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科技網的發展現狀
歷經十餘年的發展,目前,CSTNET由北京、廣州、上海、昆明、新疆等十三家地區分中心組成國內骨幹網,擁有多條通往美國、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際出口,並與香港、台灣等地區以及與中國電信ChinaNet、中國聯通(中國網通)China169、中國教育網CERNET、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NAP等國內主要互聯網運行商實現高速互聯,中國科技網已成為是中國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的一支主要力量。
CSTNET以確立實現中國科學院科學研究活動信息化(e-Science)和科研活動管理信息化(ARP)為建設目標, 先後獨立承擔了中國科學院「百所」聯網、中國科學院網路升級改造等近百項網路工程的建設以及國家「863」計算機網路和信息管理系統、網路流量計費系統、網路安全系統等項目的開發,並且負責中國科學院視頻會議系統、郵件系統的建設和維護。目前,正在參與中國下一代互聯網(CNGI)的建設。
CSTNET在國內率先推出IRS(Internet Resource Service)服務理念作為全新的業務模式,將網路接入、網路管理、網路資源有機整合,為用戶提供高效、快速、優質的服務。主要業務包括:CSTNET的運行、維護及管理;互聯網接入服務;科研數據中心(IDC);獨具特色的郵件系統和視頻會議系統;網路安全、網路管理解決方案;網路技術咨詢、方案設計和工程實施;網路前沿技術的研究等。
2、為什麼那麼多人在選擇機房的時候多會選擇idc機房
由於IDC機房有以下特點,而這些特點能滿足多數人對設備運行的環境要求,所以選擇的人也就多了。
IDC機房設計特點:
IDC機房必須體現IDC設計的原則要求,並在機房設計中加以落實和具體化。IDC設計原則並未形成統一的意見,提法不一而足,比較基本的要求是安全性、可*性(可用性)、可持續發展原則(可擴展性、靈活性、適應性)、可管理性和經濟合理等。
參照國內外IDC機房實例,IDC機房與自用型機房相比當然有不少相同之處,但本文要強調的是其不同點,即以下幾大新特點。
(一)人機分離原則(安全性)
1.機架區布置
眾多客戶托租的伺服器放在同一個機架區內,出於安全的要求,對客戶進入機架區有許多限
制,導致使用功能分區發生變化。又因安全限制措施的不同,形成各種不同平面布局方案。
以是否允許客戶進入機架區而劃分為兩大類。
(1)嚴格限制客戶進入機架區。
既不讓客戶進入機架區,又要讓客戶了解其所託租的IDC機房所能提供的標准機房環境,則要求設參觀走廊,甚至設部分透明活動地板。以及下面將分別講述的變化。
(2)允許客戶有條件地進入機架區
有條件的允許客戶進入機架區,則機架區內的伺服器要按客戶托租的范圍加以安全隔離。如把機架改為機櫃;一些大戶還要求將其使用范圍用隔離籠分隔為獨立區域(VIP房)。而且隨著客戶托租范圍的變化,還要求能靈活調整。
不管是那一種類型,機架的布置,單位面積布置的機架數成為機架設計的最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之一。
2.增設客戶區
(1)客戶操作室。
按大、中、小客戶分別配置不同標準的客戶操作室。其配置方式與標准類似於證券交易市場分級配置的客戶室。有的甚至還配置會議室供租用。
(2)伺服器檢測室
客戶託管的伺服器在該室檢測、調試,合格後移放機架區。
(3)必要的客戶接待用房
3.監控室變化
通常把網路監控和場地監控集中在一起,以利實時有效監視控制和管理。有的出於商業形象的需要還設監視大屏幕(正投或背投)。
網管設備也配置標准機架。
(二)全系統多重冗餘
「24*7」全天候連續不間斷服務(有的提法是365*24*60*60,強調分秒不斷的連續服務)是
由IDC高品質商業化服務的定位所決定的。要求IDC機房設計採取全系統多重冗餘(N+n)原則。國外以(N+1)來表示,但從其實際內涵來看,我們提出(N+n)更為確切,N為系
統內單機總數,n為系統中允許出現故障進行在線離線檢修而不影響系統正常運行的單機台數。關鍵是允許中斷的持續時間Δ=0。
這對場地關鍵設備的選型及其配置方式都發生重大影響。發展出一系列的新技術和新產品。
(三)設計參數指標的非線性增長
1.空間利用密度高。採用密排並行疊放機架,大大提高了機房的空間利用率。通常採用19″
標准機架,高為42u(u=1.73″≈4.4cm),寬和深有多種尺寸,以適應不同伺服器和相應配
線空間的需要。以寬600mm和深800mm為例,機架佔地面積約半平方米。目前已能生
產1u伺服器,每個標准機架最多可放42個伺服器。機架再進行密集排列,其空間密度之
高可以想見,成為IDC機房的典型外觀特徵。
2.用電指標。密排並行疊放式機架,使場地用電量劇增,帶動空調負載的猛增,從而形成
總用電量的指數增長效應。
放置100個機架的IDC機房算是小規模的,用電量已比自用型中小機房有數量級的增加。難怪,一些機房專業設計單位和工程技術人員在剛接觸IDC機房設計時,直覺的反應是懷疑業主所提的用電量是否點錯了一位小數點。實際上,由於受供電現狀的限制,用戶所提的用電量與要求存放的伺服器數量不一致,且常常偏小。
3.空調指標。伺服器用電量增長,又使專用空調熱負荷劇增。與自用型機房相比,在機房空
調總熱負荷中,機架區負荷占絕對多數,以至照明熱負荷和維護結構熱耗所佔比例顯著下降。
4.綜合布線的信息點指標。高密度存放的伺服器,信息點指標為每個機架布多少個點。小型IDC機房單位面積的信息點數已比自用型機房信息點指標有兩個數量級的增加。相應地,布
線數量劇增對綜合布線方式也發生不小變化,如引起機房剖面變化,也使管線交*更為復雜。
為實現對每排機架的監視,監視點也有較大增加。
5.結構承載能力。在改建自用型機房時,由於UPS電源及蓄電池組、專用空調機組、氣體
滅火鋼瓶組等較重的設施,要對房屋主體結構承載能力作復核加固。
IDC機房的密排機架及關鍵設備量增加,需要復核加固的范圍及數量更大,問題也更突出。
這一點,對於購置房屋(包括剛建成的大廈)用作機房的業主,在選擇房屋時務必加以重視,
以收節約投資和加快建設進度之效。
(四)分布式配置
主要是為滿足IDC機房配置的伺服器規模要與客戶托租規模相適應的需要。分期主要是指
擴展,這是比較通行的辦法。
在IDC機房建設中,尤其是中小專業數據中心服務商,還突出地提出逐步達到設計規模的
要求,我們稱為分批。它帶來了一些特殊的技術要求,核心是場地關鍵設備(如電氣、空調
等)選型及布置要與機架(或確切地講為伺服器)逐步發展的動態匹配。
(五)經濟合理
經濟合理是工程的通行原則。對IDC機房要特別強調的是:
1.准確市場定位、選好目標客戶,形成鮮明特色是保證經濟合理性的前提。
2.結合國情
據介紹,美國IDC的造價約200-300美圓/平方英尺。設計標准較高。由於經濟環境、基礎設施條件、客戶群體等方面的差異,必須強調結合國情進行設計,既滿足IDC的基本要求,又不盲目追求先進,該精則精,能簡則簡,講求實效,著眼於提高核心競爭力。
3.平滑升級,保護先期投資,處理好保持技術先進性與節省全壽命總投資的關系。
4.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務品質協議) SLA是國際通行的服務商向客戶提供服務品質的法律文件,其中明確規定達不到服務品質所承諾的經濟懲罰條款。因此,必須在確保服務品質的基礎上講求經濟合理性。要在確定設計參數指標、多重冗餘和分批實施方案時做好技術經濟多方案比較。
四、加強實測、總結
IDC機房是新一代機房,還缺乏成熟的經驗,更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加強實測,及時總結,積
累經驗,以期建立相關的設計規范和標准。例如:
通過實測和統計分析,以確定IDC機房設計參數指標。
另一方面,對IDC機房的典型問題要作探討研究,加以改進和完善。例如,由於密集機架
引起的伺服器散熱問題、更有效的氣流組織方式及相關問題;極早期消防自動報警系統效能
評價及改進;監控(包括監測、監控、監管等)系統的優化等等。
3、移動IDC市場現狀?與電信網通對比優劣勢?
目前國內的兩大網路運營商還是電信與網通.基本上占據了國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用戶.其餘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會在移動.鐵通.長寬等線路之間去選擇.有部分BGP多線機房會接入移動.鐵通等線路.所以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移動與電信網通還有很大的差距.
4、IDC機房運維這個工作是做什麼的,有發展前途嘛?
IDC機房運維崗位不像其它崗位,如研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有非常明確的職責定位及職業規劃,比較有職業認同感與成就感;而運維工作可能給人的感覺是哪方面都了解一些,但又都比上專職工程師更精通、感覺平時被關注度比較低(除非線上出現故障),慢慢的大家就會迷惘,對職業發展產生困惑,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除了職業本身特點外,主要還是因為對運維了解不深入、做得不深入導致;其實這個問題其它崗位也會出現,但我發現運維更典型,更容易出現這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談一下機房運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也在思考中,可能不太深入全面,也請大家斧正補充)
運維現狀:
1、處於剛起步的初級階段,各大公司有此專職,但重視或重要承度不高,可替代性強;小公司更多是由其它崗位來兼顧做這一塊工作,沒有專職,也不可能做得深入
2、技術層次比較低;主要處於技術探索、積累階段,沒有型成體系化的理念、技術。
3、體力勞動偏大;這個問題主要與第二點有關系,很多事情還是依靠人力進行,沒有完成好的提練。
發展前景:
2、從個人角度,運維工程師技術含量及要求會越來越高,同時也是對公司應用、架構最了解最熟悉的人、越來越得到重視。
3、運維將成為一個融合多學科(網路、系統、開發、安全、應用架構、存儲等)的綜合性技術崗位,給大家提供一個很好的個人能力與技術廣度的發展空間。
4、運維工作的相關經驗將會變得非常重要,而且也將成為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具備很好的各層面問題的解決能力及方案提供、全局思考能力等。
5、特長發控和興趣的培養;由於運維崗位所接觸的知識面非常廣闊,更容易培養或發揮出個人某些方面的特長或愛好,如內核、網路、開發、資料庫等方面,可以做得非常深入精通、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6、如果真要以後不想做運維了,轉到其它崗位也比較容易,不會有太大的局限性。當然了,你得真正用心去做。
7、技術發展方向、網站/系統架構師。
5、閱讀的現狀分析
IDC最近的報告預測稱,到2020年,全球數據量將擴大50倍。這當然並不僅僅是數據的洪流越來越大,全新的支流也會越來越多,各種意想不到的來源都在產生著數據。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顛覆人們探索世界的方法,驅動產業間的融合。
人們的閱讀方式、閱讀品位在海量信息時代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青燈黃卷式的傳統模式被即時在線瀏覽所取代,以快餐式、跳躍性、碎片化為特徵的數字閱讀已成為一種潮流趨勢。龐大的數據流背景下,人們尋找閱讀內容的過程變得繁冗不堪,有價值信息如何被發現則成為更具研究價值的問題。
推薦閱讀的確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定的選擇性空間,但是如果僅僅依靠推薦來決定閱讀內容,那麼大多數人的閱讀能力都只能維持在一個水平,因為他們閱讀的內容相差無幾。數字化背景下人們需要的是更具個性化的閱讀方式。
6、如何評價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現狀
2015年我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增速遠超全球水平,據統計,全球 IDC 整體市場規模達到384.6億元,同比增長 17.3%。中國IDC市場持續高增長,2015年市場規模為518.6億元,同比增長39.3%。
我國數據中心主要是中小型,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處於上升趨勢。我國的大型數據中心有接近 1/3 都集中在北、上、廣三地,於全球趨勢一樣,經濟發達的地區是數據中心最為集中的地方,在新疆、西藏、青海經濟落後的地方到現在還沒有大型數據中心。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 2020 年,99%的互聯網流量與數據中心相關,而數據中心內部的網路流量佔到了高達 70%的比例。92%的伺服器工作負載將由雲數據中心處理,僅有 8%的工作負載由傳統數據中心處理。數據中心工作負載總量將增長至 2015 年的2倍以上,而雲數據中心負載量或增至3倍以上。
7、idc行業的發展現狀,規模以及趨勢
全球IDC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規模增速呈U形曲線
當前,數據中心已成為企業或機構管理IT基礎設施與應用,提供基礎設施與應用服務的重要平台。隨著更加先進的技術的融合發展,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成為企業普遍關心的熱點話題,它不僅代表著IT產業發展的潮流,也反映了不同IT用戶最迫切的核心需求。從時間上來看,數據中心功能演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計算中心階段、信息中心階段和服務中心階段。
全球IDC市場規模保持逐年增長趨勢
2007-2016年,全球IDC市場規模保持逐年增長趨勢,從增速來看,全球市場規模增速趨緩,亞太地區繼續在各區域市場中保持領先,其中以中國、印度和新加坡增長最快。整體來看,全球IDC市場規模增速呈U形曲線,在2013年下降到最低點,為11.44%,經過2013年的低點之後市場規模增速開始回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IDC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IDC市場規模達到451.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17.5%。美國和歐洲地區占據了全球IDC市場規模的50%以上。其中,移動互聯網領域快速發展和雲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帶動數據存儲規模、計算能力以及網路流量的大幅增加,是保持IDC市場增速提升的主要原因。
中國IDC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IDC產業的上遊行業主要為資源型服務商即基礎運營商,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基礎運營商主要提供基礎網路、互聯網帶寬等資源。互聯網應用的蓬勃發展,將拉動IDC業務的新一輪增長。
從2015年開始,在政策的推動與雲服務高速發展的影響下,IDC行業進入了新一輪的擴張期,年均增長率接近40%。2016年全國IDC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716億元,預計2017年將超900億。同時,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存在市場集中度提升的預期。
目前,國內IDC行業的主要以四股勢力為主,分別為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公司為主的第一陣營,以中國移動和廣電為主的第二陣營,以世紀互聯、網宿科技等為代表的專業IDC運營商企業形成第三陣營,其他社會IDC企業則是第四陣營。
對於IDC行業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競爭的不斷加劇,國內優秀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因此在選擇研究機構時一定要先鑒別研究咨詢機構的實力,以免影響企業未來發展。
近些年,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網路系統日趨復雜,伴隨網路的帶寬逐步提高,用於網路維護的成本投資逐步增加,網路管理難度也在日益加大,在這種情況下,以資源外包的網路服務方式逐漸受到企業重視,並取得長足的發展。
另外,各國政府加大了對電信寬頻的投資力度,促進電信和互聯網的融合。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IDC產業將迎來其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此外,隨著物聯網、電子政務、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發展,雲計算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IDC領域的發展。預計2022年,全球IDC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00億美元。
隨著國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視,對雲計算、下一代網路的積極推進,國內IDC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基於雲計算的數據中心建設進一步推進,並成為不少政府園區關注引進的重點,另一方面,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發展迅速,SNS、電子商務、視頻等業務的大規模增加給IDC市場帶來了持續的需求。IDC行業經歷了轉型、整合、多元化發展階段後,逐漸變得規范、有序。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IDC的功能已經從基礎業務如主機託管、帶寬出租、伺服器出租等拓展到網路安全服務、代維服務和數據存儲等增值業務,將來IDC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
8、中國電子商務現狀分析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中國電子商務仍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潛力巨大。
2、企業、行業信息化快速發展,為加快電子商務應用提供堅實基礎。
3、電子商務服務業迅猛發展,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業態體系。
4、跨境電子交易獲得快速發展。
1
9、計算機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一、引言nbsp;21世紀將是高度信息化的世紀,21世紀將是計算機化的世紀。在計算機大家族中,超級巨型計算機(或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技術發展的頂峰,它集中了現代高科技之精華,因而國際上公認超級計算機技術及其超級計算機產品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行家們認為,在21世紀超級計算機將是決定誰能在經濟和科學技術上居於領先地位的關鍵因素。美國國防部曾聲稱「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技術的頂峰,如果超級計算機的研究與開發落後於外國,國家安全將受到威脅。「美、日以及西歐各國圍繞超級計算機,即萬億次量級的超級巨型計算機,已開展激烈的爭奪戰,都想捷足先登,先發制人。為此,他們各施高招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制訂了發展超級計算機的五年或十年計劃。美國政府制訂了「超級計算機與通信「(HPCamp;C)的發展計劃,美國國防部也把超級計算列為「21世紀科研關鍵技術「之一,僅此一項,投資就達17億美元。為了保證在1995~2000年分別研製成功萬億次和百萬億次量級的高性能超級巨型計算機,美國國防部還准備撥款21億美元以支持此項研究任務的按期完成。如果此項計劃得以圓滿完成,將使美國今後十年的國民經濟總產值增加2000~3000億美元。nbsp;日本也不甘落後,他們對美國發展萬億次量級的巨型機極為關注,計算機業界反應十分強烈,積極主張動用三倍於美國的巨額投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開展高技術基礎的設施建設(包括10個巨型機中心)。日本政府依據知識階層與計算機業界的強烈呼聲,於1992年制訂了國家直接領導、統一指揮,組織政府相關部門、計算機界廠商、高等學府聯合研究、成果共享、全面開發的國策,並把大規模並行計算機列為國家90年代的重點發展項目。nbsp;日本政府依據此國策,制訂了為期十年的「真實世界計算機計劃「(簡稱RWC計劃),其中有兩項是發展萬億次量級超級巨型計算機的計劃。日本計算機業界則雄心勃勃,企圖從美國人的手中搶占巨型機霸主的世界領導權。nbsp;西歐對於並行處理技術的研究以及並行機產品的研製也已有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德、英、法對發展並行機系統十分重視,並於1991年制訂了「TeraFlop計劃「(即研製萬億次量級的大規模並行計算機),旨在5年內推出萬億次量級的超級巨型計算機。nbsp;近五年來的實踐表明,要實現萬億次量級超級巨型機,非並行機型莫屬,即唯有大規模並行處理機才能勝任。傳統向量多處理系統是不行的,這是因為單個CPU的速度總會受到物理極限的制約,其性能總是有限的,即使採用多處理機結構形式,因其緊耦合勢必制約了微處理器的數量,最終導致系統性能有限而無法攻克萬億、百萬億次量級的難關。因此,只有並行機才能擔負攀登萬億次量級的大關,挑起計算機業界的歷史使命。nbsp;二、並行機領域的熱點與發展動向nbsp;1.向量處理機高度並行化模式的興起nbsp;近年來,美、日兩國的許多著名巨型機廠商,興起了傳統向量巨型機技術和大規模並行處理(MPP)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性處理技術,以提高系統的性能。向量處理機高度並行化,既能保持同以往傳統向量巨型機軟體的兼容性,又能大幅度提高系統運算速度。例如,Craynbsp;Research公司的CRAY-YMP系列、日本富士通公司研製的VPP500等。nbsp;業界人士極為關注這一模式,而且引發了一些產品轉向這一模式,增加了並行機產品的類型、檔次與數量,從而擴大了並行領域的競爭者,加大了競爭力度。nbsp;2.Unix操作系統將統一標准nbsp;1995年9月,以美國IBM和HP為首,聯合歐洲、日本等全球50多家著名電腦廠商結成同盟,共同商定Unix操作系統的標准。nbsp;Unix操作系統的諸多版本已廣泛應用於巨型機、工作站甚至台式機。目前,Unix系統主要版本已超過25種,從而使編程人員的工作非常繁雜,因他們首先必須弄清楚是為哪種平台編制軟體。nbsp;Unix操作系統標准統一後,新一代Unix將適用於64位微處理器,比現行的32位微處理器功能更強大,方便於各檔次主機用戶。nbsp;3.美、日政府重新定義巨型機nbsp;具有何種等級性能的計算機才能稱之為巨型計算機?美、日政府為此曾幾次修改其定義,這是因為計算機性能這幾年大幅度提高。經美、日商定,從1995年4月1日起,將巨型計算機的性能定義為5Gflops(即每秒50億次浮點運算),而1990年至1995年3月定義為300MFlops,nbsp;1990年以前定義為100Mflops。nbsp;美、日政府修改巨型機定義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政府采
10、面對IDC產品疲軟的現狀,中小型IDC企業如何提升競爭力呢?
解決idc產品疲軟的現狀方法之一,建議中小型idc企業申請idc資質,以此來提升競爭力。
企業申請idc資質優勢如下:
1、申請idc資質是企業從業的必然要求;
2、申請idc資質是企業合作的必要准備;
3、申請idc資質是企業重要的信任背書;
4、申請idc資質是企業擴大經營的前提;
5、申請idc資質是企業加強合作的保證;
6、申請idc資質是企業拉取投資的前置。
其中idc資質指的是idc企業從事idc業務需要辦理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之一,是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11.企業申請了idc資質就可以開展如機房機櫃出租租賃業務,雲服務業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