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組裝電腦主機?圖解
文字不好表達,建議直接看一段電腦組裝視頻吧。
圖文的比較多不過不夠清楚理解。組裝電腦很簡單一把螺絲刀搞定。
2、如何安裝主機
組裝電腦的步驟一般是這樣的:
第一 准備好組裝電腦的配件和一把螺絲刀,一定要記得消除身上的靜電;
第二 將CPU和內存安裝到主板上(在此之前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好主板跳線);
第三 將機箱打開;
第四 安裝電源;
第五 安裝硬碟、軟碟機、光碟機;
第六 安裝主板;
第七 安裝顯示卡、音效卡等;
第八 連接電源線;
第九 連接數據線;
第十 裝擋板;
最後 蓋上機箱蓋;
下面讓我們准備一下安裝電腦所需要的各種部件:
主板、CPU、內存、軟碟機、硬碟、光碟機、顯示卡、音效卡和電源等。
還有連接軟碟機和硬碟的數據線,連接光碟機和音效卡的音頻線。這些是電腦主機箱內必不可少的。
另外,你還得准備好鍵盤、滑鼠、顯示器、音箱。
組裝電腦要什麼工具呢?只需要一把螺絲刀就能搞定。組裝的過程很簡單,就是把這些設備用特製的螺絲固定在機箱內,然後再數據線和電源線連接好,然後把蓋子一蓋,就是一台電腦了。
2.安裝前的注意事項
不過在安裝之前我想特別提醒你注意下面這些內容:
第一、防止人體所帶靜電對電子器件造成損傷:在安裝前,先消除身上的靜電,比如用手摸一摸自來水管等接地設備;如果有條件,可配戴防靜電環。
第二、對各個部件要輕拿輕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碟。
第三、安裝主板一定要穩固,同時要防止主板變形,不然會對主板的電子線路造成損傷的。
看不懂你說的「兼容的合理搭配主機箱的配置 」是什麼意思,是幫你寫個主機配置嗎?還是別的,費解ing
3、電腦與主機如何安裝
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
操作步驟: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 l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l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安裝電源
機箱中放置電源的位置通常位於機箱尾部的上端。電源末端四個角上各有一個螺絲孔,它們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裝時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裝反了就不能固定螺絲。可先將電源放置在電源托架上,並將4個螺絲孔對齊,然後再擰上螺絲,安裝電源
把電源裝上機箱時,要注意電源一般都是反過來安裝,即上下顛倒。只要把電源上的螺絲位對准機箱上的孔位,再把螺絲上緊即可。
提示:上螺絲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先不要上緊,要等所有螺絲都到位後再逐一上緊。安裝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也是一樣。 安裝主板
在機箱的側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來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圍和中間有一些安裝孔,這些孔和機箱底部的一些圓孔相對應,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安裝主板的時候,要先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
接著將機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裝銅質的膨脹螺釘(與主板上的螺釘也對齊),然後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時要注意把主板的I/O介面對准機箱後面相應的位置(圖中箭頭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設介面要與機箱後面對應的擋板孔位對齊,使主板的外設介面與機箱後面孔位對齊
注意:要讓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和USB介面和機箱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主板要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附近有信號線的印刷電路,在與機箱底板相連接時應注意主板不要與機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裝孔未鍍絕緣層,則必須用絕緣墊圈加以絕緣。最好先在機箱上固定一至兩顆螺柱,一般取機箱鍵盤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時,帶尖的一頭必須在主板的正面。
再把所有的螺釘對准主板的固定孔(最好在每顆螺絲中都墊上一塊絕緣墊片),依次把每個螺絲安裝好,擰緊螺絲。如圖11.5所示。
接著就是給主板插上供電插座。從機箱電源輸出線中找到電源線接頭,同樣在主板上找到的電源介面, 擰緊主板螺絲 .電源輸出接頭,主板上的電源輸入介面
把電源插頭插在主板上的電源插座上,並使兩個塑料卡子互相卡緊,以防止電源線脫落。同時這也是指示安裝方向的一個標志( 連接電源輸出與主板上的電源介面
提示:ATX電源的插頭如果插反了,根本插不進去的,所以不必擔心因插反而引起燒主板壞情況,這一點裝機的新手盡可以放心。
安裝主板時,多數主板都能夠自動識別CPU的類型,並自動配置電壓、外頻和倍頻等,所以不需要再進行其他跳線設置。有的主板是要求進行跳線的,即進行CPU主頻、外頻、CPU電壓、內存電壓等跳線。
(7) 確認顯示器與顯示卡連接正確,並且確認顯示器通電。
如果上述的安裝都是正確的,那麼多數是硬體本身有問題了。
至此,硬體的安裝就完成了。但是,前面已經說過,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硬碟的分區和格式化,然後,安裝操作系統,再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4、主機的安裝步驟是怎樣的?
將主機與電話線連接,電話線插頭插入主機右側的兩個插孔內(不分次序),再將隨報警主機所配的電話線將主機和電話機連接起來。
**插入主機源插孔內,此時電源燈亮,報警主機發出「B」的一聲,表示主機開始工作並進入布前端的警號插孔。
將可充式應急電源插入主機左側的電防狀態,如果主人不直接設置留言和電話號碼,主機每隔30秒會發出一聲「B」音提示主人錄入報警留言和報警電話號碼。
主機是指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也是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
在網路技術中是關於發送與接收信息的終端設備。
5、怎麼組裝電腦主機?
6、如何拆裝電腦主機 圖解
1、首先我們先把主機箱後面的螺絲給擰下來;
2、有些主機箱上是有一個按鈕,按下按鈕(如果沒有按鈕直接外拉),然後拉住把手向外拉;
3、如下,硬碟是有2根線(紅黃)連接的,我們先拔出這兩根線;
4、左圖的主機箱直接擰螺絲就可以拆下硬碟,右圖的主機箱構造不一樣,先按下藍色的按鈕;
5、然後按住按鈕然後把硬碟從下往上抬,整個架子會上移,拉住藍色塑料把手外拉;
6、這樣就把硬碟給拆下來了。
7、電腦主機組裝怎樣按先後順序裝???比如:先裝什麼再裝什麼??
電腦主機組裝順序如下:主板、CPU、內存條、顯卡、音效卡、驅動器。
裝機八大配件:CPU,主板,散熱器,內存,機箱,電源,顯卡,硬碟(機械硬碟/SSD)。
CPU辨識:市面上常見的CPU為兩類:AMD與intel。
AMD與intel的特點都非常鮮明,AMD仍舊使用針腳(叫做PGA封裝),而intel已經使用觸點(叫做LGA封裝,針腳都放在了主板上)。所以AMD的CPU看起來都比較高,intel的CPU都比較扁。因為AMD的針腳在CPU上,所以收到CPU需要簡單看看針腳是否有彎曲。
(7)主機如何安裝擴展資料
現在的電腦皆由:主機(重要部分)、輸入設備(鼠鍵等)、輸出設備(顯示器等)三大部件組成。而主機箱中有:主板、CPU、內存、電源、硬碟、音效卡、網卡、顯卡、CPU散熱器、(軟盤)、(軟碟機)、(光碟機)等硬體。
而從最根本來講,計算機分為五大分部: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出設備、輸入設備。
內存是屬於電子式存儲設備,由電路板和晶元組成,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有電可存,無電清空,即電腦在開機狀態時內存中可存儲數據,關機後將自動清空其中的所有數據。
顯卡:負責將CPU送來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顯示器識別的模擬信號,傳送到顯示器上顯示出來。
8、主機怎麼安裝
一般先將CPU安裝到主板上,再安裝CPU風扇,內存。
然後再將主機機箱打開,安裝好開關電源,再安裝主板。
再將顯卡安裝好,固定好硬碟,連接好開關電源,接好數據連接線。
最後接好前面板連接線,連接電源,開機進行檢測,沒有問題後,關上主機機箱側面板。安裝完成。
9、電腦主機如何安裝
很簡單的,基本上接線口都是一一對應的。例如電源的插頭和插口是一一匹配,肯定不會裝錯。
數據方面的線也是一樣的,在機箱電源開關、喇叭、重啟、前置USB線等,插頭上面有英文編號的,對應主板上面也會有編號,都插上插對就可以了。那些字體很小的,費點眼神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