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伺服器raid5

伺服器raid5

發布時間:2020-08-28 11:11:59

1、有一個伺服器做了raid5後,容量不夠,想再加一個或者多個硬碟該怎麼操作!

1、打開主機機箱蓋,給硬碟在機箱里找個位置固定起來。

2、硬碟的電源線插頭肯定是有多餘的,拖一個給新硬碟就行了。硬碟數據線需要單獨插,如果不會插的話,看看以前的硬碟是怎麼插的,主板上的數據插孔是挨在一起的,很好找。

3、硬碟裝入機箱後,將電腦開機,在桌面上右鍵點擊「我的電腦」-「管理」,然後點擊「磁碟管理」。

4、這時,就會彈出「初始化磁碟」的提醒,點擊確定。

5、右鍵點擊還未分配的新磁碟,選擇「新建簡單卷」。

6、然後按照提示一步步完成新硬碟的分區和格式化,電腦就能識別出新添加的硬碟了。

2、伺服器做了raid 5之後硬碟怎麼分區呢?

【一】,創建邏輯磁碟
1、按照屏幕下方的虛擬磁碟管理器提示,在VD Mgmt菜單(可以通過CTRL+P/CTRL+N切換菜單),按F2展開虛擬磁碟創建菜單

2、在虛擬磁碟創建窗口,按回車鍵選擇」Create New VD」創建新虛擬磁碟

3、在RAID Level選項按回車,可以出現能夠支持的RAID級別,RAID卡能夠支持的級別有RAID0/1/5/10/50,根據具體配置的硬碟數量不同,這個位置可能出現的選項也會有所區別。
選擇不同的級別,選項會有所差別。選擇好需要配置的RAID級別(我們這里以RAID5為例),按回車確認。

4、確認RAID級別以後,按向下方向鍵,將游標移至Physical Disks列表中,上下移動至需要選擇的硬碟位置,按空格鍵來選擇(移除)列表中的硬碟,當選擇的硬碟數量達到這個RAID級別所需的要求時,Basic Settings的VD Size中可以顯示這個RAID的默認容量信息。有X標志為選中的硬碟。
選擇完硬碟後按Tab鍵,可以將游標移至VD Size欄,VD Size可以手動設定大小,也就是說可以不用將所有的容量配置在一個虛擬磁碟中。如果這個虛擬磁碟沒有使用我們所配置的RAID5陣列所有的容量,剩餘的空間可以配置為另外的一個虛擬磁碟,但是配置下一個虛擬磁碟時必須返回VD Mgmt創建(可以參考第13步,會有詳細說明)。VD Name根據需要設置,也可為空。
註:各RAID級別最少需要的硬碟數量,RAID0=1 RAID1=2 RAID5=3 RAID10=4 RAID50=6

5、修改高級設置,選擇完VD Size後,可以按向下方向鍵,或者Tab鍵,將游標移至Advanced Settings處,按空格鍵開啟(禁用)高級設置。如果開啟後(紅框處有X標志為開啟),可以修改Stripe Element Size大小,以及陣列的Read Policy與Write Policy,Initialize處可以選擇是否在陣列配置的同時進行初始化。
高級設置默認為關閉(不可修改),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建議不要修改此處的設置。

6、上述的配置確認完成後,按Tab鍵,將游標移至OK處,按回車,會出現如下的提示,如果是一個全新的陣列,建議進行初始化操作,如果配置陣列的目的是為了恢復之前的數據,則不要進行初始化。按回車確認即可繼續。

7、配置完成後,會返回至VD Mgmt主界面,將游標移至圖中Virtual Disk 0處,按回車。

8、可以看到剛才配置成功的虛擬磁碟信息,查看完成後按esc鍵可以返回主界面

9、在此界面,將游標移至圖中Virtual Disk 0處,按F2鍵可以展開對此虛擬磁碟操作的菜單。
註:左邊有+標志的,將游標移至此處,按向右方向鍵,可以展開子菜單,按向左方向鍵,可以關閉子菜單

10、如下圖紅框所示,可以對剛才配置成功的虛擬磁碟(Virtual Disk 0)進行初始化(Initialization),一致性校驗(Consistency Check),刪除,查看屬性等操作。

11、如果我們要對此虛擬磁碟進行初始化,可以將游標移至Initialization處,回車後選擇Start Init。此時會彈出提示窗口,初始化將會清除所有數據,如果確認要進行初始化操作,在OK處按回車即可繼續。
註:初始化會清除硬碟、陣列中的所有信息,並且無法恢復

12、確認後可以看到初始化的進度,左邊紅框處為百分比表示,右邊紅框處表示目前所作的操作。等待初始化進行為100%,虛擬磁碟的配置完成。

13、如果剛才配置虛擬磁碟的時候沒有使用陣列的全部容量,剩餘的容量可以在這里劃分使用。將游標移至Space allocation處,按向右方向鍵展開此菜單

14、將游標移至*Free Space*處,按F2鍵,至第15步,或者直接按回車至第16步

15、在彈出的Add New VD處按回車鍵。

16、再次進入配置虛擬磁碟的界面,此時左邊紅框處為剛才配置的虛擬磁碟已經選擇的物理磁碟信息,右邊紅框處可以選擇這次要劃分的容量空間。同樣,如果不全部劃分,可以再次返回第13步,進行再一個虛擬磁碟的創建。
註:由於虛擬磁碟的建立是基於剛才所創建的陣列,所以RAID Level與剛才所創建的相同,無法更改。

17、每一次創建,都會在Virtual Disks中添加新的虛擬磁碟。這些虛擬磁碟都是在同一個磁碟組(也就是我們剛才所配置的RAID5)上劃分的。

3、華為伺服器RAID5怎麼做

以華為RH2288伺服器為例,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開機根據屏幕提示按ctrl+R進入raid設置界面

2、游標移動到sas3108(bus0x01…)上按F2

3、選擇raid等級,然後使用tab鍵切換到右側按enter選擇所有硬碟(硬碟被選中後在前方的復選框中會出現一個x表示選中這塊硬碟了)。

之後到basic-settings中設置,這里我首先切換單位從TB切換到GB,然後設定一個1024GB的空間,並沒有全用所有的空間,剩下的空間還可以做成一個盤,同樣做raid5

4、用剩下的硬碟容量做另外一個raid5

5、做好raid後,進行快速初始化

6、最後可以設置第一塊盤作為啟動盤。按ctrl+p可以在不同大頁簽間切換,切到virtual-driver-management下

7、重啟伺服器

4、伺服器RAID1-RAID5對硬碟的需求量各是多少??

對容量沒有具體要求。只是比如RAID1,通俗意思是兩塊盤互相對照數據,那兩塊硬碟應該用一樣的容量的。
所有RAID級別均建立在RAID0、1、5和6這幾個基本RAID級別基礎之上
RAID0: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塊盤容量之和;
RAID1:兩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一塊盤容量;
RAID3:N+1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塊盤容量之和;
RAID5: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1塊盤容量之和;
RAID6: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2塊盤容量之和;
RAID10:2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塊盤容量之和;
RAID50:假每個RAID5由N塊盤組成,共有M個RAID5組成該RAID50,則邏輯容量為(N-1)*M塊盤容量之和。

5、伺服器可選RAID5是什麼意思?

raid5是硬碟陣列的一種形式,
硬碟的陣列形式有raid0 raid1 raid5 raid6 raid1+0等
raid5是基於三塊及以硬碟的組成的陣列模式。。
當其中一塊硬碟損壞無法使用時,數據一樣能夠安全使用,只需要換上新的硬碟,同步數據即可。
raid5達到提高了數據安全及數據傳輸運行的速度性能。。是一種 最常見的伺服器陣列模式。
當然,你在選擇陣列時還可以選擇熱備盤,這樣,當一塊陣列的硬碟完全損壞後,熱備盤會去替代哪塊損壞的硬碟,如果再損壞一塊硬碟,數據一樣安然無徉。
就是說這種方式,加上熱備盤,可以同時損壞二塊硬碟,而數據一樣安全無損。。

6、伺服器用RAID1還是RAID5好?

先幾個做raid5,兩個raid5合做,raid1.又快又安全。銀行的恐怕的都是這樣。呵呵。

7、伺服器上的raid1 raid5,什麼意思啊!

raid:價格便宜且多餘的磁碟陣列」之意。
舉例,伺服器上有很顆硬碟,如果單獨一個硬碟壞了,就會影響系統運行,甚至數據丟失。那麼就採用raid來保護系統和數據。
通俗的講就是幾塊硬碟做成一個大型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同時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磁碟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的觀念,在數組中任一顆硬碟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數據經計算後重新置入新硬碟中。
raid1,就是簡稱的鏡像,有兩份一模一樣的數據在。最少是兩個硬碟組成,
raid5,是目前最流行的容錯機制,最少是3顆硬碟組成。

8、伺服器RAID5+熱備份怎麼做

關於 RAID 5 與 熱備份(Hot Spare)
熱備份(Hot Spare):與CPU系統電連接的硬碟,它能替換下系統中的故障盤。與冷備份的區別是,冷備份盤平時與機器不相連接,硬碟故障時才換下故障盤。
當一個正在使用的磁碟發生故障後,一個空閑、加電並待機的磁碟將馬上代替此故障盤,此方法就是熱備用。熱備用磁碟上不存儲任何的用戶數據,最多可以有8個磁碟作為熱備用磁碟。一個熱備用磁碟可以專屬於一個單一的冗餘陣列或者它也可以是整個陣列熱備用磁碟池中的一部分。而在某個特定的陣列中,只能有一個熱備用磁碟。當磁碟發生故障時,控制器的固件能自動的用熱備用磁碟代替故障磁碟,並通過演算法把原來儲存在故障磁碟上的數據重建到熱備用磁碟上。數據只能從帶有冗餘的邏輯驅動器上進行重建(除了RAID 0以外),並且熱備用磁碟必須有足夠多的容量。系統管理員可以更換發生故障的磁碟,並把更換後的磁碟指定為新的熱備用磁碟。
RAID有幾種級別----RAID 0,RAID 1,RAID 1E, RAID5,RAID5E。

RAID 0:條帶化的磁碟陣列,沒有容錯能力,但可使用所有硬碟空間。
RAID 1: 兩塊硬碟的磁碟鏡像,允許壞任一塊,空間的利用率只有一半。
RAID 1E:條帶化的磁碟鏡像,支持兩塊以上硬碟,允許任壞一塊,空間的利用
率只有一半。
RAID 5:帶奇偶校驗的條帶化,支持三塊以上硬碟,允許任壞一塊,空間利用
率為(N-1)/N。
RAID 5E:相當於RAID 5加內置熱備份盤, 支持四塊以上硬碟,允許任壞兩
塊(非同時),空間利用率為 (N-2)/N。

9、伺服器raid5的原理是什麼?

RAID 5
用簡單的語言來表示,至少使用3塊硬碟(也可以更多),當有數據寫入硬碟的時候,按照1塊硬碟的方式就是直接寫入這塊硬碟的磁軌,如果是RAID5的話這次數據寫入會分根據演算法分成3部分,然後寫入這3塊硬碟,寫入的同時還會這3塊硬碟上寫入校驗信息,當讀取寫入的數據的時候會分別從3塊硬碟上讀取數據內容,再通過檢驗信息進行校驗。當其中有1塊硬碟出現損壞的時候,從另外2塊硬碟上存儲的數據可以計算出第3塊硬碟的數據內容。也就是說raid5這種存儲方式只允許有一塊硬碟出現故障,出現故障時需要盡快更換。
當更換故障硬碟後,在故障期間寫入的數據會進行重新校驗。 如果在未解決故障又壞1塊,那就是災難性的了。

你說的鏡像就是RAID1
那數據寫入的時候就是同時寫入這2塊硬碟。

10、伺服器raid5詳細安裝教程?

首先不知道你是什麼伺服器,我這邊不好說,DELL是ctrl+R
進入整列卡
選項,HP是在看見P410陣列卡
按F8
進入陣列卡選項,進入後就可以選擇要做RAID幾了,前提是你的機器陣列卡支持RAID5

與伺服器raid5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