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主機的優缺點是什麼呢
一、雲主機的優點
雲主機主要有三大優點。
(1)便宜。
因為服務可以分散到多台伺服器,因此能夠充分利用資源,這樣就降低了硬體、電力和維護成本。而且,雲主機是根據使用量計費的,多用多付,少用少付,所以對小網站特別有利。
(2)可靠。
因為服務分布在多台伺服器、甚至多個機房,所以不容易徹底宕機,抗災容錯能力強,可以保證長時間在線。
(3)可擴展性好(scalability)。
雲主機的基本特點就是分布式架構,所以可以輕而易舉地增加伺服器,成倍擴展服務能力。
二、雲主機的缺點
一些客戶擔心雲主機的安全問題,感到對服務缺乏控制。
因為雲主機只是提供網路介面,所以客戶的數據必然全部服從雲服務公司的安排,完全在後者控制之下。數據是否安全保密,取決於後者的職業道德和保護能力。
但是,這其實是一個"偽問題",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雲服務公司會比客戶更在乎、也更善於保護數據。Paul Graham在《黑客與畫家》一書中,就談過這一點:
"反對者往往覺得我們的產品不安全,如果員工可以很容易地登錄,那麼壞人也可以很容易地登錄。一些大公司覺得不能把客戶的信用卡資料交給我們,而是放在自己的伺服器上更安全。......但是事實上,他們的伺服器就是沒我們的安全,我們對數據的保護幾乎肯定比他們好。想想看,誰能僱到更高水平的網路安全專家,是一個所有業務就是管理伺服器的技術型創業公司,還是一家服裝零售商?......而且我們比他們更關心數據的安全。如果一家服裝零售商的伺服器被入侵,最多隻影響到這家公司本身,這件事也很可能在公司內部被掩蓋起來,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還會有一個員工被解僱。但是,如果我們的伺服器被入侵,就有成千上萬家公司可能受到影響,這件事也許還會被當作新聞,發表在業內網站上面,使得我們生意做不下去,不得不關門歇業。如果你想把錢藏在安全的地方,請問你是選擇家中床墊下面,還是選擇銀行?這個比喻對伺服器管理的方方面面都適用,不僅是安全性,還包括正常運行時間、帶寬、負載管理、備份等等,都是我們占優。"
三、如何選擇雲主機
一般來說,知名公司總是優先的選擇。目前主要有三家:Amazon Web Services、NetDepot和Rackspace。但是,小公司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滿足個性化需求和更低的價格。
你可以根據客戶服務、機房分布、可靠性、API的強大程度、安全措施、價格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2、什麼是雲主機
雲主機是雲計算在基礎設施應用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雲計算產業鏈金字塔底層,產品源自雲計算平台。該平台整合了互聯網應用三大核心要素:計算、存儲、網路,面向用戶提供公用化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服務。雲主機是一種類似VPS主機的虛擬化技術, VPS是採用虛擬軟體,VZ或VM在一台主機上虛擬出多個類似獨立主機的部分,能夠實現單機多用戶,每個部分都可以做單獨的操作系統,管理方法同主機一樣。 而雲主機是在一組集群主機上虛擬出多個類似獨立主機的部分,集群中每個主機上都有雲主機的一個鏡像,從而大大提高了虛擬主機的安全穩定性,除非所有的集群內主機全部出現問題,雲主機才會無法訪問。
雲主機受到了用戶的青睞的原因:
1、最佳TCO:使用品牌伺服器、無需押金、按月支付、按需付費、只需支付使用的容量,不必投資沒有使用的容量。
2、全國覆蓋:雲計算節點分布於全國各骨幹機房,BGP、雙線、單線,讓客戶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靈活選擇。
3、快速供應:資源池並內置多種操作系統和應用標准鏡像,需求無論是一台還是百台、Windows還是Linux,均可實現瞬時供應和部署。
4、按需彈性伸縮:保護用戶投資且無需對系統、環境和數據做任何變更,即可快速實現雲伺服器配置的按需擴容或減配。
5、高可靠和快速恢復:尊享國際品牌企業級伺服器的高性能和可靠性,內置的監控、備機、快照、數據備份等服務確保故障的快速恢復。提供智能備份功能,將數據風險降到最低。
6、具備易用、易管理特性:提供多種管理工具,不懂技術也能用。
7、一鍵部署構件:聯合國內外多家知名軟體廠商的論壇、電子商務等功能型雲伺服器構件,無需任何安裝和配置工作,實現軟體系統的一鍵部署。
8、高性能:集群虛擬化,真正物理隔離,各雲伺服器獨占內存等硬體資源確保高性能。
9、SLA:24X7的專業運維服務團隊,提供最高等級的SLA。
3、什麼是雲機房、雲伺服器、雲主機?
雲伺服器的優勢是基於雲計算技術的,相比獨立伺服器而言,有如下特徵:
( 易邁雲 cdn,全網最低1毛/g )
1、從技術方面來講:雲伺服器使用了雲計算技術,而雲計算技術,整合了計算、網路、存儲等各種軟體和硬體技術。獨立伺服器,就是獨立的了,不會整合這些資源。
2、從安全性方面來講:雲伺服器具有天然防ARP攻擊和MAC欺騙,快照備份,數據永久不丟失。而獨立伺服器則不具有這方面的功能;
3、從可靠性來講:雲伺服器是基於伺服器集群的,因此硬體冗餘度較高,故障率低;而獨立伺服器則相對來說硬體冗餘較少,故障率較高;
4、從靈活性方面來講:用戶可以在線實時增加自己的配置,可擴展空間較大;而獨立伺服器則有這方面的局限性,如果有新的應用,只能再買一台了。
5、從性能的角度來看:雲伺服器是同等配置獨立伺服器計算能力的4倍,可滿足高性能計算的要求;
6、從穩定性上看,雲伺服器可以故障自動遷移,意思是如果一台雲伺服器出現故障,其上面的應用就自動遷移到其他雲伺服器上了。獨立伺服器就不存在這功能了,宕了就宕了。
7、從節能上看,雲伺服器基於雲計算的自動遷移技術,意即夜間,物理伺服器的利用率不高,自動遷移技術會把應用集中到幾台物理伺服器上,其他的物理伺服器就可以休眠了,這樣就節能了。
4、雲主機和雲伺服器的區別的嗎?
1、首先,伺服器是真實存在的物理設備,是放在機房來運行的,有獨立的硬碟、帶寬等。無論是性能還是安全方面都是比較強大的,因為有硬體成本,伺服器的價格通常也會較高一些。(參考:易邁雲 推出企業0元購買雲伺服器的永久性活動 )
2、雲主機是VPS的升級版,也可以理解為虛擬伺服器,它是在一組集群伺服器上劃分出出來多個類似獨立主機的部分,集群中的每台機器都會有雲主機的一個鏡像備份。當其中一台機器出故障時,系統會自動訪問其他鏡像上面的備份。
那麼兩者相比,同等配置的情況下伺服器會強過雲主機,但是這不是最關鍵的,雲主機也完全可以達到我們理性狀態下更好的使用,而且雲主機伺服器的價格有誰更明顯些。一般情況下,較大規模的網站使用伺服器,中小規模的網站用雲主機,當然,有些大規模的企業也會去購買雲主機伺服器。
3、從技術方面來講
雲伺服器使用了雲計算技術,而雲計算技術,整合了計算、網路、存儲等各種軟體和硬體技術。獨立伺服器,就是獨立的了,不會整合這些資源。
4、從安全性方面來講
雲伺服器具有天然防ARP攻擊和MAC欺騙,快照備份,數據永久不丟失。而獨立伺服器則不具有這方面的功能。
5、從穩定性上看
雲伺服器可以故障自動遷移,獨立伺服器就不存在這功能了,壞了那就壞了。
5、機房和雲機房概念有什麼區別
總體來說,雲機房更加彈性,可以按量隨時擴容;而物理機房性能更好些。雲機房與物理機房更詳細的區別,請看下面的分析:
一、概念區別
雲機房,也就是雲伺服器,是雲計算的新一代產品,它是通過虛擬化、集群技術進行資源整合,通過雲端控制平台按需生成相關主機資源。
而物理機房,也就是伺服器租用託管,可以理解為我買了一台電腦放在機房。
二、使用區別
雲伺服器是一種可彈性伸縮的計算、網路、存儲服務,其管理方式比物理伺服器更加高效簡單。
與此同時,雲伺服器可以做到即買即用,無需像物理機那樣,還需要伺服器采購、上架、系統安裝......
三、收費區別
就拿騰訊雲4核8G5M50G雲伺服器和物理機來對比,騰訊雲伺服器最新的2折特惠秒殺活動價格只要2899元/3年,平均一年只要900多塊,而物理機則需要9000元左右/1年,3年差不多27000多塊,價格是雲主機的10倍。
四、其它投入
使用物理機的話,有可能你還需要招一個專門負責伺服器運維的員工,而雲伺服器的話只需要有網站開發人員和後續網站程序維護的人員即可。一般的雲伺服器環境部署、故障排查像景安都免費提供的有。
寫在最後
當然物理機也是有好處的。伺服器租用託管的話穩定性和安全性有保障,不會因為共享主機,而引起的主機負載過重,導致伺服器性能下降或癱瘓。
也可以對自己的行為和程序嚴密把關、精密測試,將伺服器租用和託管的穩定性提升到最高。
6、阿里雲虛擬主機機房地域如何選擇?
華北最好 北京機房 對百度抓取快些
7、雲主機和伺服器的區別
雲主機和獨立伺服器並不是統一個概念,雲主機和獨立伺服器是有差別的,以下6個方面為大家介紹一下。
1、機房及網路挑選
雲主機機房與網路的挑選很重要,關於公司用戶需求的網路波動性而言,100M同享與10M獨享,更主張運用10M獨享。但關於伺服器搬家靈敏性而言,雲主機占據十分大的優勢。
關於網路質量,機房一但挑選,網路質量就波動,很難說誰更具有優勢,閱歷公告我們,越是波動的客戶群,網路就越波動,因而,伺服器保管地區的網路通俗比雲主機及效勞器租借地區較有優勢。
2、功用及拓展
雲主機根據假造化技藝,便當用戶晉級,用戶可間接在線自助挑選晉級,彈性較大;
伺服器租借通俗由IDC公司供應牢固範例的商品挑選,晉級間接晉級為更高等商品,晉級空間並不大;伺服器保管晉級由用戶自行晉級部件,可拓展空間由所采購效勞器拓展性決定,為了更大的拓展性,伺服器在開始置辦時需求考慮這方面的需求,對用戶懇求稍高。
3、功用及按需分派
在全體測試中,雲主機與獨立伺服器的對等標稱裝備下,雲主機CPU功用不如獨立伺服器,但突發運用下,雲主機彈性較大。按需分析是關於雲主機運營商而言,關於用戶來講一但采購,對這塊的注重並不會太多。故對全體懇求很功用波動的情況下,更主張用戶自行裝備高功用伺服器保管,功用理念有確保。
4、主要注重的是用度投入
如今中小公司電子商務需求的中低端配的裝備盤算,4核至強CPU、4G內存、300G硬碟、最少5M帶寬。註:伺服器租借的硬碟通俗為SATA500G,而雲主機硬碟通俗不夠300G;保管報價以當時報價最低款盤算。
顛末分析,關於本人及小團隊開始投入,運用雲主時機更靈敏和實惠;但關於公司長時間運用,伺服器保管是不二的挑選。
5、易用性
易用性方面,雲主機更占據優勢。
6、可用性
大多數當時關於雲盤算的批評未能明白,雲盤算方式便當的要素行將開釋大水般宏大的盤算需求。需求的開釋會給可用性帶來壓力。
而比照傳統的伺服器租借及保管都歸於十分干練的方式。在用戶終究要挑選是運用雲主機還是租借IDC商的伺服器,還是自備伺服器保管,這都需求進行細心的考量。
8、如何選擇雲主機以及伺服器IDC機房
一、雲計算和傳統IDC在服務類型上的區別
常用的傳統IDC服務包括實體伺服器託管和租用兩類。前者是由用戶自行購買硬體發往機房託管,期間設備的監控和管理工作均由用戶單方獨立完成,IDC數據中心提供IP接入、帶寬接入、電力供應和網路維護等,後者是由IDC數據中心租用實體設備給客戶使用,同時負責環境的穩定,用戶無需購買硬體設備。而雲計算提供的服務是從基礎設施(Iaas)到業務基礎平台(PaaS)再到應用層(SaaS)的連續的整體的全套服務。IDC數據中心將規模化的硬體伺服器整合虛擬到雲端,為用戶提供的是服務能力和IT效能。用戶無需擔心任何硬體設備的性能限制問題,例如小鳥雲的可彈性擴展資源用量來獲得具備高擴展性和高可用的計算能力。
二、雲計算和傳統IDC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上的區別
傳統IDC,只是在硬體伺服器的基礎進行有限的整合,例如多台虛擬機共享一台實體伺服器性能。但這種簡單的集約化受限於單台實體伺服器的資源規模,遠遠不如雲計算那樣跨實體伺服器,甚至跨數據中心的大規模有效整合。更重要的是,傳統IDC提供的資源難以承受短時間內的快速再分配。而像小鳥雲伺服器那樣,使用雲計算可以實現橫向/縱向的彈性資源擴展和快速調度。
三、雲計算和傳統IDC在資源分配時滯上的區別
眾所周知,由於部署和配置實體硬體的緣故,傳統IDC資源的交付通常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天,將增加企業承受的時間成本,以及更多的精力消耗,並且難以做到實時、快速的資源再分配,且容易造成資源閑置和浪費。雲計算,則通過更新的技術實現資源的快速再分配,可以在數分鍾甚至幾十秒內分配資源實現快速可用,並且雲端虛擬資源池中龐大的資源規模使海量資源的快速再分配得以承受,並以此有效地規避資源閑置的風險,使用小鳥雲不僅節省IT運營成本,還能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雲計算和傳統IDC在平台運行效率上的區別
更加靈活的資源應用方式、更高的技術提升,使雲服務商擁有集合優勢創新資源利用方式,促進整個平台運作效率提升。例如,根據不同用戶需求優化伺服器設計和伺服器軟體更新、網路專線接入等。並且,和傳統IDC服務不同,雲計算使用戶從硬體設備的管理和運維工作中解脫出來,專注內部業務的開發和創新,由雲服務商負責雲平台本身的穩定。這種責任分擔模式使整個平台的運行效率獲得提升。
9、什麼是雲機房
雲機房是指用雲技術構建起來的分布式的集群伺服器機房,雲機房要求技術設施有良好的彈性、擴展性、自動化、數據移動、多租戶、空間效率、和對虛擬化的支持。
雲機房總體架構包括網路系統架構、主機系統架構、存儲系統架構和應用平台架構等。
10、什麼是雲機房、雲伺服器、雲主機
雲機房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體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典型的雲計算提供商往往提供通用的網路業務應用,可以通過瀏覽器等軟體或者其他Web服務來訪問,而軟體和數據都存儲在伺服器上。
雲伺服器是雲計算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簡單高效、安全可靠、處理能力可彈性伸縮的計算服務。其管理方式比物理伺服器更簡單高效。用戶無需提前購買硬體,即可迅速創建或釋放任意多台雲伺服器。
雲主機是雲計算在基礎設施應用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雲計算產業鏈金字塔底層,產品源自雲計算平台。該平台整合了互聯網應用三大核心要素:計算、存儲、網路,面向用戶提供公用化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服務。
(10)雲主機機房擴展資料:
雲計算伺服器(又稱雲伺服器或雲主機)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用戶與高端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服務,這一用戶群體龐大,且對互聯網主機應用的需求日益增加。
該用戶群體的業務以主機租用與虛擬專用伺服器為主,部分採用託管服務,且規模較大;注重短期投資回報率,對產品的性價比要求較高;個性化需求強,傾向於全價值鏈、傻瓜型產品 。
用戶在採用傳統的伺服器時,由於成本、運營商選擇等諸多因素,不得不面對各種棘手的問題,而彈性的雲計算伺服器的推出,則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雲計算數據中心
網路——雲伺服器
網路——雲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