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伺服器的主板,有什麼用?
伺服器主板和一般電腦主板作用類似,但是形狀和插槽及技術標准規范有一些差異。
計算機主板是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部分,主板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各種內置及外置設備的介面插槽及排針等,簡而言之電腦的各種硬體很多都是需要安裝或者連接到主板上才能用,比如CPU、內存、存儲硬碟、顯卡、USB等等。
2、伺服器主板和普通主板的區別
伺服器主板和普通電腦主板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伺服器主板一般都是至少支持兩個處理器——晶元組不同(往往是雙路以上的伺服器,單路伺服器有時候就是使用台式機主板)。
2、伺服器幾乎任何部件都支持ECC,內存、處理器、晶元組(但高階台式機也開始支持ECC)
3、伺服器很多地方都存在冗餘,高檔伺服器上面甚至連CPU、內存都有冗餘,中檔伺服器上,硬碟、電源的冗餘是非常常見的,但低檔伺服器往往就是台式機的改裝品,不過也選用一線大廠電源。
4、由於伺服器的網路負載比較大,因此伺服器的網卡一般都是使用TCP/IP卸載引擎的網卡,效率高,速度快,CPU佔用小,但目前高檔台式機也開始使用高檔網卡甚至雙網卡。
5、硬碟方面,已經很多而且越來越多的伺服器將用SAS /SCSI 代替SATA。
說明:普通的家用和辦公電腦的主板,主要需求是在性能和功能上;而伺服器主板則是專門為了滿足伺服器應用——高穩定性、高性能、高兼容性的環境,而開發的主機板。由於伺服器的高運作時間,高運作強度,以及巨大的數據轉換量,電源功耗量,I/O吞吐量,因此對伺服器主板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
3、伺服器主板和家用主板的區別
普通的家用和辦公電腦的主板,主要需求是在性能和功能上;而伺服器主板則是專門為了滿足
伺服器應用——高穩定性、高性能、高兼容性的環境,而開發的主機板。由於伺服器的高運作
時間,高運作強度,以及巨大的數據轉換量,電源功耗量,I/O吞吐量,因此對伺服器主板的
要求是相當嚴格的。
伺服器主板和普通電腦主板的區別,主要由以下5點:
1、伺服器主板一般都是至少支持兩個處理器——晶元組不同(往往是雙路以上的伺服器,單
路伺服器有時候就是使用台式機主板)。
2、伺服器幾乎任何部件都支持ECC,內存、處理器、晶元組(但高階台式機也開始支持ECC)
3、伺服器很多地方都存在冗餘,高檔伺服器上面甚至連CPU、內存都有冗餘,中檔伺服器上,
硬碟、電源的冗餘是非常常見的,但低檔伺服器往往就是台式機的改裝品,不過也選用一線大
廠電源。
4、由於伺服器的網路負載比較大,因此伺服器的網卡一般都是使用TCP/IP卸載引擎的網卡,
效率高,速度快,CPU佔用小,但目前高檔台式機也開始使用高檔網卡甚至雙網卡。
5、硬碟方面,已經很多而且越來越多的伺服器將用SAS /SCSI 代替SATA。
4、伺服器主板和電腦主板有什麼區別???
伺服器主板在存儲設備介面方面,中高端產品也多採用SCSI介面而非IDE介面,並且支持RAID方式以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和數據安全性。在顯示設備方面,伺服器與工作站有很大不同,伺服器對顯示設備要求不高,一般多採用整合顯卡的晶元組,例如在許多伺服器晶元組中都整合有ATI的RAGE XL顯示晶元,要求稍高點的採用普通的AGP顯卡,甚至是PCI顯卡;而圖形工作站對顯卡的要求非常高,主板上的顯卡介面也多採用AGP Pro 150,而且多採用高端的3DLabs、ATI等顯卡公司的專業顯卡,如3DLabs的「野貓」系列顯卡,中低端則採用NVIDIA的Quandro系列以及ATI的Fire GL系列顯卡等等。在擴展插槽方面,伺服器/工作站主板與台式機主板也有所不同,例如PCI插槽,台式機主板採用的是標準的33MHz的32位PCI插槽,而伺服器/工作站主板則多採用64位的PCI X-66甚至PCI X-133,其工作頻率分別為66MHz和133MHz,數據傳輸帶寬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並且支持熱插拔,其電氣規范以及外型尺寸都與普通的PCI插槽不同。在網路介面方面,伺服器/工作站主板也與台式機主板不同,伺服器主板大多配備雙網卡,甚至是雙千兆網卡以滿足區域網與Internet的不同需求。伺服器主板技術要求非常高,所以與台式機主板相比,生產廠商也就少得多了,比較出名的也就是英特爾、超微、華碩、技嘉、泰安、艾崴等品牌,在價格方面,從一千多元的入門級產品到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高檔產品都有
台式機晶元組要求有強大的性能,良好的兼容性,互換性和擴展性,
對性價比要求也最高,並適度考慮用戶在一定時間內的可升級性,
擴展能力在三者中最高。在最早期的筆記本設計中並沒有單獨的筆記本晶元組,
均採用與台式機相同的晶元組,隨著技術的發展,筆記本專用CPU的出現,
就有了與之配套的筆記本專用晶元組。筆記本晶元組要求較低的能耗,良好的穩定性,
但綜合性能和擴展能力在三者中卻也是最低的。伺服器/
工作站晶元組的綜合性能和穩定性在三者中最高,部分產品甚至要求全年滿負荷工作,
在支持的內存容量方面也是三者中最高,能支持高達十幾GB甚至幾十GB的內存容量,
而且其對數據傳輸速度和數據安全性要求最高,所以其存儲設備也多採用SCSI介面而非IDE
介面,而且多採用RAID方式提高性能和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台式機主板,就是平常大部分場合所提到的應用於PC的主板,板型是
ATX或Micro ATX
結構,使用普通的機箱電源,採用的是台式機晶元組,只支持單CPU,內存最大隻能支持到4GB,而且一般都不支持ECC
內存。存儲設備介面也是採用IDE或SATA介面,某些高檔產品會支持RAID。顯卡介面多半都是採用
AGP 4X或AGP 8X,某些高檔產品也會採用AGP Pro
介面以支持某些高能耗的高檔顯卡。擴展介面也比較豐富,有多個USB2.0/1.1,IEEE1394,COM,LPT,IrDA
等介面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擴展插槽的類型和數量也比較多,有多個PCI,CNR
,AMR等插槽適應用戶的需求。部分帶有整合的網卡晶元,有低檔的
10/100Mbps自適應網卡,也有高檔的千兆網卡。在價格方面,
既有幾百元的入門級或主流產品,也有一二千元的高檔產品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台式機主板的生產廠商和品牌也非常多,市場上常見的就有幾十種之多。
伺服器/工作站主板,則是專用於伺服器/工作站的主板產品,
板型為較大的ATX,EATX或WATX
,使用專用的伺服器機箱電源。其中,某些低端的入門級產品會採用高端的台式機晶元組,例如英特爾的I875P
晶元組就被廣泛用在低端入門級產品上;而中高端產品則都會採用專用的伺服器/工作站晶元組,例如英特爾
E7501,Sever Works GC-SL等晶元組。對伺服器/
工作站主板而言,最重要的是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其次才是高性能。因為大多數的伺服器都要滿足每天24
小時、每周7天的滿負荷工作要求。由於伺服器/
工作站數據處理量很大,需要採用多CPU並行處理結構,即一台伺服器/工作站中安裝2、4、8等多個CPU
;對於伺服器而言,多處理器可用於資料庫處理等高負荷高速度應用;
而對於工作站,
多處理器系統則可以用於三維圖形製作和動畫文件編碼等單處理器無法實現的
高處理速度應用。為適應長時間,大流量的高速數據處理任務,在內存方面,伺服器/工作站主板能支持高達十幾GB甚至幾十GB的內存容量,而且大多支持
ECC內存以提高可靠性。
5、伺服器主板一般用什麼牌子。
好的電腦主板牌子用的是:映泰、華擎、MSI、技嘉。
1.映泰:
盈泰是中國台灣的一家世界級主板製造商。它與上游晶元製造商關系密切,是英偉達的AIC。其主板產品具有12個武器等技術特點,更適合家庭和商業使用。高端T系列在超頻性能上尤為突出,在DIY玩家中口碑良好。
還推出了t-power系列,摔角高端。圖形卡功能過頻軟體,可以充分探索DIY的樂趣。然而,它在過去兩年才進入DIY市場。雖然它有九種特殊的技術,但它具有一般的超頻能力,也適用於家庭和商業使用。
2.華擎:
華清科技部由一批在主板行業有著多年經驗的精英團隊組成,主要銷售自有品牌ASRock電腦主板。公司實行扁平化管理,已在台灣上市,股票代碼3515。公司在管理層的領導下,以卓越的研發實力,以設計創新、貼心產品、甜蜜價格的理念服務於消費者。
3,MSI:
微星成立於1986年8月,英文品牌名為micro-star。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台灣省新北市中和區。是全球五大主板製造商和最大的顯示卡製造商之一。
微星公司成立於1985年,由徐翔、金鑫、林文同、游先能、陸啟龍等五位曾在台灣索尼公司工作過的工程師創立。在初期階段的技術和質量建設的卡片業務。
4.技嘉:
Giga科技成立於1986年,是一家以台灣、中國大陸、主板、顯卡產品為主的電腦硬體製造商。Giga專注於關鍵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創新和質量服務提升,在行業中確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Giga科技成為全球主板、顯卡產品創新的領導者;通過集團運營,公司產品已成功拓展到電腦周邊、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台式機、網路通訊產品、伺服器、手機等領域。
6、伺服器主板和普通電腦的區別 以及CPU和普通電腦的區別
CPU,也即中央處理器,是一台電腦的神經中樞。作為PC的核心部件,CPU同時兼具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兩大使命,可以說意義非小。不過在不同的產品線,CPU的構造和功用也並不相同,比如企業和消費領域的CPU並不盡相同。一般來說,伺服器CPU和家用CPU有以下幾點區別:
1.指令集
伺服器CPU的指令一般是採用的RISC(精簡指令集)。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針對性更強,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專門的優化,能效更高。而家用版cpu一般為CISC復雜指令集,追求指令集的大而全,盡量把各種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塊,但是調用速度和命中率較低。
2.穩定性
伺服器CPU是為了長時間穩定工作而存在的,基本都是設計為能常年連續工作的,而普通桌面級CPU是按72個小時連續工作而設計的。所以伺服器CPU相比家用CPU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有著天壤之別。所以通常情況下,伺服器是365天開機工作的,而家用電腦在不使用時,還是習慣讓他保持關機狀態。
3.介面
介面不同。以幾年前的INTEL為例,當時其桌面級CPU為775介面,而伺服器CPU則有775和771等。伺服器要求數據吞吐量要高,匯流排帶寬比家用的同一時期的CPU高。
4.緩存
廠商通常捨得在伺服器部件上花成本,所以最新的伺服器CPU往往應用了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比如在緩存方面,很早已經在伺服器CPU上應用的3級緩存,直到最近幾年才應用到家用CPU上。
5.多路互聯
伺服器CPU支持多路互聯,簡單的說就是1台機器可裝很多CPU,普通桌面級CPU不支持這種工作方式。
6.價格
伺服器CPU入門級的一般是對普通CPU做了伺服器化,支持多路互聯和長時間工作等,性能並沒有太大提升,價格也高。高端伺服器則是運用大量的先進技術,價格更貴。對於伺服器而言,價格占考慮因素比重很低,因為如果性能不足或無法足時運行,帶來的損失將遠遠超過本身。
那麼,根據以上說法,看起來伺服器CPU的相比家用CPU有著諸多優點,那麼是否可以將伺服器CPU安裝到家用電腦上使用呢?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實CPU的性能要靠主板和內存才能完全發揮出來,而由於先天性的設計特點,很多家用電腦的主板是不適合伺服器CPU使用的,即使可以用,很多時候也無法保證發揮出其性能優勢。而且伺服器主板一般都沒有顯卡槽,因為對伺服器來說用集成顯卡即可了,對於游戲性能並沒有要求。但是在家用領域,獨顯則是高清游戲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說家用CPU的設計更符合PC的特點。
7、伺服器主板和普通PC主板有什麼區別?
伺服器主板和普通PC主板區別為:顯卡晶元組不同、ECC內存不同、設備介面不同。
一、顯卡晶元組不同
1、伺服器主板:伺服器主板對顯示設備要求不高,一般多採用整合顯卡的晶元組。
2、普通PC主板:普通PC主板對顯示設備要求高,多採用AGP、3DLabs、ATI等專業顯卡的晶元組。
二、ECC內存不同
1、伺服器主板:伺服器主板支持ECC內存以提高可靠性。
2、普通PC主板:普通PC主板不支持ECC內存以提高可靠性。
三、介面不同
1、伺服器主板:伺服器主板採用SCSI介面、SATA介面,支持RAID方式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和數據安全性
2、普通PC主板:普通PC主板採用IDE介面,不支持RAID方式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和數據安全性。
8、伺服器的主板和客戶機的主板有什麼區別
伺服器一個,客戶機若干,伺服器要n個sas硬碟,客戶機不要硬碟,全千兆光纖連接,加上一個好的系統和無盤軟體,比如銳起無盤。
主板為伺服器主板,cpu當然要好點的,內存4g或8g,不過大點好,硬碟要組成二組陣列,當然要多,最少4個,一般要8個,客戶機不要硬碟,客戶機用的是伺服器的硬碟,所以伺服器的硬碟要強勁,一般是要sas硬碟,伺服器的配置一般裝機商都知道,總之原則上配置不能低了!銳起的操作很簡單,找個懂的一下就教會了,銳起就是無盤網路軟體,不要什麼別的軟體支持,伺服器操作系統一般為win2003。如果10-50台客戶機,那麼配一台強勁的伺服器就可以了,如果50-100台的話就要二台伺服器了。
9、伺服器主板是什麼
普通家用PC的主板,更多的要求是在性能和功能上,而伺服器主板是專門為滿足伺服器應用(高穩定性、高性能、高兼容性的環境)而開發的主機板。由於伺服器的高運作時間,高運作強度,以及巨大的數據轉換量,電源功耗量,I/O吞吐量,因此對伺服器主板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 伺服器主板和普通PC主板的區別: 第一,伺服器主板一般都是至少支持兩個處理器mdash;mdash;晶元組不同(往往是雙路以上的伺服器,單路伺服器有時候就是使用台式機主板)。 第二,伺服器幾乎任何部件都支持ECC,內存、處理器、晶元組(但高階台式機也開始支持ECC) 第三,伺服器很多地方都存在冗餘,高檔伺服器上面甚至連CPU、內存都有冗餘,中檔伺服器上,硬碟、電源的冗餘是非常常見的,但低檔伺服器往往就是台式機的改裝品,不過也選用一線大廠電源。 第四,由於伺服器的網路負載比較大,因此伺服器的網卡一般都是使用TCP/IP卸載引擎的網卡,效率高,速度快,CPU佔用小,但目前高檔台式機也開始使用高檔網卡甚至雙網卡。 第五,硬碟方面,已經很多而且越來越多的伺服器將用SAS /SCSI 代替SATA。 CPU middot; Server: Intel Xeon/AMD Opteronreg;(僅限於雙路及以上的伺服器) middot; PC: P4/Celeron/P4M/Core /Core i3/Core i5/Core 7/AMD middot; SMP技術: SMP的全稱是ldquo;對稱多處理rdquo;(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是指在一個計算機上匯集了一組處理器,各CPU之間共享內存子系統以及匯流排結構。在這種架構中,一台電腦不再由單個CPU組成,而同時由多個處理器運行操作系統,而且共同使用內存和其他資源。雖然同時使用多個CPU,但是對用戶來說,它們的表現就像一台單機一樣。系統將任務分配給多個CPU,從而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在對稱多處理系統中,系統資源被系統中所有的CPU共享,工作負載能夠均勻地分配到所有可用處理器之上。 內存 middot; Server: ECC/Register middot; PC: Non ECC middot; ECC是ldquo;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rdquo;的簡寫,中文名稱是ldquo;錯誤檢查和糾正rdquo;。ECC是一種能夠實現ldquo;錯誤檢查和糾正rdquo;的技術,ECC內存就是應用了這種技術的內存,一般多應用在伺服器及圖形工作站上,這將使整個電腦系統在工作時更趨於安全穩定。 硬碟 middot; Server: SAS/SCSI/SATA/RAID/SFF SAS middot; PC: IDE/SATA 電源 middot; Server: 冗餘電源/專用電源PFC(Power Function Correcting功率因數校正器 ) middot; PC: 普通,但高檔微機也使用伺服器電源。 風扇 middot; Server: 冗餘風扇 middot; PC: 普通 網卡 middot; Server: Gb/冗餘 middot; PC: 也為Gb,但一般只有一個網卡。
10、普通主板和伺服器主板的有什麼區別?
區別很大
第一,伺服器主板一般都是至少支持兩個處理器——晶元組不同
第二,伺服器幾乎任何部件都支持ECC,內存、硬碟、處理器、晶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