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伺服器寬頻

伺服器寬頻

發布時間:2020-08-15 16:56:11

1、伺服器要用什麼寬頻?

伺服器主要靠上行 而普通的家庭寬頻都是限制上行的即使光纖也是這樣。且由於運營商之間相互打壓,單線的伺服器其他運營商的用戶訪問會受到影響 比如你用電信架設的伺服器聯通移動用戶上就會卡和掉線

2、如何選擇伺服器帶寬

獨立伺服器的帶寬一般是100Mb共享,也有獨立帶寬,如5M、10M、20M、100M等等,VPS雲主機的帶寬一般是1Mb-10Mb不等。如何選擇要根據個人實際需求來決定。

通常的情況下,中小型站5M左右的帶寬獨享就夠用了,大型站根據情況不同可選擇10M到50M帶寬獨享,圖片和視頻站的話則帶寬要求更高。

3、如何查看伺服器的真實帶寬?

平時運營商所提供給我們的寬頻產品(如1M、2M、3M、5M等),其單位的完整名稱叫「Mbps」。即2M就是2Mbps,即運營商產品帶寬是以Bps為基本單位.

而我們電腦里的文件(電影、MP3等等所有的東西)大小,都是以Byte為基本單位。

Mbps與MByte的換算:

1MByte=8Mbps

這就是我們的寬頻為什麼總是達不到產品的理論值的最基本原因。

4、伺服器帶寬如何正確估算和選擇

如何根據網站的性質選擇合適的帶寬,看你的網站類型、結構和訪問量等指標或者預計,一般新的網站,圖片不多,也做了處理的,有2M足夠了。帶寬只要真實,不用多,夠用,合適就好;或者,先選擇2M,不夠再加,這樣比較穩妥。如果是普通的網站。

比如文字網站,圖片網站,論壇等,佔用的帶寬非常小。5000的訪問量可能也佔用不到2M的帶寬.如果是視頻,下載等為主的網站。可能幾百個人同時在線都需要佔用10M以上的帶寬。

5、如何查看伺服器的帶寬?

通常是很難測試到准確速率的。因為還有伺服器自身的性能負載等都會影響到測試結果。
況且你的是100M共享,不是獨享,那麼也就是說速度的最大值是100M,前提和你共享這100M的其它伺服器沒有任何流量,平常肯定到不了100M。
大概只能依賴伺服器提供商的誠信了。
如果確實需要測試,需要和服務提供商進行協商,進行專業測試,你通過網路進行大量訪問是無法准確測試的。
可能的辦法是,向服務提供商提出質疑,說訪問速度過慢,並要求對方出具本伺服器一段時間內的帶寬利用率的表格。

6、伺服器帶寬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說白了帶寬是網速 你1M帶寬的伺服器 人多了肯定卡 保持500人同時在線 應該還行!
你下載一個文件 取決於你自己帶寬,也跟伺服器有關 如果你伺服器帶寬跑滿了 你G口光纖去下載都沒用!
人越多越卡是真的,就算你全是100M帶寬去連他 還是卡!

7、什麼叫伺服器帶寬

伺服器的帶寬為什麼會產生費用?是誰給誰提供了服務,又是誰向誰付費呢?
所謂的帶寬就是幾兆幾兆的意思,一般個人用戶都是2M的ADSL,而一般網吧都是光纖10M以上的帶寬,這個裡面涉及的2M和10M就是帶寬,帶寬越大那麼訪問起來的速度就越快,不管是人家來訪問你,還是你去訪問人家的網站,反正帶寬越大越好,

是誰提供了服務??那多了,電信,網通,鐵通,長城,有線,移動,等等…………還有很多,寬頻有多少個服務商,那麼提供的就有多少種類型,

向誰???如果電信提供服務當然付費給電信了,你不見得家裡的電費去給電信公司???呵呵,所以說誰給你提供了服務就給誰,

如果你向人家買了網站,那麼這個錢是先交給賣主的,賣主還要將一部份的錢交給提供帶寬服務商,也就是交給網路服務商,

這樣的回答不知道你明白了沒有。

帶寬是網路傳輸的通道
區域網中由伺服器來分配
外網由電信公司來分配

我公司怎麼樣承擔這個費用?
這個你應該詢問服務商的,每個服務商之前地區也有差別的,

帶寬越大,那麼肯定費用越昂貴。

8、請問伺服器的帶寬是幹嘛用的?

帶寬和速度是兩個概念.如果把速度比做流水速度的話.那麼帶寬就相當於水管的粗細.也就是說帶寬越大.能承載的同一時間訪問量也就越多.通常伺服器的帶寬是不分上下行的.3M帶寬就是指總共帶寬3M.用戶訪問時所佔用的當然也是這台伺服器的帶寬.

帶寬能讓你伺服器裡面的內容能在網路上訪問。等於說是機房到互聯網的一個橋梁
帶寬的大小,決定你伺服器里的內容被人訪問的速度。

9、伺服器一般的帶寬是多少?

伺服器一般默認是100M共享帶寬,可以跑到8-10M左右吧,

另外還可以提供10M,30M 50M 100M等大小的獨享帶寬,

主要還是看朋友做什麼用的,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帶寬。

10、伺服器用的寬頻和家用寬頻有什麼區別

1、IP不同:

伺服器一般都有固定的IP。

家庭網路往往不具備公網IP,使用跟本地一定區域內的同寬頻服務商共享的公網IP對外訪問。部分運營商具備公網IP,卻也是變動的,路由器每次重啟幾乎都會獲取到不同的公網IP。

還有就是,接入網路鎖使用的設備也是民用級別,甚至最新的寬頻接入終端,直接不提供管理員密碼。從這一角度禁止用戶自行配置NAT轉發,DMZ轉發等功能。

2、帶寬上下行不對等:

伺服器往往是對等的上下行帶寬,如今如火如荼的雲計算則往往只限制下行帶寬。總結就是往往上行帶寬≥上行帶寬。

家庭網路從使用角度,一般是提供用戶下載,因此動輒就是很高的下行帶寬,部分地區上下行對等,大部分地區都是上行帶寬只達到下行帶寬的BGP優化。

伺服器往往覆蓋大部分地區甚至全球使用,因此大部分運營商都選擇多線接入。國內傳統IDC廠商往往是聯通電信雙線接入起步。現在雲計算廠商使用的網路往往是選擇使用BGP協議發布的網路,實現多個運營商下訪問速度都很快。

家庭網路往往僅僅是單個運營商提供服務。如果這個運營商線路故障,那麼就幾乎沒辦法立刻切換線路恢復故障。

3、網路設備冗餘程度不同:

伺服器網路往往故障率遠遠低於家庭寬頻網路,原因就是在於機房的網路拓撲結構里,大部分設備都是冗餘設計,一台機器壞了幾乎感覺不到會影響業務中斷。

家庭網路使用的各種網路設備,交換機路由器等等都是廉價的民用設備,過熱宕機等等情況屢見不鮮。

與伺服器寬頻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