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腦主機上的串列埠怎麼接?
一般主機會自帶兩個串口,但這些串口並不一定全部接到機箱的外部。家用計算機,並不需要像伺服器、工控機那樣把串口設置到機箱面板上,因為這樣做不僅會讓不認識串口的用戶不知道其用於何途,而且常常會與顯示器的埠弄混,所以家用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基本上已不再提供機箱上的外接串口。
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在計算機主板上找一找,是否存在未通過引線外接的串口,如果主機上帶有串口介面,則可以使用串口連接線自己將串口引接出來。如圖1所示,圖上正中部分「COM2」標識的上面,有一個空著的九針插座,這正是主板設計者所設計的串口介面。再如圖2所示,圖上正中標有「COM4」標識的上面,有一個帶框的空著的九針插座,也是主板上帶的串口,要使用這個串口,只需要找到一個主板的串口外接線,將該串口接出來,然後通過擴展槽將串口引出。
圖一:九針插座串口介面
串口/並口外接線實物圖如圖3所示,將外接線的右端的母頭套接在如圖1和圖2主機上的COM口針插座上,然後將外接線的左端固定到主機機框上的空閑的擴展槽上。
除了這種如圖1所示的9針插座之外,在主機上,還有的是並排3針串口插座和引接線,如圖4和圖5所示。這只需要分清發送、接收、地線,然後用對應的串口外接線即可。
圖2:9針插座串列介面
圖3:串口/並口主機外接線
由主板上直接引接出來的串口,通常完全等價於主板直接外接到主機箱上的串口,並且即使不通過外接線引接到機箱上,操作系統也會在啟動的時候,將之與直接外接到主機箱上的串口統一編排地址,並按順序設定串口的序號和名稱。
圖4:主板上的3針串口插座
圖5:3針串口線
2、電腦主機後面哪個是串口?
黃圈的就是
3、電腦主機後面有個並口和串口,怎樣區分?
串口比較小,有突出的針露在外面。並口一般比串口要大,通常是紅色的,有兩排小孔。
計算機上有串口和並口的地方應該有:硬碟、主板、還有列印機等。串口一般用於接一些特殊的外接設備。比如通訊方面的設備。並口通常用於連接列印設備。
串口形容一下就是 一條車道,而並口就是有8個車道
同一時刻能傳送8位(一個位元組)數據。
但是並不是並口快,由於8位通道之間的互相干擾。傳輸受速度就受到了限制。而且當傳輸出錯時,要同時重新傳8個位的數據。串口沒有干擾,傳輸出錯後重發一位就可以了。所以快比並口快。串口硬碟就是這樣被人們重視的。
串口和並口是連接外設的不同埠。這兩種埠的外形、傳輸速度和可以連接的設備都有所不同。
串口傳輸是一位接一位的,象串起的珠子一樣
並口是可以並發數據的可以同時傳輸多位。
現在有串列的硬碟SATA介面,是一樣的道理,它之所以可以150MB/s的速度傳輸,得益於其串列的方式,並行的幾路信號在比較高的頻率下不能很好的解決他們之間的干擾,所以現在ATA 13MBb/s的並行硬碟已走到極限,取而代之的是STAT。另80 channel 的ATA100的並口硬碟數據線,其中有40根是地線,是用來防止並行信號之間的干擾的。
4、台式機主機後面的串口類型是什麼樣的?
現在台式機提供的都是DB9的串口,DB25的串口沒用了。
有些主板後部介面沒有直接提供,但在主板上有提供一到兩個10pin的排針插口,用來引出串口的
5、電腦串口一般什麼情況用?
串口叫做串列介面,也稱串列通信介面,按電氣標准及協議來分包括RS-232-C、RS-422、RS485、USB等。 RS-232-C、RS-422與RS-485標准只對介面的電氣特性做出規定,不涉及接插件、電纜或協議。RS-232-C也稱標准串口,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串列通訊介面。
串口最經典的設備應該是電話撥號上網的貓。
串口工程編程上用得比較多,包括目前流行的西門子的PLC等。
另外,串口和並口都能通過直接電纜連接的方式實現雙機互連,在此方式下數據只能低速傳輸。
6、台式電腦的主機串口和並口是什麼
看主板上 並口就是IDE介面 主板標示為IDE 介面比較長 竄口的主板標示為SATA 介面比較小
7、主機串口有什麼用?
接老式的列印機等設備,比如一些工業設備。還有一些比較老的設備,撥號貓之類的,現在基本用不到了,被USB口代替了,我說的是電腦主機後面的串口和並口
滿意請採納。
8、電腦的串列口是干什麼的
擴展介面是主板上用於連接各種外部設備的介面。通過這些擴展介面,可以把列印機,外置Modem,掃描儀,快閃記憶體檔,MP3播放機,DC,DV,移動硬碟,手機,寫字板等外部設備連接到電腦上。而且,通過擴展介面還能實現電腦間的互連。
目前,常見的擴展介面有串列介面(Serial Port),並行介面(Parallel Port),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USB),IEEE 1394介面等。
串列介面
串列介面,簡稱串口,也就是COM介面,是採用串列通信協議的擴展介面。串口的出現是在1980年前後,數據傳輸率是115kbps~230kbps,串口一般用來連接滑鼠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攝像頭和寫字板等設備,目前部分新主板已開始取消該介面。
並行介面
並行介面,簡稱並口,也就是LPT介面,是採用並行通信協議的擴展介面。並口的數據傳輸率比串口快8倍,標准並口的數據傳輸率為1Mbps,一般用來連接列印機、掃描儀等。所以並口又被稱為列印口。
另外,串口和並口都能通過直接電纜連接的方式實現雙機互連,在此方式下數據只能低速傳輸。多年來PC的串口與並口的功能和結構並沒有什麼變化。在使用串並口時,原則上每一個外設必須插在一個介面上,如果所有的介面均被用上了就只能通過添加插卡來追加介面。串、並口不僅速度有限,而且在使用上很不方便,例如不支持熱插拔等。隨著USB介面的普及,目前都已經很少使用了,而且隨著BTX規范的推廣,是必然會被淘汰的。
USB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中文含義是「通用串列匯流排」。它不是一種新的匯流排標准,而是應用在PC領域的介面技術。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不過直到近期,它才得到廣泛地應用。從1994年11月11日發表了USB V0.7版本以後,USB版本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到現在已經發展為2.0版本,成為目前電腦中的標准擴展介面。目前主板中主要是採用USB1.1和USB2.0,各USB版本間能很好的兼容。USB用一個4針插頭作為標准插頭,採用菊花鏈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最多可以連接127個外部設備,並且不會損失帶寬。USB需要主機硬體、操作系統和外設三個方面的支持才能工作。目前的主板一般都採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晶元組,主板上也安裝有USB介面插座,而且除了背板的插座之外,主板上還預留有USB插針,可以通過連線接到機箱前面作為前置USB介面以方便使用(注意,在接線時要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書並按圖連接,千萬不可接錯而使設備損壞)。而且USB介面還可以通過專門的USB連機線實現雙機互連,並可以通過Hub擴展出更多的介面。USB具有傳輸速度快(USB1.1是12Mbps,USB2.0是480Mbps),使用方便,支持熱插拔,連接靈活,獨立供電等優點,可以連接滑鼠、鍵盤、列印機、掃描儀、攝像頭、快閃記憶體檔、MP3機、手機、數碼相機、移動硬碟、外置光軟碟機、USB網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幾乎所有的外部設備。
IEEE 1394
IEEE 1394的前身即Firewire(火線),是1986年由蘋果電腦公司針對高速數據傳輸所開發的一種傳輸介面,並於1995年獲得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認可,成為正式標准。現在大家看到的IEEE1394、Firewire和i.LINK其實指的都是這個標准,通常,在PC個人計算機領域將它稱為IEEE1394,在電子消費品領域,則更多的將它稱為i.LINK,而對於蘋果機則仍以最早的Firewire稱之。IEEE 1394也是一種高效的串列介面標准,功能強大而且性能穩定,而且支持熱拔插和即插即用。IEEE 1394可以在一個埠上連接多達63個設備,設備間採用樹形或菊花鏈拓撲結構。
IEEE 1394標準定義了兩種匯流排模式,即:Backplane模式和Cable模式。其中Backplane模式支持12.5、25、50Mbps的傳輸速率;Cable模式支持100、200、400Mbps的傳輸速率。目前最新的IEEE 1394b標准能達到800Mbps的傳輸速率。IEEE1394是橫跨PC及家電產品平台的一種通用界面,適用於大多數需要高速數據傳輸的產品,如高速外置式硬碟、CD-ROM、DVD-ROM、掃描儀、列印機、數碼相機、攝影機等。IEEE 1394分為有供電功能的6針A型介面和無供電功能的4針B型介面,A型介面可以通過轉接線兼容B型,但是B型轉換成A型後則沒有供電的能力。6針的A型介面在Apple的電腦和周邊設備上使用很廣,而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及PC上多半都是採用的簡化過的4針B型介面,需要配備單獨的電源適配器。IEEE1394介面可以直接當做網卡聯機,也可以通過Hub擴展出更多的介面。沒有IEEE1394介面的主板也可以通過插接IEEE 1394擴展卡的方式獲得此功能。
9、電腦串口是什麼意思
COM口即串列通訊埠。微機上的com口通常是9針,也有25針的介面,最大速率115200bps。通常用於連接滑鼠(串口)及通訊設備(如連接外置式MODEM進行數據通訊或一些工廠的CNC機介面)等。一般主板外部只有一個COM口,機箱後面和並口一起的那個九孔輸出端(梯形),就是COM1口,COM2口一般要從主板上插針引出。並口是最長的那個梯形口。
但目前主流的主板一般都只帶1個串口,甚至不帶,慢慢會被USB 取代。
COM口的介面標准規范和匯流排標准規范是RS-232,有時候也叫做RS-232口。
9針串口引腳圖
9針串列口的針腳功能:
針腳 功能
1 載波檢測(CD)
2 接受數據(RXD)
3 發出數據(TXD)
4 數據終端准備好(DTR)
5 信號地線(SG)
6 數據准備好(DSR)
7 請求發送(RTS)
8 清除發送(CTS)
9 振鈴指示(RI)
25針的介面定義:
Pin 1 Protective Ground
Pin 2 Transmit Data
Pin 3 Received Data
Pin 4 Request To Send
Pin 5 Clear To Send
Pin 6 Data Set Ready
Pin 7 Signal Ground
Pin 8 Received Line Signal Detector
(Data Carrier Detect)
Pin 20 Data Terminal Ready
Pin 22 Ring Indicator
RS-232(ANSI/EIA-232標准)是IBM-PC及其兼容機上的串列連接的標准。可用於許多用途,比如連接滑鼠、列印機或者Modem,同時也可以接工業儀器儀表。用於驅動和連線的改進,實際應用中RS-232的傳輸長度或者速度常常超過標準的值。RS-232隻限於PC串口和設備間點對點的通信。RS- 232串口通信最遠距離是50英尺。
-DB-9針連接頭
-------------
\ 1 2 3 4 5 /
\ 6 7 8 9 /
-----------
從計算機連出的線的截面。RS-232針腳的功能: 數據: TXD(pin 3): 串口數據輸出RXD(pin 2): 串口數據輸入握手: RTS(pin 7): 發送數據請求CTS(pin 8): 清除發送DSR(pin 6): 數據發送就緒DCD(pin 1): 數據載波檢測DTR(pin 4): 數據終端就緒地線: GND(pin 5): 地線其他RI(pin 9): 鈴聲指示注: COM介面就是遵循RS232標準的物理口。COM口指串口的物理實現,而RS232是一種串口介面標准。
10、電腦主機上的COM1的介面在哪裡啊?
電腦的COM1串口,默認情況下是主板的原生串口。如果主板上帶有RS232插口,那麼這個插口就是COM1串口。
下圖為某型號主板的原生RS232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