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種遠程容災方式,哪種適合你?
在信息系統普遍成為企業運營命脈的今天,通過構建遠程容災機制來保證業務持續性,已得到企業管理者們普遍的認可。然而,遠程容災技術的類型眾多,且架構大多十分復雜,不但投入的軟硬體設備與時間成本龐大,後續的維護成本也高得嚇人,因此,盡管有意構建者眾多,但大都躊躇不前。以備份磁帶為基礎的遠程容災,是目前企業廣泛採用的方式,管理者只需定時將數據備份到離線的磁帶,再通過人力運送到遠程保存即可,一旦有災難發生,要先將IT設施修復,再從磁帶中恢復系統和數據。這種遠程容災的方式雖然成本最低,但冗長的恢復時間(通常需要數天甚至數周)所造成的運營損失,以及備份/恢復時間的非實時性所造成的數據丟失,顯然已經超出了現今企業所能忍受的范圍。理想的遠程容災架構,應該是以無限的廣域網路為基礎,通過遠程的數據復制(Remote Replication)技術進行的在線(on-line)異地容災,這樣才能符合企業RTO與RPO的要求。通過網路的連接,將本地端的數據復制一份到遠程保存,聽起來似乎不難,但在復雜的IT架構下,要想成功實現確也並不容易。經過數年的技術發展,在線遠程容災產生出了以下兩種類型:主機型(Host based)和存儲系統型(Storage based)。主機型遠程容災:局限性很大主機型遠程容災,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安裝在伺服器的數據復制軟體(如Veritas Volume Replicator),或是應用程序提供的數據復制/災難恢復工具(如Oracle Flash Recovery Area),利用TCP/IP網路連接遠端的容備伺服器,以非同步方式進行數據復制。主機型遠程容災的優點是在伺服器較少的環境下,所需的成本較低,用戶不需更換太多現有的系統架構,也不用擔心後端存儲系統的兼容性問題,只需支付軟體的授權費和災備端的硬體設備費用即可。但如果是伺服器數量較多的環境,管理上的復雜程度就會增加,整體的投入成本也會增加。
2、網路、伺服器和數據災備是什麼意思
數據級容災:就是指建立一個異地的數據系統,該系統是本地關鍵應用數據的一個可用復制。在本地數據及整個應用系統出現災難時,至少在異地保存有一份可用的關鍵業務的數據。該數據可以是與本地生產數據的完全實時復制,也可以比本地數據略微落後,但一定是可用的。
應用級容災:在數據級容災基礎上,在異地建立一套與本地生產系統相當的備份環境,包括主機、網路、應用、IP等資源均有配套,當本地系統發生災難時,異地系統可以提供完全可用的生產環境。
數據級災備是應用級災備的基礎,應用級災備是數據級災備的升級版,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應用級災備在數據級災備的基礎上還能夠保障業務連續性。尤其是近年來優勢明顯的CDP容災備份技術,和力記易以CDP持續數據保護技術為核心,可以構建異地桌面端或伺服器端的文件、資料庫和應用的全需求平台,能夠防範數據丟失、修復數據錯誤,還能保障業務連續,全方位滿足客戶不同的數據安全和業務連續性要求。
3、雲伺服器容災措施有哪些
小鳥雲伺服器託管,能夠有效降低維護費用和機房設備投入、線路租用等高額費用。小鳥雲T3級別數據中心,具備完善的機房設施,自建光纖網路,獨有的核心骨幹網路有效保證高品質的網路環境和豐富的帶寬資源,同時接入統一的系統管理平台,資源調配更輕松,使系統安全、可靠、穩定、高效運行。
4、容災的目的是
容災的目的最基礎的應該是數據的備份與恢復,可以是伺服器端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或者個人電腦PC端的文件備份與恢復,也還可以是虛擬機的備份與恢復。在數據備份的基礎上,容災還有保障業務連續的目的。衡量容災方案有兩個重要的指標,RPO恢復時間點目標和RTO恢復時間目標,前者決定了有多少丟失的數據,後者決定了業務中斷的時間。基於CDP持續數據保護的備特佳容災備份軟體可以實現RPO=0,RTO接近於0,數據零丟失,保證恢復數據完整且可用,最大限度保障業務的連續。
5、數據備份與伺服器高可用集群技術和遠程容災技術在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數據備份與伺服器高可用集群技術可以實現對生產伺服器的數據備份,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業務連續,可以防止伺服器硬體故障等小災小難,一旦發生類似地震、大規模停電的情況,遠程容災技術才能保障業務的連續性。相對而言,後者的保障性更強,作用更大。尤其是基於CDP容災技術的遠程容災方案,更是防範數據丟失、修復數據錯誤、保障業務連續的有效措施。
6、怎麼用阿里雲伺服器做本地網站的容災備份
可以利用資料庫自身的復制功能,把數據實時同步到阿里雲伺服器。
登錄阿里雲賬戶,有個控制台,打開你的ecs伺服器詳細列表頁面有個快照備份,點擊開啟或手動備份相應的數據。
阿里雲有資料庫設置可訪問ip, 本地安裝個客戶端,連上資料庫,就可以在工具里導出到本地了。
7、伺服器容災的需要 英語怎麼說
如果"需要"是指"有必要容災":
The necessity of having the disaster-recovery features on the (computer) servers.
如果"需要"是指"容災的指標":
Disaster Recovery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uter)servers.
8、兩台雲伺服器如何做容災?一台是 景安雲主機,一台是電信雲主機
在建立容災備份系統時會涉及到多種技術,如:SAN或NAS技術、遠程鏡像技術、基於IP的SAN的互連技術、快照技術等。這里重點介紹遠程鏡像、快照和互連技術。
遠程鏡像技術
遠程鏡像技術是在主數據中心和備援中心之間的數據備份時用到。鏡像是在兩個或多個磁碟或磁碟子系統上產生同一個數據的鏡像視圖的信息存儲過程,一個叫主鏡像系統,另一個叫從鏡像系統。按主從鏡像存儲系統所處的位置可分為本地鏡像和遠程鏡像。遠程鏡像又叫遠程復制,是容災備份的核心技術,同時也是保持遠程數據同步和實現災難恢復的基礎。遠程鏡像按請求鏡像的主機是否需要遠程鏡像站點的確認信息,又可分為同步遠程鏡像和非同步遠程鏡像。
同步遠程鏡像(同步復制技術)是指通過遠程鏡像軟體,將本地數據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復制到異地,每一本地的I/O事務均需等待遠程復制的完成確認信息,方予以釋放。同步鏡像使拷貝總能與本地機要求復制的內容相匹配。當主站點出現故障時,用戶的應用程序切換到備份的替代站點後,被鏡像的遠程副本可以保證業務繼續執行而沒有數據的丟失。但它存在往返傳播造成延時較長的缺點,只限於在相對較近的距離上應用。
非同步遠程鏡像(非同步復制技術)保證在更新遠程存儲視圖前完成向本地存儲系統的基本操作,而由本地存儲系統提供給請求鏡像主機的I/O操作完成確認信息。遠程的數據復制是以後台同步的方式進行的,這使本地系統性能受到的影響很小,傳輸距離長(可達1000公里以上),對網路帶寬要求小。但是,許多遠程的從屬存儲子系統的寫沒有得到確認,當某種因素造成數據傳輸失敗,可能出現數據一致性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大多採用延遲復制的技術(本地數據復制均在後台日誌區進行),即在確保本地數據完好無損後進行遠程數據更新。
快照技術
遠程鏡像技術往往同快照技術結合起來實現遠程備份,即通過鏡像把數據備份到遠程存儲系統中,再用快照技術把遠程存儲系統中的信息備份到遠程的磁帶庫、光碟庫中。
快照是通過軟體對要備份的磁碟子系統的數據快速掃描,建立一個要備份數據的快照邏輯單元號LUN和快照cache。在快速掃描時,把備份過程中即將要修改的數據塊同時快速拷貝到快照cache中。快照LUN是一組指針,它指向快照cache和磁碟子系統中不變的數據塊(在備份過程中)。在正常業務進行的同時,利用快照LUN實現對原數據的一個完全的備份。它可使用戶在正常業務不受影響的情況下(主要指容災備份系統),實時提取當前在線業務數據。其「備份窗口」接近於零,可大大增加系統業務的連續性,為實現系統真正的7×24運轉提供了保證。
快照是通過內存作為緩沖區(快照cache),由快照軟體提供系統磁碟存儲的即時數據映像,它存在緩沖區調度的問題。
互連技術
早期的主數據中心和備援數據中心之間的數據備份,主要是基於SAN的遠程復制(鏡像),即通過光纖通道FC,把兩個SAN連接起來,進行遠程鏡像(復制)。當災難發生時,由備援數據中心替代主數據中心保證系統工作的連續性。這種遠程容災備份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如:實現成本高、設備的互操作性差、跨越的地理距離短(10公里)等,這些因素阻礙了它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目前,出現了多種基於IP的SAN的遠程數據容災備份技術。它們是利用基於IP的SAN的互連協議,將主數據中心SAN中的信息通過現有的TCP/IP網路,遠程復制到備援中心SAN中。當備援中心存儲的數據量過大時,可利用快照技術將其備份到磁帶庫或光碟庫中。這種基於IP的SAN的遠程容災備份,可以跨越LAN、MAN和WAN,成本低、可擴展性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基於IP的互連協議包括:FCIP、iFCP、Infiniband、iSCSI等。
9、單台伺服器,實時異地容災備份,業務連續性
2樓回答的熱備和UPS也是能幫上你的忙。
我詳細的說一說。
熱備只指雙機熱備(LifeKeeper)。
LifeKeeper是集群的其中一種方式,
他是通過一台節點A(應用伺服器),和節點B (備機)。 通過主備方式檢測,節點A和節點B之前分別有數據的鏡象,實時備份,通過2種或以上的心跳檢查節點A是否正常運作,當節點B檢查到節點A宕機後,便在幾分鍾之內接替節點A的所有應用。並運作起來,以保障業務的連續性。
再增加適當時間的UPS一保證在斷電時間不會受到偶爾的短電影響業務連續性,另一方面也保證了伺服器硬體不會因瞬間斷電而造成損害。
另外我還建議你添加一個備份伺服器(使用TSM設置策略,無須人工干預,全自動), 將雙機備份的在線備份數據變為離線備份數據,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呵呵相信你會有點疑問,為什麼要將在線備份數據變為離線備份數據。
在線備份是不斷地備份現有數據,不斷地鏡像,當數據當時發生了一寫錯誤信息也會不斷地備份現有數據,當IT人員發現後,也無發恢復在事發前的數據。
所以將在線備份數據變為離線備份數據是有一定的必要性。
10、伺服器容災備份用什麼原件最好
雙機實時數據熱備是最好的,如果單機,只是想備份軟體每天的數據的話,拿個移動硬碟,每天拷貝出來或者群暉也可以設置自動拷貝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