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州為什麼是未來互聯網大數據中心?
貴州地理位置比較安全,可以很好 做到數據保護
2、H3C是什麼意思
H3C是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三通信), 主要提供IT基礎架構產品及方案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華三通信在中國設有38個分支機構,目前公司有員工5000人,其中研發人員佔55%。
H3C不但擁有全線路由器和乙太網交換機產品,還在網路安全、雲存儲、雲桌面、硬體伺服器、WLAN、SOHO及軟體管理系統等領域穩健成長。據知名調研機構IDC發布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WLAN市場增長迅速,同時,市場份額也逐漸向少數廠商集中。
(2)idc峰會擴展資料
主要產品
1、雲計算
H3C CAS雲計算管理平台是為企業數據中心量身定做的虛擬化和雲計算管理軟體。藉助華三通信的研發與產品優勢,以及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H3C CAS雲計算管理平台可以為企業數據中心的雲計算基礎架構提供業界先進的虛擬化與雲業務運營解決方案。
H3C CAS雲計算管理平台基於業界領先的虛擬化基礎架構,實現了數據中心IaaS雲計算環境的中央管理控制,以簡潔的管理界面,統一管理數據中心內所有的物理資源和虛擬資源,不僅能提高IT人員的管理能力、簡化日常例行工作,更可降低IT環境的復雜度和管理成本。
2、路由器
從1996年推出中國第一款窄帶路由器到今天,持續18年的市場考驗和研發投入,華三通信已經成為全球路由器領域產品系列最全、解決方案最完善的領先者之一。據最新統計,華三通信中低端路由器累計銷售已過百萬台,高端路由器累計銷售達三萬余台。
3、交換機
華三通信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來,在中國市場交換機已累計出貨兩百萬台,2010年Q4市場佔有率36.4%,交換機領域內綜合技術實力和銷售排名均達到業界第一,廣泛應用於政府、運營商、金融、教育、企業和醫療機構,成為網路建設的首選品牌。
在國際市場經廣泛進入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包括英國沃達豐、韓國三星電子、巴西機場管理局、美國夏威夷教育廳、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美國夢工廠、法國國鐵、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法國歐尚集團、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在內的眾多國際客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3、鼎捷的大事記
2014年1月,鼎捷軟體在深圳交易所創業板完成上市程序,正式開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378
2011年5月,神州數碼軟體有限公司成功在選軟體網上注冊並增加可提供免費試用服務,為眾多中小型企業發展建設提供了重要平台。
2010年10月,「問鼎神州--鼎捷集團·神州數碼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宣布神州數碼成為鼎捷集團最大法人股東。至此鼎捷集團與神州數碼進入全新合作階段。 2010年9月,鼎捷集團正式入駐上海。
2010年8月,鼎捷軟體渠道商峰會在大連成功舉辦。
2010年7月,鼎捷軟體榮獲《電腦商報》建材冶金行業優秀方案商
2010年7月,鼎捷軟體榮獲《電腦商報》TOP100方案商
2010年7月,鼎捷軟體榮獲《電腦商報》電子製造行業優秀方案商
2010年6月22日,由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指導、鼎捷軟體有限公司主辦的「塑造企業價值」2010企業信息化高峰論壇移師上海,在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辦
2010年6月2日,由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指導、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支持、鼎捷軟體有限公司主辦的「塑造企業價值」2010企業信息化高峰論壇在廣州花園酒店成功舉辦
2010年4月21日,由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指導、鼎捷軟體有限公司主辦的「塑造企業價值」2010企業信息化高峰論壇在北京萬豪酒店成功舉辦
2010年3月25日,由鼎捷軟體有限公司主辦的「ERP產業發展報告會」在京成功舉辦
2009年11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鼎捷軟體有限公司
2009年6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主辦,以「進退有道,管理為先」為主題的2009企業信息化高峰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
2009年5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在「2008年度華東百佳方案商評選」活動中榮膺百佳殊榮,同時獲得「電子製造行業優秀方案商獎」、「建材冶金行業優秀方案商獎」以及「食品飲料行業優秀方案商獎」
2009年1月,神州數碼易用軟體榮膺「《e製造》編輯推薦獎」
2009年1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榮獲「2008中國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管理創新支撐獎」
2009年1月,神州數碼易用管理軟體獲「2008年度中國IT服務創新獎」
2008年5月,神州數碼易拓ERP入選第二屆上海市企業信息化十佳優秀解決方案
2008年3月,神州數碼蟬聯「2007年度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企業稱號
2008年1月,神州數碼ERP榮獲《中國製造業信息化》「2007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管理創新獎」
2008年1月,神州數碼ERP易拓系統再次獲得《E製造》「管理系統類產品編輯推薦獎」,易拓ERP已連續三年獲得該獎項
2007年8月,獲2007年中國IT服務用戶滿意度調查「製造業專業服務滿意獎」
2007年5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在「第二屆華東百佳方案商」評選中榮膺百佳殊榮,並名列製造業TOP10廠商之首。
2007年2月,神州數碼易拓ERP榮獲中國計算機報編輯選擇獎。
2007年2月,神州數碼PDM榮獲中國計算機報編輯選擇獎。
2007年2月,據CCW RESEARCH調研結果,2006年神州數碼ERP在中國製造業排名第一,成為中國製造業信息化第一品牌。
2007年1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榮獲國家製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中國製造業信息化雜志社「中國製造業信息化2006年度十佳產品供應商」稱號。
2006年11月,與江西最大的IT綜合服務企業思創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神州數碼思創管理系統有限公司。
2006年9月,在國家認可委的嚴格評估下,神州數碼正式通過了信息產業部「軟體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SJ/T11235」的三級評估(CMM3)
2006年8月,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以及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共同主辦的「2006中國IT服務年會」神州數碼被授予「2006年製造行業專業服務滿意獎」 等八項殊榮。
2006年5月,獲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管理軟體分會「2005年度中國企業信息化十大突出貢獻廠商獎」。
2006年5月,易拓ERP電子行業解決方案獲支點網「編輯推薦十大解決方案獎」。
2006年5月,易助ERP3.0獲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管理軟體分會「2005年度最受中小企業信賴十大產品獎」。
2006年5月,東南汽車獲支點網「2005年度中國企業信息化編輯推薦十大案例獎」。
2006年5月,神州數碼牽手韓國INOPS成立神州數碼技術信息管理有限公司( Digital China Innovative Solution Limited. 簡:DCIS )。
2006年4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知識學院成立
2006年4月,神州數碼工作流軟體以其優越的性能和高質量服務,獲得「優秀解決方案獎」。
2006年4月,DCMS獲「用戶最信賴渠道獎」。
2006年3月,神州數碼ERP榮獲天極網2005中國IT網路調查「ERP年度推薦品牌」。
2006年3月,神州數碼TIPTOP易拓ERP榮獲「e-works2005年度中國製造業信息化優秀推薦產品」。
2006年3月,追日電器項目獲「e-works2005年製造業信息化經典成功案例」。
2006年3月,易助ERP財務模塊獲「(GB/T19581-2004)國家標准產品認證」證書。
2006年2月,神州數碼榮獲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2005年中國信息化500強」獎,位居IT業內聯想、中國惠普之後排名第三。
2006年2月,神州數碼榮獲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中國信息化500強最佳協同辦公應用獎」、「最佳信息化戰略」 並與CA中國、中國惠普共同獲得「最佳IT管理服務(ITSM)」獎。
2006年1月,在AMT研究院「中國管理軟體與實施商2005年度評選」活動中,神州數碼入圍中國國內軟體公司Top 10。
2006年1月,「中國信息化樣板工程」年度總評選中神州數碼PDM解決方案海爾電機項目,榮獲製造行業「最佳項目實施獎」。
2006年1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公司(DCMS)被ERP世界網評為2006「中國管理軟體十大自主品牌廠商」。
2005年12月,易飛ERP財務模塊通過會計核算軟體國家標准認證。
2005年12月,TIPTOP GP 易拓ERP榮獲《e製造》雜志「編輯推薦獎」。
2005年12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公司(DCMS)被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評為「製造行業用戶量領先企業」。
2005年11月,美國IT界知名刊物《信息周刊》「2005中國商業科技100強」評選中,神州數碼成為中國信息化應用前三甲企業。
2005年10月,DCMS在廈門鼓浪嶼成功召開第二屆渠道代理商大會,渠道業務進入新時代。
2005年10月,DCMS榮獲2005矽谷動力中國信息化樣板工程評選活動「專家組信息化建設推薦獎」。
2005年08月,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榮獲塞迪顧問「2005年度中國最具價值的IT服務品牌」。
2005年08月,DCMS榮獲塞迪顧問中國IT用戶服務滿意度及服務商價值調查「製造行業專業服務用戶滿意獎」。
2005年08月,DCMS榮獲IBM高級ISV成員資格及PWIN計劃高級成員資格。
2005年07月,DCMS榮獲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廣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推薦企業信息化技術服務商「稱號。
2005年03月,DCMS榮獲E-works頒發的「2004年度中國製造業信息化高速成長IT企業」。
2005年02月,DCMS榮膺SAP亞太區Best Practice Most Win合作夥伴大獎。
2005年01月,DCMS榮獲支點網頒發的「2004年度十大信息化廠商」。
2005年01月,易助ERP被評為《E製造》雜志「2004編輯推薦獎」。
2004年06月,Call Center(全國統一的客服中心)正式推出。
2004年06月,在04年度中國IT產品行業競爭力大型調查活動中,DCMS榮獲「管理軟體製造行業成長顯著獎」。
2004年04月,正式推出渠道產品「易助ERP」與「易飛ERP普及版」,開始渠道元年。
2004年02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易飛ERP被評為《E製造》雜志「編輯推薦獎」。
2003年12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易飛ERP榮獲《中國計算機報》03年度「編輯選擇獎」。
2003年09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推介為「中國汽車工業企業信息化服務單位」。
2003年08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榮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
2003年06月,根據IDC 2002年度中國ERP市場報告,神州數碼管理系統公司的市場份額位列國內ERP廠商首位。
2003年04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被評為「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企業信息化服務單位」。
2003年03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被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評為管理軟體產品「中國計算機用戶二十年信賴品牌」。
2003年03月,神州數碼正式通過CMM3評估,達到CMM3級標准。
2003年02月,根據CCID 2002年度報告,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即沖進國內ERP軟體市場三甲,並榮獲「2002年中國ERP軟體市場年度成長最快企業」稱號。
2002年12月,神州數碼自身信息化建設成功入選美國哈佛商學院案例庫。
2002年11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榮獲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和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頒發的「2002年電子行業ERP解決方案用戶滿意獎」。
2002年10月,順利通過科技部製造業信息化工程2002年度三維CAD及ERP軟體產品測評。
2002年10月,首屆中國信息化優秀解決方案評選「ERP類優秀解決方案獎」,「OA類優秀解決方案獎」。
2002年07月,計世資訊2002年中國IT用戶滿意度調查「ERP軟體方案滿意獎」。
2001年12月,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DCMS)正式成立。
4、中國網路發展史
中國互聯網的產生雖然比較晚,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依託於中國民經濟和政府體制改革的成果,已經顯露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已經成為國際互聯網的一部分,並且將會成為最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
縱觀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4個階段:
一、 從1987年9月20日錢天白教授發出第一封E-mail開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連入Internet這段時間里,中國的互聯網在艱苦地孕育著。它的每一步前進都留下了深深的腳印。
二、 從1994-1997年11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第一次《中國Internet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互聯網已經開始從少數科學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廣大群眾。人們通過各種媒體開始了解到互聯網的神奇之處:通過謙價的方式方便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國網民開始成幾何級數增長,上網從前衛變成了一種真正的需求。一場互聯網的革命就這么在兩年的時間里傳遍了整個中華大地。對於IT業來說,這是個追夢的年代這個時候到處都充斥著美夢成真的故事。
四、 對於進入2000年的中國IT業來說,夢想已不再那麼浪漫了,盡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聯網的天,但這片天空中已飄起了陣陣冷雨,讓為網而狂的人們分明感到了幾許涼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從0開始後必然是1一樣,中國網路時代自1994年從零開始以後,就不停地產生著"第一",因為 這是一個創新的年代。讓我們通過這些第一記住這個時代。
1、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與互聯網路的連通,邁出了中國和世界各地數百萬台電腦的共享信息和軟硬體的第一步。邊疆也因此而成為我國第一家進入Internet的單位。
2、 中國的第一批互聯網使用者是全國一千多名科學家。
3、 高能所提供了中國第一套萬維網伺服器。
4、 1994年5月15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設立了國內第一個WEB伺服器,推出中國第一套網頁,內容除介紹我國高科技發展外,還有一個欄目叫"Tour in China"。此後,該欄目開始提供包括新聞,經濟,文化,商貿等更為廣泛的圖文並茂的信息並改名為《中國之窗》。
5、 1994年,由NCFC生理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協辦的APNG(亞太地區網路工作組)年會在清華大學召開。這是國際Internet界在中國召開的第一次亞太地區年會。
6、 NCFC是我國最早的Internet網。
將上網爭取到底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互聯網的特點:平等、自由。但美國一直以來都反對中國加入互聯網路。1991年10月的中美高能物理研究會上,美方發言人沃爾特.托基(Walter Toki)再次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經過托氏的努力,會後雙方達成一項協議:美方資助中國聯網所需的一半經費,另一半由高能所自選解決。然而,通往Internet荊棘之路並未因此而變得平坦。
當時北京出口所連接的每條線路都要經過仔細地檢查。美國還限制對中國出中路由器。經過重重波折,中國終於在1993年3月與互聯網路連通。可是美國政府擔心中國會從互聯網路上攫取大量信息和技術成果,提出了苛刻的條件阻撓中國與美國連通:中國專線只能連入能源科學網(ESNET);不得散布病毒;不得將Internet用於軍事和商業領域。為了長久的發展,中國接受了這些條件,美國才基本同意。但是即便如此,中國在1992年6月於日本神戶舉行的INET\'92年會上,仍被告之:接入Internet有政治障礙,理由僅僅是網有很多美國的政府機構。
專線開通後,美國政府以Internet上有許多科技信息和其它各種的資源,不能讓社會主義國家接入為由,只允許這條專線進入美國能源網而不能連接到其它地方。盡管如此,這條專線仍是我國連入部分Internet的第一根專線。幾百名科學家得以在國內使用電子郵件。
與政治霸權的較量一直持續到1993年6月,NCFC專家們在INET\'93會議上利用各種機會重申了中國連入Internet的要求,獲得大部分到會人員的支持。這次會議對中國能夠最終真正連入Internet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1994年1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接受NCFC正式接入Internet的要求。1994年3月,我國開通並測試了64Kbps專線,中國獲准加入Internt。4月初中科院副院長胡啟恆院士在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上,代表中國政府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正式提出要求連入Internet,並得到認可。至此,中國終於打通了最後的關節,在4月20日,以NCFC工程連入Internet國際專線為樗,中國與Internet全面接觸。同年5月,中國聯網工作全部完成。中國政府對Internet進入中國表示認可。中國網路域名也最終確定為cn。
逐漸開通的電子郵件
1987年9月20日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越過長城,通向世界揭開了中國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這封電子郵件正式實現了電子郵件的存儲轉發功能。
各個小型網路與國際互聯網之間的逐步開通,造就了後來全國與Internet的全面親密接觸:1988年12月,清華大學校園網採用胡道元教授從加拿大UBC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引進的X400協議的電子郵件軟體包,通過X.25網與加拿來大UBC大學相連,開通電子郵件應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DECnet隨後成為西歐中心DECnet的延伸,實現了計算機國際遠程聯網以及與歐洲和北美地區的電子郵件通信。第二年5月,中國研究網(CRN)通過德國DFN的網關,開始與Internet溝通。1991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連入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LIVEMORE實驗室,並開通電子郵件應用。中國網路開始像蜘蛛結網一樣慢慢延伸到世界各地,通往互聯網的紅地毯在我們的眼前展開了。
目前的我們很難想像沒有自己國家電子郵件的困難。當時的研究所面臨的環境就是這樣,有這么一個故事:
1998年中國留美博士許榕生回到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Internet of High Energy Physics)。他希望能把西方電腦網路中的最新資料,信息通過聯網技術帶到中。但是當時中國只通過低速的國際長途電話線來調用外國的電腦資源,不但困難而且昂貴。
現在當你一手咖啡,一手滑鼠,輕松地將E-mail發送出動的時候,再不用提心吊膽地擔心電話費了。
錢天白教授被稱作中國互聯網之父是當之無愧的。1987年9月20日這一天,他發出了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為了這封通訊速率最初為300bps電子郵件的發出,從1986年開始,錢天白教授就負責了CANET國際聯網項目。
現在的中國人差不多都知道CN就等同於奧運會中的CHN,英語里的CHINA,我們口中自豪的"中國"。但是CN的歷史能夠隨口說出的人卻不多。1990年10月,錢天白教授代表中國正式在國際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注冊登記了我國的頂級域名CN,並且從此開通了使用中國頂級域名CN的國際電子郵件通信服務。但是,中國的CN頂級域名伺服器一直放在國外的歷史直到1994年5月21日才完全改變。這一天錢天白教授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完成了國家頂級域名(CN)伺服器的設置。可以說,錢天白教授已經與CN聯系在一起了。現在如果你想了解中國INTERNET網路先驅--錢天白可以在他的紀念網站http://tbp.bica.org.cn上找到全面的資料。
從1993年開始,幾個全國范圍的計算機網路工程相繼啟動,從而使Internet在我國出現了迅猛發展的勢頭。到目前為止在我國已形成四大互聯網路,差不多都是這時候開始建設的。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
中科院科技網(CSTNET)
中國金橋網(ChinaGBN)
現在讓我們來看這幾大國內互聯網路成長過程。
1、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
該網路於1994年2月,由原郵電部與美國Sprint公司簽約,為全社會提供Internet的各種服務。1994年9月,中國電信與美國商務部布朗部長簽定中美雙方關於國際互聯網的協議,協議中規定中國電信將通過美國Sprint公司開通兩條64K專線(一條在北京,另一條在上海)。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 NET)的建設開始啟動。1995年初與Internet連通,同年5月正式對外服務。目前,全國大多數用戶者是通過該網進入網際網路的。ChinaNet的特點是入網方便。
2、 中科院科技網
中科院科技網也稱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National Computing &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 ,NCFC)。它是由世界銀行貸款,國家計委,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等配套投資和扶持。項目由中國科學院主持,聯合北京大學清貧大學共同實施。
1989年NCFC立頂,1994年4月正式啟動。由於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網路在建設初期遇到許多困難。1992年,NCFC工程的院校網,即中科院院網,清華大學校園網和北京大學校園網全部完成建設;1993年12月,NCF主幹網工程完工。採用高速光纜和路由器將三個院校網互連;直到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連入Internet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了與Internet的全功能連接,整個網路正式運營。從此 我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Internet的國家,此事被我國新聞界評為1994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之一,被國家統計公報列為中國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3、 國家教育和科研網
該網路是為了配合我國各院校更好地進行教育與科研工作,由國家教委主持興建的一個全國范圍的教育科研互聯網。網路於1994年開始興建,同年10月,CERNET開始啟動。該項目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全國性的教育科研基礎設施,利用先進實用的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把全國大部分高等學位和中學連接起來,推動這些學位校園網的建設和住處資源的交流共享。目前它已經連接了全國1000多所院校,共3萬多用戶。該網路並非商業網,以公益性經營為主,所以採用免費服務或低收費方式經營。
4、 中國金橋網
中國金橋網是由原電子部志通通信有限公司承建的互聯網。1993年8月27日,李鵬總理批准使用300萬美元總理預備金支持啟動金橋前期工程建設。1994年6月8日,金橋前期工程建設全面展開。1994年底,金橋網全面開通。目前,已在24個省、市、地區開通了服務,國際出口速率256Kbit/s,並准備將出口速率提高到2Mbit/s。ChinaGBN是國家授權的四個互聯網路之一,也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Internet商業服務的二大互聯網路之一(另一個ChinaNET)。1996年8月,國家計委正式批准金橋一期工程立項,並將金橋一期工程列為"九五"期間國家重大續建工程項目。9月6日,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連入美國的256K專線正式開通。中國金橋信息網宣布開始提供Internet服務。
5、中國最早的網路游戲是什麼 ? 網游出現的順序
仙劍? 97?
6、請問國內有哪些知名的網路安全企業?
中國國內的安全市場進入「戰國時期」,啟明星辰、綠盟、天融信、安氏、億陽、聯想網御、華為等戰國七雄擁有雄厚的客戶資源和資金基礎,帳前皆有勇猛善戰之士,漸漸開始統領國內安全市場的潮流和聲音,基本上每個公開市場的項目都有其角逐的身影。
天融信:1995年成立於北京,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網路安全、大數據與安全雲服務提供商,也是中國信息安全產業第一品牌。天融信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擁有完備的安全服務體系和國內權威的安全服務資質,具有較強的軟體開發、測試和工程化實施能力。天融信現有員工2000+名,其中技術人員佔70%以上,並設有國內一流的阿爾法實驗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安全技術研究院。天融信已承擔過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北京市等多項重大科技攻關及產業化項目,業務覆蓋全國,在31個省市均設有分支機構,行業客戶覆蓋100,000+家,遍布政府、軍隊、金融、電信、教育、醫療、製造等各行各業。天融信堅持自主創新,連續10年以上位居中國信息安全市場防火牆、安全硬體、整體信息安全市場佔有率領先位置。2008年奧運會安全保衛工作核心技術支撐單位、2010年世博會網路安全神經中樞系統建設單位、2010年廣州亞運會信息系統(AGIS)網路安全系統集成商、2011年天宮一號與神州八號對接工程安全管理系統提供商、2016年G20杭州峰會網路安全技術支撐單位等等,天融信在多個重要行業信息系統或項目建設中成為主力軍,並不斷踐行著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的使命與責任。天融信推出的基於 SOC的MSS服務,可信網路架構TNA理念,通過OEM完善了IDS和SOC產品線,成功獲得融資,正在全力沖刺IPO。
啟明星辰:擁有雄厚的政府關系,自主開發的IDS和掃描器積淀很深,在電子政務和銀行證券等行業有很龐大的用戶基礎。與港灣科技聯合推出的天清漢馬 防火牆相信也有不錯的銷售前景。春節前後隨著兩位電信背景深厚人士的加盟,正在力圖在電信行業謀取更高地位。最近融資的成功使IPO的成功率大增!綠盟:擁有獨一無二的技術研究實力和聲望,以及穩定的核心團隊。研究部的專家及其工作方式是中國安全公司中所特有的,技術人員在公司的地位和「話語 權」也是最高的。其風險評估和反拒絕服務產品在市場上有不錯的口碑,作為安全管理中心(SOC)解決方案的企業安全計劃(ESP)似乎沒有像其它公司那樣 引進外國產品作為底層平台,而是走了自己開發的道路。總體說,產品與技術聲望的結合保證了市場競爭方面的生存能力。雲南移動安全管理中心SOC項目不知道 給公司帶來什麼樣的經驗和教訓。安氏: 2003 年前曾經是市場和潮流的領導者。我本人也在安氏度過了2000-2003年整整三年難忘的時光,帶領創建了研發部、建立了最早的研發體系、開發了防火牆系 列等,而後帶領技術支持和安全服務建立了SOC的輪廓和路線圖。華為安全服務項目、江蘇移動SOC項目是發展過程中重要的里程碑。雖然經過了2003年劇 烈的人事動盪,目前還剛剛進行完安氏中國與安氏領信的分拆,但是憑借幾位核心銷售的強大客戶關系,1-2年內依然會是電信行業的最大主導者。這兩三年來陸 續簽下的有影響的電信項目包括:電信集團與江蘇電信(1+1)、浙江移動、山東移動、山西移動、廣東電信等。
億陽:上市公司億陽信通的安全事業部依託自身網管方面原有的客戶基礎,是電信安全行業的重要競爭者。但是,推出的防火牆、入侵檢測、雙因子認證等不 少產品和解決方案,感覺戰線較長,特點和主攻方向不夠明確,從IDC的報告上看,還沒有哪個產品能夠佔領較為前面的位置。拿下遼寧移動安全管理中心SOC 項目給整體安全解決方案增強不少信心。
聯想網御:從上市公司聯想分拆出來後,聯想網御的身世還在焦點網上引起大家的興趣。農行和北京移動的安全服務項目是聯想網御的重要標志性安全服務項 目。目前,聯想網御還是國內等級化安全保護的重要推動者。不管怎樣,分拆對於聯想網御是件好事,可以充分調動主要管理層和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但是據說現在 內部有人事變動,或許會帶來或多或少的市場影響。亞信的股東地位似乎沒有給聯想網御帶來很多的電信項目機會。
華為:讓許多硬體公司、軟體公司、應用公司、計費公司、集成公司、安全公司都寢食難安的公司。擁有國內最為成熟、完善的質量體系和市場滲透團隊。但 是現在的問題是內部資源還沒有獲得很好的整合,市場上的聲音還不夠統一、強烈。如果能夠整合內部資源,甚至像聯想那樣分拆這部分業務,將會激發調動管理層 和員工的創業積極性。不管怎樣,華為將會是國內安全市場全方位的競爭者和未來的領導者。2004年拿下山東移動安全服務項目曾經讓大家一驚。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7、2018中國IT領袖峰會行業大咖們都講了些啥?
以「新時代:數字中國與未來世界」為主題的2018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3月24-25日在深圳舉行,眾多行業大咖出席,共同探討了數字經濟新時代、新產業革命下的新動能、新方向、新模式。下面劃重點,看看峰會上發布的行業研究報告,以及行業大咖們在這場盛宴上都講了些啥。
2018數字經濟時代趨勢商機與發展戰略
3月24日下午率先進行的是信息行業研究報告發布會,來自騰訊、IDC中國、艾瑞咨詢、賽迪顧問、GfK和易觀國際的6家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發布了最新的行業市場研究報告,為企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決策支持。
數字化轉型已經變成未來所有行業、所有企業、所有國家的核心戰略。我們的衣食住行,生產服務已經都在踐行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當天活動中,IDC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以《2018數字經濟時代趨勢商機與發展戰略》為演講主題,以三大趨勢、四大商機、五大舉措分析了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性。
連峰在這里提出了5大舉措:
建立新思維,建立成為數字化原生企業的願景,領導層和員工應該像數字化原生代一樣思考和行動,這是給數字化原生企業的定義。
新技術--挖掘新技術的行業應用;
新服務--頭占咨詢與雲運營管理服務;
新模式--探索基於產出的多贏合作模式;
新生態--打造網狀多方共贏生態。
在武連峰看來,未來數字經濟一定會是主流,如果產品和服務能夠幫助行業用戶實現數字經濟份額越來越大,那麼企業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大。
王偉中:創新已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
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在峰會上表示,IT產業是當今發展最迅速、創新最活躍、滲透性最強的產業之一。深圳IT領袖峰會從關注產業互聯網到聚焦智能新時代,始終瞄準科技前沿,引領未來發展新方向,共贏始終是峰會的核心價值。
創新已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圳服務了華為、中興、騰訊等一批世界型企業,截至目前深圳市上市主體企業超過了310萬,並聚集了中國電子信息前十強的企業總部或區域總部,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企業來深圳發展,引進了幾十萬創新創業人才,形成了從硬體研發到先進製造、軟體開發的完整生態產業鏈,深圳已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重頭之地。
李小加:上市如相親,CDR是外籍華人在華婚姻暫行條例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在峰會上做了以《資本的邏輯、獨角獸的訴求、監管的抉擇-路在何方?》為主題的演講。
在演講開始李小加就直接表示這個話題不容易談,他笑稱:「因為很多事情不能踩在別人腳上,但這個事情又要說清楚,所以今天輕松一點打一個比喻,或者看一出戲。」
李小加表示,獨角獸之前是王老五,變成鑽石王老五之後是獨角獸,獨角獸要尋找投資者就是獨角獸尋親記。
在他看來,這部戲主要討論尋親記過程中的法律問題、市場問題、改革怎麼辦,主要人物有獨角獸、王老五,第二是新娘,新娘就是投資者。第三要有岳父,岳父就是監管者。第四是岳母,就是上至政府、下至群眾,乃至媒體和專家。
8、中國游戲簡史
作品相關 中國網路游戲發展簡史<轉載>
作者:獷MAN
曾經說過的這句話代表了人類一種廣范溝通的慾望。2000年後,網路所營造的泡沫經濟開始破滅,一個個盛極一時的網路公司紛紛傳出裁員或倒閉的消息,而一個網站卻呈現另外一番景象:2001年5月,聯眾游戲以17萬同時在線、2000萬注冊用戶的規模成為世界最大在線游戲網站。
就是以聯眾游戲和文字MUD為代表的網路在.com泡沫經濟中獨樹一幟的表現,讓不少人看到了其中所蘊涵的巨大商機。在後面的這幾年裡,網路游戲確實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了。
1998年6月 聯眾網路游戲世界正式推出。
開拓者的道路
第一批進入中國大陸的網路游戲之一《萬王之王》獲得巨大的成功。隨後,由北京華義代理的《石器時代》於2001年1月正式上市。由亞聯游戲代理的《千年》緊跟在2001年2月開始測試,4月開始正式收費。
到2001年6月止,網路游戲進入中國大陸一年間,市場上推出的網路游戲數量達到十數款,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網路游戲的火爆登場,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一批網路游戲的專業媒體在此期間顯露頭角。然而,在網路游戲從無到有的快速成長背後,不可否認地存在成長過快所帶來的問題,如盲目引進游戲、游戲運營管理混亂等。早期中國網路游戲的發展,並沒有進行良好的產業規劃,存在著一定的自發性。因而早期的網路游戲,除少部分仍能成功運營外,大部分都已退出市場或慘淡經營。
2000年6月 華彩公司正式發行中國大陸第一款大型多人在線RPG《萬王之王》;
2000年7月 《大眾網路報》創刊,開辟了第一個網路游戲版塊;
2000年9月 智冠公司製作的《網路三國》正式發行;
2000年11月 宇智科通正式推出《黑暗之光》;
2001年1月 北京華義代理的《石器時代》正式上市;
2001年3月 北京中文之星出品的《第四世界》正式上市;
2001年3月 亞聯游戲代理的《千年》正式上市。
崛起的前奏
從《萬王之王》進入中國開始,就註定與之相關的許多方面備受影響,其中受影響最大之一的則是單機游戲市場。2000年底,網路游戲的迅猛發展,使其規模達到了多年形成的單機游戲市場規模的數成,而到了2001 年,網路游戲更是發展到與單機游戲市場規模相當。
一個接一個新網路游戲測試及上市的消息幾乎充斥了2001年下半年的網路游戲市場。但2000年下半年和 2001年上半年不同,這一時期開始有一些資深的單機游戲廠商加入,他們在單機游戲市場運作方面的心得,再加上之前已經上市網路游戲的運營經驗,中國網路游戲開始步入穩定成熟的發展。大部分在今天占據主要地位的網路游戲代理商都在這一時期顯露頭角,而大量在未來發展中起推動作用的網路游戲也都在這時開始測試及准備工作。
與此同時,網路游戲的相關媒體如《大眾網路報》也表現得進一步成熟,他們在對網路游戲的詮釋和指導玩家正確進行游戲方面表現得更加有力。可以看到,在這一時期,媒體與運營商之間開始了更頻繁更廣泛的合作,為網路游戲向成熟穩重的方向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2001年7月 第三波戲谷代理的《龍族》正式上市;
2001年7月 亞聯游戲第二款網路游戲《紅月》正式上市;
2001年7月 游龍在線推出《金庸群俠傳Online》;
2001年7月 華彩公司發行的《三國世紀》正式上市;
2001年10月 天府熱線游戲中心正式成立;
2001年11月 網易推出《大話西遊Online》;
2001年11月 上海盛大代理的《傳奇》正式上市;
2002年1月 網星公司代理的《魔力寶貝》上市;
2002年1月 捷三峰公司代理的《倚天》上市。
飛速發展的今天
到現在,中國網路游戲產業已經處在一個穩定成熟的發展階段。從整體來看,這個階段中國網路游戲產業的發展呈現出統一性和協調性,並且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處於產業鏈上的渠道銷售商、點卡銷售商、上網服務業(網吧等)和媒體等,伴隨著網路游戲產業的脈搏,飛速發展起來。而占據產業整體鏈條上最關鍵地位的網路游戲運營商,變得更加成熟和理智。同時,網路游戲公司與主要電信和網路廠商也建立了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
2002年5月 蟬童軟體推出《決戰》;
2002年6月 網易推出《精靈》的測試活動;
2002年7月 游龍在線推出《三國演義Online》開始正式收費;
2002年7月 捷三峰公司為其第二款網路游戲《聖者無敵》展開測試活動;
2002年7月 上海盛大代理的第二款網路游戲《瘋狂坦克2》開始測試;
2002年7月 《傳奇》同時在線人數突破50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路游戲;
2002年8月 高嘉科技代理的《天使》正式上市;
2002年8月 游戲橘子開展《混亂冒險》測試活動;
2002年8月 第九城市為其代理的《奇跡》展開測試活動。
不可限量的未來
2001年,中國網路游戲的市場規模接近3.1億元人民幣,根據IDC的研究,在2002 年中國網路游戲市場規模將達到9.1億元人民幣,比2001年增長187.6%。IDC預計,到2006年,中國網路游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3.4億元人民幣,2001~2006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92.6%。2001年,中國付費網路游戲用戶僅168.1萬,而2002年底將達到401.3萬戶。
2002年10月 天府熱線游戲中心推出全國首個網路游戲電視節目--《傳奇之美夢成真》;
2002年10月 國內單機游戲巨頭奧美電子開始涉入網路游戲,其代理的《孔雀王》開始測試;
2002年11月 天府熱線游戲中心經過一年運營,其平台上經營的游戲達到9款,投入運營的伺服器達到500台以上,平均在線游戲人數突破10萬;
2002年11月 上海依星推出《遺忘傳說》測試活動。
2002年11月 卓越數碼推出《新西遊記之大唐天下》;
2002年11月 新浪網正式簽約《天堂》;
2002年12月 清華同方正式代理的《N-age》開始內測;
2002年12月 網星代理《軒轅劍Online》開始測試;
2002年12月 "2002年中國網路游戲產業調查報告暨網路游戲產業峰會"在成都召開。
9、5G引爆那些行業機遇?
2019年中國5G產業市場分析: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全球化步伐有待加快5G板塊熱度不減 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
近期,5G板塊熱度不減。2019年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在人民大會堂「委員通道」上表示,我國25個省區市正在進行網路試點,下半年5G手機將零星上市。3月4日5G概念股多股漲停。專家認為,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貢獻將更為顯著。
5G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貢獻更為顯著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監管研究部主任張春飛分析認為,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具備更高速率、更低時延和更大用戶連接能力等顯著特徵,不僅能滿足人與人的通信,還能滿足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將開啟萬物互聯、人機交互的新時代,對構築數字化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意義重大。GSMA預測到2025年,全球5G連接數量將達到14億,佔全球總數的15%。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左鎧瑞表示,5G與4G協調發展正加快基礎設施升級。在建網初期,5G主要覆蓋熱點地區,當沒有5G覆蓋時,5G多模終端(兼容4G/5G多種制式)可以自動切換到4G網路,5G網路建設可與4G網路協同。預計2020-2025年,5G網路總投資額在9000-15000億元,同期電信企業5G業務收入累計將達到1.9萬億元。
5G拓展產業互聯網新空間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工程師汪明珠分析認為:
1、增強移動寬頻場景,主要是現有移動互聯網的升級,為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應用體驗,如智能家居、智慧醫療、虛擬現實等。
2、物聯網場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車聯網等低功耗大連接應用,給城市管理、環境監測、智能交通等行業帶來新型智慧應用。
3、工業互聯網場景,主要面向工業控制、工廠自動化、遠程運維等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要求的垂直行業應用。
從上述應用場景可以看出,與4G相比,5G應用將與更廣泛的實體經濟領域相結合,極大推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壯大,形成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5G對經濟社會貢獻顯著
從直接貢獻看,5G的部署可以有效帶動產業鏈快速發展:
1、5G建網過程需要采購大量網路設備,這將帶動我國設備製造企業研發先進的設備。
2、帶動手機終端的升級換代,將促進手機廠商製造更先進、更豐富的終端產品。
3、網速快了,終端好了,也將推動互聯網、軟體企業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應用,帶動整個信息服務水平的提升。
從間接貢獻看,5G將成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使能器
5G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度融合,將支撐傳統產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管理服務等生產流程的全面深刻變革,助力傳統產業優化結構、提質增效。通過產業間的關聯效應和波及效應,將放大5G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帶動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領域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就業貢獻看,5G 將創造大量具有高知識含量的就業機會
5G帶動移動通信產業就業的同時,還將催生工業數據分析、智能演算法開發、5G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等新型信息服務崗位,並培育基於在線平台的靈活就業模式。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從直接貢獻看,預計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達3.3萬億元。從間接貢獻看,預計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8.4萬億元。從就業貢獻看,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2020-2030年中國5G的直接和間接經濟產出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大運營商試點城市激戰 專家點評爭奪全球領先步伐還需加快
繼去年12月三大運營商獲得全國范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後,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今年中將進行5G商業推廣,一些地區將會發放5G臨時牌照,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同時加快推進終端的產業化進程和網路建設。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在人民大會堂「委員通道」上表示,我國25個省區市正在進行網路試點。
5G的技術特點決定了其網路建設的超大密集度。在網路建設方面,中信建投證券在一份研報中預計,2019年中國將新建開通5G基站10萬個左右,預計全球在30萬~40萬個基站左右。未來5G基站量將是4G基站量的2倍,可見5G需要大規模投資。而5G基站建設規模是視運營商而定的,可以預計,運營商圍繞5G的激戰近在眼前。
目前進展最快的就是三大運營商的試點城市。去年12月,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正茂在中國移動5G創新合作峰會上表示,中國移動在全國有17個實驗城市。其中在杭州、上海、蘇州、廣州、武漢5個城市進行5G規模實驗。此外,還將在北京、成都、深圳、青島、天津、福州、武漢、南京、貴陽、沈陽、鄭州和重慶12個城市開展應用示範,深入到垂直行業的應用,形成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探索新興商務模式。
中國聯通計劃在北京、雄安、沈陽、天津、青島、南京、上海、杭州、福州、深圳、鄭州、成都、重慶、武漢、貴陽、廣州和張家口17個城市進行5G試驗。中國電信則准備在北京、雄安、深圳、上海、蘇州、成都、蘭州、南京、福州、重慶、杭州、海口等17個城市進行試驗。
看起來幾大運營商競爭的如火如荼,但也有通信專家點評認為,相對於韓美等國在5G上表現出來的激進步伐,國內三大運營商的「激戰」仍顯得相對保守。雖然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在高呼5G的重要性,但是實際總體行動上或許步伐並不大。三大運營商在爭奪5G全球領先的步伐上還需進一步加快。
10、阿里雲目前是我國最強大的雲科技之一,而他在全球有著怎樣的地位?
BAT」代表中國互聯網的三巨頭,他們甚至左右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如今,其中的那個「A」又被賦予了更多意義。
日前,IDC 日前公布 2018 年上半年全球公有雲 IaaS 廠商市場份額數據。在過去5年中,阿里雲全球市場份額增長 12 倍,成功超越 IBM ,與亞馬遜 AWS 、微軟Azure 共同組成全球前三大公有雲廠商「3A」。
換句話說,阿里雲已經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雲巨頭了。
一是,在做雲計算業務上,阿里巴巴的體現出超強的戰略預判和戰略恆心,並且一路領先。2010年3月召開的深圳IT領袖峰會上,BAT掌門人就雲計算的前景進行了公開辯論。李彥宏說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馬化騰說要再看看,只有馬雲說雲計算應該做且必須做。馬雲本人雖不懂技術,但是看好雲計算,當年他用一句話回應質疑阿里雲的人:「我每年給阿里雲投10個億,投個十年,做不出來再說。沒有這樣的戰略預判和恆心,阿里雲沒有今天的高度。
二是,阿里雲所在的亞洲市場已經成為雲計算最大的新興市場。金融時報說,現在中國的雲市場的增速差不多40%,遠遠超過美國。亞洲缺乏一個比較大的巨頭,而亞洲的互聯網又發展特別迅速,尤其是中國,東南亞。包括即將到來的5G和人工智慧,中國也是走在世界前列,而這些落地的人工智慧產品,無一不需要雲計算的服務,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雲計算在亞洲都是一個非常蓬勃向上的業務。阿里雲是亞洲市場的龍頭企業,在這個巨大的市場里有機會和能力做到第一名。
第三,阿里雲選對了跟著市場做自主研發這條路。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但中國互聯網卻因為電商崛起迎來一波浪潮。最明顯的便是淘寶網、支付寶用戶規模猛增,直接導致阿里的數據處理能力被壓榨到了極限。
前段時間刷屏的《阿里雲的這群瘋子》中,是這么描述當時阿里狀態的:
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半之間,阿里伺服器的使用率都會飆升到 98%,離爆棚就差兩個百分點。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樣的問題,阿里雲自主研發了「飛天」雲計算操作系統,一舉解決了困擾公司的IT架構問題。
自主研發聽上去熱血,但也意味著投入。以去年數據為例,普華永道報告顯示,2018 年阿里巴巴研發支出達 247 億元,是騰訊的 1.3 倍、百度的 1.8 倍,連續三年居中國上市企業之首。而這其中就包括耳熟能詳的達摩院、引進技術大牛等。
在大力投資之下,阿里雲的技術也在局部實現了領先。比如,阿里雲的雲資料庫 POLARDB 讀寫性能已經超越 AWS Aurora;圖像識別性能打破了亞馬遜保持的長達 8 個月的紀錄;語音AI技術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認為超過了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