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腦主機怎麼看是幾代
怎麼說呢,n年輕電腦機箱是橫的,(現在某些時尚機型除外),打開就是黑屏,那就是什麼586,486啊等,後來機箱變為豎的,打開進入98,基本上可以看到配置了,什麼PII,PIII,賽揚,cpu,如果說幾代,界限往往在cpu的頻率上面,包括以前的,586,賽揚1g,PIII多少,P41,2,,看頻率吧,後來因特爾出現了超線程的cpu(和雙核類似但不是雙核),後來就是雙核,現在4核也不少見,8核也已經在出售了,
2、主機位是什麼
主機位就是IP地址中主機占據的位數。
一個 IP地址的網路部分被稱為網路號或者網路地址,主機可以與具有相同的網路號的設備直接通訊,在沒有連接設備的情況下,即使共享相同的物理網段,網路號不同則無法進行通訊,IP 地址的網路地址使路由器可以將分組置於正確的網段上 ,IP 地址網路號後的主機號可以使路由器能夠二層幀封裝的分組傳送到網路上的一台特定的主機。
使主機號與 MAC 地址進行正確的映射中的關鍵問題在於使用子網掩碼來確定或者獲取遠程主機的網路地址信息。網路地址之後的部分為主機地址。
(2)代而主機擴展資料:
IP 地址的網路地址使路由器可以將分組置於正確的網段上 ,IP 地址網路號後的主機號可以使路由器能夠二層幀封裝的分組傳送到網路上的一台特定的主機,使主機號與 MAC 地址進行正確的映射.中的關鍵問題在於使用子網掩碼來確定或者獲取遠程主機的網路地址信息網路地址之後的部分為主機地址
作為同一個網路的網路地址必須是相同的,但是作為同一個網路的主機地址必須是不同的,在同一個網路中的主機才能夠直接進行通信,這種情況下的網路稱為平面網路,比如:192.168.1.1/24,和 192.168.1.2/24,網路 ID一樣,主機 ID不同。如不是同一個網路的主機之間通信必須通過設備對數據進行轉發,這種情況下的網路稱為層次網路
3、主機是什麼
主機是指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也是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
在網路技術中是關於發送與接收信息的終端設備。
指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內存、硬碟、光
主機
驅、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如 USB 控制器、顯卡、網卡、音效卡等等。位於主機箱內的通常稱為內設,而位於主機箱之外的通常稱為外設(如顯示器、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外接光碟機等)。通常,主機自身(裝上軟體後)已經是一台能夠獨立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伺服器等有專門用途的計算機通常只有主機,沒有其他外設
4、XBOXONE下一代主機叫什麼?XBOX TWO?
不能叫two,要不然也得是xbox
one
2。
one是整合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意思,微軟想打造這樣一種家庭娛樂設備。
只是大家都用來打游戲而已。。。
5、本世代主機和次時代主機各自含義是什麼
本世代主機指的是正在發售中被廣大有希望玩家使用游戲,作為主流的游戲機給人們帶來游戲體驗的游戲機。在性能上比同時期的次世代的游戲機略差一籌。
次世代主機指的是還未發售、或者發售不久,能夠給人們帶來全新體驗的游戲機。在性能上比主流的游戲機更卓越的游戲機。
(5)代而主機擴展資料:
次世(時)代主機是個相對的概念,個個時候都不相同。比如說2000年時,PS2、Xbox和GAMECUBE就被稱作「次世(時)代主機」。常常被稱作的次世(時)代主機指的是索尼SCE開發的PS4、微軟開發的XboxOne以及任天堂開發的Switch。
次世(時)代主機在掌機方面,PSP和NDS則可以算作GBA時代的次世代。次世代已經被廣泛應用而不僅限於游戲機平台,電影、網游都有次世代作品涌現。
6、一代電腦主機與二代主機有什麼區別?
其實2者的主要區別在零部件,就是硬體方面,處理器(就是CPU),內存,顯卡,硬碟,電源等等,一代的內存有DDR266/333/400頻率,顯卡是AGP的,硬碟是IDE介面的,而二代呢,內存方面是800、1066、1333頻率,顯卡是PCI介面,硬碟是SATA介面,當然,CPU處理器二代現在不是雙核就是四核的了,都是現在主流的產品,玩游戲和辦公,大部分都使用的多,而一代的主機,速度和性能方面都比不上二代主流產品了,品牌的現在都已經慢慢停產了,只有雜牌的在生產而已。
7、電腦主機分為幾代
主機?你要看主機里的哪個硬體?
1.所謂的電腦是幾代的,沒有這個說法的,通常對各個硬碟有類似的說法。
2.處理器:奔騰 奔騰II 奔騰III 奔騰四,奔騰R 奔騰D……內存:根據物理性質近期的可分為:SD內存,DDR內存(DDR一代)DDRII(二代)DDRIII(三代)等。
3.音效卡,顯卡,網卡,都是根據生產廠商的命名而定的。
8、請介紹一下任天堂的各代主機
主機
fc
sfc
n64
ngc
wii
掌機
gb
gbc
gba
gbasp
gbm
nds
ndsl
ndsi
ndsi xl
9、終端和主機之間有什麼區別?
1、指代不同
"終端"一般情況下指用戶在網路上所操作的個人電腦,是由最初的計算機網路中產生的術語。嚴格來說不包括LAN交換機和路由器等中繼設備。在很多人使用位於中間位置的一台大型計算機的系統中,把各用戶使用的大型計算機的裝置稱為終端。目前通常把個人電腦稱為終端。
"主機"(host computer)是指終端所使用的大型計算機,來自英語單詞"host"的原義即"服務提供者"。不過,在互聯網世界裡不管是大型還是小型,把構成網路的全部計算機稱為主機。目前一般把具有IP地址的全部計算機統稱為主機。
2、分類不同
主機:分為計算機主機,internet主機,迷你電腦主機。
終端:目前常見的客戶端設備分為兩類:一類是胖客戶端,一類是瘦客戶端。那麼,把以PC為代表的基於開放性工業標准架構、功能比較強大的設備叫做「胖客戶端」,其他歸入「瘦客戶端」。瘦客戶機產業的空間和規模也很大,不會亞於PC現在的規模。
(9)代而主機擴展資料
主機構成及特點
構成
通常,主機是通用電子計算機,具有內存儲器和外圍設備。內存儲器用來存儲數據處理所需的程序、原始數據和處理的中間結果。
外圍設備包括外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常用磁碟存器和磁帶機作外存儲器,前者用於存儲操作系統、系統文件、批量處理的數據和建立資料庫;後者主要用於接收、發送信息的記錄,以便長期保留存檔,也用於程序調試和故障測試。
輸入輸出設備有鍵盤顯示器、行式列印機、X-Y繪圖儀和圖形終端等。根據系統的規模,主機應有足夠的數據處理能力,能夠高效地處理隨機發生的數據信息。
特點
數據通信系統中的主機又不同於一般的單機系統,其主要特點是:①面向通信,具有通信處理的能力。在硬體方面,具有與通信控制器連接的輸入/輸出通道部件或匯流排介面。
系統軟體具有對中央處理器(CPU)硬體中斷的分析處理、輸入輸出控制和差錯恢復處理、程序的啟動和停止處理、多重處理和虛擬存儲器管理等功能。通信控製程序(即通信軟體)常與通信控制器相結合,控制用戶的聯機業務程序與遠程終端之間的數據傳輸。
②具有資料庫管理功能。資料庫是相互關聯的數據的集合,具有數據的共享性、獨立性和最小冗餘性的特點,並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計算機網的最重要應用之一,是網內主機之間建立地理上分散的資料庫,主機通過資料庫管理系統支持用戶訪問本地或遠地資料庫。
③為保證高的可靠性,主機單機的可靠性要高,可設置備用機,或採取雙機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