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師范生轉行做什麼比較好啊?
程序員出路
高薪的IT行業是眾多年輕人的職業夢想,然而,一旦身入其中卻發覺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被稱為IT藍領的編程員,工作強度大,像個編碼「機器」;技術更新換代快,飯碗不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IT編程員該何去何從。
程序員的困惑:我該何去何從
32歲的Smith(化名)已算是IT行業的元老了。
大學時代的他,有2/3的時間是在校園微機房裡度過的,當時,他瘋狂地迷上了電腦。大學畢業後,Smith早早地被一家IT業著名的跨國公司錄用,擔任程序員。
剛進IT行業時,Smith有股火一般的熱情,參與了不少項目,而且都成功了。公司對他也很器重,付給他的薪水在當時的同學中可算是天價。在後來的IT泡沫中,Smith的公司也還算穩定。
一晃8年過去了。期間,Smith曾換了兩家公司,雖說薪水越來越高,但他卻越來越困惑。今年他已經32歲了,以前不覺得,但現在,他感覺程序員的工作強度太大,自己一直在超負荷運轉,工作狀態就一個字:累。況且,由於這一行的特殊性,從業者必須不斷地學習。32歲的程序員雖然技術老到,但畢竟在學習能力、反應速度、工作效率上漸漸地開始和年輕人有了差距,Smith覺得後生可畏,感覺自己的競爭力在縮水。
何況,現在IT業不比以往,面對大量「廉價」的職場新人,老闆不僅可以挑肥揀瘦,還可以隨時讓薪水已漲到一定水平的老人「走人」。Smith的同事Tom(化名)就是這樣被公司「請」走的。Smith擔心:不知何時,這根裁員的大棒就要揮到自己的頭上。目前,雖然自己薪水不低,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得到的多付出也就更多。而且業界還有這樣的傳統,過了35歲,IT編程員就有轉崗的可能。未來該何去何從,Smith深感困惑。
尋求職業發展的「第二春
Smith的處境代表了IT行業一個群體性的問題。有關職業規劃師經過對Smith 的處境分析指出,IT人才市場的整體年齡狀況趨於年輕化,22歲以下的擇業者占總體比例的71%,而35歲以上的只佔10%,年輕的人才給市場注入了活力,也使得IT行業的競爭更加白熱化——人才流動性很大,崗位相對不夠穩定。
程序員是個屬於年輕人的職業,「Smith們」如果沒有在職業生涯最初的5年或8年時間里得到晉升或實現轉型,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技術更新的大潮中便面臨競爭力衰減的殘酷現實,需要重新定位和轉型。「Smith們」與其咬著牙繼續在編程隊伍里打拚,還不如重新審核自己的職業興趣、能力和性格,立足核心競爭力,尋求職業發展的第二春。
因此,職業顧問建議熱愛IT行業的Smith,可以藉助豐富的技術經驗和人脈關系尋求發展。
三條出路可選擇
出路一:向IT培訓師轉型
分析:IT企業在招聘新人後,一般都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這個培訓有時是在崗位上進行的,由富有實踐經驗的「老人」負責。年輕人想要進入IT行業,必須接受這樣的專業培訓。如今IT培訓市場蛋糕相當大,利潤空間可觀,行業發展前景看好。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IT培訓市場共實現銷售額24.4億元,相比2003年增長了22.1%,2005年市場前景發展更為可觀。Smith無論是在IT公司內部轉型擔任培訓工作,還是到IT培訓機構擔任教師,都應該有發展空間。這樣的工作不會有太大壓力,且比較穩定,對年齡也沒什麼要求。更何況,這還沒有脫離Smith所喜歡的IT行業。
優勢:在這個行業工作了8年,擁有豐富編程、項目經驗,曾參與過許多成功案例,這都是Smith的優勢。而8年積攢的行業人脈關系,還可以幫助他發展企業客戶,順便擔任市場拓展工作。
挑戰:Smith在過去8年中一直埋頭苦幹,只是在公司培訓新人時擔任過培訓工作,缺少培訓工作經驗。如果要向培訓師轉型,Smith需要接受一些專業訓練,提高擔任培訓師的能力。
出路二:向IT營銷轉型
分析:IT與其它行業不同,由於技術性較強,營銷人員一般也須有較強的技術背景,且最好有著豐富經驗。互聯網公司、
電子商務公司、軟體公司目前都需要有技術背景的營銷人員;另外,電子商務的再度火爆,使得傳統企業開始重視電子商務營銷,也需要有技術背景的營銷人員。這類工作薪水不低,加上提成應該可以拿到高於程序員的薪水,同時也比較穩定。
優勢:深厚的技術背景仍然是Smith的核心競爭力,在8年的從業經歷中,Smith廣泛涉獵了各種編程軟體和工具,對IT行業也有相對深入的了解,這些都為他轉向營銷提供了平台。
挑戰:Smith過去的工作主要是跟機器打交道,而營銷工作恰恰需要跟人打交道,這對Smith來說是最大的挑戰,要求他徹底改變工作方式,加強溝通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此外,營銷工作會面臨銷售指標的壓力,這些問題都是Smith轉型前必須深入考慮的。
2、計算機編程職業的轉行做什麼方向好上手
程序員出路
高薪的IT行業是眾多年輕人的職業夢想,然而,一旦身入其中卻發覺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被稱為IT藍領的編程員,工作強度大,像個編碼「機器」;技術更新換代快,飯碗不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IT編程員該何去何從。
程序員的困惑:我該何去何從
32歲的Smith(化名)已算是IT行業的元老了。
大學時代的他,有2/3的時間是在校園微機房裡度過的,當時,他瘋狂地迷上了電腦。大學畢業後,Smith早早地被一家IT業著名的跨國公司錄用,擔任程序員。
剛進IT行業時,Smith有股火一般的熱情,參與了不少項目,而且都成功了。公司對他也很器重,付給他的薪水在當時的同學中可算是天價。在後來的IT泡沫中,Smith的公司也還算穩定。
一晃8年過去了。期間,Smith曾換了兩家公司,雖說薪水越來越高,但他卻越來越困惑。今年他已經32歲了,以前不覺得,但現在,他感覺程序員的工作強度太大,自己一直在超負荷運轉,工作狀態就一個字:累。況且,由於這一行的特殊性,從業者必須不斷地學習。32歲的程序員雖然技術老到,但畢竟在學習能力、反應速度、工作效率上漸漸地開始和年輕人有了差距,Smith覺得後生可畏,感覺自己的競爭力在縮水。
何況,現在IT業不比以往,面對大量「廉價」的職場新人,老闆不僅可以挑肥揀瘦,還可以隨時讓薪水已漲到一定水平的老人「走人」。Smith的同事Tom(化名)就是這樣被公司「請」走的。Smith擔心:不知何時,這根裁員的大棒就要揮到自己的頭上。目前,雖然自己薪水不低,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得到的多付出也就更多。而且業界還有這樣的傳統,過了35歲,IT編程員就有轉崗的可能。未來該何去何從,Smith深感困惑。
尋求職業發展的「第二春」
Smith的處境代表了IT行業一個群體性的問題。有關職業規劃師經過對Smith 的處境分析指出,IT人才市場的整體年齡狀況趨於年輕化,22歲以下的擇業者占總體比例的71%,而35歲以上的只佔10%,年輕的人才給市場注入了活力,也使得IT行業的競爭更加白熱化——人才流動性很大,崗位相對不夠穩定。
程序員是個屬於年輕人的職業,「Smith們」如果沒有在職業生涯最初的5年或8年時間里得到晉升或實現轉型,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技術更新的大潮中便面臨競爭力衰減的殘酷現實,需要重新定位和轉型。「Smith們」與其咬著牙繼續在編程隊伍里打拚,還不如重新審核自己的職業興趣、能力和性格,立足核心競爭力,尋求職業發展的第二春。
因此,職業顧問建議熱愛IT行業的Smith,可以藉助豐富的技術經驗和人脈關系尋求發展。
三條出路可選擇
出路一:向IT培訓師轉型
分析:IT企業在招聘新人後,一般都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這個培訓有時是在崗位上進行的,由富有實踐經驗的「老人」負責。年輕人想要進入IT行業,必須接受這樣的專業培訓。如今IT培訓市場蛋糕相當大,利潤空間可觀,行業發展前景看好。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IT培訓市場共實現銷售額24.4億元,相比2003年增長了22.1%,2005年市場前景發展更為可觀。Smith無論是在IT公司內部轉型擔任培訓工作,還是到IT培訓機構擔任教師,都應該有發展空間。這樣的工作不會有太大壓力,且比較穩定,對年齡也沒什麼要求。更何況,這還沒有脫離Smith所喜歡的IT行業。
優勢:在這個行業工作了8年,擁有豐富編程、項目經驗,曾參與過許多成功案例,這都是Smith的優勢。而8年積攢的行業人脈關系,還可以幫助他發展企業客戶,順便擔任市場拓展工作。
挑戰:Smith在過去8年中一直埋頭苦幹,只是在公司培訓新人時擔任過培訓工作,缺少培訓工作經驗。如果要向培訓師轉型,Smith需要接受一些專業訓練,提高擔任培訓師的能力。
出路二:向IT營銷轉型
分析:IT與其它行業不同,由於技術性較強,營銷人員一般也須有較強的技術背景,且最好有著豐富經驗。互聯網公司、
電子商務公司、軟體公司目前都需要有技術背景的營銷人員;另外,電子商務的再度火爆,使得傳統企業開始重視電子商務營銷,也需要有技術背景的營銷人員。這類工作薪水不低,加上提成應該可以拿到高於程序員的薪水,同時也比較穩定。
優勢:深厚的技術背景仍然是Smith的核心競爭力,在8年的從業經歷中,Smith廣泛涉獵了各種編程軟體和工具,對IT行業也有相對深入的了解,這些都為他轉向營銷提供了平台。
挑戰:Smith過去的工作主要是跟機器打交道,而營銷工作恰恰需要跟人打交道,這對Smith來說是最大的挑戰,要求他徹底改變工作方式,加強溝通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此外,營銷工作會面臨銷售指標的壓力,這些問題都是Smith轉型前必須深入考慮的。
出路三:向項目管理努力
分析:如果說前面兩條出路轉型的成分多,那麼項目管理可以說是Smith更為便捷的發展之路。目前,軟體項目經理是人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人才,有豐富經驗、外語好的軟體項目經理是搶手的香餑餑,供不應求,薪水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在上海市勞動部門新發布的2005年軟體行業薪資調查中,項目主管的薪水是同層次主管中最高的,年薪高位數達到211011元,平均年薪達109414元。最重要的是,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可以在這個崗位上長久工作下去,並且有向高層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優勢:對Smith這樣有經驗、有技術、有人脈、有能力、參與過多個軟體開發、有一定經驗的人,項目管理無疑是Smith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方向。
挑戰:Smith以往參與過不少項目的開發,但一直是項目團隊里的一分子,沒擔任過項目帶頭人。而很多公司在招聘項目經理時,都需要有帶領團隊進行項目開發的經驗,這是Smith的一個劣勢。建議他參加一些項目管理方面的培訓課程,自學相關的知識,增長自己在流程管理、溝通協調等方面的能力,以便積累資本,逐步向項目管理崗位邁進
3、IDC企業為什麼需要使用ZKEYS雲管系統?
在雲計算服務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雲服務廠商的門檻非常高,無論是資金投入、技術能力、政府政策、市場環境的要求都非常高,普通的IDC服務商根本無法進入這個行業,在IaaS行業巨頭眼中,不允許新的競爭者加入,大批的IDC服務商面臨整合、轉行的危機。
ZKEYS雲業務管理系統正是致力於為解決這一問題而一直在努力。通過API的業務數據支持和強有力的安全監控支撐,能輕松的獲取到低成本、高可用、可擴展、易維護的各類雲應用及雲產品資源。幫助IDC企業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組建當前最熱門的彈性雲產品。
4、做機房數據中心項目管理的以後轉行能做什麼
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屬於系統多,建設比較復雜的項目,現場的管理也是需要比較專業的技能。
工作幾年的經驗基本上也是項目管理的經驗,比如流程、制度方面,項目進度的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等等
如果換穩定不出差的工作,基本沒什麼可以換的,除非你轉行,比如你機房建設過程中對設計方面比較感興趣,做幾年的現場實施可以轉設計,或者投資造價方面有興趣,可以轉造價。都是相對穩定的。
在想往其他方面轉就比較難了
隔行如隔山
5、30多歲轉行進互聯網行業,海歸工商管理專業,擅長英語又海外工作經驗,但完全不懂計算機互聯網技術
互聯網行業當然沒有問題,至於你。會不會發展的跟這個行業發展的一樣好,這個誰都沒法。給你打包票。只能說你自己好好把握住自己。建議只有四個字,貴在堅持。
6、互聯網人到了30歲,大部分都去干什麼了?
30歲後,因為家庭的成立,生活的壓力,熱情的退卻,大多數人會選擇轉行。只有少數能在這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的人士,會繼續堅守自己的崗位。
而這個群體,大多都是精英。我記得我剛入行的時候,我的經理加導師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
堅持下來的都是精英,也只有精英才能堅持下來。
我是做IDC的,也就是伺服器租用託管這一塊。或許我不能道出廣大IT人士的心聲,但也希望能給你一種參考。有理想,就朝著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吧。無論你是否能成功,至少你不會有遺憾。因為你選擇了你的選擇。有機會多交流交流。
7、系統工程師和網路工程師 哪個前景比較好?
系統也一樣,還是網路好
做過系統的就知道網路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