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數據中心製冷和綠色數據中心製冷有何區別
所謂的」綠色數據中心「,無非就是空調調溫設計更加合理,總體耗電量更低。
而傳統的數據中心就是需要多大的冷量就配多大的空調。
」綠色「數據中心在空調系統設計的時候會充分考慮自然資源的利用,比如通風降溫控濕、通風冷量回收等等。
2、數據中心產業的製冷效果如何做的更好
製冷效果來的改進一方面是源在能耗不變的情況下提升製冷效果,一方面是在製冷效果不變的情況下降低能耗,我補充些具體的做法,提升製冷效果基本上還是依靠技術改進來實現的:
1、現在專業的IDC機房,都要求設備必須是前後風道的,就是設備從前面板方向吸入冷風,然後從背面把熱風排出。而以前的大多數網路設備都是左右的風道的。前後風道的好處是:每排機架前面都會形成一個冷風道,而後面都會形成一個熱風道。這樣的話就很容易布置空調設備,可以從固定的位置吹入冷風,從固定的位置把熱風帶走,而且空調冷風利用率也是最高的,而且機架的密度也能夠比左右風道的大一些。
2、IDC機房的溫度越高,空調運行時的能效比越高。根據統計,21℃常溫運行時,假如空調需要30kWh; 那麼在高溫(45℃)運行時,空調僅需要17.4kWh。所以,現在專業的數據中心設備都支持高溫運行。這樣一來,數據中心的環境溫度可以適當調高,從而降低空調的能耗。
3、IDC技術主要是做什麼工作?詳細點,謝謝!
主要就是對IDC機房的設備維護。保障機房設備正常運行。
1、通過對機房環境支撐系統、監控設備、計算機主機設備定期檢測、維護和保養,保障機房設備運行穩定。
2、通過保養延長設備生命周期,降低故障率。
3、確保機房在突發事故導致硬體設備故障,影響機房正常運作情況下,可及時得到設備供應商、或機房服務維護人員的產品維修、和技術支持,並快速解決故障。
4、互聯網數據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簡稱IDC,就是電信部門,利用已有的互聯網通信線路、帶寬資源,建立標准化的電信專業級機房環境,為企業、政府提供伺服器託管、租用,以及相關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務。
(3)idc製冷擴展資料:
IDC機房的維護方法:
1、機房除塵及環境要求:
定期對設備進行除塵處理,清理,調整安保攝像頭清晰度,防止由於機器運轉、靜電等因素將塵土吸入監控設備內部。同時檢查機房通風、散熱、凈塵、供電、架空防靜電地板等設施。機房室內溫度應控制在+5℃~+35℃,相對濕度應控制在30%~85%。
2、機房空調及新風維護:
檢查空調運行是否正常,換風設備運轉是否正常。從視鏡觀察製冷劑液面,看是否缺少製冷劑。檢查空調壓縮機高、低壓保護開關、乾燥過濾器及其他附件。
3、UPS及電池維護:
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電池核對性容量測試;進行電池組充放電維護及調整充電電流,確保電池組正常工作;檢查記錄輸出波形、諧波含量、零地電壓;查清各參數是否配置正確;定期進行UPS功能測試,如UPS同市電的切換試驗。
4、消防設備維護:
檢查火警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火災警報裝置外觀及試驗報警功能;檢查火災警報控制器的自檢、消音、復位功能及主備用電源切換功能。
5、電路及照明電路維護:
鎮流器、燈管及時更換,開關更換;線頭氧化處理,標簽巡查更換;供電線路絕緣檢查,防止意外短路。
6、機房基礎維護:
靜電地板清洗清潔,地面除塵;縫隙調整,損壞更換;接地電阻測試;主接地點除銹、接頭緊固;防雷器檢查;接地線觸點防氧化加固。
7、機房運維管理體系:
完善機房運維規范,優化機房運維管理體系。維護人員24小時及時響應。
4、機房空調的製冷量計算方法
機房熱負荷計算方法二:設計估算與事後調整法數據中心機房主要的熱負荷來源於設備的發熱量及維護結構的熱負荷。因此,要了解主設備的數量及用電情況以確定機房專用空調的容量及配置。根據以往經驗,除主要的設備熱負荷之外的其他負荷,如機房照明負荷、建築維護結構負荷、補充的新風負荷、人員的散熱負荷等,如不具備精確計算的條件,也可根據機房設備功耗及機房面積,按經驗進行測算。採用「功率及面積法」計算機房熱負荷。 Qt=Q1+Q2 其中,Qt總製冷量(KW) Q1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1.0) Q2環境熱負荷(=0.12~0.18KW/m2×機房面積),南方地區可選0.18,而北方地區通常選擇0.12
方法二是對復雜科學計算的工程簡化計算方法。這種計算方法下,通常容易出現計算熱量大於實際熱量的情況,因為機房專用空調自動控制溫度並決定運行時間,所以多餘的配置可以作為冗餘配置,對機房專用空調的效率與耗電量不大。本文以方法二推導數據中心機房專用空調配置與能效計算。數據中心機房專用空調配置 設定數據中心的IT類設備為100kW,並且固定不變。根據上述方法二,還需要確定機房的面積。再假定數據中心的熱負荷密度為平均熱負荷密度,即4kW/機櫃。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機櫃為4kW的熱負荷。數據中心的機櫃數量為:100kW/4kW=25台機櫃按國家標准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有關機櫃佔地面積計算方法,當電子信息設備尚未選形時,可按下式計算:A=FN式中 F——單台設備佔用面積,可取3.5~4.5(m/台)N——計算機主機房內所有設備的總台數。取每個機櫃的佔地面積為中間值4m/台,那麼數據中心的面積為: 25台機櫃×4m/台=100m2假定環境熱負荷系數取0.15kW/m2,則數據中心機房總熱負荷為: Qt=Q1+Q2=100kW+100×0.15=115kW 數據中心送風方式選擇:按國家標准要求,採用地板下送風,機櫃按冷熱通道布置。機房專用空調選擇:機房空調通常分為DX(直接製冷)與非直接製冷(包括各類水製冷系統等),先討論直接製冷系統的機房空調。不同廠家有不同型號的機房專用空調,以某品牌的機房空調為例,應配置的機房空調為:兩台某系列機房空調,在24℃相對濕度50%工況下,每台製冷量為60.6kW,兩台空調的總製冷量為121.2kW,略大於115kW的計算熱負荷。根據國家標准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的數據中心空調配置建議,數據中心通常建議採用N+M(M=1,2,…)配置形式,提供工作可靠性與安全性。假設本數據中心採用N+1方式配置,即為2+1方式配置3台該系列的機房空調,實現兩用一備工作 。
5、數據中心機房空調計算,每平米按多少千瓦製冷量計算?
每個機櫃的佔地面積含通道的話大概3平米左右。
每個機櫃1.5kW的話,那麼就是500W/平方。
比想像的大吧?這還算小的呢。呵呵
一般設計商用機房的話,每機櫃電力大概是2.0-5.0kW左右
比上面的還大幾倍。。
6、數據中心(IDC)精密空調用什麼品牌好?誰能告訴我啊,謝謝~~~
國內國外用於機房的精密空調品牌有很多的。艾默生、海洛斯、還有史圖斯、佳力圖、依米康這些牌子。
艾默生機房專用空調還是不錯的選擇,有寬電壓工作,斷電自保護等功能。是研發生產精密空調最早的廠家。也是國內業界最強的廠家。
希望我的答案能對你有所幫助
7、數據中心應該採用哪種製冷方案?
中央空調調製冷方法:1、開關機:把撥動開關撥動到ON位置,溫控器開機;把開關撥動到OFF位置,溫控器關機。2、工作模式設定:把撥動開關撥動到COOL位置,溫控器設定為製冷模式;把撥動開關撥動到HEAF位置,溫控器設定為制熱模式。3、溫度設定:機械式溫控器,採用旋鈕式設定溫度,把紅點對著面板標明的溫度數據即可。4、風速設定:把開關撥動到LOW位置;溫控器設定為低檔風速;把開關撥動到WED位置,溫控器設定為中檔風速;把開關撥動到High位置,溫控器設定為高檔風速。
8、數據中心機房製冷設備怎樣設計
要在機房裡面的主機才能夠設置,在主機電腦裡面控制空調控制器裡面的軟體進行數據的修改。相當於匯智聯合裡面的文章也有一些方案。你也可以進行查看的!
9、數據中心空調用冷水系統好還是風冷系統好?
從字面意義來理解,」冷凍水型「指的是冷水機組系統,也就是主機產生冷水,冷水進入末端換熱設備(空調箱或風盤)內與數據中心內空氣進行熱量叫喚。
而」冷卻塔供冷系統「可以理解成」水冷式空調系統,也可以理解成沒有製冷系統的直冷系統。
需要有更准確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確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