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邊緣傳輸伺服器和exchange伺服器可以裝在一個機器上嗎?
Edge server不應部署在其他的Exchange 功能伺服器上。
Edge server的作用就是進行邊緣訂閱,可以結合forefront一起保護exchange系統,防止垃圾郵件和其他惡意郵件的干擾,預防網路惡意攻擊,影響甚至摧毀整個Exchange server。
2、邊緣計算是什麼,和雲計算的區別是什麼?
如果把雲計算比作整個計算機智能系統的大腦。那麼邊緣計算就是這個系統的眼睛耳朵和手腳。核心伺服器讓智能系統具有很強的人工智慧,但是如果這個人工智慧是聾子瞎子,它也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大數據應用中常常面對的一個痛點,就是沒有採集到合適的數據。邊緣計算可以為核心伺服器的大數據演算法提供最准確,最及時的數據來源。
邊緣計算和雲計算的結合讓整個智能系統不但頭腦清楚,而且耳聰目明,手腳靈便。完全依賴雲計算的計算機系統就好比每一件事都要請示司令部的軍隊,在需要大量和外界互動的時候會顯得僵化,反應遲緩,而且一旦網路有點問題就徹底歇菜。
另外一個方面是:邊緣計算和雲計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事情,其中一個不會取代另一個。但目前太多的內容混淆了IT專業人士,提出邊緣計算將取代雲計算,這就相當於說PC會取代數據中心。
所有公有雲提供商都具有包含或將邊緣計算的物聯網戰略和技術棧。邊緣計算和雲計算可以在一起工作,但邊緣計算是用於特殊需求的專用系統。雲計算是一種更通用的平台,也可以在舊的客戶端/伺服器模型中與專用系統配合使用。(例如:易邁雲)
3、什麼是邊緣伺服器?
隨著互聯網及其應用的快速發展,絕大多數企業都建立自己的網站,增強對外聯絡,加速業務流程,客戶對網站系統訪問的響應時間,網站內容以及所提供服務的可靠性,即時性等要求也越來越高,使得以單台伺服器來支撐整個網站的系統已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採用兩到三層架構的一組伺服器.第一層是跟用戶直接發生聯系的前端伺服器,也稱為邊緣伺服器。
邊緣伺服器為用戶提供一個進入網路的通道和與其它伺服器設備通訊的功能,通常邊緣伺服器是一組完成單一功能的伺服器,如防火牆伺服器,高速緩存伺服器,負載均衡伺服器,DNS伺服器等。第二層是中間層,也稱為應用伺服器,包括Web表現伺服器,Web應用伺服器等.第三層是後端資料庫伺服器。
在當今企業龐大的網路中,網路安全一直是管理人員擔心的問題,病毒傳播和黑客入侵已成為企業網路受到外來攻擊的最主要的威脅,網站的安全是網站建設必須考慮的內容,所以所有的網站都或多或少的有網路安全措施&網路防火牆.在訪問量不高的情況下,防火牆功能可以跟Web服務共存在一台伺服器上,但訪問網站的客戶數量的增多必然增加伺服器的負載,防火牆的運行必然影響訪問速度,因此為了不降低訪問速度甚至提高訪問速度,同時保持或提高網路安全性,就有必要採用專用的防火牆伺服器. 不論一個客戶是如何使用互聯網的, 快速持續地傳送客戶所需的Web內容都是非常重要的。
針對電子商務, 用戶的等待時間會導致收入的損失.研究顯示,在每頁標準的8秒裝載時間之前, 25%的站點訪問者會變得不耐煩而轉向其它站點.下降的生產率會給那些其雇員不願意訪問互聯網上有關工作信息的企業帶來同樣的成本.為了提高網站訪問響應速度和效率,在web伺服器之前增加高速緩存伺服器,把客戶經常訪問的內容放在高速緩存伺服器上,這樣客戶在訪問這些內容時就可以直接在高速緩存伺服器上獲得,降低了網路擁塞,這樣就有更多的帶寬用於其它請求,極大地提高了響應時間. 隨著網站通信量的增加,一台伺服器已不能滿足業務需求,需要不斷增加新的伺服器,並要跨越這些伺服器分發負載,同時還不能造成站點訪問者的任何中斷.這些訪問應該連接到相同的URL- 不管實際上是由哪一台伺服器來滿足了請求.因此需要有一個專用伺服器動態分配各伺服器之間的訪問流量,這種專用伺服器就是負載均衡伺服器,負載伺服器通過特定的負載均衡技術,將外部客戶請求視同一功能的伺服器組中各伺服器上的負載狀況合理分配到某台伺服器上,籍此大幅提高獲取數據的速度,解決海量並發訪問問題.負載均衡伺服器不僅可以平衡各伺服器的負載,還可以檢測伺服器的使用情況,在某台伺服器發生故障的情況下及時把該伺服器的工作分配到其他伺服器上,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如果訪問量超出了伺服器的響應能力,只需增加伺服器數目就可平滑升級。
4、如何配置FMS邊緣伺服器
一、FMS3安裝目錄下:conf/_defaultRoot_/_defaultVHost_/Vhost.xml,用記事本打開這個文件,作如下修改:
找到 <Proxy> 下的 <Mode> 節點,修改Mode屬性為remote,即: remote
二、 FMS3安裝目錄下:conf/_defaultRoot_/_defaultVHost_/Application.xml,用記事本打開這個文件,作如下修改:
找到 <Scope></Scope>節點,修改為:<Scope>inst</Scope> 保存即可。
記得:重啟FMS後,邊緣伺服器就配置好了,至於其它的性能各方面的參數,可以詳細配置
5、互聯網劃分為邊緣部分和核心部分,那麼騰訊的伺服器(或其他公司的伺服器)處在邊緣部分還是核心部分??
邊緣。核心部分是路由器和網路
6、skype 2013什麼叫邊緣伺服器
沒有聽過邊緣伺服器,你是在哪裡看到的?
7、如何Exchange2010部署邊緣伺服器
部署條件邊緣伺服器屬於工作組環境,DNS指向內部的DNS伺服器(DC)邊緣伺服器添加域名後綴在內部DNS伺服器上添加A記錄指向邊緣伺服器安裝Microsoft.net Framework 3.5安裝ADLDS(活動目錄輕型目錄服務)安裝RSAT-ADDS(活動目錄域管理工具)細節:至於安裝Net Framework3.5,ADLDS,RSAT-ADDS,我們可以支持到微軟的官方網站下載Power Shell命令。
8、lync 2013邊緣伺服器怎麼測試
主要查看這些埠是否開放tcp5061,tcp5269,tcp80,tcp443。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內網用手機客戶端連接,手機內網連接也必須通過邊緣再連入內網,手機客戶端連不上的話邊緣肯定有問題。
9、Lync 邊緣伺服器的證書有什麼要求嗎, 具體說說它的要求
以下是用於訪問、Web 會議邊緣外部介面以及 A/V 身份驗證服務的公共證書的要求:
1.證書必須由經過批準的公共CA 頒發,且該 CA 支持使用者替代名稱。
2.如果證書要在邊緣池上使用,必須將其創建為可導出的證書,並在邊緣池中的每台邊緣伺服器上使用相同的證書。可導出的私鑰要求針對的是A/V 身份驗證服務,該服務必須在池中所有邊緣伺服器上使用同一私鑰。
3.如果想要最大化音頻/視頻服務的運行時間,請查看實現分離A/V 邊緣服務證書(即,與其他外部邊緣證書用途分離的 A/V 邊緣服務證書)的證書要求。
用於邊緣內部介面的專用(或公共)證書的要求如下所示:
1.證書可由內部CA 或經過批準的公共證書 CA 頒發。
2.證書的使用者名稱通常是邊緣內部介面FQDN 或硬體負載平衡器 VIP(例如,lsedge.contoso.com)。但是,可以在邊緣內部上使用通配證書。
3.不需要使用者替代名稱列表。
10、什麼是邊緣伺服器
隨著互聯網及其應用的快速發展,絕大多數企業都建立自己的網站,增強對外聯絡,加速業務流程,客戶對網站系統訪問的響應時間,網站內容以及所提供服務的可靠性,即時性等要求也越來越高,使得以單台伺服器來支撐整個網站的系統已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採用兩到三層架構的一組伺服器.第一層是跟用戶直接發生聯系的前端伺服器,也稱為邊緣伺服器。
邊緣伺服器為用戶提供一個進入網路的通道和與其它伺服器設備通訊的功能,通常邊緣伺服器是一組完成單一功能的伺服器,如防火牆伺服器,高速緩存伺服器,負載均衡伺服器,DNS伺服器等。第二層是中間層,也稱為應用伺服器,包括Web表現伺服器,Web應用伺服器等.第三層是後端資料庫伺服器。
在當今企業龐大的網路中,網路安全一直是管理人員擔心的問題,病毒傳播和黑客入侵已成為企業網路受到外來攻擊的最主要的威脅,網站的安全是網站建設必須考慮的內容,所以所有的網站都或多或少的有網路安全措施&網路防火牆.在訪問量不高的情況下,防火牆功能可以跟Web服務共存在一台伺服器上,但訪問網站的客戶數量的增多必然增加伺服器的負載,防火牆的運行必然影響訪問速度,因此為了不降低訪問速度甚至提高訪問速度,同時保持或提高網路安全性,就有必要採用專用的防火牆伺服器. 不論一個客戶是如何使用互聯網的, 快速持續地傳送客戶所需的Web內容都是非常重要的。
針對電子商務, 用戶的等待時間會導致收入的損失.研究顯示,在每頁標準的8秒裝載時間之前, 25%的站點訪問者會變得不耐煩而轉向其它站點.下降的生產率會給那些其雇員不願意訪問互聯網上有關工作信息的企業帶來同樣的成本.為了提高網站訪問響應速度和效率,在web伺服器之前增加高速緩存伺服器,把客戶經常訪問的內容放在高速緩存伺服器上,這樣客戶在訪問這些內容時就可以直接在高速緩存伺服器上獲得,降低了網路擁塞,這樣就有更多的帶寬用於其它請求,極大地提高了響應時間. 隨著網站通信量的增加,一台伺服器已不能滿足業務需求,需要不斷增加新的伺服器,並要跨越這些伺服器分發負載,同時還不能造成站點訪問者的任何中斷.這些訪問應該連接到相同的URL- 不管實際上是由哪一台伺服器來滿足了請求.因此需要有一個專用伺服器動態分配各伺服器之間的訪問流量,這種專用伺服器就是負載均衡伺服器,負載伺服器通過特定的負載均衡技術,將外部客戶請求視同一功能的伺服器組中各伺服器上的負載狀況合理分配到某台伺服器上,籍此大幅提高獲取數據的速度,解決海量並發訪問問題.負載均衡伺服器不僅可以平衡各伺服器的負載,還可以檢測伺服器的使用情況,在某台伺服器發生故障的情況下及時把該伺服器的工作分配到其他伺服器上,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如果訪問量超出了伺服器的響應能力,只需增加伺服器數目就可平滑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