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DC是什麼意思
IDC為互聯網內容提供商(ICP)、企業、媒體和各類網站提供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專業化伺服器託管、空間租用、網路批發帶寬以及ASP、EC等業務。
拓展資料:
數據中心不僅是一個網路概念,還是一個服務概念,它構成了網路基礎資源的一部分,提供了一種高端的數據傳輸服務和高速接入服務。運作和經營模式,使得參加互聯網的每一方都能專注其特長。
互聯網數據中心必須具備大規模的場地及機房設施,高速可靠的內外部網路環境,系統化的監控支持手段等一系列條件的主機存放環境。基於這一環境,IDC對外提供依託於internet的一系列由主機託管到應用外包等不同層次的服務。
2、IDC 租用協議上蓋章是公章還是合同章呢
兩者都可以.一般情況下合同上是用的合同專用章. 但如果合同章不在用了公司的公章也是可以的. 只要能確定是與這個公司簽訂的協議.法律都認可.就像個人租用伺服器. 一般是自己簽名就可以了.連章都沒有蓋. 不過我想沒有人願意以後出問題時. 因為一個幾千元的伺服器鬧到最後打官司這一步.所以如果擔心以後出問題的話.建議還是提前選擇正規的IDC公司.只有這樣各方面才會有保障.
我是IDC行業人員.以上回答僅供參考.有機會也可以找我合作
3、電信IDC租用協議需要企業哪些證件?
企業還是個人?
企業需要提供營業執照復印件 身份證復印件 公司公章
個人 需要身份證復印件
4、IDC許可證是什麼?
idc許可證是一些從事數據傳輸或者是開展伺服器託管、網盤、雲計算、虛擬主機、伺服器租賃等idc經營公司必須取得的資質,按照官方解釋是:idc是對入駐(Hosting)企業、商戶或網站伺服器群託管的場所;是各種模式電子商務賴以安全運作的基礎設施,也是支持企業及其商業聯盟(其分銷商、供應商、客戶等)實施價值鏈管理的平台。
企業申請idc許可證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經營者為依法設立的公司;
2、有與開展經營idc活動相適應的資金和專業人員;
3、有為用戶提供長期idc許可證服務的信譽或者能力;
4、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經營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萬元人民幣;
5、在全國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經營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
6、有必要的idc場地、設施及技術方案;
7、公司及其主要出資者和主要經營管理人員三年內無違反電信監督管理制度的違法記錄;
8、與運營商簽訂的機櫃租賃資源或自建機房評測通過證明文件;
9、國家規定的其他條件。
企業辦理idc許可證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公司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
2、如外地已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則提供分公司或控股子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和控股子公司公司章程復印件;
3、蓋有工商局檔案中心查詢專用章的IDC經營許可證辦理公司章程;
4、驗資報告原件如非專利技術入資則需提供審記報告原件;
5、idc經營許可證辦理公司房屋租賃協議或其辦公場地證明復印件及房屋產權證明復印件;
6、行業主管部門前置審批文件復印件;
7、IDC經營許可證主機託管、專線接入等服務協議復印件(提供託管的公司的IDC或ISP證復印件)。
5、什麼是IDC技術
IDC技術服務的現狀&趨勢
2003-01-14 14:03:16.53
一、需求激發業務
隨著IDC這一名詞越來越多地見諸於各媒體和評論,IDC(Internet數據中心)的技術、服務及發展也正被更多的人關注。
IDC的產生和Internet的發展及應用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網路的普及、網上信息傳遞的便利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使網上的應用變得更關鍵,尤其是網路內容提供商、網路服務提供商、應用服務提供商等對自己網站系統的性能、成本、可靠性、可擴展性等的需求非常迫切。滿足這一系列的需求除了要求能夠方便、持續和低成本地獲取高品質的網路帶寬、硬體設備、技術支持和網管維護外,對機房的要求也非常嚴格,一般來說,電力、空調、消防、保安等都要求24小時不間斷。
IDC就是為了滿足用戶的上述需求而出現的。作為一個IDC,首先要建立能夠符合客戶持續發展需求的高品質機房,同時能夠大規模、集中地獲取各種電信資源(光纖、帶寬、中繼線、專線等),擁有豐富的技術資源(各種專業技術人員,如網管工程師、服務支持工程師、新技術應用與研發人員、安全工程師、系統分析專家等),為用戶的網路系統提供24×7的全天候基本服務和技術服務,從而使用戶更專注於自己的核心業務,獲得更多回報。
二、技術構築IDC
在技術上,作為一個IDC服務的提供商,首先要使機房的標准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它要能夠為不同應用的用戶提供相應的網路服務和增值服務,使用戶能夠以較低的投入獲取更多的資源和服務,更加專注於其核心業務,提高競爭力。具體來說,IDC涉及了以下4個方面的技術和服務。
1. 機房建設和運營
符合國際標準的電信級機房是IDC最基礎的設施,機房建設和運營中要考慮的技術問題有:
● 電力供應 大規模機房面積供電容量的計算、n+1的冗餘供電能力、UPS負載能力、電路自動切換能力、電纜的阻燃考慮、開關切換等。
● 溫濕度控制 上千台高密度放置的伺服器在運行中會引起溫度上升,而溫濕度對於伺服器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壽命都有很大影響,因此採用最合理的送風方式、智能的溫濕度控制和告警都是設計中的關鍵。
● 機櫃和線纜 獨立供電、主/備電源、各種機櫃配件、各種走線(五類線、單模/多模光纜、有線電纜)。
● 消防設施 防火和阻燃材料,溫感和煙感火災監測報警系統,氣體滅火裝置和完善的消防措施。
● 安全設施 能適合不同安全策略的門禁系統,全方位無死角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紅外報警系統,24小時的保安值守和緊急處理措施。
2. 網路建立和維護
各種網路資源和高速帶寬資源是IDC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保證的基礎,在網路的建立和維護中,需要最優化的網路設計、路由設計和網管能力保證。
● 網路設計 網路拓撲結構的設計要求達到各層節點完全冗餘,數據傳輸和交換快速無阻塞,網路的擴展性好,整體網路結構合理。
● 各種接入 光纖、DDN、幀中繼、DSL等。
● 路由技術 各種路由策略、動態路由協議。
● 網管技術 網路性能的監控、故障告警、趨勢估計及各交換和路由節點的健康狀況、緊急狀況的用戶自動告警系統等。
3. 用戶網路系統的服務與管理
用戶把部分或全部的伺服器託管在IDC,對於這些系統正常運行的監控和告警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能夠給用戶的技術主管和網路管理工程師更多的網路運行數據會為其在系統維護、故障排除、擴充規劃中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這些監控具體包括:供電連續性監控、網路聯通監控、流量監控、響應時間監控等。
4. 其他增值服務
對於從事電子商務、提供應用服務的網站來說,高速、不間斷是其服務的根本,數據存儲的安全性是其服務的保障。許多新的技術應運而生,一些傳統的技術也在走向網路。因此,IDC業務內又派生了一些相應的增值服務及技術,如:數據備份、負載均衡、Cache技術、防火牆等。
三、客戶需求驅動IDC
IDC的發展服務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客戶需求的進一步提高和發展,分析目前國外和國內較大規模的IDC,其服務主要集中在:
1. 基本服務
此服務以提供高品質的機房環境,有服務品質保證的帶寬和網路資源租用以及現場的技術支持服務為主。大概分為:伺服器託管、整機租用、大型客戶的獨立機房租用、各種專線接入服務。
2. 管理服務
管理服務為用戶提供各種層面的監控和報告服務,以數據備份服務和網站高可用性服務為主。一般來說,有數據備份、網路狀況和應用性能的監控、負載均衡服務。
3. 安全服務
安全服務是IDC向用戶提供的安全防護服務。包括:管理防火牆和虛擬專用網(VPN)。
4. 專家服務
專家服務指的是根據用戶的特別需求,提供從網站設計到託管管理的全面服務,能夠提供此服務的IDC需要有應用、系統和網路各方面的工程師和很強的技術力量,目前在國內能夠真正做到這種全面專家服務的只有少數幾家IDC。
四、IDC的技術趨勢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企業對託管業務的進一步了解和國內數據中心的不斷完善,數據中心為客戶提供一攬子可供選擇的服務將很快成為必然。這一攬子服務包括:提供標准機房、伺服器託管、帶寬出租、監控、安全管理、提供應用軟體和資料庫的網路平台,進而為用戶提供完整的網站系統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各項服務也會面向不同用戶特性進一步細化,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應用特性選擇不同的服務項目和不同的搭配,以實現用戶利益的最大化。從技術方面,應該考慮幾個不同層面的發展:
● 網路品質 不同的網路品質(路由交換等級、帶寬供應能力和最小延遲保證)對應於不同的服務品質保證(SLA),也對應於不同的用戶需求和不同的服務價格。將量化的網路品質應用在提供不同級別的服務上,可以更貼切地服務於用戶。
● 集中的數據存儲和備份 共享昂貴的存儲設備和備份系統無疑是個非常好的方式,但是需要更合理的技術來保證所有的存儲、備份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高速的數據恢復能力。寬頻的發展可以讓更多的用戶使用異地/遠程數據備份的服務,以達到更高的安全保證。
● CDS技術 內容配送服務(Content Delivery Service)是將多點負載均衡和Cache技術結合起來,利用智能分配技術,將網站內容根據來訪用戶的地點,按照就近訪問的原則分配到多個節點。CDS技術將網站的速度提高30%~50%,並節約大筆建設鏡像站點的費用。
● 網路安全監控 除防火牆外,網路安全掃描、病毒掃描、實時安全監控和各種黑客防範措施都是建立在持續的技術發展基礎上的。
總的來說,在IDC業務中,無論哪方面技術的發展都來源於三個方面:首先,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IDC服務使IDC的服務品種更加細化和層次化,由此需要採用更有創新性的技術;其次,用戶更專注於其核心業務,需要將更多與IDC關聯的工作以外包方式實現,這樣就驅使IDC發展更多的技術來滿足用戶的需求;最後,新技術的出現促使IDC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術來保持競爭力。
http://hi.baidu.com/007cn
6、如何簽訂數據中心外包服務的協議
仔細閱讀最終商議的版本以及審查服務范圍可以有效地幫助你取得一份能夠保障你業務所需要的服務等級的合同。
關注主合約"包含服務等級協議
作為一份服務等級協議,我通常會先退一步,首先看附在主合約上的那些文件。確認你擁有所有的參考文件來審查。典型的SLA,作為主合約的一個組成部件,也會擁有同樣必要的幾部分:
1、SLA所覆蓋的產品/服務的定義。這一部分通常是供應商的禁地因為這只是定義產品或服務。如果你連這個也無法認同,那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2、"可用的"這個字的定義很關鍵,還包括圍繞在它周圍的服務指標。
3、當SLA的條件無法滿足後,供應商的響應和升級流程的描述。
4、當SLA條件無法滿足後,整治流程的定義。
你或許可以想像到第二,第三和第四部分是通常需要修改的地方。這些細節通常都是在一開始讓供應商獲利的地方。比如,作為一個數據中心,一條網路帶寬出現嚴重的數據包丟失可能會使你的應用無法使用,但是當協議中出現的"可用的"的參數依然滿足時,你就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提出賠款申請。
不幸的是,SLA的復雜程度依據所簽約的不同類型的服務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在一個數據中心的合約中,一份SLA可能會包羅萬象,從環境條件比如溫度和濕度,到網路聯通問題比如延時或可用性,以及甚至管理化/雲服務牽涉到伺服器、虛擬機、備份服務等。需要考慮如此眾多的可能性,一份SLA的真正問題是從法律的角度來審查供應商的靈活性。假設會有幾輪的反饋和變化,但是平衡一下合同金額和你的法律費用也是很重要的。
同時記住任何SLA的黃金准則,當已經到達賠款的時候:你永遠不會得到比你付出的更多。如果在SLA之下有一個停機或者其他的可用性損失,這起故障事件永遠也不會被標題為"損失".賠款永遠也不會超過你每月支付的那個特定的服務。
面對服務等級協議的商榷
事實上,討論的籌碼是了解有競爭力的服務等級協議和在供應商選擇的時候要貨比三家。對於撰寫SLA的供應商來說,一份SLA永遠都是合理的,但是他們一般還是會來跟你確認條款是否合適。
千萬不要掉入市場的陷阱。比如,某些供應商可能做出一個超乎尋常的聲明如當沒有達到預期SLA時,返還1,000,000%的服務費用,但是前提限制是你能夠為此服務支付多少。如果你將這一條拿出來談,不要期望會有任何有效的結果。但是一個供應商100%正常運行時間的保障 - 當出現故障而帶有小額的賠款時 - 這就是你可以討論的事情。
溝通SLA最有效的方式是充分了解供應商控制的領域。比如,一家供應商在轉租數據中心空間,而你的要求是超出他們能力范圍,有關於他們房東的。那如果期望供應商同意那些使他們業務開發責任或其他超過他們能力范圍的條款,就顯得很不靠譜。
你也許可以對供應商提供的服務提出一些要求做一些改變。比如,如果他們網路管理是外包給一家第三方供應商,而且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你的供應商可能可以和他們的服務供應商合作,做一些SLA的調整。
7、IDC網路解決方案有哪些
對於只有基本要求的數據中心,網路結構可採用三層系統結構。
第一層,Inte
net連接層的設備具有以下的特點:高速的路由交換能力,該設備提供G
ps一級的系統容量,實現訪問請求和內容流量在IDC和多個ISP網路間的轉接和控制。對各種高級路由協議(如BGP等)的全面支持,以實現路由信息的交換和路由策略。具備豐富的介面類型。提供多種網路埠和相應的鏈路協議。
第二層,分配層,在基本需求的IDC中分配層不需要為其提供高層交換能力,而是需要為其提供高速高性能的
二、三層交換。同時,在上行鏈路上運行IGP協議、基於IP的流量均衡和冗餘,並可同時作為伺服器群的預設網關。
第三層,接入層直接接入伺服器群,提供第二層流量會聚。並且通過VLAN和/或P
ivateVLAN隔離不同用戶的伺服器群。
■後台管理平台
作為提供網路及業務管理的後台管理平台,包含有:IDC控制中心(IDC的網路管理中心);IDC客戶中心(用戶對其伺服器進行更新、維護)動態業務復制區等(用戶數據的備份)。
其安全性和易操作性是同時需要的。可以採用二級網路結構。第一級採用交換機(Cat4800、Cat3500、Cat2900)將伺服器接入後台管理平台網路,第二級採用兩台大容量、高性能交換機6500將所有第一級的交換機匯聚。同時連接到各業務中心。這種網路結構的優點是通過對 P
ivateVLAN的支持,能夠簡化網路設計,減少IP地址的浪費,同時又可以使不同用戶群可以享有同樣的服務而相互之間完全獨立。
在後台管理平台與前台核心層之間放置單向防火牆,使得在收集網路流量數據的同時又可保證其安全性。
■設備選擇
對於基本需求的數據中心,可採取的設備配置有:
Inte
net連接層有兩種重要的配置原則。其一,使用Cisco7200
7500
12000系列。其中,Cisco7200
7500提供大量的中
低速埠和少量的高速埠;Cisco12000系列提供大量高速介面,同時保證在增加新的網路介面時性能呈線性增長。
其二,選用Catalyst6000
6500系列產品,並配置三層交換子模塊(MSFC)。在上行鏈路和IDC內部網路之間運行路由協議。Catalyst6000
6500的FlexWan模塊同時提供多種中
高速WAN介面的選擇。這種配置適用於具有少量ISP網路對接要求的IDC.
分配層通常採用三層交換機,大容量,具有伺服器負載均衡功能。多採用Catalyst6000
6500(MSFC+SLB)。埠選用千兆乙太網短距埠,對接第一層和第三層設備。小型網路可選用Catalyst4000系列交換機,選配三層交換引擎。
接入層通常選擇二層千兆交換機。常選用的是Catalyst3500
2900系列產品。由於接入層設備與客戶伺服器放在同一個或相鄰機架,所以應根據不同客戶伺服器群的大小,來選擇具有不同接入介面(10/1000M乙太網)數量的型號。