E三維對空搜索雷達,SPS-49(V)5二維對空搜索雷達,3座Mk-91火力控制系統,AN/SLQ-32(V)4雷達電子對抗和火力控制系統,AN/WLR-1H雷達電子監視系統。

http://.baidu.com/question/9584606.html?si=1

目前最小的一艘是泰國的「查克里」號:

以農業、觀光業為主要經濟活動的泰國,為了跟西邊的南亞強權——印度,以及鄰近的印尼、越南與柬普寨等東南亞國家競爭,在1990年代初期驚世駭俗地跟西班牙訂購了一艘航空母艦,使泰國皇家海軍能掌握麻六甲海峽一帶等關鍵水域的制海權。這就是本文介紹的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HTMS Chakri Naruebet R-911)短場起降輕型航空母艦的由來。1992年7月,泰國與西班牙巴贊造船廠(Bazan,現為IZAR造船集團的一份子)簽下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的建造合約,該艦於1997年3月服役。本艦的任務包括作為泰國皇家海軍旗艦、反潛、支援兩棲作戰、搜索與救援、監視與護衛、維和等等。[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由於巴贊廠先前才為西班牙建造亞斯都利亞親王號(Principe de Asturias R-11),所以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很自然地與前者有不少相似之處,例如兩者的飛行甲板構型幾無二致,兩具升降機同樣分別位於右舷的艦島前方以及飛行甲板尾部中央,讓STOVL戰機起飛的滑跳甲板同為12度。不過較晚設計的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的艦島外型比亞斯都利亞親王號先進多了,經過匿蹤設計,外觀簡潔洗鍊而且有傾斜造型,並採用具有傾斜造型、與煙囪合為一體的塔狀桅桿,而非亞斯都利亞親王號的格子桅。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的滿載排水量僅11486ton,取代了義大利的加里波底號(Giuseppe Garibaldi C-551)而成為全世界最小的航空母艦。因此,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可視為亞斯都利亞親王號的縮小與改良版。動力方面,不同於亞斯都利亞親王號,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採用復合柴油機與燃氣渦輪(CODOG),主機包括兩具高速用的美國GE制LM-2500燃氣渦輪,以及兩具德國授權巴贊廠生產的MTU 16V1163 TB83巡航用柴油機,雙軸可變距螺旋槳推進,最大航速達26節,巡航速度為16節。[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由於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需擔負泰國艦隊的旗艦,因此艦上設有相關的指管通情裝備。與亞斯都利亞親王號一樣,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大部分的電子裝備與武器都由美國提供。本艦的戰斗系統由西班牙FABA負責整合,設有七具操控台以及一具輔助操控台,處理單元則為美製AN/UYK-43C主電腦以及AN/UYK-20中型電腦。偵測方面,的主桅桿頂端設有一具AN/SPS-52 3D中程對空搜索雷達,此外擁有AN/SPS-64平面搜索雷達、凱利文.休斯(Kelvin Hughes)的I頻導航雷達、以及E/F導航/直升機管制雷達各一,上述雷達都是美國貨。導航方面,本艦擁有一套整合了全球定位系統(GPS)的MX-1105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以及URN 25太康(Tacan)導航系統。電子戰方面,本艦配備Indra Aldebaran電子支援系統以及四具英國航太整合防衛(BAE Systems Integrated Defense Solutions,之前的Tracor)的MK-137誘餌發射器,未來還可能加裝美國雷松的AN/SLQ-32電子反制系統。射控方面,本艦配備兩具Signnal(現為Thales Nederland)的STIR照明雷達,負責指揮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接戰。此外,艦首設有一具中頻主/被動聲納。[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自衛武裝方面,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也比亞斯都利亞親王號更為進步。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配備一具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使用美製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本艦的近迫防空則由三座法制Sadral六聯裝防空飛彈發射器(陸軍西北風(Mistral)紅外線導引肩射防空飛彈的衍生型)以及四座美製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本艦的艦載機隊包括六架購自西班牙的二手AV-8S英制獵鷹(Harrier)短場起飛/垂直降落(STOVL)攻擊機,以及六架美製S-70B反潛直升機,前者負責對地攻擊、反潛以及有限度的空對空作戰,後者能進行反潛、搜救等任務。本艦的飛行甲板長174.6m,寬27.5m。[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虛幻天空] [http://www.war-sky.com]
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服役之後,泰國成為東南亞唯一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不過泰國的經濟並不富裕,對於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以及艦上飛行隊的運作已經很難維持,遑論組建一支像樣的航艦戰斗群。更慘的是泰國在1990年代末期飽受亞洲金融風暴之苦,經濟被徹底拖垮,根本沒有足夠經費維持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的正常運作,艦上許多該有的裝備(如武器系統)都還沒有著落,在2003年時也傳出搭配這艘航艦的9架AV-8S中有7架因缺乏料件而無法飛行。一位泰國海軍軍官曾慶幸泰國在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泰珠大貶值前就買了這艘航艦,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近年來泰國海軍一直想整修艦上的艦載機,使其正常運作,無奈泰國近年經濟狀況一直不佳,至今這艘航艦還是很少出海,大部分都伯於港內形同廢鐵。2003年柬普寨情勢不穩,泰國終於請出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押陣示威,展現護僑決心。除了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王子號之外,泰國還曾計畫采購第二艘航空母艦以有效保護安達曼海,但是以泰國目前的經濟狀況無異於痴人說夢。總而言之,泰國購買航空母艦的主要動機還是在於虛榮性質的軍備競賽,對泰國防衛的實際需求貢獻不大,但是泰國根本負擔不起這等開銷。這無疑是一些打腫臉充胖子、窮兵黷武勒緊褲帶擴軍的國家的又一警惕。

http://www.war-sky.com/forum/htm_data/3/0605/191381.html

7、國產新航母主機試車,為什麼有黑

這是由001A的動力系統和使用油料的特性決定的常規動力航母。國產航母使用的是8台柴油機,柴油機的排煙會比燃氣輪機多一些。在柴油機多時未用再啟動以及加大馬力時,可能會出現比以往稍濃的煙。相比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之前通過英吉利海峽時的滾滾黑煙,中國國產航母的自行建造動力系統的性能已達到很高水準。新發動機初次使用冒黑煙很正常說明發動機內部的潤滑油都很到位還和燃燒用的重油有關 望採納

8、請問各國現役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型號及戰力比較

美國目前的艦載機主力是F/A18 EF超級大黃蜂,預警機為E2-D ,
英國目前的主力艦載機依然是」海鷂「短距垂直起降戰斗機,是在美國A/V8B基礎上改進來的。
未來美國和英國的新航母都會裝備F35戰斗機,英國的鷂式戰機會逐漸退役。

法國主力艦載戰機位陣風-M型。

俄羅斯主力艦載戰機位SU33 ,攻擊機為SU25

印度現役的維拉特號航母主力艦載機為」海鷂「戰斗機。未來主力戰機是俄羅斯送給他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的主機戰機位米格29K 。

西班牙和義大利航母主力艦載機為A/V8B 攻擊機(海鷂)。

巴西聖保羅號航母主力艦載戰斗機為A-4天鷹,巴西自己成為AF-1,實際上為A-4M(A-4里比較新的一個型號,主要升級了各類航電和發動機)。

中國遼寧號主力艦在機位殲15,從SU33原型機基礎上研發出來的。未來據說還要搭載L15或殲教9這類輕型攻擊機。

9、遼寧艦航母主機有多少馬力

8台蒸氣輪機,149兆瓦,200,000匹馬力
9×1,500 kW渦輪發電機6×1,500 kW柴油發電機
7000海里/18節
3850海里/32 節
船員1,960人,飛行員626人,參謀40人,房間3,857個
遼寧號航空母艦,簡稱"遼寧艦",舷號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改裝後中國將其稱為001型航空母艦。

與航母主機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